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去了一直想去的東極島。在碼頭看到廣告詞:南極北極太遠,不如去東極。東極歸來不看海。
3個小時的船在大浪裡顛簸,幾乎所有人都吐了,我一點暈的感覺都沒有。
只是空氣中彌漫的怪味讓我一陣陣干嘔~~~~
越往公海去,海水越來越清,開始呈現迷人的綠色,往遠處的海平面看去,深深淺淺的綠色很美。
船上的一切不適在船靠岸的瞬間煙消雲散,每個人的眼神在看到這樣的海水後都煥發了光彩。
爬上高碼頭看海面,海水呈現著像綠松石一樣的色彩,每一個角度都如明信片一樣。
不知道怎麼形容驚喜之情,我們只好像一群瘋子似的手舞足蹈得對著大海亂叫。
由於刮南風,我們只能在島的北碼頭靠岸。
首先在碼頭感受了軍民魚水情。
很多軍人在這裡等待班船到達,維持治安和幫助人們從搖晃的船上下到碼頭。
要走一條小土路翻過一座小山,才能到達南面住人的鎮中心。
頂著正午的烈日爬山實在是件很痛苦的事。
我們只好任憑汗水流著,回頭看看海水享受很偶爾飄過的一縷海風。
小土路終於和水泥路相連了。路邊開始有些老房子和菜地了,還有一所已經被遺棄了的學校舊址。2米左右寬的水泥弄堂蜿蜒著穿過鎮的各個角落,這些路應該是四通八達的。
我們拎著行李穿過最熱鬧的小街。接受著當地人的注目禮。
路邊有很多島上的居民坐在自家屋外和鄰居聊天吹著弄堂風,
還有很多打牌和搓麻將的人,這大概是島上唯一的娛樂方式了。
沒有任何商業氣息,很偶爾得才看到一兩家小賣部。
出售游泳用品和很多三無產品,以及一些居民基礎用品。
小賣部的價格並不貴,當地的居民的平和讓我們著實有些感動。
畢竟這些產品都和我們一樣是坐了3個多小時的船來到這裡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瓜特別好吃。也或許是水果在這裡太少見了,所以特別好吃?
我們住在一個叫海邊畫莊的私人旅館,面朝著一片很小很小的沙灘和南碼頭,真是無敵海景啊!
可惜風浪實在太大,我們無法在住的門口下水去玩。
想著18天左右的南風天過去後就能在門前游泳,真是遺憾,沒有來對時間。
我們只能整天在島上四處游走,看看風景,吹吹海風,聽聽浪聲,吃吃喝喝。
夜晚睡下的時候,整個島都很安靜,只聽到巨大的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聽著聽著習慣了這樣的節奏,睡得很安靜。不需要風扇還需要蓋薄薄的棉被。
島的南海岸線是個完美的半圓,我們剛好處於半圓的正中間。
這裡不刮南風時,是個風平浪靜的避風港。島的東西兩側擁著這片碧綠的海水。
沒風時就可以直接在這裡游泳,海水很清,可以直接從礁石跳入海水。
我們沒有趕上好的日子。我也沒有好的游泳技術來跳海。
碼頭邊住家的房子都造得很高,地基外都砌著石牆來抵御南風天或台風時的巨浪。
盡管如此,據說台風時節很偶爾得還是會有海水會進入這些房子。
沿海的石牆上都畫著東極最出名的漁民畫,這些畫色彩都很艷麗,色彩對比極其強烈。
內容多為一些漁民捕魚生活的寫實,或是慶祝豐收,祈福的畫面。
我們住的旅社的女主人和她的幾個同伴就是這些畫的作者,曾經獲過很多獎。
東極島上的樓房大多數都已經翻新過了,只剩下少量一些平房還是石頭房子。
但對面的青浜島上的房子大多數還是石屋,因為房子都是沿著山造的,遠處看去層層疊疊錯落起伏,尤其是我們在巨大的“穿龍褲的菩薩”雕像這裡看過去,果然像極了海上布達拉宮。
說起“穿龍褲的菩薩”雕像,這是個真實的事。以前東極島又叫廟子湖島。古時有個人船翻了後被當地漁民救起,從此他在這裡生活,並且也開始幫助在海上捕魚的漁民,做了很多好事,救了很多人。
他死後,廟子湖島和青浜島上的居民把他當菩薩一樣得供奉,但是他的像是穿著漁民的龍褲的。
因此就有了“青浜廟子湖,菩薩穿龍褲”這一說。
我們每天都在碼頭邊上吃晚餐。海浪拍打著緊貼著我們的海堤,吹著還帶著絲寒意的海風,
偶爾會有浪花濺到身上,吃著新鮮的海味,實在有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幸福~~~~~~~~
在島上四處亂走時,漫山遍野都是蘆葦隨風擺動,映襯著淡藍的天白色的雲;
沿著一段水泥路邊的鵝卵石小路頂著猛烈的北風往北走了一段路時,有一片粗沙的灘塗突兀得出現,
旁邊的大礁石上鋪滿了綠色的海苔;
島的北面還有很多已經被遺棄了的石屋廢墟,掩映在蘆葦叢中,被海風吹了多年越來越頹敗;
所謂的滄海桑田也大抵不過如此。
我們沿著通往東海第一哨的專用的水泥路。遇見了島上唯一一輛汽車和為數極少的自行車。
島上西面的山頭幾乎都是屬於這支部隊的。
所以經過時,覺得這裡平添了一些神秘的感覺,眼神也不覺好奇起來。
這裡是重哨,問了很多居民誰也不知道這裡有多少軍人。
路過時還看到有些山石上都開著門,這些山可能已經被挖空了,裡面可能是防空洞和武器彈藥庫吧。
從西面的路沿著坡一路下來,剛好是炊煙四起時,並且飄起了一點點雨絲。
人們都忙著做飯,連路邊的草狗都懶得理我們。
這樣的路一直是我喜歡的,沿山而造坡度不大,路旁都是住家,陡峭處需要一些台階。
我在沈家門,廈門,和香港都走過很多這樣的小路,感覺很相似,只是繁華和平庸的區別而已。
東極島的唯一缺點就是沒有好的沙灘。
我們在第3日租了船去了對面的青浜島尋找傳說中的那片沙灘。
沙灘讓人非常失望。開始退潮了,海水很冷也很渾濁。
但是我們還是下了水,純粹只是因為來了海邊怎能不下水這個理由說服了自己。
沒多久,就去沙灘旁半山上的廟裡衝了澡換了衣服回對面的島了。
回來時烈日暴曬的結果已經出來了。我曬得開始褪皮了。身上被曬出一件雞心領背心的形狀。
雖然留了很多遺憾,但東極的海水是綠色的,光是這一點就足夠吸引人了吧。

(牆上的漁民畫)

(海上布達拉)

(海水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