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游歷收獲有三:
一、美景:黃山、浙江山區
二、朋友:程先生、小李和小吳、jerry和tom
三、兄弟:REHU和LOIS,我們喜歡用電影裡的詞形容自己:Tripod(三腳桌)
騎游的念頭由來已久.去年暑假就曾打算過,但准備不足,作罷了.
今年還沒放假就約好一定要實行,算是我們大學裡一個很重要的計劃來執行.放假後著手准備,終於在7月18日出發了.一路到過千島湖,進過山區,游山玩水,終於23日到了湯口.
這裡要提一下程衛兵先生和他的望秀山大酒店(旁邊緊挨著的一家也是他開的,不過名字忘記了-_-)。在黃山玩起碼要2天,而山上住房105/人好像還是最便宜的(沒了解過有沒有再便宜的),而且人多房少還需要預訂。所以在上山前一晚的休息很重要。黃山後門購買門票的地方在雲谷寺,是好幾公裡的上坡路,要坐車過去。各旅游團都會雇車過去,不知道自助游的該怎麼辦,不過望秀山會給聯系車上山,而且他們的位置是距黃山大門(是個標志,實際離景區還有一段路)以及售票點最近的。再加上我從他們的網站上找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老板的口碑也很不錯,所以在惠州的那天晚上我預訂了望秀山的房間,35元/人,程先生說我們到湯口他去接。
在湯口岔路我們停下來給程先生打電話,他說就過來。不一會就有人騎摩托車下來接我們,卻是酒店的前堂,原來程先生感冒了。到目的地後,我覺得那裡其實很容易找,並不需要專門去接,當然這種服務態度真的不錯,贊一個。
安置好物品,我們不敢休息,因為還有很多東西要置備,比如水和食物、地圖、厚衣服,還要了解路線安排、注意事項以及山上可否扎帳篷、包裹寄存等等問題。在大廳,被告知7:30程先生會來講解爬山路線,要求我們務必在那之前回來。
在街上混,我們是有些膽怯的,因為聽說不但黃山上而且山下都是物價非常高,飯店旅店的人到處拉人,搞得我們緊張兮兮。有好幾個人來詢問我們時候吃飯都被馬上徹底回絕了。但路邊一堆喜人的大西瓜卻牢牢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而且居然只要3毛錢一斤,比學校便宜多了。於是我們蹲下來一陣猛啃,以撫平這渴與餓,同時心裡想,TMD價格也不像說的那麼玄乎阿!再往裡走,幾乎都是飯店和超市了,但也有家農行,所以錢可以在那裡補充,又有個農貿市場,可以買些比較便宜的蔬菜。起初還不敢怎麼亂看的,因為每個飯店外都站著一個人盯著我們這樣的路人——一看就知道是來旅游的,不宰你宰誰。但偷偷瞟幾眼還是沒問題的,也正由此我們才發現其實這裡的消費水平並不太高。6、8塊錢的菜多的是,當然特色菜會貴一些(後來回來時在一家徽州美食吃飯,5個人,喝了些啤酒,一共用了110塊)。如果不點太貴的東西,和在學校也差不多,頂多相當於留食。超市我們幾乎都轉過,價格是比其他地方高一些,但沒高多少,所以也無大礙。總之,上山前晚上的吃住都可以選在湯口,物品補給也完全可以在湯口,不必大老遠背很多東西過來。
7:00我們回去。7:30在望秀山酒店2樓餐廳見到了十幾個年輕朋友,都是自助游的。邊聊天邊等待程先生到來。不久,傳說中的老程來了,雖然感冒了,但人看上去還是很精神。看見我們3個就知道了我們是傳說中騎自行車來的(我們3個最黑)。和眾人寒暄過後,說你們這些人裡還有騎自行車過來的,很了不起啊,眾嘩然,然後我們靦腆地笑,其實心裡得意得緊哈。每隊發了地圖,每人發了拐杖、雨披,開始講解。講解從雲谷寺買票開始,講得很詳細,比如後門上山而不是前門上山的原因,一路景點都有標序,同時各個地方的注意事項也都重點說明,還有就是每個地方值得觀賞的程度,在這裡他是以值多少錢來衡量的,應該是老程的獨創了。聽完,所有擔心都解決了,山上的情況也似乎了然於胸,之前胡亂記錄的行程安排也就毫無用處了。至於游歷回來,覺得這麼安排確實很精當,沒走一點冤枉路,甚至到每個景點的時候都與介紹相差不多,重點推薦的地方確覺不虛此行,各注意事項也都很有價值。當然這些再下面兩天的日記裡再詳細說了。
當然,我們還有我們的特殊情況。問過山上可以搭帳篷以及可以寄存包裹的地方之後(後來他建議我們把東西放在一起進山的朋友那裡),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其他要在山上住宿的、吃飯的、回來後訂回家車票的都一並在櫃台登記,由他們幫忙搞定。第二天早晨5:40上山,車由酒店幫忙找來。還有酒店免費存車和物品,不然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自行車和不帶上去的東西。
呼呼,累啊。為了明後天,好好休息!
