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境十記:穿越柔佛海峽
王在田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盡頭,隔著一灣淺淺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邊境城市新山(Johor Bahru)相望。這組《越境十記》就從地處亞洲大陸東南角的新馬談起,然後上溯馬來半島與中南半島,穿過印度支那諸國至中國,再從新疆出境,沿著絲綢之路向西至北非。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至少有四條陸海通道,我先從背包客最常用的新柔長堤說起。
新柔長堤橫貫柔佛海峽,連接新山市區與新加坡的兀蘭邊檢站(Woodlands Checkpoint)。從新加坡市中心出發去兀蘭邊檢站,最快捷的方式是坐地鐵到克蘭芝站(Kranji, NS7)後換乘過境巴士。巴士車站在地鐵站對面,這裡既有新加坡巴士公司的公共汽車160、170,也有私人公司的黃色大巴。前者在高峰時間會比較擁擠,後者寬敞不少,但價格稍貴一些。
所有這些車都是一票制:上車買票後要保存好票根,抵達兀蘭邊檢站後下車辦出境手續,然後憑票再次上車(無需上同一輛車)過長堤;在新山邊檢站下車辦入境手續,辦完出來繼續上車,一直開到新山北郊的拉慶(Larkin)汽車站。
回頭繼續說克蘭芝站。如果背包很重,懶得上天橋去馬路對面的話,也可以直接在地鐵出站口等170,為了方便乘客——當然更是為了搶生意——170有一條短線在克蘭芝站與兀蘭邊檢站之間穿行,在地鐵站門口上客之後開不多遠便掉頭去馬路另一側,前往邊檢站。兩地之間車程約耗時五分鐘。
長線170路巴士的起點站在新加坡市中心的武吉士(Bugis),靠近小印度。不想在地鐵與巴士之間倒騰的話可以直接去那裡上車,缺點是路上耗時要大大高於坐地鐵。
除了從市中心發車的170之外,還有一班從裕廊東(Jurong East)發車的160路巴士,如果從新加坡西部出發的話可以坐這班車,當然,我還是建議先從裕廊東地鐵站坐地鐵去克蘭芝站比較快。
新加坡邊檢站沒什麼可多說的:做事一板一眼,效率很高,不存在什麼變數,如果證件齊全的話五分鐘之內就可以通關完畢繼續上路。需要注意的是:邊檢大廳的處理窗口分成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馬來西亞公民和其他國家公民三類,有顯著的顯示屏標志,不要排錯隊。
出了兀蘭邊檢站就得過長堤了。它長約一公裡,完全可以步行。當然,絕大多數人坐車。唯一不適合坐車的情況是:由於大批在新加坡務工的馬來西亞人在周末往返,往往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屆時就得下車步行了。我曾有一次於周六清晨六點多過境,車一上長堤就動彈不得,只得背上背包走過長堤。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步行過長堤本身並不費勁,但如果是進新加坡的話,到了兀蘭邊檢站後得徒步上兩層樓,如果背包重的話可能挺累的;坐巴士就沒有這個問題,下車後有自動扶梯直上邊檢大廳。
與高大寬敞的兀蘭邊檢站相比,新山邊檢站(入境部分)是位於長堤盡頭、跨公路而建的一棟平房。辦理通關手續之前需要在入口處拿份入境表填寫,櫃台沒有筆,最好預先備好,免得手忙腳亂。入境時這份表格中的一聯將留在護照中,出境時還會用到。與兀蘭邊檢站一樣,馬來西亞這裡也分成本國公民通道、新加坡公民通道與其他外國人通道,只是通關速度明顯要慢許多。
