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自助游功略[門票.景點.住宿.吃飯.提示.更全面

作者: 草堂布衣

導讀最新的,完整的攻略,付有地圖,裡面涉及廣泛,相信在大家游玩的時候,可以給於一小點幫助 首先是交通。上海到同裡有2種辦法。 1 火車站坐火車到蘇州,再從蘇州火車站到同裡。 個人觀點:本人就是按照這條路線到同裡的,從上海到蘇州的火車很多。而從蘇州到同裡的車子一般有3種。 一,車票8元,黃色金龍面包車。車上寫著“蘇州集散中心”的字樣。時間是50分左 ...

最新的,完整的攻略,付有地圖,裡面涉及廣泛,相信在大家游玩的時候,可以給於一小點幫助

首先是交通。上海到同裡有2種辦法。

1 火車站坐火車到蘇州,再從蘇州火車站到同裡。

個人觀點:本人就是按照這條路線到同裡的,從上海到蘇州的火車很多。而從蘇州到同裡的車子一般有3種。

一,車票8元,黃色金龍面包車。車上寫著“蘇州集散中心”的字樣。時間是50分左右,末班車為晚上7:00從蘇州發車。

注意:“蘇州集散中心”(黃色金龍面包車)單一張車票是8元,同時也可以在買車票的地方,買同裡的門票,那是同裡10個景點: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羅星洲,松石悟園,古風園,陳列館,陳去病故居,珍珠塔。聯上車票8元,一共是80元二, 車票10元,上高速公路。時間大概是40分鐘,青色中巴車,乃是私車。一般情況下,驢友只需要選擇“金龍客車”既上面的7元車票。

三, 車票15元,6人的小車子,缺點是必須要4人以上才會開車。

另注意,北京過來玩蘇州現在很方便,直達的車很快,晚上8點從北京出發,早上7點已經到達蘇州火車站.

2上海滬太路長途汽車站1:30直接到同裡的車子,每天只有1班車子,下午4點左右到同裡。

從長途汽車站坐汽車到青浦,再從青浦到同裡,應該是一條相當不錯的路線。從青浦到同裡的車子是一個小時一班,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整點發車。

3上海集散中心的車.

同裡和其他的古鎮一樣,進鎮就會被攔住。在上午7點以後,下午5點之前,一定要有門票才能進鎮,有門票進了鎮子,去玩任何一個景點還需要出示門票。如果在攔票人員的上班時間以外進了鎮子,那一方面不能出鎮,否則進不了鎮,另外同裡的景點不能游玩,如果想玩任意一個景點,都必須買通票.目前同裡實行的是一票制,80元10個景點: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珍珠塔,羅星洲,松石悟園,陳列館,陳去病故居,古風園。

