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麗江、香格裡拉之行

作者: 一狼行天下

導讀突然覺得應該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有一個遠行,曾聽很多朋友說起過麗江是一個現代都市人的“精神放松、療傷聖地”,於是在網上簡單的了解一下資料、匆匆的訂了機票,孤身逃離城市。 一、昆明的半日游 9月5日早晨8:50的飛機離開杭州,到昆明11:30,在機場的二樓寄存好行李(每件4小時內5元,4小時以上10元),由於是下午6:50的飛機去麗江,算算在昆明還能逛5個小時 ...

突然覺得應該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有一個遠行,曾聽很多朋友說起過麗江是一個現代都市人的“精神放松、療傷聖地”,於是在網上簡單的了解一下資料、匆匆的訂了機票,孤身逃離城市。

一、昆明的半日游

9月5日早晨8:50的飛機離開杭州,到昆明11:30,在機場的二樓寄存好行李(每件4小時內5元,4小時以上10元),由於是下午6:50的飛機去麗江,算算在昆明還能逛5個小時,就來個昆明半日游吧,設計的路線是到市區的翠湖公園――大觀園和滇池。在機場出口不遠處,坐上公交車,1元錢,可以沿路慢悠悠的欣賞城市的風貌,昆明不虧有著春城的稱號,沿路綠化及鮮花還是很美。從機場出來一路到市區小西門下,走大約500米就到了翠湖公園,公園到還是挺大,但水質一般,湖中有著荷花,湖邊有著楊柳,但對我從杭州過去來說,這些就沒什麼感覺了,粗粗的走了一圈後,想著應該到附近“橋香園”(昆明一個米線的連鎖店)吃一碗正宗的過橋米線了。於是要了一碗20元的舉人米線(進士10元,狀元60元)加兩個小菜。吃完米線,重新坐上公交慢悠悠的到大觀園公園(號稱全國四大名園之一,門票10元),園中主要的特色是那清乾隆年間,布衣詩人孫 翁撰寫的180字的“天下第一長聯”,除此之外,還有斷橋、樓外樓、三潭影月,模仿著西湖的一些景,要知道模仿總是比不是真的。公園連著滇池,有幾個碼頭可以坐快艇在滇池上逛一圈(大約半個多小時,費用40元),這個國內第5大淡水湖,在我概念中有著昆明像征的高原湖泊,湖兩邊是不規則的工廠和居民,湖面上很多青苔,某些地方還有著陣陣異味,和我想像中的美麗的滇池相差甚遠,據當地居民介紹,由於周邊無規律的開發,對環境污染的不重視,使得現在的滇池面積在縮小,從而使昆明的氣候也逐漸變的惡劣,政府現在每年投入巨額的費用治理湖水,但收效甚微,人啊,往往要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才能醒悟,但往往為時已晚。帶著一點點沉重的心情走出大觀園公園,才3點多,離5點去機場還有一些時間,於是在門口的一家普洱茶店坐下和漂亮的老板娘喝茶聊天,學習普洱的知識,邊走邊學啊。

二、初到麗江,暴走在大街小巷

40幾分鐘的空中旅程到達麗江機場,是我見過的最小的機場,已經是7:30分多了,聯系了前幾天訂好的“橡樹園”客棧,(每晚130元)叫我在古城南門口下,會有人接,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到南門,一個小姑娘已在那裡等,坐上小面包幾分鐘就到客棧,客棧的設施果然還不錯,尤其是洗手間由木頭制作的,頗有特色,也很清爽,打開窗,能看到古城的制高點萬古樓。放下行囊,到樓下的“鄉巴佬”餐廳吃飯,點了一個犛牛干巴,一個松茸,由於是一個人,可以要小份的,很不錯,加一瓶當地的瀾滄江啤酒,好悠然自得,吃完已近9點,迫不及待的走出客棧,順著溪流走向古城中心,走了一圈來到酒吧街,很熱鬧,很多人在對歌,隨便走進一家規模較大的叫“櫻花屋”,要了一瓶叫“風花雪月”的啤酒,聽演藝台上的歌聲唱著歌,感到一陣陣的放松,一晃已到午夜,該回去睡覺了,可一出酒吧走在街上,發現沒有了方向,在夜裡,所有的房屋看上去都差不多,一開始還是想自己找,於是大街小巷的一陣狂走,由於沒帶客棧的名片,也沒記客棧的具體地址,問問幾個路邊還沒打烊的一些店裡的人,說麗江古城有近一千家客棧,真的不知我住的那家在何處,想想已經很遲,打電話回客棧也不好意思,難道第一天就得睡在路邊啊?聰明的我想到酒吧的人應該知道,重新回到酒吧,已經幾乎沒有客人了,一問,果然有個服務生知道,哈,終於有救了,帶著我走回客棧(當然還得付點小費),打開客棧門,發現客棧掌櫃的(一個去年畢業的女大學生)和她的朋友們還在玩牌,暈,早打電話也省得我多走一個多小時路,此時,我已經走的巨清醒,於是和她們一起玩牌聊天,據悉,我剛才幾次已經在客棧邊;據悉,時不時也有和我一樣迷路的游客,呵呵,各位以後出門一定要牢記回去的路哦。

