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游金色的九連村

作者: 沙地黑米

導讀沙地黑米沿著潮田河往東,開車約30分鐘,可以到達一座叫九連的村子。村子叫九連,是曾經駐扎過部隊,過去三十多年延續下來的叫法。九連生長著許多樹干粗大,枝葉繁茂的銀杏樹,每到十月深秋,滿地落葉,整個世界金黃一片,被稱為攝影者的天堂。走到村口的拴馬石前,就能聽見慵懶的雞鳴,再往裡走,卻看見從一個角落裡伸出一支長鏡頭,鏡頭後面藏著一個攝影發燒 ...

沙地黑米沿著潮田河往東,開車約30分鐘,可以到達一座叫九連的村子。村子叫九連,是曾經駐扎過部隊,過去三十多年延續下來的叫法。九連生長著許多樹干粗大,枝葉繁茂的銀杏樹,每到十月深秋,滿地落葉,整個世界金黃一片,被稱為攝影者的天堂。走到村口的拴馬石前,就能聽見慵懶的雞鳴,再往裡走,卻看見從一個角落裡伸出一支長鏡頭,鏡頭後面藏著一個攝影發燒友。——我想等那群雞走到銀杏樹下再拍。他笑呵呵地說。

村子背後的山腰上,也有幾個從廣東開車來的發燒友,他們支著三腳架,等待炊煙漫過房頂的瓦片,說那樣拍出來的照片,更有人間煙火味。九連的村民們,對這些發燒友已經見怪不怪,只顧坐在自家門前,曬著太陽揀辣椒,互不打擾,心裡更多的,還是一份驕傲。要沒有祖祖輩輩的默默保護,這片幾百年的銀杏樹,怎能活到現在呢?

這些年,來桂林的游客很多,來這裡從事繪畫、雕塑和攝影的藝術家也很多,特別是喜歡攝影的朋友,扛著“長炮短槍”,萊卡、賓德、索尼、佳能,各式器械,五花八門,穿行於山路上,游走於河水間,等待雨落,守候日出,拍攝了大量經典的山水圖片。龍勝的梯田、靈渠的清水、遇龍河的雨、貓兒山的雪,都已為世人熟知,二十元人民幣上的那道興坪風光,更是恍若仙境,仿佛能聽見水面上回蕩的山歌,鈔票給興坪掙足了面子,興坪也因此掙足了鈔票。

不過我經常對攝影發燒友開玩笑說,在桂林這片土地上,拍出漂亮的山水風景,算不上本事,這不是因為你的攝影技巧有多好,實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太漂亮的景色,一個人只要還沒傻到老把自己往風景裡塞,拍出的照片就一定是漂亮的。

我這樣說,沒有掃朋友興的意思,只是想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自然就像女人,你給她呵護,她就回報你美麗,這是一條如漓江一般澄明的道理。攝影者最珍惜的,無疑是相機的鏡頭,鏡頭受潮,或留下指印,就拍不出清晰的景物,而我覺得更需要珍惜的,是桂林的山山水水,如果哪天漓江不再清澈,那麼無論怎樣高級的相機,都拍不到水底逡巡的小魚。



(銀杏)



(銀杏)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