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雲南游之一(騎在馬背上看太陽谷)

作者: 迷惘極了

導讀騎在馬背上看太陽谷很多人不解地問我:現在世情險惡,為什麼我還敢孤身一個女子上路。我笑著回答:因為這世上的好人總比壞人多哦!其實不然,當我一個人遠離繁華都市時,那種忘卻諸多庸人自擾的煩惱和全身心獲得驟然釋放感覺,才是我喜歡獨自上路的原因。因為一個人,我可以旁若無人地任由自己沉浸在幻想的空間裡,也因為一個人,才令我的旅途多了許多不可預 ...

騎在馬背上看太陽谷很多人不解地問我:現在世情險惡,為什麼我還敢孤身一個女子上路。我笑著回答:因為這世上的好人總比壞人多哦!其實不然,當我一個人遠離繁華都市時,那種忘卻諸多庸人自擾的煩惱和全身心獲得驟然釋放感覺,才是我喜歡獨自上路的原因。因為一個人,我可以旁若無人地任由自己沉浸在幻想的空間裡,也因為一個人,才令我的旅途多了許多不可預測的未知和挑戰。10月16日,吃完中午飯後,背著碩大的背包匆匆忙忙地趕到火車站,在永錚?牌?卑芑檔馗仙洗由鉦誑??闃蕕幕鴣擔?負醭俚攪耍?帕?p>一個人的旅途,除了火車的卡踏卡踏聲相伴外就只有拼命吃東西了……10月17日下午四點多帶著出游的興奮終於抵達了昆明,並成功地與在鳳凰城游玩的麥會合。在火車站附近瞎逛了兩個多鐘後,帶著一身的異味又匆匆地趕上從昆明開往香格裡拉的夜臥汽車。10月18日早抵達中甸,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香格裡拉的美,便又馬不停蹄地乘座中甸開往得榮的中巴。雖然連日趕車,但窗外的草原、牛羊如畫般的美景仍然牢牢地吸引了我的視野……隨著中巴漸漸進入四川境內,茫茫的草原變成了峽谷河流,而路況則越來越差。我坐在最後的一排,幾乎無法坐穩在座位上,車子像彈珠似的一跳一跳,塵土迎風撲面而來,只好忙不迭地把窗門關到嚴嚴實實的,可正午的太陽像火焰般地烤在車上,使車裡的空氣悶熱得令人窒息……終於風塵滿面地抵達了海拔2309米的得榮縣城。但所謂的縣城,卻小得可憐,只有一條臨江的小街道,不需二十分鐘,我倆便把縣城跑遍了。為了找同道中人一起包車去太陽谷,我們不停地在縣城裡搜索,更不惜呆在縣城唯一的大橋上做“望人石”,但由於太陽谷實在鮮有人知,除了見到一些鬼佬外,根本無法找到同行的背包族。無奈之余只好倒回旅館停車場的地方,經過無數次的討價還價後終於以120元敲定包了一輛小貨車到太陽谷。10月19日,車子沿著定曲河走走停停,司機羅絨說太陽谷的路比較險,他要多找一個經驗豐富的司機一起開,我正中下懷,他到親戚家串門的時候就亦步亦趨地緊跟其後。藏民的藏居,一般分為二層。狹小的院子裡用鐵鏈拴著一條高大凶猛的藏獒,我有些膽怯地繞過滿眼敵意的藏獒步入內堂。內堂很黑暗,以致我的雙眼出現了短暫的盲點錯覺。我定了定神,站立了一會,才憑著天窗的一縷陽光,隱隱地看到一個穿著藏族服裝的女人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圍著火塘取暖,木柴在火塘中燃燒,以致室內煙火繚繞。她看到我倆跟著司機進來,趕忙熱情地迎了上來,經介紹,原來這就是司機的大哥家,這位年輕的藏族媽媽是司機的大嫂。我倆也圍著火塘坐下,大嫂熱情地把家裡的萍果、番石榴等水果拿出來招呼,還沏了一壺又香又濃的酥油茶,麥喝了一碗後,有些不慣,但大嫂說藏民習慣好事成雙,不能只喝一碗,只好又硬著頭皮再喝。我倒是感覺那酥油茶又滑又香,不用大嫂多說,已在一個勁地喝。小男孩嘟著小嘴,靦腆地蜷縮在大嫂的懷中偷偷打量我這個不速之客。