三、尋找麗江的歷史沉澱

9月6日,由於前夜睡的很遲,本想睡到自然醒,但還是被電話吵醒,一看也快10點了,這是旅游的淡季,我住的臨街的客棧也還是很安靜,除了偶爾的腳步聲。洗洗刷刷,臨近中午踱出客棧,漫無目的的走在古城的街上,不知不覺走到木府。看到木府邊上的小吃街,正好把早飯和中飯一起解決,要了一個麗江粑粑和一碗青菜粥,吃了早中飯,決定參觀一下木府,木府就是以前這裡納西民族最高的統治者土司老爺的官邸。以前看國一本小說叫《塵埃落定》,講的就是土司老爺的生活和消亡,正好可以實地考證一下。買了門票35元,還配備一名納西族穿著披星戴月民族服裝的講解員,整個參觀過程差不多一個小時,講解員也很敬業。土司老爺作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統治者和引道者,級別和漢族的皇帝一樣,所以木府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參觀完木府,納西姑娘提了一句,說一些當地的老人會在一點多在木府的古樂廳演奏納西古樂,真是太高興了,納西古樂是我這次非常想聽的一個項目。等了一會兒,一個留著白胡子的老人來了,由於還要等其他人,於是,就我們倆開始用最簡單的語言開始交流,老人說,古樂流傳至今可以回溯到1200年以前,固然是一個有著悠長歷史沉澱的東西。是明嘉靖年間,由木氏土司從中原引進,是唐宋道教音樂和儒家宮廷音樂還溶入納西族音樂風格和演奏技巧,富有虛無飄渺的意境和清純空靈的神韻。而這些音樂在中原早已失傳,卻在我國滇西北高原的文化名城--麗講卻奇跡般的流傳下來。陸陸續續,老人們也到的差不多了,有男有女,開始演奏了名叫"八卦","浪淘沙","山坡羊"等古曲目,讓我的靈魂在這些樂器演奏的音樂中深深的寧靜,好美妙!最後我和他們一起合了幾張影,以作為留念,自始就只有寥寥一兩名觀眾,可老人們還是那麼的認真。第二天,在去一個風景區"玉水寨"的地方,也有演奏納西古樂,可是在一個大台子上一群年輕的姑娘對著一撥撥的游客,我咋麼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四、束河古鎮及那些為心靈而活的人

帶著寧靜的感受離開木府,就想到茶馬古道曾經的一個驛站束河古鎮轉轉,大約十幾分鐘的車程來到古鎮,悠然的古鎮人不多,在鋪滿石子的路上有很多的吸引游客的馬和馬車,但無論咋樣,歷史已經過去,現在的僅僅代表現在。古鎮還有一座說是有八百年的老橋,還有一批有著同樣年齡的老房子,那一排排的斷牆殘垣, 也似乎在講述著他們過去輝煌的歷史,感覺那是一個比麗江更安靜的地方,清澈的雪水流過家家戶戶的門前,難怪有人說:"懶的人住在麗江古城,但更懶的人住在束河古鎮。"延著清澈的溪水走到了源頭,叫一個九鼎潭的地方,清的讓人驚訝的潭水陪著快樂的魚,突然傳來一個吉他陪奏的簡單的音樂,被深深的吸引。發現在潭邊有那麼幾個人在拿著歌本輕輕的唱著,一些多麼簡單的歌詞,可又是那麼的纏綿,一個多麼簡單的音樂,可又是那麼的真實,說是音樂更像是緩緩的在述說一些友情,向往。。。。。。。