把票給剪票員剪了個洞以後就可以雄赳赳,氣昂昂的進鎮了。

個人觀點:不知什麼時候,流行起了把一個鎮子攔住收票。攔票是一種強賣的措施,是違反市場自願的原則的。上海哪天也圍起來,攔票口就設立在火車站。

景點

1, 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勛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字東籬,詩文書畫皆通。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因地制宜,精巧構思,歷時兩年建成此園。園占地僅九畝八分,既簡樸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退思園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退思園因地形所限,更因園主不願露富,建築格局突破常規,改縱向為橫向,自西向東,西為宅,中為庭,東為園。宅分外宅、內宅,外宅有轎廳、花廳、正廳三進。轎廳、花廳為一般接客停轎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禮或貴賓來臨之時,則開正廳,以示隆重。正廳兩側原有“欽賜內閣學士”、“鳳潁六泗兵備道”、“肅靜”、“回避”四塊執事牌,重門洞開,莊重肅穆,令人望而卻步。內宅建有十樓十底南北兩幢樓,以園主字號名為畹薌樓,是園主與家眷起居之處。樓與樓之間由“走馬樓”回廊貫通,南北一式落地長窗,五樓屋底掛落欄檻,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復廊東西兩側各設樓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陽,又為主僕上下時避讓。畹薌樓下另設下房數間,供侍者居用。內宅為園主居住及藏寶重地,因此內宅兩側石庫門均用清水方磚砌成,以防火防盜。磚木結構的封火門,據說在同裡的明清建築中,僅此兩扇尚屬原物,其餘都為近世復制。中庭是西宅到東園的過渡。放眼庭中,樟葉如蓋,古蘭飄香,清雅幽邃,有引人入勝之妙。庭中旱船,前艙八扇長窗如錦屏障目,隔而不斷,船頭面對“雲煙鎖鑰”月洞門,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隱去船尾,儼然一艘待航的客船。旱船又與南北兩側的坐春望月樓、攬勝閣、迎賓居、歲寒居等廳樓建築相形錯落,平添美感。江南古典園林中,石船、石舫極其多見,從中略可窺見水鄉人家對水、對船,有著特殊的依戀情結。登上坐春望月樓可四季望月,吟詩酬唱,也可樓前踏月,靜賞花木。樓之東側一隅為攬勝閣。攬勝閣是一座不規則五角形樓閣,與坐春望月樓相通。此樓設計因地制宜,居高臨下,可一攬東園佳境,這在江南宅第園林中獨樹一幟。攬勝閣使賓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戶,就可飽覽園中景色。與坐春望月樓相對的有迎賓居、歲寒居,園主當年曾於此以文會友,陶冶性情。歲寒居宜於冬日賞景,風雪之時,三五好友圍爐品茗。透過居室花窗,可見瀟灑清幽的腊梅,挺拔堅毅的蒼松,清骨神秀的翠竹,天成一幅“歲寒三友圖”,從中亦能悟得雪壓青松之韻,聽得翠竹敲窗之音,靜中有動,聲情並茂。歲寒居正背退閑小築與雲煙鎖鑰月洞門,引游人從中入東園賞景,“退閑小築”四字為同裡書畫家徐穆如所題,月洞門上“雲煙鎖鑰”四字雖已見模糊,但月洞門內卻別有一番靚麗的天地。由曲廊往南是鬧紅一舸。退思園中,鬧紅一舸最富動感。它由石舸突兀池中,風吹不動,浪打不搖,人站船頭,卻有小舟蕩湖之感。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竅,潺潺之聲不絕於耳。舷側水面,行雲倒影浮動,恍若舟已啟航,別有情趣。石舸之四周,原植有荷花及菰蒲,夏秋季節,清風徐徐,綠雲搖搖。荷池中游魚似通人性,稍稍擊掌。便成群結隊而去,妙趣無比。退思草堂古樸素雅,穩重氣派,點明了園之主題。堂之北點綴建築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臨荷池,站立露台可環顧全園。沿曲徑南行,至菰雨生涼軒。此軒又有一絕,軒底原有三條水道,荷池碧水循環其間。故軒內陰濕涼爽,每逢盛夏酷暑,於此剖瓜賞荷,熱渴盡消。自菰雨生涼軒穿過假山洞,沿石級盤旋而上,便來到堪稱江南園林一絕的天橋,視野豁然開朗。天橋,上為橋,下為廊,模似阿房宮復道。橫空出世,飛越山巔,連接菰雨生涼軒,與辛台為一體。天橋前後貫通,八面來風,炎熱酷暑時,到這裡消暑納涼,神清氣爽。天色秋滿,庭中遍植叢桂,金秋時節,馥郁芬芳,盈室繞階;紅楓與金桂、銀桂相間,襯以藍天白雲、粉牆黛瓦,更見絢麗多姿。若風清月明之夜,於此品茗賞花,更是心怡神往,真乃“人行空翠中,秋聞十裡香”。1986年,美國紐約市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內,以退思園為藍本,建造了一座面積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園,取名“退思莊”。可見小小退思園已躍出國門,走向世界。退思園集清代園林之長,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橫生,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園林學家陳從周稱退思園為“貼水園”,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退思園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聯接同裡淵源流長的歷史,給人以遐想和啟迪。2001年,退思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退思園,延續蘇州園林的風格。此園內涵深厚,若無導游,或一個非常熟悉的當地人解釋給你聽,那麼你將是一團霧水。退思園的建築非常完美,亭台樓閣軒榭坊,全部融合在一個只有9畝8分的小園林中。退思園的精髓在於,園主人的性格也融在其中。個中奧妙,太待自己去發掘。什麼臥虎藏龍,盡忠報國,船到橋頭,留人留心。如果你細細的體會那會非常有意思。)

