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薩初印像 一、 離開納木錯,車子向拉薩飛馳,隨著海拔的降低與太陽的高升,溫度開始攀升了,我們要脫下厚厚的衣服。 在開往拉薩的路上,我們看見很多藏民的房子都插著國旗,奇怪,國慶還沒到,怎麼插起國旗來了?原來家家戶戶是以這種方式感謝國家對西藏的解放,對農奴的解放。研究西藏檔案的藏族專家介紹,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用人體器官進行宗教活動的情況經常出現。在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農奴的人身為領主所占有,農奴主可以把農奴用於租讓、轉讓、賭博、抵押、贈送或出賣給其他領主。我禁不住想,舊西藏的人權記錄,是多麼的不光彩、多麼的可恥啊! 12點左右我們就來到拉薩了。一進拉薩,我們立即找尋布達拉宮,不是說,一進拉薩就能見到布宮的嗎,可是我們一路都沒見到。 呂師傅把我們送到吉日,我們就真正的分手了,他說我要去找客,看能不能找到客,今晚趕回格爾木,真是個勤勞的人,希望他回程一路順風。 二、 我們能在吉日住下,要感謝JOJO的朋友YOYO,YOYO一個大三的女生,一個女孩已在拉薩住了十幾天,在拉薩已混熟了。她為我們奔波了幾次才找到房,並且當天早上就趕來吉日,幫我們給訂金。因為當時拉薩的旅館很緊張,特別像吉日、東措、八廊學這些出名的背包客旅館更是緊張,不能提前訂,更別說打電話預訂了,並且只在12點鐘前可能有床位。 在拉薩,我就住過吉日和八廊學,兩間的環境還可以,果然名不虛傳,背包客雲集,東西方什麼人種的都有,就像一個國際大家庭。要是一定作個比較,這兩間各有長短。吉日的房間較東措舊一點,但比八廊學也算新一點,但都充滿藏族特色;吉日40元/床,這個價錢比八廊學貴,八廊學30元/床;而免費洗衣服務,我覺得吉日好一點,吉日每天早上9點前拿衣服下去總台,下午6點衣服就送回來了,速度比較快,而在八廊學是今天拿去洗,明天才能拿的,這點不方便,對於住一兩天的游客來,不方便;而洗澡方面,我也覺得吉日好一點,雖然都是公共的,但吉日的洗澡間是獨立開的一字排開很多間,而八廊學只是一個房間裡有被間開幾個小間而已,要是人多的話,都不知等到什麼時候了。 三、 安頓好一切,我們在旅館的對面吃個午飯,然後我們就迫不急待地去找布達拉宮門票。YOYO說東措可以幫人買票,結果一問,要250元的手續費,我暈,加起來一張票就得350元,難以接受!我在東措把相片刻錄了,一張10元。 我們決定先到布達拉宮外面看看,沿著我們住的北京中路一直走就到布達拉宮。北京中路上有很藏族特色的房子,對於這點,我們挺喜歡,但越往前走,藏族特色的房子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些普通城市的建設,而布達拉宮就是坐落在這現代建設中,有點格格不入。 面對布達拉宮,我們都失望了。在我們心目中,布宮應該是很宏偉,很有氣勢的,結果大失望,既然它的門票這麼貴,我們就放棄進去參觀的念頭。很多游客為了買門票,零晨三四點就在布宮門口排隊,那精神可嘉,我就沒這毅力了,我寧願不進,要是真得非常值得進去,我寧可付高價了。 布宮的前面是一條筆直的馬路,大家都說像北京的長安路,我沒去過北京,沒見過長安路,或許我可以想像得出是怎麼樣吧。而馬路對面是一個很寬闊的廣場,這個廣場晚上還有音樂噴泉看,而此時我們看見一位老藏民在廣場對著布宮磕長頭,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這個世界好像只有她與神,我能做到好像她那樣把所有事情致於事外,不理會別人的眼光嗎,凡塵的我恐怕做不到,但我要努力做到這點,有說話說得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而噴泉的後面是一個紀念碑,我對這個碑了解不深,可以說沒有,所以不多說了。 我們沿著廣場往回走,就走進了一個“江南水鄉”式的公園,我暈,我就是從江南來的,千裡迢迢就來看這的嗎,所以對拉薩的印像又大打折扣。回來後才知道原來在這公園的人工湖裡拍布宮的倒影是很美的,但我們都沒有留意到,可能由於當時被失望的情緒影響著,錯過了,可惜!最後我們無聊到竟在公園裡拍起花草來。