於是和他們其中的一人開始交談,他說他們來自港台及大陸的很多地方,為了一種簡單的生活走到一起,他們目前的群體共有三十幾人,現在有十幾人租了那邊的一個院子,做著義工,種著一些地,與世無爭,不帶任何目的性,簡單真實的生活。很多人在那裡已經一住很多年。他們自稱也是一群不懂音樂的人,所有他們自創的歌都是他們內心的一點感觸。他們不逃避社會,也積極的溶進社會,他們希望能陪需要幫助的人走一段,哪怕是很少的一段路,他們只想帶一些希望給別人。情不自禁,我買下了他們在台灣錄制的幾張CD,雖然那是計劃外的開支,我想我尊重他們的生活模式,敬佩他們簡單的為人方式,雖然我以及很多很多的人都只能遠遠的看著他們,祝福他們!

五、玉龍雪山的冰川

為了省事,讓客棧幫我報了去玉龍雪山的散客團(費用380元,大索道),7日早晨8點多,在南門邊跳上旅行社的中巴,可能為了充實內容,早上去了兩個景點“玉水寨”和“東巴神殿園”,前一個看看自然風光及一些納西族的生活習慣,後一個主要是東巴教的一些了解。逛了只兩個地方已近中午,吃了團隊餐,向主要目標玉龍雪山出發,上玉龍雪山有幾種途徑,小索道、中索道和大索道,還有可以騎馬上去的。但這個季節,如果要確保看到冰川,可能只能選擇大索道。路過張藝某導演的印像麗江,據說有500個山上下來的人和200匹馬組成(票價190),沒去看。對了,根據個人情況在路上還需要租用衣服和氧氣,按導游的說法(我們那導游叫伍建國,個子不大,但很專業也敬業,用他自己的活說是濃縮就是精華,哈)98%的概率需要用著衣服,氧氣(40元)根據個人身體條件來定。我想以防萬一,還是都配了。由於是淡季,幾乎不用排隊,但可以想像在絕大多數時間,排好長時間隊是很正常的。坐上索道到達海拔4506米處,天氣不錯,往下看有層層雲海,而冰川就在身邊,順著棧道,可以走到最高處4680米,別小看只是174米,走起來可不容易,畢竟會有些高原反應,事實證明,租衣服還是很有必要的,一是上面還是有點冷,二是時不時會下雨,可以防雨。另外盡可能慢慢走,不要像我,一激動走的很快,頭就開始痛了,還好我帶了氧氣,吸了吸感覺舒服多了。爬上4680,感到天空很近,真想躺在那終年不化、史前的冰川上,讓她把我的心洗滌,讓她告訴我未來的路在何方。

六、心靈朝聖的香格裡拉及途經的“虎跳峽”

還是老辦法,讓客棧報了去香格裡拉2日游。(費用380,由於我要求一個人住,加40)8號早上8點多,由客棧的小姑娘帶著上了一輛金龍中巴,向著心中的聖地香格裡拉出發,期待著: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那裡沒有痛苦,那裡沒有憂傷,她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從古城出發大約1個小時,到達途中的第一個景點,“長江第一灣”,金沙江在這裡由北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形成了一個“V”字形的100多度大拐彎,從而形成了浩浩長江,但據說要正在看到此灣的全貌,需要在飛機上看,而在地上只能看到一條濁黃的江水在緩緩的流動著,不明白兩岸清澈的雪水怎麼就彙聚成了濁黃濁黃的江水?應該就是人類在源頭破壞環境的結果吧。簡單的看了看所謂的長江第一灣,再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到達途中的第二個景點“虎跳峽”。這個號稱世界第三大峽谷,萬裡長江第一大峽谷,橫穿於玉龍和哈巴兩大雪山之間,因猛虎躍江心石過江而得名。從停車處走到下面臨近江心石有400多個台階,走到一半就能聽到江水在谷底發出的呼嘯聲,再往下走就能看到峽中那塊著名的黑色石塊,在江中只探出一點肩膀,激流不停地在其身上翻卷而下,的確還是很有氣勢。據悉,幾年前中國長江洛陽漂流隊曾成功地漂過虎跳峽,但他們的隊長卻永遠的留在了這裡,向這些勇士們致敬,歷史會記住他們!在岸上有一個看上去破舊的紀念館,希望能長久的保留下去。其實虎跳峽除了這個開發的上虎跳,還有中虎跳和下虎跳,並且更險,希望能有一天徒步走一趟。

