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廣州道教素有“南純陽,北三元”之稱。三元宮名氣更大,香火鼎盛,在此不表;純陽觀卻隱居五鳳市井中,甚至對於純陽這個名字好些老廣聽了也會一臉茫然。現在好了,隨著中大布匹市場的擴容、開發,給了我們到純陽觀行走的方便。
正對中山大學南門有條大馬路,這裡是全國布匹的集散地,平時車水馬龍,不過小貨車和摩托車橫衝直撞,交通相對混亂。從新港路路口進去大約一公裡,在右首可以看到牆頭綠瓦,甚至已經聞到高香的味道,那裡就是純陽觀。
買1元門票,拾級而上,因為這裡是侏羅紀火山岩石疊成的山崗地,可見台階兩旁怪石狀異,來到山門,只見石額上刻篆書“純陽觀”三字,兩側石刻聯曰:“靈山松徑古,道岸石門高”,落款均為以前在行走荔灣湖提到的海山仙館的主人——潘仕成,古樸俊秀,潘自稱弟子,可見其與此處關系非同一般。外間資料顯示石額文字為兩廣總督阮元手筆,證明有誤。
過靈官殿,進入開闊處,始發現原來觀內別有天地。當年主持建造者是擔任觀主的廣州道士李明徹,李明徹為晚清著名道士,又是一個天文學家,選址建觀獨具慧眼,觀雖修於山崗,卻有山之秀,殿樓金碧輝煌,青石淨直,古木纏繞;檐梁畫工精細,欄杆雕刻逼真,名人墨寶可見;後山更有巨石點綴,曲徑通幽,亭台錯落,好一處青煙裊裊、涼風習習、雲雀唧唧之地,真乃仙境也。
登上古老的道家觀星處——朝鬥台,爽風拂面,遠眺珠水,四野空曠,手可摘星;遙想真人能詩會畫,精通天文、歷算和地理,仿佛一日百年,當日更有楊孚、崔與之到觀設帳講學,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率徒崗上作畫,何等風流快活。
看完後山歷代仙逝掌門墓碑,一路高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揚長而去......
昨日翻閱網友游記,對於海珠之赤崗塔,多抱怨行走不便,在此順便寫點建議:
赤崗塔靠近濱江東路,坐車在客村立交下,往廣州大橋方向到收費站附近路口就可以看到塔影,如果是坐地鐵就從客村站B出口出站,左轉從旁邊的一條小路(新市頭路)直走穿過一個狹長的肉菜市場就可以見到塔身了。赤崗塔曾經與琶洲塔同歲齊名,是座風水寶塔,可惜重修後疏於管理,舊貌不復,現在塔下正門一直關閉,參觀要從旁邊珠江帝景花園的一個售樓部進去,而且登塔之門緊鎖,如果已經成為樓盤之獨有景觀,難免遺憾。
保護城市文物,歸根結底需要全民注入愛心。
更多圖片請移步http://gzgangang.blogcn.com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