因為到高原之故,我也准備了不少高熱能的零食,但卻遺留在車上,只好讓麥到車上拿巧克力給小男孩以表示我們的謝意,淳樸的大嫂不斷地說感謝的話,臨走時還把石榴、梨等塞了滿滿一袋讓我們拿走。http://cn.pg.photos.yahoo.com/ph/superblyh/detail?.dir=cb97&.dnm=1e32.jpg辭別了淳厚的母子倆,換了一個技術高超的司機,我們又再向著太陽谷前進。途經一個傍山臨河的小村莊時,有一群穿著節日盛裝的藏族女人站在路邊向我們不停地揮手,我好奇地問羅絨為什麼,他有些難為情地答:“她們想坐我們的便車到前面的村莊。”俗語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趕緊讓羅絨停車,並對他說:“反正我們的小貨車後面空著,就讓她們坐後面好了。”因為剛才貪杯多喝了幾碗酥油茶,人有三急,當我從洗手間轉悠了一圈出來後,我才驚奇地發覺到:小小的貨車廂裡,已密密麻麻地或站或坐地擠滿了穿著五彩繽紛衣服的藏族人民。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即使只是站在車廂裡,也能從容愉快地引吭高歌。於是乎,我們伴隨著歌聲、笑聲,越過了逶迤而去的潺潺河流,碾過了坑坑窪窪的碎石山路來到了一個喇嘛寺。一下車,藏民們感激地向我倆一一握手道別。呵呵,一下子承受這麼多殷殷的感激之情,令我的“虛榮”心變得飄飄然了。“今日是藏民的喇嘛節,方圓幾十裡的村民都從四面八方長途跋涉地趕來朝拜。”羅絨把我從雲端裡拉回了現實。喇嘛寺坐落在下擁村的上方,我仔細看了一遍,沒找到刻著名字的牌匾,問羅絨,他也答不出所以然來,只好作罷。成百上千的藏民們圍著喇嘛寺或坐或站,等候著活佛的接見。我好奇地繞著喇嘛寺的外圍轉了一圈,原來寺院倚山而建,把下擁村遠遠地拋在了山腳下。終於等到了活佛接見儀式的舉行,虔誠的藏民們低頭哈腰地慢慢地往寺廟裡挪動。我倆緊跟著羅絨夾在人潮中被隨後湧動的人群慢慢地推動前進。我好奇地四周張望,廟內光線極為暗淡,只有一排排閃爍搖曳的蠟燭做照明,在蠟燭旁邊的皿器裡堆滿了零零碎碎的香油錢,憑借昏黃的燭光,隱隱約約地看到廟內的人群黑壓壓地向門口的光亮處移動。我隨著人群漸漸地來到活佛面前,心中大奇地不由想抬起頭來看個究竟,但心念轉動之際,活佛已輕輕地把我的頭按下摸了一下,又順勢向我頭上灑了幾滴水珠,待我回過神來時早已被人潮擠出了寺門口。接受完活佛的祝福儀式,我們被幾個馬夫纏繞著問是否騎馬?我本來沒有打算騎馬的,但馬夫說他們村是實行平均制度的,今天剛好輪到他家,若我們現在不騎,此後的路程就沒有村民願意接受我們的雇馬了。騎騾馬上山80元,下?0元,背行李另加收10元。我猶豫了一會,望望遠處奇峰兀立的層層山巒只好點頭答允。中午的太陽,熾熱得令人厭惡,但隨著山勢的漸漸升高,溫度也急劇下降,我們的衣著從一件短袖衫漸漸地變成毛衣加羽絨服。又瘦又黑的馬夫在前面牽著騾馬,我則坐在馬背上一搖一擺地四周觀看。騾馬一直向上攀升,我們越過了清澈的淙淙溪流,跨過了古樹婆娑的原始森林,經過了5小時的騾馬顛簸來到了海拔3900米的新安屯。新安屯是下擁的一個高山牧場,也是在下擁的宿營地。牧場有許多只有童話中才有的小木屋,其實是“牛棚子”,村民們放牧時住的地方。木屋結構簡單古樸,全是圓木堆積而成,一般兩層,下層圈牛馬,上層住人,放糧食。當然少不了火塘、打酥油荷的木筒=舀水的銅瓢、喝茶的銀碗等藏家什物。宿營地裡就只有我和麥兩個游客,除了陪同我們來的兩個馬夫(其中一個還是啞的)外還有一個看守營地的老爺爺。木屋住宿一晚60/人,晚餐30/人,早餐10/人,但來到山上只此一間別無分店,暈!!!