黃山第一天
24日 天氣陰
5點起床。下去吃早餐,順便把昨夜整理好的東西拿去寄存。早餐是昨天訂的,5元,粥、鹹菜和饅頭,味道感覺不怎麼樣,對於登山的消耗來說也顯得單薄了些。5:40鑽進酒店幫忙打的出租車匆匆上山了。
黃山大門,兩個老頭(鄧小平和****)微笑著向游人招手。 10分鐘左右到了雲谷寺售票處。門還沒開。遇到了昨天的幾個朋友,REHU向tom要了電話,約好上去後把包寄存在他們那裡。半價買好門票,發現居然不夠買索道的票,FT。我們還沒上山就山窮水盡阿。沒辦法,只能用爬的。唉,爬吧。不是每天早晨都有晨練嗎,今天也就當晨練了。
大門一開,挑夫、游人如洪水湧上山,購買索道票的人往左,我們只能無奈地往右,只是擔心能不能趕在tom他們在賓館的時候趕到那裡。水道很窄,又有那麼多漂浮物(挑夫),山下已經是一潭積水。我們下台階從路邊向上爬,半個小時左右終於衝到了隊伍前面。從那時開始與另外兩個人不相上下一直到山頂。
7:50左右到山頂白鵝嶺。上山時間為1小時40分左右。然後奔第一個景點:始信峰。路上連理松那裡很熱鬧。連理松由一圈綴著心形飾物以及同心鎖的鐵鏈護著,很多情侶在那裡合影。路邊導游的講解聲響成一片,很多隨團的游客就地休息著。始信峰頂部被封掉了,所以未能上去,但我對於這裡並沒有“始信”的感覺,所以並不覺得遺憾。我雖然相信黃山風景,但還看不出這裡有什麼奇特。再往前走,就沒幾個人了,越走越安靜,這才是我喜歡的!接下去有石筍峰和觀音峰。觀音峰的觀景台那裡讓我初窺黃山的險還有怪石的怪,可以說觀音峰才是我的始信峰。就像小的時候常常看著天空奇形怪狀的雲胡思亂想,在這裡甚至不用你想,一眼就能看出這石頭像什麼。觀音峰對面就有這樣的怪石,而且還有不錯的名字:十八羅漢朝南海。如果再細心一點,其實始信峰附近還有個像負重攀岩的怪石。
原路返回連理松,走另一條路奔獅子峰。先見到了夢筆生花。昔人已成醉仙去,此地空留石筆杆。聽說還有筆架峰,橫豎沒看出來,想是被誰收起來了吧。這裡游人也很多,導游指著遠處的一座山峰說那是猴子觀海,也沒看到。後來我們走近,卻發現並沒有所謂的猴子(許是走錯了)。我們幾個站在山頂觀望,那是個比較陡峭的觀景台,周圍是很深的懸崖,雲霧繚繞。忽然REHU說,我們幾個站在這,像不像猴子觀海?哈。再下來開始爬上坡了,特別陡,一節大概20多台階,要狠狠地休息下才能一口氣上去。爬了兩節後我和REHU干脆坐台階上補充體力。這裡就是獅子峰的半山腰了。爬上獅子峰,對大部分人的體力來說,也是一項考驗了。忽然收到tom的短信,說10:30到賓館,不過可以等我們。所以我們匆匆爬上山頂,並沒有仔細看風景。好像上面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遙相呼應的飛來石。據說摸石頭會有好運氣,但不可以超過9下,否則就變厄運了。我們雖不熱衷於摸石頭,但那塊石頭的所在地卻是非常好的觀景點。
返回奔天海賓館,不久又是上山,因為要經過光明頂。但我們以為去個旅店沒必要讓我們先爬一座海拔1860米的山吧,就沒有在意。可是上坡實在爬了太久,以致於10:30過了好久,才在山頂看到了平地。停下觀望:左邊有個商店,右邊一堆大石上坐滿了人,有種眾羅漢聽如來講道的味道。。。這裡卻是傳說中的光明頂!但我們感到的卻是無比失望。光明頂多牛的地方啊,明教公司中國分公司的總部阿,怎麼會是這麼個其貌不揚的凸山頭呢?與想像比,光明頂實在不夠高,也不夠雄偉,直到後來雲海、日落、日出夢都破滅掉,可以說光明頂一點都不光明。唉,激動了。(據說小說裡的光明頂是在昆侖山上的,我沒有留意過)
11點到天海賓館,找到了tom,和他們兩口兒一起的還有小李和小吳兩口兒,對我們仨都很照顧,但屋子裝4個人已經有點擁擠,更何況又擠進來3個呢,我們只好快些吃完午飯。大家相約下午一起去西海大峽谷。事實證明多虧他們的幫忙和照顧,我們才得以順利走完西海。負重游西海,絕不比挑夫好過!