2、感受拉薩 一、 繼續往回走,我們走進拉薩的小巷,那裡是民居,是最真實的拉薩。在這裡,令我重燃對拉薩的好感,在這裡我們感受到最真的拉薩,不是一個純現代化城市,是一個有別於其他城市的拉薩。別去走那些大路商鋪了,每個城市都一樣的,走進她的小巷,你絕對有意外的收獲。 走進民居,這裡是一個四合院式的民居,藏式建築的兩層平房,圍起一個院子,我們走進院子,我們被一吉他聲吸引住了,走進一看,原來一個年輕男生抱著一把吉他在自彈自唱,而一群當地小孩把他圍住了,他們坐在草地上,跟著音樂打著拍子,我們被這情景折服了,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感受,深入當地,和當地人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好好感受到當地的特色,體驗到當地的生活,那年輕人做到了,我羨慕他,他好瀟灑。在院子裡,我們還看到一個寺廟的廢墟,歷經滄桑,它曾承載著多少人的祈禱呀。 離開民居,我們走進了一間深入民居的寺廟,叫策門林寺。走進寺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轉經筒,我們轉過每一個經筒,走向寺內,可惜那時寺內已關門了,有兩個藏民分別轉著寺門口的兩個大經筒,而寺裡的喇嘛此時正在玩耍著,對於我們的入侵,熟視無睹,可能是他們見慣不怪了吧。 二、 今天是七夕,為了慶祝這中國的情人節,我們決定去吃大餐,以犒勞多天的辛勞。初來拉薩,不能不去嘗一下藏餐的,於是,我們走進了也是在北京中路的一家藏餐館,這家餐館很特別,一二樓是吃飯的地方,三樓是酒吧,可以上網,而這裡掛著的吊燈也很有特色,非常有藏式風格,這裡的裝修還真有心思。。我們上了二樓坐,坐在靠近窗邊,看著北京中路的車水馬龍,感覺特好。我們點了個藏式的火鍋,還有青稞酒、糌粑。這裡的杯子是分男女的,男生用的杯子和碗,與女生用的是不同的,女生用的較為漂亮較為精致, 菜上來了,口味不太對頭。青稞酒就像果汁,但沒果汁好喝,味道怪怪的;糌粑就像粉糕,像桂花糕之類的東西,我難以下咽;那火鍋還可以,因為它跟普通的火鍋沒什麼區別,就是可能材料上的不同。總的來說,這頓吃得不飽,所以我們決定晚一點再去吃夜宵。 算是吃完了,我們就上三樓喝喝酒,上上網,人家說,來這高原地方,要少喝酒少抽煙,但同行的JOJO和SAM過了唐古拉山口後,就放開自己,沒有顧慮地又喝酒又抽煙了,而我也喝了一些酒,盡興一下嘛。 我們玩到差不多11點,大家都覺得餓了,就打車去東郊的夜市吃宵夜。當車經過布達拉宮時,我們發現晚上的布達拉宮比白天好看多了,多了一點味道,多了一點滄桑。走進夜市,一片煙霧彌漫,一陣燒烤的味道充斥著整個夜市。我們在其中一間坐下來,點了一些燒烤,幾罐王老吉,幾瓶拉薩啤酒。不知是不是今天是七夕的緣故,JOJO和SAM特感慨,他們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而感性的貓貓聽著,不知是不是身同感受,竟哭了起來,令我們不知所措。 三、 31日一大早我們去小昭寺。小昭寺離吉日不遠,走路去就行了。很多藏民進寺朝拜,混進去是沒問題的,但我們做賊心虛,自己跑去買門票了,20元一張,建設大家,別像我們這麼傻。 小昭寺裡面很昏暗,但每個神像前都點有酥油燈,所以整個寺裡充滿著酥油味,而每個藏民進來大都會帶著酥油,有的用暖壺裝著液體的酥油,有的用紙袋裝著固體的酥油,他們走到每個神像前,先添上酥油,再虔誠地磕拜,口中念念前詞。而沒帶酥油的就用一毛錢代替。要是你沒零錢也不要緊,這裡可設找贖,但不是專人給你找贖的,而是自己在那一大盤零錢裡找,完全靠自覺。而在佛的面前,大家都是真誠的。我們先換了一些零錢,再像其他的藏民一樣,磕拜著。 在小昭寺裡我磕拜了每位神佛,轉過每個經筒,向神訴說了我的願望。 四、 離開小昭寺,我們坐10元計程車去羅布林卡,在拉薩坐計程基本都是10元(如果不是太遠的話)。我覺得羅布林卡只是一個公園,沒什麼意思,所以我就沒進了,而門票要70大元,他們進去了,而我在附近走走,享受我一個人的拉薩。 我在羅布林卡的左右兩邊都走了,它的左邊是一片樹林,樹林裡還有人家,因為我自己一個女子走向寂靜的樹林,有點怕,所以走到半路就折回來了,向右邊走,這邊是一些工廠、學校。最後我走進了西藏大學的醫學院,那裡的新生在軍訓,此情此景真令人懷念當年的自己,這好像是幾年前的事了,當年自己也這樣軍訓過,大學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就這樣,我在醫學院的校園涼亭呆到他們叫我回去。 當我回到羅布林卡的門口時,他們已在外面的小食檔口吃涼粉了,但好像他們都吃不下的樣子,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旁邊的小乞丐眼巴巴的盯著他們吃,最後他們還是不吃了,干脆給了那兩個小乞丐,小乞丐立即歡天喜地拿著走了,拿到旁邊的媽媽處,原來在媽媽的懷裡還有個更小的孩子。面對這,我無言,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自吃其力,或許有些因素是我所不了解的。

(布達拉宮)

(高原上的菊花)

(民居)

(深入民居)

(藏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