2, 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厙人,先於蘆墟開設油坊,發跡後遷於同裡營建宅第,共耗白銀貳萬兩。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 嘉蔭堂主建築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該庭院高大寬敞,肅穆莊重。五架梁兩側中心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鳳穿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即梁頭棹木)上刻有《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呂布”等八幅戲文透雕,形像逼真,呼之欲出。這組透雕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衍慶樓即內宅堂樓。可見門樓上枋刻有“暗八仙”淺浮雕,下枋一塊玉中心刻有“福祿壽”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著“厚道傳家”四個大字。移步衍慶樓內,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名人軼事木雕,歷歷在目,觀者無不為之傾倒。位於衍慶樓西北隅還有一座“水秀閣”,小閣臨水而築,小巧玲瓏。置身其中,近可聞風聲、水聲、鳥叫聲,遠可觀小橋駁岸,老樹蒼翠,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去。 (嘉蔭堂,說實話,這個園林我沒有看太懂,不過那裡的雕刻是非常有精美的,紗帽廳非常有名。)



3, 崇本堂 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如果把同裡比作是一座古建築的博物館的話,那麼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游人贊嘆不已。 崇本堂的主人叫錢幼琴,同裡人,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購買顧氏“西宅別業”部分舊宅後翻建而成。整個建築群體沿中軸線向縱深發展,共五進,由門廳、正廳、前樓、後樓、廚房等組成,該堂雖不足一畝,建築體量不大,但非常緊湊和精致。崇本堂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它的各種雕刻。走庭院,只見疊有湖石花台的小院裡,天竺和紅楓相映成趣,磚雕門樓面北佇立,門樓上方設置了仿木結構的飛椽鬥拱,拱眼板上刻有夔龍細紋,下面是花崗岩制作的條石門檻,中置“黃狼箱”活絡門閂,“一塊玉”兩端飾有如意香草紋,蹭的“包袱巾”上刻著寶相花,裡面還有暗喻升官發財的“鯉魚跳龍門”的深浮雕。門樓的字牌兩側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畫,字牌上端莊有力地寫著“崇德思本”四個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為人之道。磚雕正脊還有一幅“望子成龍”圖,上面人歡魚躍,使人浮想聯翩。崇本堂自正廳至內宅堂樓共三進,裡面有木雕100多幅,內容各不相同,畫面簡潔明快,構圖生動活潑,刀法圓轉嫻熟,令觀賞者拍手叫絕。正廳居中置六扇長窗,左右設半窗,長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圖外,中間兩扇長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像征寶貴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著寄意招財進寶的聚寶盆。所有長短窗的腰板上則刻著全套《西廂記》的故事,從張生游殿到十裡長亭送別,共有14幅之多。前樓底層長窗的腰板上刻著“紅樓夢十二金釵圖”,有“黛玉荷鋤葬花”、“寶釵執扇撲蝶”、“湘雲醉臥芍藥”、“妙玉月下賞梅”、“元春奉命省親”、“探春含淚遠嫁”等,這些淺浮雕同樣精工細作,給人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而長窗的裙板上則刻著許多寓意吉祥和好的圖案,比如像征多子多孫的“松鼠葡萄”,寄意喜事登門的“喜鵲紅梅”等。讓人回味無窮。後樓是崇本堂所有雕刻的精華所在,共有木雕58幅,東西步柱與檐柱之間的四扇隔扇的腰華板上,刻的是“福祿壽禧”的圖案;西邊五架梁下的八扇隔扇的腰華板上,刻的是“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圖畫;東邊五架梁下的八扇隔扇的腰華板上刻,刻的是何仙姑、張果老、漢鐘離、呂純陽等八仙圖。崇本堂的建築結構頗為科學,正廳與堂樓之間均有封火牆隔斷,門樓與過道兩側設有“蟹眼天井”,千成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天井,在建築上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既可通風又可采光,既能瀉水又能防火,其作用真是不小,備弄黑咕隆咚,深不可測,據說搞抗戰時期就連凶狠的日本鬼子,面對備弄也束手無策,不敢貿然入內,深怕中了埋伏。(分為喜堂和壽堂。估計這和三橋的風俗分不開。崇本堂的門很有意思,上面有很多小故事,一定要景點的工作人員給你講講。還有門環也很有意思。)