1:00我們出發了。扔下了包袱輕松無比,輕的想飛。然而由於有了“女眷”,我們不能飛,況且有兩個還背著包呢。翻過光明頂,先到了行知亭(陶行知),對聯看不清,但亭前一塊石碑滿搞笑的,寫的是: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新是孫子。
再到飛來石。終沒有去摸,但石頭背後的景色卻是非常漂亮。而且此地有如舞台中央,四處望,可以看到很多山峰。
之後就進了大峽谷。這一路確實如老程所說,看不見什麼人了。而且據老程說,這裡占黃山門票200塊中的80塊,可見其重要程度,大家都滿懷著期待,或者說拭目以待,非要看出個所以然來不可。只見一幅水墨畫迎面展開,卻因被一片白紗隔開,所以不能盡顯其碧綠的色彩。山體多縱紋,邊緣並不僵硬,竟如毛筆勾勒出來一般,想是有人拿了那生花的妙筆繪出了這奇麗的山峰吧,不然那筆尖上何以墨色未干呢?向下看很深,可惜並沒有水,忽然非常向往驚濤拍岸的場面,該有多刺激阿!可這想法沒持續多久就作罷了,因為我看出了所走的台階僅僅是抓扶在崖壁上,下面是懸空的。如果有驚濤洶湧於腳下,不把人嚇死!當然這裡才沒開多久,護欄應該都很結實,所以不必擔不必要的心,只管走好了。這時有人坐定谷中,左手伸出兩個手指和大家打招呼,原來是又遇怪石。長髯飄飄,一幅仙風道骨,我覺得他有點像壽星,忙招呼大家看,都說奇特。這第一段路基本是圍著這塊石頭轉的。後來發現西海大體就這樣的格局,圍定一個山谷轉,轉一圈換一個谷再轉,慢慢下到谷底,而後再上來。後面的路漸陡,tom有些恐高,所以一般*裡面走。有個地方看上去相當恐怖,LOIS跑過去留影。我也去看,只見那段路環繞絕壁,傾70度角,長20多台階,非常恐怖。站上去心裡發毛,LOIS還張開雙臂作擁抱狀,而我卻緊緊抓住欄杆。停留了太久,好像tom先挺不住了:快走,我有點煩躁呢!第二段路環繞的石頭我稱之為芭蕉扇,因為頂部參差錯落。這時我們穿過了一些狹仄潮濕的石縫,被LOIS稱作“亂穿石空”,太形像了。也常見孤松挺立在石壁上,雖然樣子並不特別,更談不上什麼黃山奇松,但他們能在那裡生長本身就叫人感嘆。後來走上另一座山,四處觀望,驚奇地發現剛才走過的那段驚險的路竟然是開在一座異常陡峭的山峰的半山腰,仿佛當腰一條束帶飄下。而我們就是抓著那束帶滑下來的。這一帶石頭多柱狀,上面稍微凹凸一下就看著像人了,而且多是拱手作揖的樣子,很是奇怪,難道真有仙人曾往,令山峰都俯首嗎?再後就下到了谷底,大家都非常累,眼看霧氣四起,游走於空曠的山谷,而這個時候還在山谷裡的也就20多個人(大家都照過面的),天色漸暗,多少讓我們有些擔心了,遂互相鼓勵著快些上山。我們七人中,最吃力的應該是小吳,她總是走在最後,慢吞吞地向前“挪”,但令人驚訝的是她從來不坐下休息,問她卻說一坐下來就不想起來,汗。當然有小李一路鼓勁,並沒有掉隊。tom兩口兒則稍走在我們三個前面,我們五個是逢石凳就休息。於是隊伍就分成了兩撥:我們五人停,他們兩人走;他們稍歇幾步,我們就又上路了。4:00多到了步仙橋,真該為這名字叫絕!別的感覺沒有,不過卻有成仙的幻覺了。整個下午爬山,腳軟綿棉的。站在橋上,兩邊被峭壁擋住,面前是遮蓋了一切的茫茫大霧,深不見底,也望不到邊,感覺氣像萬千,時不時有風攜一縷過來,猶如徜徉於瑤琳仙境。我正陶醉,REHU忽然來了導演興致,非要導一出許仙見白娘子的戲,FT。旁邊有一觀景台,大家在那裡合影留念,又休息了會,返身回賓館。