離開虎跳峽,就往最終的目的地香格裡拉了,那裡是藏區,路上我們那藏民導游講了一些需要禁忌的方面和那裡的一些習俗,當車開過那標志著進入藏區的白塔和瑪尼堆,映入眼裡的就是一片草原,車在那裡停下加水,走下車,看到有藏族小孩抱著小羊和游客合影,另外,停車場邊是一個賣藏藥的地方,如果你不是很專業,據說絕大多數的藥多是假的,在下午的4點多,車到香格裡拉,走下車,空氣有點冷凓,使人精神一爽。或許是海拔的原因,加上內心的朝聖心情,香格裡拉透出一種高雅純潔的氣質,這使人無法去為自己的行為和感受遮遮掩掩。

到香格裡拉賓館,路上導游建議大家晚上去藏民家訪,由於我在網上了解藏民家訪就是固定的幾家,是一種商業化的運作,剛好我住的客棧小老板及幾個朋友也來到香格裡拉和當地的一個朋友在一起,於是決定離團和他們一起。從新城的賓館出來打車7元錢到香格裡拉的古城,這裡的比麗江規模要小的多,也有一個四方街,由於沒有很多的時間深入進去,只是粗粗的看到了一些被商業充實的商店,理想中的香格裡拉應該是純粹的人和自然和諧統一,但相信現代人能到的地方已經不可能有這一方淨土。香格裡拉的天黑的很遲,6點半多還是很亮,藏民朋友(一個專職出租三菱越野車的司機)請吃犛牛肉火鍋,據說現在能吃到正宗的犛牛肉也不容易,很多是黃牛肉假冒的,相信那天我們坐在矮矮的凳子上,喝一小杯青稞酒,喝一碗酥油茶,吃著是正宗的犛牛肉,好奇的我還問了好多的問題(一起的還有一個摩梭族的女導游,女兒國中的主人哦)。我很高興能遇見這些朋友,能融入到那些常規的生活狀態中。飯後,我們還去古城邊一家叫“布達拉”的咖啡館,要了一瓶香格裡拉青稞藏秘紅酒和一些啤酒,繼續聊天。由於白天導游說因為當地藏民和松贊林寺之間的矛盾,寺院從5月底就關閉,我聽了深深的失望,對藏傳佛教的朝聖也是我對香格裡拉的向往之一,而松贊林寺(這個號稱小布達拉宮)的喇嘛寺無疑是必須到達的一站,於是我向他們了解情況,希望出現了,據藏民朋友說現在只是團隊不能去,而散客是可以去的,可那是天已全黑,唉,早知道下午一到就去那裡,但既然能去,就不能不去,決定第二天一早去(因為團隊7點集合,必須在7點前回賓館)。

七、等待松贊林寺的晨曦

9號,理論上開始真正的香格裡拉之旅,清晨6點,匆匆起床,簡單洗刷完畢,抓起包就往賓館外跑(賓館的大門還沒開),天還是全黑的,在路上攔了一輛出租車,說好40元送我去松贊林寺,然後再送我回來。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到松贊林寺,寺院建在一個山坡上,為了節約時間,我讓司機送我到山上的後門,從上而下,從一個好像還在修的後門進入寺院,寺院裡一片寂靜,月亮還在當頭照,我站在寺院的最高處凝視著這月光下的小布達拉宮,懷著虔誠的心靜靜的站著,我的心中一片空靈,有一種超越了人類思想的莊嚴的氣氛圍繞著我,我感到了世界的寂靜,是啊,我們平時知道的聲音太多了,但那是太多的物質的內容;我們平時知道的東西也很多,但又是太近的東西。順著台階往下走,推開一個“康參”(寺院是有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寺院組成,那些小寺院就叫康參)的大門,大門轉動的聲音顯的特別的悠遠,走到大殿門口,昏暗的天色中我看到那有著藏傳特色的彩繪門檐和大幅布簾,走進大殿,由於還是太昏暗,我只能默默的行禮而退出。在一個個康參之間的小路上,有些還長滿著雜草,而寺院中還間夾著一些破舊的房子和殘牆,更顯示出原始。等我繞到大門口,東方晨曦已經照在喇嘛寺那最高的金色屋頂上,已經有點閃閃發光,整個喇嘛寺周圍築有很多白牆平頂屋,用木板做瓦,有些二三層樓的建築為堅實的磚石結構;走出大門,間或有幾個穿著紅色喇嘛服的喇嘛在行走,一切都又是那麼的真實,而很多時候,大家都在追尋真實之前的黑暗,崇拜那些真實之前的黑暗。

