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馬)

(犛牛坪)
<
識途的玉龍雪山老馬
有句成語叫做“老馬識途”,比喻經驗豐富的人在處事時能把握方向。
在麗江玉龍雪山攀登犛牛坪的一次騎馬經歷時,真正感受到了這個成語所帶來的生動體會。
和師傅帶我們去玉龍雪山,去犛牛坪坐纜車上山的。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的山脈,它處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分布地帶,在大地構造上屬橫斷山脈皺褶帶。位於麗江縣城北面約15公裡處。山勢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長35公裡,東西寬25公裡,雪山面積960平方公裡,高山雪域風景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
這裡終年積雪,雪山山體高聳,橫亙排列的十三座山峰中的蔔松毛卦峰海拔5596米,為諸峰之最。我們去的那天晴空萬裡,天高雲淡,陽光照耀下的玉龍雪山清澈透亮,山頂的白雪在太陽的照耀下,背襯著藍天很是詩意般的峻拔和嫵媚。在麗江古城裡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到它的英姿,讓它成了麗江古老文化下的天然背景圖。
犛牛坪離麗江市區也就二十多公裡,山路也不是險峻。快到犛牛坪之前,和師傅憑經驗告訴我,風很大,估計纜車會停開。這個消息對我是一個打擊,興致勃勃地趕來登雪山,要是上不去可就掃大興了。
車到犛牛坪口,果然纜車停在空中,兩人一排纜車,顯得很單薄,在風中左右一搖一搖的,看上去風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和師傅告訴我,以前出過事故,所以現在管制特別嚴格,風力超過一定等級纜車一定叫停。望著在空中搖蕩的纜車,自己的心也涼了一截。
和師傅說:“那就騎馬上山吧。”
他聯系了村民,他們把馬拉了出來。當地人遇到纜車停開的時候,會把家裡的馬拉出來租給游客騎馬上山,有村裡統一管理。馬匹也不多,好在那天幾乎沒有多少游客,所以馬主叫我們等一下,讓上去的馬匹返回後就可以讓我們上山了。
坐在山腳下民居的大門口,太太與一條狗在逗玩,我給邊上在一張桌球台上玩球的孩子照相。不一會,山上的馬下返回了。一個年輕的馬主分配給我一匹白馬,太太一匹棕色馬,在馬主的攙扶下蹬上了馬背。坐在了硬硬的馬鞍上,好在馬鞍上鋪有一塊繡滿圖案的羊毛氈,讓我有點溫暖的感覺。
我和太太都是第一次騎馬,更不要要說騎馬上山路了。興奮、驚喜、懼怕夾雜在一起,太太剛騎上,還沒坐穩,馬就開始走動了,太太尖叫了起來,馬主一個勁地說:“坐穩!坐穩!”接著他開始教我們幾個簡單的騎馬要領,他告訴我們要讓馬跑就要用自己的兩腿夾緊馬的腹部,要讓馬停就拉手中的韁繩。我試了一下,覺得還真有效。馬主拍了一下馬屁股,要我把腿一夾,馬就開始往前跑了。我的馬跑在前,太太的馬在後。馬主可能是覺得應該優先照顧女士吧,就牽著太太的馬走,而我的馬就讓它自己跑在前面。我有點慌了,趕緊說:“兄弟!你也過來拉我一吧,要不馬怎麼知道方向呀?”馬主也是個納西人,皮膚很黑,人卻很老實。他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它認路的!”
剛開始的時候,山坡不怎麼陡,越往上跑,路越來越窄,彎道越來越多,一會就拐彎,一會兒就爬坡。我在前面喊:“老板!趕快過來牽馬呀!”事實上由於山道很窄,他根本不可能走到前面來,可是奇怪的是,我的那匹白馬,基本勻速地往前跑,遇到彎道,它很自覺地拐彎,還令我驚奇的是,由於有些彎道是270度左右的,白馬好像知道自己身體的長度似,居然會像開公交車司機一樣來了大拐彎,把自己頭後的身體余量正好考慮進去,讓前面的兩個蹄子拐過後,退上一步好讓後面的兩個蹄子也順利拐進來。每當我看見白馬在拐彎時,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側邊一退,好讓後腿也可以踩到山路上而不至於踏空的情景,我居然莫名其妙地想流淚了,太偉大的白馬,太聰明的白馬,人在馬背上生死不由己,如果馬失前蹄,我就要翻下山崖。從當時的地形看死也死不了,但是皮肉之傷必然難免。特別是在爬到背陽的山道上,結滿了冰,路一定很滑,白馬居然也能像人一樣地小心放慢步伐前進。
過了這段險峻的山道,前面就是開闊地帶了。白馬絲毫沒有像我那種走出險地的激動,還是平穩地往前 跑。我想在它的心中或者眼睛中一定是有目標的,只不過它不能用語言表達而已。那次騎馬爬山的經歷,今天想來還是活現在眼前,馬的聰明和厚道、忠誠讓我對它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它在山道拐彎地方主動退的那一步,讓我大為感慨,連動物都懂得在關鍵的時候退一步,是為了上一個更高台階,我們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掌握人生處事中的進退之道呢?何時當進、當攻;何時當退、當守,那可是人生的大學問,需要人的大智慧去掌握。在孟子眼裡,只要孔子才是他的榜樣,他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當這次騎馬登山體驗後,對於孟子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當我登上犛牛坪後讓太太給我與白馬合影。在我的眼裡它已經是與玉龍雪山一樣壯美的一道風景了。犛牛坪前空曠的山坡上,藏民把幾頭犛牛打扮的像姑娘一樣美麗動人,牛角中央掛著花,身上披著絢爛毛毯,讓游人以此為前景映襯在雪山前留影。我突然感悟到,為什麼藏民如此人性化的打扮它,或許在他們心目中,那些與他們朝夕相伴的動物本來就是他們家的一分子,我也感悟到了《西游記》裡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匹馬,也感悟到了那些因輯毒有功而可以戴軍功章的警犬,還有那些在沙漠中馱物的駱駝隊。其實,他們是有智慧的和才能的,他們是屬於只做不說的那一類。
下山的路,自然我就放一百個心了,坐在馬鞍上一搖一搖,午後的陽光照耀下,在寒風中靠著白馬的體溫和自己耐克衝鋒衣的保暖,居然有了一點睡意。
那次玉龍雪山之旅,更讓我為自己屬馬而高興。
(20060920)
更多游記和圖片登陸我的博客www.abin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