歸途中下了雨。我們在賓館吃了點東西,並沒有將背包取走,因為我們要首先確定搭帳篷的地方。在天海餐廳外,我們買了肉粽(3元)和茶葉蛋(2元)吃(其實這個價格也可以接受,山上貴的無非是餐廳),邊吃邊察看地形。這裡人來人往,不適合搭帳篷,餐廳頂部全是積水,也不可能。傍晚漸冷。之後去的地方好像叫雲海賓館,倒有一塊空地,不過是鋪了磚養草的,凹凸不平,且也在路邊。這時大雨驟作,REHU和我們走散了。雨住後我和LOIS返回天海去找REHU。天居然晴了!陰雲遮蓋了一天的黃山居然破涕為笑了,難不成我們真的要看到雲海和日落了嗎?!REHU發過來短信:太陽!LOIS回的更簡單:日!大家心照不宣,奔光明頂就跑。但實在太累了,爬上山頂,卻只看見漫天大霧愈演愈烈,四面八方地湧向太陽,幾分鐘後連最後一抹光輝也完全抹殺了。山頂的人們又陷入了失望中,而這時給天海那4位發的短信才發出幾分鐘。形勢變化太快了!還好REHU說他上來的時候拍到了幾張雲海的照片,看過後雖然覺得與希望相差甚遠,但對於這一路狂奔來說也算是種補償了。後來太陽掙扎了幾下,再不見蹤影。帶著這種遺憾,我們決定把帳篷搭在光明頂,死守明天的日出,跟丫死磕到底!就這樣我們的帳篷搭在了海拔1860米的地方。起初還有些不好意思,感覺怪怪的,我不知道黃山上搭帳篷的人有幾個,但至少當天該是黃山第一家。後來也不覺得有什麼了,反而有了點自豪的情緒。搭好帳篷,我們坐在帳篷後面猛吃,目的是清空了包,明天背著輕松。期間也有幾個人過來搭話,好像也滿驚訝的,尤其聽說我們是騎自行車來的,有的贊嘆下,但也有人不爽了:“我見得多了,這根本不算什麼,我曾見過兩個上海小子,不懂任何外語,背著東西周游8個國家去賣,居然還賺錢回來了。人家那才叫厲害。”我本想過去解釋下:大叔,我們是出來玩滴,不是來吹牛滴!後來想,算了,MD這就是嫉妒有什麼可解釋的。不過居然還遇到一個老校友,好像是59年畢業的!如今在揚州大學。
夜晚相當潮濕,也很冷。我披了雨衣在帳篷裡,冷的想動,但又潮濕得不想動,唉,如果這夜挨過去了,估計再不怕什麼坎兒了吧。。。我又說大話了。。。
夜晚醒了好幾次。但我是休息得最好的一個。
黃山第二天: 25日 天氣陰
凌晨很早就醒了。冷得發抖。
醒過來就聽見有人說話,守日出的人出來的可真早。陸陸續續有人經過,總是聽見:哎呀,帳篷。晚上有人睡在這裡呀!我是不管他們什麼想法,能眯會就眯會!REHU3點半左右就跑出去轉悠,不一會被凍回來了。幾個人冷得不行,又開始吃,就算早餐了。REHU說:我看見那邊台階上一對情侶穿著雨披坐著,好像一夜沒睡,真慘,我們還算好的啦。我不太相信,因為我覺得境況再次充其量也就我們這樣了。4:00他倆都跑出去,我一個人越發冷了。能穿的衣服都往身上套,蜷縮在帳篷裡不敢出去。
這時有人走過。只聽女的說:好想睡覺啊!男的說:哦?這裡有帳篷!羨慕。。。我也點點點,REHU說的沒錯,還真有比我們慘的。唉,要麼黃山接待能力不夠,要麼就像我們條件不夠。如果是錢的問題,難得出來一回,多帶點錢撒,不要學我們嘛。我們是早就有預謀的啊。接下來有更搞的,我驚聞腳步聲迅速朝我這裡來,同時有人大呼:這裡有廟!我無語。。。還好後面有人更正,那是帳篷!