我們踏進外表像童話似的木屋,木屋裡只擺了一張破舊的餐台,沒有電,老爺爺點了一支蠟燭,放了一個小鍋在火塘裡幫我們做晚飯。可笑的是老爺爺一邊炒菜一邊詢問我們熟了沒有?幸好我帶了電筒,用電筒的一縷強光照著鍋爐才不至於生吃,至於味道嘛,在高寒地帶只要填飽肚子就可以了,可憐我們的60大元就只能吃到半生不熟的豆腐干和土豆青菜。沒有電,相機無法充電,我郁悶的很,為高科技帶來的後遺症感到真真切切的無奈。營地一片漆黑,人影寂寥,只有天上的繁星閃爍奪目,但坐在木屋外欣賞卻寒風刺骨,無奈只好撤回木屋。我倆住的木屋除了十幾張通鋪的床位就只有一個火塘。時間雖早,但麥卻受不了這種沒有現代化的消遣而早早入睡。我獨自坐在火塘邊,不停地往火塘裡加木柴消磨時間……熄滅了溫暖的柴火後,我索性把屋內的十多張被鋪一股腦兒地疊成了“高床軟枕”入睡。正是:騎騾直上新安屯,木屋如畫蠟作燈。一碟土豆幾許菜,價值六十半生熟。通鋪床位寒徹骨,灰頭黑臉把柴添。火熄人困心亂跳,輾轉反側不成眠。第二天早早起床,麥訴苦說昨晚只要一睡下,頭又痛心又加速跳動,但只要坐起來就沒有事,結果整晚只好坐一會睡一會,好不凄涼,所以決定將兩晚的行程改為一晚就走。雖然新安屯像童話世界一樣美,但麥竟有高山反應的跡像,我們不得不提早撤。早餐,老爺爺把昨晚吃剩的飯直接加工成粥——煮焦了的粥來應付我們。唉!如此昂貴的收費、如此喂豬的食物,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再次騎上騾馬,才猛然發覺早晨的新安屯被五彩斑讕的樹林、清澈的小溪環抱著,美得令人不忍離去。而最可惡的是相機的電已發出警報,我只好默默地把美景印在腦中,留在心間。騾馬騎著我們走過了高山牧場的“太陽草甸”、措蘭錯,最後來到了最大的次仁措(又名長壽甘露湖)長逾千米,寬數百米,湖水清澈澄碧,湖畔綠蔭掩映,四周環繞著高聳的雪峰,奇異的石林和美麗的牧場。“次仁措”(長壽甘露湖)位於下擁景區的腹心地帶,海拔3900米,湖長1000余米,寬500余米,是藏區神湖之一。當地人俗話說:“喝上三口次仁措的水,三年不得任何病”。到次仁措的朝聖者,先喝三口湖水,然後轉湖3圈,臨走時再帶走一壺吉祥聖水回家分給老年人和孩子們的習俗也就沿襲至今。騾馬,愜意地在草地上吃草,我們在湖邊生起了一堆火,馬夫熟練地只用了一個小鐵罐和一支小小的鐵棒就做成了酥油茶,和著烤得松軟的粑粑充飢簡直別有一番情趣。雨開始淅淅淅淅地下起來,我們用湖水撲熄了火種,又再穿越在原始森林中。時已深秋,層林盡染,紅的、黃的、綠的樹組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案,徜徉其間,讓人目不暇接,驚喜一浪接一浪。穿過了長長的原始林帶,陡峭險峻的峽谷突然躍入眼簾。而有些地方又險又窄,我們不得不下馬步行。兩岸赭紅色的峭壁如刀劈斧削,一邊是斷崖千尺,一邊是絕壁萬仞,而我們的騾馬就行走在懸崖峭壁的盤山小路上。坐在馬上的我總在想,萬一騾馬失蹄,俺的小命就要賠在這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萬丈深淵裡了。戰戰兢兢地回到了下擁村,想起了沒電的慘況連美麗的下擁村也不敢多逗留一晚了就直接騎馬到勞動橋,從勞動橋包車到雲南境內的奔子欄鎮。



(高處俯瞰下擁村)



(喇嘛寺)



(成千上百的藏民在喇嘛寺外等候活佛的祝福)



(藏民參加喇嘛寺的慶典)



(太陽峽谷重重疊疊的蜿蜒小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