4, 耕樂堂,根雕為主,石雕為輔。有一個漂亮的蓮花池,跟退思園有點相仿。



5,羅星洲,是一塊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聖地,位於同裡鎮東,是浮現在湖面上的一個小島,只須乘小船前往只須數分鐘便抵達。沿途可欣賞同裡湖煙波浩渺、魚帆點點的水鄉景色。放眼望去,眼前就是以煙雨景觀聞名的羅星洲寺廟,像是浮在碧波上的仙境。據史書記載,羅星洲最早建於元代,後幾經損壞,於清光緒年間重建,當時頗有樓閣之勝,曾在同裡老人心中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及至抗戰,日軍一把火燒毀洲上的所有建築,逐淪為荒島。至1996年,同裡鎮政府著手重建,兩年後漸次恢復各廟宇及樓閣等建築。現時,羅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閣、鬥姆閣、旱船、曲橋、游廟、荷池、魚樂池等,建築布局緊湊,集廟宇、園林於一身。。每當夕陽西下,由島上可遠望同裡湖萬家燈火,別有一番意境。 古時候,[羅星聽雨]是文人最向往的一種享受。當雨點打在湖面、蕉葉、瓦棱或石塊上,輕重疏密有致,仿佛是首天然的圓舞曲;若遇上狂風大雨,雨聲浪聲,又成了一首雄偉的交響樂。每逢夏秋季節,荷花盛開,同裡人都會來到羅星洲賞荷,熱鬧的很。另外,一年一度農歷初一到初十的羅天大醮,也吸引不少虔誠的善男信女前往祈福膜拜,人聲鼎沸,重現古時的盛況。 (羅星洲,一個孤立在同裡湖中的小島,曾經經過過被日軍燒毀的命運,後經同裡人修繕,已恢復,可以去燒香。)


6, 珍珠塔,一個蘇州園林,比退思園大,但布局顯的有點雜亂。

7, 松石悟園,簡稱“悟園”,即“同裡鎮松屏石展館”所在地,古鎮區石皮弄中,毗鄰吉利、太平、長慶三橋,與珍珠塔景區一牆之隔,由富觀橋南行百步即抵。 全園占地1600平方米,園內草木茂盛,竹影搖曳,水彬林陰交織,百年銀杏挺拔巍峨,猶如傘蓋置白色辦公小樓於綠陰之中,錯落有致的粉牆黛瓦,更襯托出女兒牆的端莊靈秀,園景典雅清靜,是一處極佳的藏石、賞石的洞天別院。 園名出於收藏者的詩: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書,吾心靜處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譯天書,感悟人生為展館之旨要,故謂“悟園”。 在悟園裡陳列著一千二百余塊松屏石板畫精品,它是由原鐵道部工程總公司設計部部長張家忻先生及其夫人王月軍女士三十多年苦心收集之珍藏(現已贈同裡政府),松石悟園就是同裡鎮政府為了永久保存這批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而修建的展館。 展品共分五個部分,名為“天地篇”、“人文篇”、“禪意篇”、“警世篇”和“小品”,分別陳列於七個展廳之中。 松屏石簡介 松屏石又叫松石、醒酒石、婆娑石,屬變質岩,形成期距今約二億多年,其畫面是由各種溶液如錳鐵類氧化物溶液等隨機滲透侵染而形成的,以樹枝、花卉圖紋為主體,襯以各色岩石顏料,渾然天成一幅幅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意境深邃的優美畫卷。 收藏此石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可溯至先秦,後至唐朝成為相府之收藏,據“平泉草木記”記載,唐代文人雅士玩石成風,所選的石玩有:八公石、琅琊石、……醒酒石等,其中醒酒石,少遇水露即可出現林木花卉,引以為奇。 (展示石頭的地方)。