作為伊斯蘭國家,馬來西亞人的護照上寫得清清楚楚:不允許本國公民去以色列。但對於去過以色列的外國人,馬來西亞並不像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那樣禁止入境,諸位大可以放心。
從新山邊檢站出來就是新山市區。穿過拉客的出租車司機(在新山坐出租車是一件很具挑戰性的任務,非常適合那些追求特殊樂趣的老手,但對於普通旅友還是盡量避免為好),如果要坐長途車去馬來西亞各地的話應該左轉,繼續搭巴士去拉慶汽車站;如果要趕火車或者想在新山逗留的話則應該坐扶梯下過街地道,出來後正前方有一座加油站,路邊有一個貨幣兌換點,彙率還算不錯;新山火車站則在馬路斜對面,站口有家小雜貨店可以補充給養。
新山邊檢站的出境部分同火車站在馬路同一側。由馬來西亞去新加坡步驟與上文所說相反,就不贅述了。
除了長堤通道之外,新馬之間還有第二通道,即大士通道(Tuas),位於新加坡亞逸拉惹高速公路(AYE)的西側盡頭。從新加坡出發的旅行團一般由此過境,避開烏煙瘴氣、治安不靖的新山,直上貫穿西馬的西海岸高速公路。這裡也是中國公民可以獲得馬來西亞到達簽證的唯一陸路口岸。不過據說許多新加坡旅行社不願讓整車免簽證的游客等候中國籍團客在此辦理到達簽證手續,因此要求中國游客事先辦好旅行簽證。我不愛參團,自然也就沒有走過這條通道。
另一種常用的越境方式是坐火車。
馬來亞鐵路(Malayan Railway)在英國殖民時代修建,貫穿整個馬來半島,向北延伸至泰國曼谷,最南端則是新加坡。這條鐵路也沿新柔長堤通過柔佛海峽,但通關方式頗有不同。
仍以新加坡出發為例,坐火車去馬來西亞的特點是:先入馬來西亞,後出新加坡。
造成這種現像的原因是:馬來亞鐵路即使在新加坡境內仍然屬於馬來西亞,上了月台就算進了馬來西亞,因此馬來西亞的鐵路入境邊檢設在位於新加坡腹地的丹戎巴葛火車站(Tanjong Pagar Stn)內,此後在經過兀蘭邊檢站時再辦理新加坡出境手續。
盡管在通關手續上使用鐵路和公路大致相當,但從開銷考慮我不建議大家坐火車從新加坡去馬來西亞,原因是基於一個很荒謬的現實:新馬兩地間的火車票價格相同,但貨幣單位以出發國貨幣為准。
比如說,從新加坡到吉隆坡的夜車,普通臥鋪票價是46新幣,而同一班車同一個鋪位從吉隆坡到新加坡的票價則是46馬幣。
要知道,一新幣大約等於2.2馬幣!
因此,非要坐火車不可的話,我寧可先坐巴士過長堤,通關之後再從馬路對面的新山火車站上車,以馬幣購買車票。剛才提到的那班車從新山到吉隆坡的票價僅42馬幣,即使算上在新加坡坐地鐵、巴士過境的費用也比從新加坡上火車便宜一半以上。
其實,馬來西亞的公路運輸相當發達,坐長途大巴要比坐火車快得多。以新山至吉隆坡為例,大巴約需五小時,火車則耗時八小時左右。因此,我一般不選擇坐火車。當然,有時如果需要坐夜車的話,火車不僅提供舒適的臥鋪,更可以避免凌晨抵達的尷尬。
新馬之間的第四種越境方式是水路:從新加坡東端樟宜村(Changi Village)碼頭有渡輪定期前往對岸柔佛州的Tanjong Belungkor,耗時約40分鐘。從那裡可以搭車沿馬來西亞東海岸公路北上。
雖然走這條路線過境的背包客極少,但如果閣下嘗試騎車貫穿東南亞的話則務必應當由此穿越新馬,因為從Tanjong Belungkor至海濱度假勝地Desaru的沿海公路是著名的自行車公路越野線路。尤其是由北向南行進時,由於地勢一路下降,騎起車來非常輕松。穿行於連綿不絕的油棕林與平緩丘陵之間,任南中國海的涼爽海風從側面陣陣吹拂,實在是舒心愜意之極。
新馬之間的穿越就先說到這裡,明天談談從泰南到北馬的走法。
Copyright 2000-2006 www.wangye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