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都的閑話2

作者: luzi8088

導讀關於成都的閑話2 上周,2006年9月8日到10日,又去了成都。 成都,色香味絕佳之地,幾乎每次去都是感官的盛宴,讓人流連難返。 因為工作的原因從雙流直接去了溫江。歷史上我只在90年代一個漆黑的夜晚到過那裡,充斥著躁動;眼前的溫江卻是安靜的,平和的,卻又盛裝著,期待著,隨時准備綻放,如同一個待嫁的女子。 第一餐是在河邊吃野生魚,堤岸下的樹叢裡,空氣 ...

關於成都的閑話2

上周,2006年9月8日到10日,又去了成都。

成都,色香味絕佳之地,幾乎每次去都是感官的盛宴,讓人流連難返。

因為工作的原因從雙流直接去了溫江。歷史上我只在90年代一個漆黑的夜晚到過那裡,充斥著躁動;眼前的溫江卻是安靜的,平和的,卻又盛裝著,期待著,隨時准備綻放,如同一個待嫁的女子。

第一餐是在河邊吃野生魚,堤岸下的樹叢裡,空氣新鮮,陽光燦爛。石爬、黃腊丁、黔魚,家常、酸菜、水煮各一種,說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吃法。閑聊說這裡規劃為一個離市區最近的有湖泊的風景區,以後會更安逸。

從溫江到都江堰沿路都是苗圃,翠綠的鮮艷的,路邊的溪流冰涼透徹。穿過市區,盤旋經過熟悉的二王廟,一直向幽深處,終於到了虹口。同事也是來成都不久,但已多次來這裡。他說第一次來的時候,正是盛夏,看到密密麻麻的麻將桌支在水裡,那場景很是壯觀。興奮的也去試了,雙腳浸在水裡,涼爽至極,說不出的愜意,從此上癮。

一般招待外地人的第一餐都是火鍋。晚上第一次進市區,玉林的川江號子。還是那熟悉的麻辣味道,而老朋友見面,分外眼紅。充滿期待的還是飽暖後的節目,朋友帶隊,先去了BABI,因為周末,根本沒有空位。睜大了雙眼巡視一圈,滿眼的美女晃的人腳步輕浮,狠不得把自己埋在她們中間。不甘心又在門口打望數十分鐘,只好換場。

單行道是成都首開的,現在廣州武漢等地都有了,但氣氛都還是不如。畢竟這裡才是最適合它的土壤,也只有成都人才能讓它發揮到極致。這是個純勾兌的場所。

恍惚中一覺醒來,拉開窗簾,看到府南河邊上的饕餮大船,成都人真是會想,想了也敢做。再到天府大道沿線,看建築的外觀,也都是形式上的美感決定了它的內在。無論是在南草坪花影樹叢中的午餐,還是會展中心的攝影展以及旁邊那些盤旋上升的不知所以的豪宅,一切都是唯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句詩應該也是錦裡原本想體現的吧。朋友在武侯祠那裡的春江花月開了間店,專程帶了我們去。如同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1912,北京的後海,都是以現代的手法包裝古老的文明,重新喚起人們對那些帶著特殊地域特征文化的渴望和懷念。而錦裡,是精致的,閑散的,安逸的,掩映在鮮花和翠竹裡的,如蜀繡般,又如成都女子的肌膚,柔滑細嫩。

說好最後一餐去幸福梅林,但天氣不好。轉過琴台路的時候,終於看到些熟悉的地方,青羊宮,西較場後門,百花潭,十幾年前居住的地方,那時候覺得路途遙遠的地方,現在卻如此的近了。還有人民公園路口的八號花生米,誰還記得?

琴台路有家青油火鍋,已經坐下了,朋友卻突然想吃田雞,重新上二環,奔向華陽人家。越是美味就越是感慨。飯後隨地找了個茶館,打牌,消磨時光。

要離開成都了,但這絕不是最後一次離開。寫到最後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寬巷子還剩多少?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