8, 文物陳列館 歷史文物陳列館原為王紹鏊故居,是江西布政使何源的住處。 同裡歷史文物陳列館以文人、文物、文史為主要展覽內容,展現同裡古鎮的歷史風貌。 名人館重點收錄自宋以來古代、近代、現代名人共十四人,進士四十二人,其中狀元一人。文物館展出一百多件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同時可一覽地面文物共十三處文物保護單位。文史館裡讓您更詳情地了解同裡從太平天國到同裡解放所歷經的歷次事件。(小景點,時間多可以去看。)

9, 古風園,還是小景點,時間不多的話不用浪費精力。

10, 陳去病故居 ,同裡鎮三元河畔,有一條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遠處,便是陳去病故居。大門面街臨河,罩牆高聳,環靜幽靜。陳去病故居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居名,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點平方米,門楣上方原有“孝友舊業”匾額,進門見有半亭、家祠舊跡,百尺樓、浩歌堂等建築。浩歌堂面闊三間,1920年此屋落成時,陳去病適閱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會,將新屋取名為“浩歌堂”。浩歌堂是陳去病會客之所,堂中原懸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橫匾。“女宗共仰”匾系孫中山先生褒揚陳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誨,以致於成”而親筆所題。百尺樓是陳去病藏書和寫作的地方,一樓一底,十分簡樸。他所編著的《百尺樓叢書》,即以此樓而定名。進門朝東有一月洞門,楣額“綠玉青瑤館”五字,已是青苔微綠,綠玉青瑤館又稱堂樓,坐西面東,五樓五底二廂房,共有13間,據載,綠玉青瑤館初建於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進堂樓首先撲入眼中的是由近代書法家楊千裡先生手書的“綠玉青瑤館”五個大字鑲嵌在楣額中。堂樓北側及北廂樓系陳去病的臥室和又一個寫作的地方。

11, 三橋,三橋景點的也在聯票之上,但是三橋這個景點,只要是能進的了古鎮,那也無所謂票不票了。我們住的呂家客棧就在三橋中,和老板的聊天中,提起了三橋的故事。

三橋,是“長慶”“吉利”“太平”,三座普普通通的滄桑的石橋。

三橋中,以“太平”橋最古老,走過之後就可以保平安了。吉利橋是吉氣的橋,大吉大利。走了之後少不了升官發財。“長慶”是永飽青春的意思。

在同裡人的一生中,滿月,結婚,60大壽是一定要兜三橋的。年輕人,希望能有一個幸福的婚姻,所以在結婚的時候是一定走三橋的。走了之後,便可以白頭到老,永結同心,幸福美滿,但也要注意忌諱,最好是能問問當地人。老人祝壽的時候,走三橋,一定能長命百歲。同裡老人當真還不少,聽說活到90多歲的人非常非常多,而現在同裡鎮上有110多歲的壽星,現在仍然很健康。

過橋靈不靈驗,暫且不論。但這三座橋,肯定代表了同裡人對未來的幸福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然是當地風俗,那麼一定要兜兜三橋。

三橋稱為福地,風水寶地,一點也不為過。

12, 古代性博物館,再來同裡前,曾經看過一篇報道,那就是在同裡退思園後,劉達臨博士開了一家展示古代SEX的博物館,到了同裡才知道,原來這個博物館就在古風園的邊上。

我們並沒有進去看,因為它不在聯票之上,門口有一牌子“18歲以下不得進入”估計這也是為什麼不在聯票之上的原因。

個人認為,選擇門票,得看時間的長短,如果時間多(2天以上),那可以在同裡買80的10景點的門票。

時間少(1天到1天半),那就在蘇州買5個景點的門票,5個點是同裡的老的景點,其實也差不多了,買了80的門票也不見得全部都會玩,還浪費時間。

下面是同裡好吃的東東。我剛去完北京,北京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好吃的東西很多,可惜魚龍混雜,肚子太小,我的郵箱SUN520686@***可以交流交流。上回提到的西安攻略,雖然有很多驢友給我發資料,但最鐘卻因“玩伴”的小姐脾氣,告吹。

