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邊疆(3)

作者: 迷希亞

導讀DAY 4上午9:00出車,目的地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縣城,就是那個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拍攝的地點,司機在加氣站給汽車充天然氣,據他說這裡的車是上山燒油,下山燒氣。在烏帕爾鄉停車,吃了拌面和羊肉包子,買了好幾個馕作干糧,又買了些水果,記不清了,大概是卡斯瓜、西瓜和羊奶子葡萄。山區裡的景色很吸引人,山體泛著灰紅、暗紅、淡紅、磚紅…司機說是紅 ...

DAY 4上午9:00出車,目的地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縣城,就是那個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拍攝的地點,司機在加氣站給汽車充天然氣,據他說這裡的車是上山燒油,下山燒氣。在烏帕爾鄉停車,吃了拌面和羊肉包子,買了好幾個馕作干糧,又買了些水果,記不清了,大概是卡斯瓜、西瓜和羊奶子葡萄。山區裡的景色很吸引人,山體泛著灰紅、暗紅、淡紅、磚紅…司機說是紅山,進入帕米爾高原了。到了蓋孜檢查站,下車接受檢查,需要出示身份證。看到好多老外,喀什帕米爾高原在國外很出名。蓋孜在維吾爾語中是紅色的意思。路過沙湖,湖裡有很多大面積的灰白的沙堆和沙灘,水流夾雜在其間,路對面環湖的是沙山,和湖裡的沙應該是同根一體的。哇!要是晚上不小心進入沙湖,就難逃被流沙埋葬的下場。我眼前浮現了電影《可可西裡》流沙埋人的慘淡一幕。大約下午2點左右,著名的喀拉庫勒湖到了,據說高原上的海子都是天神的眼淚,清澈純潔而又神秘。湖的三面環繞著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慕士塔格峰(冰山之父),都是神聖的雪山,清冷聖潔的氣息撲面而來。午後光線層次不明,雲層密布,可觀賞但拍照效果不佳。如果你來喀湖,一定要在湖邊住宿,感受那日落日出的勝美。第二天我們回來就住宿在湖邊的柯爾克孜人的氈房裡,那種寧靜和出塵的美,觸手可及。趕趕趕,終於到了塔什庫爾干縣城,一座很干淨的小城,看見了塔吉克人,據說是真正純粹的白種人,我覺得是新疆少數民族中最帥氣的民族。挑挑揀揀,最後住在很出名的帕米爾賓館0998-3421085,60元/雙人間+電視,公共衛生間,還干淨吧,晚上睡得很香。窗外就是石頭城遺址,這是獨有的優勢。還有院子裡好多的高原格桑花,吸引著眼球。上街吃了拌面和烤肉,就走著去了石頭城遺址。在一個高坡上,周圍坡下亂石磊磊,登上高坡進入城池內,殘垣斷牆、碎石遍地;向西可以眺望到高原上一座白色的清真寺,向東可以俯視懸崖下青青茫茫的阿拉爾草原,星星點點綴著白色的氈房群落。被草原吸引,循著下坡的路,上了塔吉克牧民的草原;遠處氈房裡的流行歌曲吸引著我去探個究竟。進入阿拉爾草原的草甸竟然是有彈性的,像踩在沙發上。還有的是濕地沼澤、要看清了繞著走,雖不至於有險情,也會陷鞋。快日落了,塔吉克牧民在牽著牛馬回欄,牛馬似乎都不太願意,與牧民強著拗著,拉拉扯扯,好不熱鬧。草原上小溪不規則的流淌著,我四處試探著走動,想走得更遠,終被一處美麗的青草沼澤地攔住去路。草原上確實不適合步行,還是要借助馬力。回頭再走,碰到2個烏魯木齊來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倚靠在氈房邊,守候著西面高處石頭城上變幻的日落,在捕捉最美的夕照殘壁,但願他們能如願拍出好景致。走出草原,就是塔縣城邊,沿路拍了好多塔吉克人的肖像,真的很有高貴的氣質。進入縣城,已經快23:00了,就去了一家漢餐館就餐,我對民族餐實在有些厭了。飽餐一頓過後,就步行回到帕米爾賓館休息,塔縣城區很小,再沒有方向感的人也不至於迷路。



(進入帕米爾高原)



(塔什庫爾干縣石頭城)



(20060819138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縣石頭城阿拉爾草原塔吉克人)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