5點我也出去了。距日出還有20分鐘。但天空絲毫不給太陽以希望。天上地上都是霧,太陽在偷著哭。唉。我覺得沒戲。但光明頂招待所外面人群湧動,熱情滿滿。只聽有人說,這哪是來看日出呀,這不是來看人來了麼?我忽也覺得,這不就是:九大賓館圍攻光明頂的場面麼?
打點行裝,下山去找天海的四位朋友。按照老程的路線,今天該是迎客松和天都峰。只是這迎客松如今也做起了送客的生意,天都峰成了拜別而非朝拜的地方。見到他們才知道,tom兩口兒今天的安排較輕松,只到迎客松,就不和大家一起走了。於是變成了5人同行。
先到海心亭。很多人擠在那裡照相。接下來是鰲魚駝金龜,很形像。再下來分成兩條路,一條經一線天,走桃花運;一條經鰲魚洞,走官運。路是一線天刺激些,基本只能容一人過去,鰲魚洞則成了大部分旅行團的選擇。起初我們奔一線天,但走著走著就卡住了,前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擠到前面去看,發現一線天那裡無異於紅細胞單獨通過的毛細血管,隊伍行進速度相當慢。算了,改道吧。其實鰲魚洞也不錯,我們很快下來了。這時眼前呈現兩座山峰,分別是蓮花峰和天都峰,蓮花峰處在封山期,聽有的導游說可以爬到半山。才不要去!剛才分開的兩路又合二為一了。游人特別多,道路顯得很擁擠。但這裡怪石很多,也不好走的太快。首先就聽見兩個導游在那裡喊豬八戒什麼的,我忙向他指的方向看。只看到一張巨大的臉,確有像豬頭。然而又聽說旁邊還有什麼“老鼠偷油”就怎麼也找不到了。直到REHU拍好照片給我看,我才知道我安錯了對像。豬八戒真像極了,長嘴大耳,頭戴僧帽、身披袈裟、脖子上掛著念珠,只是不知道他在干什麼,難道是磨牙霍霍向老鼠??雖然我肯定不是這樣子,但導游的講解已經完全忘記了。除了這兩塊石頭,在我們旁邊還有一塊貓耳石與老鼠石相呼應。之後看到一個兔子不吃窩邊草。但又沒有找到導游所說的龜蛇什麼的。大抵游人都步履匆匆,我就聽見一個男生說:我怎麼沒找到?他女朋友說:不管了,快拍了回去再說。我們基本也這個心理,畢竟時間有限。接下去有龜兔賽跑,兔子特別可愛。之後我遭遇了早晨第一個讓我眼睛一亮的地方:蓮蕊峰。但我不管什麼蓮蕊,只覺得它像極了一只健碩的蒼鷹:昂首挺胸,支棱這左邊的翅膀,腳掌牢牢抓住大地,眼睛凌厲地看著遠方。似乎一有什麼動靜就會立馬飛走似的。這座山太陡了,鷹腹幾乎是垂直於地的,太讓人震撼了。走出好遠,我還不時回頭留戀幾眼。這裡我又發現了個松石混合景,不知道是不是個有名稱的地方:那顆松樹宛若一只小鳥,其下的石頭則如狗頭,所以像是小鳥在狗頭上雜耍,而狗脖子上居然還有只小狗,仰頭看著上面的小鳥,可能是只狗寶寶著急小鳥欺負媽媽。再後是塊手機石,感覺可以用來做廣告嘛。
據說迎客松就在眼前了!大腿不由得又有了好多力量。不知道這裡確有送客松,其實我本想直接稱迎客松為送客松的。送客松平凡無奇,無可觀處。爬阿爬,爬上好漢坡,終於迎來了迎客松。但迎客松雖然仍舊是微笑著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畢竟顯出疲憊的神色。身扎兩條繃帶,纏繞著前年的筋骨。我印像裡的迎客松並非這樣,他應該是峭壁裡的一支獨秀,特別顯眼、特別精神。而今居然就到了樹下,不能遠觀只能近看了,實在有點不過癮。但既來之,則拍之。加入拍照的長龍,費力許久,才得以向迎客松揮手告別。