話題遠了,同裡的特色點心。芡實粥,閔餅,青團子,襪底酥,熏豆,棗泥麻餅,臭豆腐。

1 芡實粥。網友推薦,我嘗了。芡實其實是無味的,加了點糖就覺得甜甜的。類似於八寶粥,准確的說在一些牌子的八寶粥中就有。既然稱為“寶”,那肯定有它的道理,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提到了芡實,只要是有營養。滋陰補陽,補腎。還說新四軍吃的就是這玩意,把侵略中國的小日本打的是屁滾尿流,說的是神乎邪乎。和同裡的老人聊天很有趣,不過要注意禮貌哦,好多老人在剪芡實,有的在打小鞋子,有的擺個小攤。如果喜歡,最好是能他們買一點,那樣他們會很開心,聽阿婆講,同裡是最早用芡實作為特產的古鎮,早在明清,或是更早的時候,太湖就盛產芡實。同裡就成為專門加工芡實的鎮子,在這裡一般40歲左右的當地人,人人都會剪芡實。而在50歲以上的人人人都剪過好幾麻袋芡實。芡實是有好有的,和更好的。除了太湖的芡實外,現在的商販從安徽雲夢鄉那兒進了大批的外地芡實。區別在於顏色上,太湖的殼是青的,肉色較淡,如果是剪好放一年以上的芡實,顏色也會變深,甚至是黑色的。安徽那裡殼是灰的,肉色較深。口感上說,太湖芡實好吃,特別是新上世的嫩芡實,那一定不能錯過,(看,阿婆熱情吧,講了好多事情給我們聽,給她買了2個蓮蓬。走的時候,還笑著謝謝我們,呵呵)

2 閔餅和襪底酥

一樣的味道,感覺還可以。只是我一直不大明白的是為什麼要叫襪底酥?是不是因為樣子像襪子?

3 青團子,有大的青團子和小的青團子2種一般情況下,大的團子比較好吃8角錢一個,餡好。小的2塊6個,奉勸大家不要買的太綠,懷疑裡面有色素。

4 熏豆,就是把毛豆放在鍋裡熏的。在家裡磕慣瓜子了,難得吃吃豆子,還不錯。

5 棗泥麻餅,這個東東在上海有很多地方可以買到,把它作為特色小吃,一方面是因為糕點老板說這是他們這裡出的,我們也是看著他們做麻餅的。我不大喜歡棗子的味道,不過營養好呀,可以補充大量的維生素,現在水果攤有賣青的棗子(也不喜歡)

6 臭豆腐,我並不喜歡這種怪怪的味道,但是bf卻一串連著一串,這也是中華一絕呀。為了平衡這種刺鼻的味道,我叫他吃一串就用礦泉水漱口,(古鎮區裡礦泉水好貴,要2.5元,最貴的還要3塊,我在“我的心得”部分寫了)

吃飯

呂家客棧是,鎮上有名的用餐地,早就聽說呂家客棧的菜不錯,斑竹qqc推薦過。台灣美食節目,中央直播同裡.以及各種功略,旅游雜志都有介紹過,我們的中餐和晚餐都是在客棧吃的,吃飯的地方,正對著吉利橋,能看到鸕鶿抓魚的表演,河中還有小船搖過,景色真是不錯。景色好,胃口也好,要了白魚和白蝦,白蝦只只是活的,老板拿給我們看的。(注意,客棧邊上有一家茶館今年剛開張,同樣對著三橋,茶館看見呂家蝦餅子吃的客人多,於是他們也做蝦餅子,多位網友,發信要我修改一下這個環節.)

吃晚飯的時候,才看到了三橋最美的一面。橋的倒影,船影,和月影,感覺有一點霧罩在上面,一幅江南的畫,非常漂亮。晚餐除了蝦餅外,加個燉草雞,一個松子玉米,蝦餅是事先預定的。(“蝦餅子”得要經過好幾道工序,花的時間比較多,所以是需要預定的。)