八、一年年和諧美麗的高原草甸和湖泊

等我戀戀不舍的離開松贊林寺,趕到賓館,已經過了7點,中巴已經不等我離開了,只能打電話給導游,再打車趕到他們還在租衣服、買氧氣的商店,因為要去高原上的草原和湖泊。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像我那樣穿著一件背心和外套,應該不用租衣服了,而氧氣則根據個人情況,可買可不買,我還是買了一個(35元)。裝備好去體驗香格裡拉國家公園――普達措,包括了屬都湖、碧塔海、彌裡塘牧場等,應該是香格裡拉自然風光的代表吧。到達公園門口大約7:30,導游說11:30返回到車上,進公園大門需要坐公園內部的環保車(車好像也是用柴油的,不知如何環保),大約20分鐘就到屬都湖的棧道口子,屬都湖藏名“屬都措”,意為牧場湖,和碧塔海周圍的草場一樣,都是中甸的沼澤草甸草場,為冬季牧場,在冬春季節為牲口提供及時的牧草。走在棧道上,看著幽靜的屬都湖水,以及湖邊的青青碧草,此時的屬都湖顯得十分華麗細膩,她太具有藝術的完美了,反而讓人產生了虛假的恐懼。當然,在這裡,你會毫不吝惜的按下你相機的快門。走了接近45分鐘的棧道,走出屬都湖,需要繼續坐環保車到其中的一站彌裡塘牧場,廣闊的草甸上三三兩兩的有著犛牛和馬匹在悠閑的吃草,在這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真的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諧。在觀景台上看完米裡塘牧場,坐車到碧塔海,同樣,這個名字來自藏語“碧塔措”,意思是幽靜的海,據說碧塔海有很多傳說,其中一種天女梳妝時不小心失落的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從下車處走1。2公裡的棧道到碧塔海碼頭,在碼頭可以坐船進碧塔海上的小島吧,我由於是一個人,走的較快,走著走著,我的前面就沒人了,導游要求走的碼頭就可以返回了,但我看看時間還有,就繼續一個人前往,幽靜的湖邊啊,碧塔海的水色比屬都湖還要深遽,深入、不斷的深入,我只想盡盡的享受我一個人的碧塔海。

九、麗江:一個讓人沒有欲望的地方

結束香格裡拉之行,回到麗江已經是晚上7點。在接下去2天自由休閑的時光中,我只記得我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一遍遍漫無目的地走在古城的各個角落。麗江古城的建築有別於中原的任何一座王城,感覺那城中無規則的道路網,充滿生命力的雪水流過家家的門前。四周沒有森嚴的城牆,據說由於土司性木,所以不能有城牆圍住,不然就成為“困”了,但我想這種人性化的建築布局讓在城市中被規矩方園所壓抑的靈魂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吧。

在麗江,時間的流逝給人產生的危機感被降到最低。現代人的旅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暫時性的精神解脫,逃離工作的繁忙、逃離城市的寂寞、逃離秩序的壓迫,從而在旅行中完成一次精神療傷,然後重新回歸社會,繼續扮演各種角色,同時醞釀下一次的逃離……周而復始。而麗江,正是一個可以讓你真正放松的地方:你可以在溪水流過的桌子旁吃著特產(納西烤魚、納西烤肉、黑山羊等等);你可以在小巷深處的店中要一份酥油茶,點一份麗江粑粑,和納西族的店主聊著他們的生活習慣;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的發呆……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