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邊的“季候鳥”和它的主人

作者: 阿斌博客

導讀 (酒吧的外景) 雪山邊的“季候鳥”和它的主人 前不久在網絡和其他媒體上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說在德欽擔任鄉村小學教師志願者的內地青年與學校的藏族當家人因捐款問題發生衝突。我注意到文章中還特別介紹了一個叫張喬陽的人,她也在當地資助辦起了一所鄉村學校——普利藏文學校,說這所學校是一個叫阿牛的藏族文盲辦起的,張為他的精神做感動在當地就幫助他捐 ...


(酒吧的外景)

雪山邊的“季候鳥”和它的主人

前不久在網絡和其他媒體上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說在德欽擔任鄉村小學教師志願者的內地青年與學校的藏族當家人因捐款問題發生衝突。我注意到文章中還特別介紹了一個叫張喬陽的人,她也在當地資助辦起了一所鄉村學校——普利藏文學校,說這所學校是一個叫阿牛的藏族文盲辦起的,張為他的精神做感動在當地就幫助他捐款。文章介紹她是一個川妹子,有注冊會計師的資格,因為03年跑到梅裡雪山旅游,被雪山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來開了家季候鳥酒吧。

這段新聞讓我想起了兩次去過她的酒吧時的情景。

03年12月份是我第一次去梅裡雪山。晚上四周漆黑一片,只有我住的阿永瑪家隔壁的一座酒吧窗戶中透出了昏暗的桔色燈光。我一個人就推門而入,酒吧裡只有一盞白幟燈,在收銀台上吊著,喇叭裡播放的英文歌曲讓人感覺出這裡的一份酒吧主人的文化特質,收銀台邊上的牆上貼滿了游客的名片顯示著酒吧的內涵。酒吧是長方型的,面積大約60平方米左右,全是用木頭制成的,正面朝南的窗子是落地的,外面還有一個30平方米木地板鋪成的陽台,正前面就是氣勢磅礡的梅裡雪山全景了。那裡絕對是觀賞梅裡雪山最好的地方了。屋子裡面放了一些長方桌和椅子,靠西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梅裡雪山轉山的路徑地圖,有大轉山,有小轉山,清晰地畫出了線路。

屋子的中央放著一個取暖的鐵爐,爐子的煙囪管順著屋頂排到戶外,爐子上水壺已經燒開,從壺嘴裡冒著熱氣,爐子的四周圍坐著三個人,一男兩女,正熱烈的交談著。從他們的服裝看就分的出不是當地人。其中一個留著長發女的很年輕,邊上的男的與她很隨意,看得出一對店主,另一個女的穿著戶外越野褲和徒步鞋,看得出是游客。我湊上去,拿了個小凳子坐在中間,要了杯滇紅茶,一邊喝著一邊聽他們聊天。

女游客在談她明天徒步考察明永冰川的計劃,女店主抱著她的一只貓眯喂著餅干給它吃,一邊喂一邊說:“麗江帶來的貓眯也很小資,一定要吃餅干!”聽完大家哈哈大笑。出於禮貌,我沒有打斷他們的談話,聊的都是有關麗江旅游的話題,我偶爾插上幾句。在這樣寧靜的夜晚,在巍峨雪山腳下,四個互熟悉互不打聽彼此個人情況下,對於旅游的話題如此的熱烈,恐怕是因為彼此心靈的默契吧。其間女店主還起身給女游客下了碗西紅柿炒雞蛋面,邊吃邊聊,很像是一個同學聚會抑或是同事碰頭。

很晚了,大家決定睡覺了,男店主給我一張名片,然後起身關燈打烊,他們的起居室就在酒吧旁邊的一間屋子了。名片設計很精美特別,用綠色為主基調,勾勒出雪山的背影,季候鳥的“鳥”字用隸書放大,左底下很小的名字“張喬陽”。

曾經去過很多酒吧,雪山腳旁又是只有幾個人交流的酒吧,給我留下的印像特別深刻。以至時隔一年後與太太來到梅裡雪山後,在與阿永瑪丈夫聊完天後我們還是堅持去他們的酒吧泡一下。由於冬季不是旅游季節,游客還是不多,有幾個老外居然頂著寒冷坐在露天的平台上望著天上的星星和遠處的梅裡雪山,我們的脂肪當然沒有老外的厚,自然還是圍坐在酒吧的火爐旁。酒吧陳列依舊,歌曲還是英文的,主人也依舊,就是牆上多了更多的旅游照片,名片欄裡多了許多新的游客,燈也多開了幾盞。

在看最近的新聞之前,我一直以為“張喬陽”這個男性的名字就是那個男主人呢,直到網絡上的照片才知道“張喬陽”原來就是那個小姑娘。

在眾多的游客中,張喬陽未必能夠記住我,可以我卻記住了她。一開始只覺得有趣和有緣,到後來新聞上介紹她自03年以來一直在為當地的普利藏文學校籌款而奔波的時候,我覺得那個女子很是有點精神的。她還被上海會計學院邀請去講座,講座結束後得到不少師生的捐款,她的舉動和精神感動了很多人。

一個注冊會計師,變成一個游客,變成一個店主,再變成藏文小學的籌款者,這期間的等號很難順暢聯接。我相信當張喬陽第一次去梅裡雪山的時候,心中未必有改變生活軌跡的設想,當她開了季候鳥酒吧的時候也未必會把一個商人和一個教育者聯系起來,後來的舉動一定是在她被某些神秘的力量所感動後才開始調節她的人生軌跡,讓她做出了可能她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這也許就是自然的力量喚起人性的力量,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藏民對著那座神山頂禮膜拜的原因。人很偉大,但是在大自然面前總是渺小的,內地的人對自然環境的崇拜遠比山區的人來的小,我想這未必是一個信仰問題可以解釋的。

前天與一個老上司吃飯,他告訴我人的追求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第二個階段是“好”,在多中開始求好了,第三個階段是“奇”,有了,好了,就開始追求奇特的,旅游就是這種類型,第四階段是“善”,這是最高階段了。

分析張喬陽,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現在做的已經是第四個階段的事了,很是驚奇,她能做的多久,走的多遠,我們期待著。

希望大家登陸他們學校的網站去關注一下那些受資助的藏族孩子http://www.aniu.org

(20060913)

更多游記和圖片請登陸www.abinblog.com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