吃過飯以後,不願錯過三橋的夜景。老板撤了空盤子後,我們繼續喝茶,我們看呂老板空了,就和她聊起天。聽聽退思園,三橋的典故,同裡人習俗和忌諱,小鎮的歷史還有自家客棧的故事。以前客棧只是提供住宿的客人吃飯,因為有不少當天回去的客人想在他們那裡吃飯,他們才想到了自己開個飯店。飯店已有不少定餐的客人,一般是自發組織的團隊,或是一個公司的同事團隊還有旅行社的定餐。我們和她開了個玩笑,你們在家裡賺錢。是不是很開心啊?她說,賺錢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每天住在小橋流水的環境中,感覺很幸福。每天走上石板橋都感覺很快樂。

個人觀點:呂家客棧的菜的確不錯,知名度較高的呂家蝦餅,只要在地址欄打入同裡美食,很多介紹同裡美食,網站都有介紹呂家客棧的蝦餅子。

呂家客棧的“太湖三白”同樣的是相當的不錯,白魚的肉很細膩,蝦肉很鮮美,銀魚很細,夾在蛋裡的銀魚望上去就很漂亮。

草雞燉湯,鮮,好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貴賓網友1000782317發表介紹呂家客棧美食的文章

更全面的全文網地址為

http://destinations.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91170

同裡不僅有得玩,還有得食。食,在同裡是一大樂事。同裡氣候溫和濕潤、河汊密布,盛產河鮮及各種水生作物。餐飲文化帶有典型的江南特色,在同裡的飯店,呂家客棧非常有名的。因為那不但可以住宿,而且可以提供各種特色菜肴.

呂家客棧位置在同裡旅游區的正中心。除一羅星洲外,其他所有的景點步行均在3分鐘內.在客棧內,可以看到水鄉特有的風情,如抬花轎,鸕鶿抓魚,有運氣的話,還可以看到新人走三橋,這是同裡的風俗。

1、太湖蟹:也就是太湖的螃蟹,在同裡有一些野性的螃蟹,肉多,黃足。

2、太湖三白之“白蝦”,燒白蝦,沒有什麼特別,江蘇菜講究的就是菜原來的味道,白蝦天生肉質好,是三白最鮮的。而同裡的白蝦,最重要的就是是本地的同裡湖中所捕。

3、太湖三白之“白銀魚”小小的銀魚有三至四種做法。香炸銀魚,銀魚炒蛋,銀魚燉蛋,芙蓉銀魚。

4,呂家客棧中最有名的菜還是”蝦餅子”:選白蝦,草蝦兩種蝦制成,取其蝦仁,放入草雞蛋。經過搗,煎,蒸,煮等工序,放入配料精心制成。很多介紹同裡美食的網站和旅游雜志都會推薦這道菜.

5、農家草雞:顧名思義就是鄉下的放生的有著優良品種的雞。雞的味道鮮美,主要是因為它是放養的,放下水面筋燉一下味道更鮮美。

6,”狀元蹄”是放入13種香料精心燒制而成,顏色紅中帶黑.相傳方卿因為吃了狀元蹄而高中狀元。 

7、香油鱔糊:用炒鱔絲與火腿絲、雞絲、蝦仁等配制,稍加姜絲、酥油、蒜泥,沸葷油澆面。上桌時,薄撒胡椒,香氣撲鼻,入口鮮美。

8、阿婆菜:同裡特有的菜。炒肉絲的時候,放一點進去,非常開胃。非常可口。

9、梅干菜,馬蘭頭燒肉:可以戒掉肉的肥膩,非常具有古鎮特色。

10、芡實羹:營養好,口感佳,同裡特產。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記載.

11.“老桂花開十裡香,看花走遍太湖旁。 歸舟木瀆尤堪記,多謝石家鲃肺湯。”的鲃魚,鲃魚又稱鮑魚,盛產於在江浙一帶。鲃魚二吃,是呂家客棧一道非常有特色,非常美味的一道菜。二吃,也就是一魚二吃。紅燒,或者是清蒸鲃魚,肉質粘稠,入口感覺非常美妙。鲃肺湯,古往今來一直非常有名,一個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宿

1 呂家客棧,在出發前在論壇發了帖子,看到有很多有網友都提到了呂家客棧,後來看到斑竹的帖子就更堅定了我的信心。

呂家客棧房價在非節假日的時候是80-90元一個房間。電話是0512-63330674,房間裡有空調,電視和獨立的洗手間,可以洗澡。(qqc)