別了迎客松,峰回路轉,天都風采得以展現於眼前,只見一座挺拔的山峰直插入雲霄。台階就開在我們正對的地方,筆直向上,好像在那山峰之上有至高的神明等著我們朝拜,或者就是爬上山頂我們能得以登峰造極,總之完全是一片莊嚴氣氛,所謂“群仙所都”的場所。一路小心下到山腳,在那裡休息了一會。路太陡了,完全要扶欄杆,估計有的地方得有80度傾角!不敢看遠處,永遠只敢盯著腳下的一級台階。天都峰是最後一站了,但在老程的推薦中卻有著僅次於西海大峽谷的重要位置。天都,我們來了!上山的路如剛才所說,筆直向上,幾乎沒有曲折,所以特別陡峭,一路體力消耗巨大,手腳並用。又得以見奇松,有的像被風吹,所有枝條全往一個方向生長;更有一顆燒焦的松樹昭示著不屈的性格倔強的挺立在崖壁上。聽說天都峰為黃山最奇險,而鯽魚背又為天都之最奇險,這裡是老程強調要注意安全的地方,因為據說有段近乎90度的路,我們一路擔心這但又特別期待著這個地方的出現。眼前的這個地方就特別的險,是不是就是鯽魚背呢?經幾米陡峭的上坡到了一段狹窄的路橫亙於半天空,長10余米,只能單行,由繩子護定。四周雲霧湧動,站在這10余米路上,兩邊人都要捏把汗,但卻也威風,廣告詞不是說得好嗎,那一刻,我飛了起來。騰雲駕霧,可不就飛了起來嗎?LOIS還做了個飛翔狀。引起一片驚呼。可能是我們記錯了吧,盡管覺得和想像有差距,但這裡卻是就是鯽魚背。那段陡峭的上坡路並不怎麼危險,危險的是那狹窄的10余米平路,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做過火動作,聽說這裡是事故高發地帶。之後不遠就到了山頂,雖然沒有雄偉的宮殿,但“天都絕頂”的牌子和周圍白茫茫一片雲霧繚繞已經會讓人有相當的成就感。旁邊就有賣金牌、銀牌並且刻字的,不妨留作紀念。
天都峰,令人驚嘆的地方!絕對是不虛此行!
帶著沉甸甸的記憶和塞滿相片的相機,我們下山了。兩天來雖然累,但幾次有步仙人之境的感覺,而今我們要重回人間了。再見了,黃山!
下山也不輕松。但風光也還不錯。有一個觀景點突兀於空中,外面白霧繚繞,什麼都看不清。我和LOIS過去扶欄遠眺,希望能看到些什麼。忽然霧被吹散了,陡峭的大山險些久貼在我們臉上,而深邃的峽谷也讓我們不寒而栗。我半蹲在欄杆旁,努力向下看,一團白霧快速升上來,我得頭一陣暈眩,以為自己向峽谷俯衝下去了!好嚇人。驚嚇之余,吼一嗓子,卻完全沒有回音,於是我們4個男生一起喊。後來突遇大雨,台階變得更難走。一路上吼聲此起彼伏,其實這種吼聲再各處都有。比如上山時候山上喊山下應,山下喊山上應。此時更是不絕於耳,甚至有人喊到:黃山,我愛你!離情別緒彌漫在潮濕的空氣中,稍有些傷感。到山下已經是近4點。坐車到望秀山取自行車和包裹,沒能和程先生當面道別就忙著去農行取錢。再見了,望秀山;再見了,程先生。

((騎游者的小屋——和程先生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