獻出一點愛心,為旅途增添一份精彩

作者: 廢人

導讀也是在偶然中得知“德吉孤兒院”及達珍院長的故事,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人人都為自己而生活著,五講四美、尊老愛幼的良好風氣老早已蕩然無存了,乘車讓個位子還需要不斷做著公益廣告提醒著人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竟然有這麼一個民辦的孤兒院存在了這麼多年,孤兒院院長達珍的所作所為令人尊敬。 今年8月和POLO俱樂部一起自駕去了西藏,其中一個行程特地安排 ...

也是在偶然中得知“德吉孤兒院”及達珍院長的故事,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人人都為自己而生活著,五講四美、尊老愛幼的良好風氣老早已蕩然無存了,乘車讓個位子還需要不斷做著公益廣告提醒著人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竟然有這麼一個民辦的孤兒院存在了這麼多年,孤兒院院長達珍的所作所為令人尊敬。

今年8月和POLO俱樂部一起自駕去了西藏,其中一個行程特地安排了去孤兒院看看孩子們。在我以前組織過的活動中,也曾經搞過類似的形式,但只是去貧困地區的學校跟孩子們交流並給他們帶去一些他們急需的學習用品,主題是“多背一公斤”,相信很多驢友都聽到過這個活動或者已經參加過這個公益活動。

到達拉薩的第一天,傍晚時分跟達珍院長聯系了一下,詢問這個時間我們去看看孩子們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休息,達珍院長接到電話後十分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驅車前往拉中邊上的雪域幸福茶樓,院長親自帶我們去孤兒院。可能院長已經通知孩子們我們即將的到來的消息,剛到門口時就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孩子們排成整齊的4列,先是唱了一首歡迎歌,然後給我們用藏語和英語各唱了幾首歌,看來孩子們在這裡接受的教育還是比較全面的,精彩的表演獲得我們的陳陳掌聲,看著孩子們那一張張淳樸的面孔,令我們感到汗顏,我們的孩子生活環境、學習條件比他們優裕多少倍,但他們不懂珍惜,在從小的嬌生慣養中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跟這些孩子一比,他們真是太不懂事情了。在與孩子們單獨交流中,他們稱我們老師,一個女孩用她瘦弱的小手拉著我,她的藏族名字我實在是記不住,一個個房間給我介紹他們生活學習的地方,簡單而樸素的宿舍、簡陋的教室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想幫助的他們的衝動,只是這次只帶去了一些簡單的學習用品,但從他們的表情中,感覺他們覺得我們是他們很親的人,給他們帶來了社會的關愛,令我們所有在座的感動無比。我這次跟孩子們接觸下來,深深感到達珍院長博大的母愛。

簡單介紹一下德吉孤兒院的情況,這是一間的民辦孤兒院,創辦人是一個藏族婦女,大家親切的稱呼她為達珍院長,目前收養了83個孩子,大部分是女孩子,還有一個是聾啞男童,他們大部分可能因為是女嬰而遭遺棄的,其中最小只有幾個月大,目前被好心的達珍院長收養,德吉孤兒院因非政府福利機構,所以沒有財政撥款,主要維持孤兒院的經濟來源是院長家經營的雪域幸福茶樓的營業收入,就在拉薩中學對面,現在院長的兒女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幫助母親一起管理孤兒院和經營茶館,隨著收養的孩子越來越多,茶樓的收入已經很難繼續維持孤兒院的開支,目前社會上一群無私的自願者也在幫助和支持著達珍院長。在孤兒院中長大的孩子也幫著一起照顧更小的孩子,並做一些手工藝品進行出售,為孤兒院作出一點貢獻。在與孩子們的接觸中,感覺他們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在為維持這個家庭付出自己努力。

在於達珍院長的交流中,得知孤兒院現在最緊缺的是孩子們的鞋子、衣服,不論新舊都無所謂,當然學習用品也是相當需要的。我們答應院長,回去以後會發動更多的人去關愛這些孩子們,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已經影響到孩子們的吃飯休息時間,在依依不舍中與孩子們告別,當孩子們用抹過鼻涕的手撫摸你的臉頰,與你親切告別時,心中只有那份感動,差點就留下激動淚花。再見了,可愛的孩子們。如果還來西藏的話,我肯定還會來看你們的,但這些話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說,我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才能再來,對著孩子不能輕易許諾自己無法確定的事情。

我知道攜程上有很多驢友都是十分有愛心的,也相信很多人也去過那裡了,如果以後哪位即將起程去西藏,希望能去看看那些孩子,那怕你只帶去了一支鉛筆,但給孩子感覺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好心人關心著他們的成長。

回來後查了點資料,在西藏還有很多這樣民辦的孤兒院,希望那些孩子們能幸福快樂的成長,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來回報那些將他們撫養長大的千千萬萬個達珍院長式的好心人。

讓我們的舉手之勞,給孩子們帶去無限的歡樂,也給自己的旅程增添一份精彩。

西藏拉薩德吉孤兒院

院長:達珍

電話:13989010358、0891-6862710

地址:拉薩林廓北路拉薩中學對面雪域幸福茶館(850000)

郵箱:mail2tibetdos@yahoo.com



(德吉孤兒院院長達珍和被收養的孤兒)



(孤兒院收養的83個孩子)



(與孩子們交流)



(這個就是我)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