個人觀點:呂家客棧很衛生,環境,地理位置特別好。在大廳裡就可以看到小橋流水,游船,鸕鶿。坐車喝茶,聊天很愜意。從客棧出發,除了羅星洲外。其他的景點都在客棧邊上,走路只需要 2到3分鐘。而崇本堂,嘉蔭堂,只走幾步路就可以到了。老板人不錯,很客氣。

2同裡湖度假村電話0512-63330888

鎮內交通

1, 電瓶車,即游覽觀光車。在退思園後門坐車,車站(牌坊)-退思園-羅星洲三地往返,每次4/人。,

2, 人力三輪車。起步價5元,聽網友說有可能隨時加價,小心。在鎮子中,經常可以看到三輪車隊,肆無忌憚的橫衝直撞,感覺是在進行奧運會,比賽誰騎的快。

3, 游船,在鎮子中兜一圈。白天的時候,是在“三元橋”下(退思園後)坐船的。60元一船,如果你想和幾個人一起和租,那可以等在游船中心這兒。我們怕曬,最終放棄了白天坐船的計劃。到了晚上,和臨屋的二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一起坐船,晚上很清淨。船是叫客棧老板叫來的,還是60元。在上船之前,要記得和老板談好時間。最好能叫他們搖的很慢,那樣感覺會更好。

旅游紀念品

我比較喜歡一些精致的東西,像扇子,圖畫,刺繡。

1 扇子,有絲綢的。現場畫扇子的,還有已經畫好的,說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寶扇。我比較喜歡絲綢的扇子。於是就在游船中心,那裡買了一把10塊錢。是不是價錢貴了?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我喜歡,這把扇子。

2 刺繡,蘇繡。繡的很好,有的店裡,老板娘還在繡花哩。有關於同裡景色的刺繡,有動物的刺繡,據說都是自繡自賣的哦。

3 剪紙,近年內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剪紙這東西。的確,本小利大。而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回去也是非常不錯的。但老板會向你誇口,說精致的剪紙會花上多少時間,而這一屋子的剪紙又是他一個剪出來的。算算,他能能算壽星了。

4 茶壺,宜興的東西。是相當不錯的東西的,如果喜歡茶壺那不如買回家去。

5 硯台,在沿街的小店中,有一家像樣的硯台店。據說是自產自銷的。

6 蠶絲被,我沒有太大的興趣。

7 古董。全鎮點點有10家以上的古董店,不過我是沒這方面的知識啦。

我的心得

1 最好是在淡季的時候去同裡。人少,古鎮的感覺就出來了。

2 不要相信人力三輪車可以花5塊錢而帶你進鎮,他們的意思是花5塊的車費,到了攔票地方再買票進鎮子。

3 不要和攔票的發生糾紛,因為那會使你的旅程變的糟糕。

4 最好是在外邊的超市裡買好一定數量的水,在古鎮的小店裡,一般一瓶礦泉水要賣到2.5到3塊。

5 如果預定了房間,又叫客棧老板出來接人的話,那可以省去走很多冤枉路,還可以擺脫行李的糾纏

6 購買狀元蹄的時候要注意品質,最好是先聞一下(新鮮的?),然後在按一下(酥不酥),另外豬蹄是帶有甜味的。

7 可以嘗嘗芡實粥,營養好。可以嘗嘗呂家的蝦餅,味道的確不錯。

8 青團和臭豆腐,少嘗味精。

9 三橋的夜景最漂亮,而夜裡鎮子的西邊是黑乎乎的。早上有鍛煉的人。

10 夜間的三橋和漂亮,可以和幾個人和租一條船,但應該注意說好價錢和時間。

11 提早作好找廁所的准備,因為同裡的廁所很隱秘。

12 應該尊重古鎮人民的生活習慣,風俗和忌諱,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這個鎮子。

13 多謝網友之前的資料,那使我很有幫助。多謝小龍提供坐車方法,多謝qqc斑竹推薦的呂家客棧。

14 如果有想到而未寫到的東西那會在跟貼中提到



(地圖)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