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柔軟時光

作者: 在路上的土撥鼠

導讀在麗江時,沒有遇到讓我心動的人,卻遇到了一本讓我心動的書: <<麗江的柔軟時光>>。 後來, 我就帶著<<麗江的柔軟時光>> 回了家。 現在麗江的名氣越來越大, 當人們說起時, 會心一笑, 我也跟麗江有過親密接觸。那個夏季因為雲南之行而被永遠留在記憶裡。 麗江給我的最初印像是小資, 聽說最適合做的是"發呆" 和"艷遇"。 去之前曾看過一位網友的博客, 那位網 ...

在麗江時,沒有遇到讓我心動的人,卻遇到了一本讓我心動的書: <<麗江的柔軟時光>>。 後來, 我就帶著<<麗江的柔軟時光>> 回了家。 現在麗江的名氣越來越大, 當人們說起時, 會心一笑, 我也跟麗江有過親密接觸。那個夏季因為雲南之行而被永遠留在記憶裡。

麗江給我的最初印像是小資, 聽說最適合做的是"發呆" 和"艷遇"。 去之前曾看過一位網友的博客, 那位網友幾乎每年去一次麗江, 麗江在他的筆下是一座靜靜的庭院開滿各種鮮花, 他喜歡看著時光從容地打院子裡悄悄走過,在麗江的日子裡, 他幾乎愛上了自己。

第一次背著大背包去遠方,與一群陌生的網友。第一眼看到麗江是在晚上,由於路上塞車,到時已經一片漆黑了,沒有驚艷。只記得為找三眼井客棧頗費周折,幾乎繞了一大圈打了好多個電話才找到, 太晚了,三眼井客棧所剩的房間不多,我們要了一個四人間和一個雙人間。在公用的洗澡房用冰涼的水湊合著洗去路上的灰塵,昏昏睡去。

在黎明的晨光中醒來,雨季的麗江竟然以一個晴天歡迎我們的到來。仔細打量了小院,布滿花草,干淨雅致,貪婪地多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走出客棧,發現前晚被車夫坑了,明明路過的,她不告訴我們,一個勁把我們往她的關系戶那裡拉。客棧名為三眼井,門口果真有口三眼的井。井上一籠子,籠裡有一只大鷯哥,像是童話故事裡寶貝的看守者。在小巷裡找了地方喝粥吃油條,一點沒有遠離家鄉的感覺。上玉龍雪山是我們第一天的安排。在三眼井客棧住的李老師熱心地介紹我們騎馬上雪山,後來才發現他是長期住客棧裡做旅游生意的,當然有後悔,不過那天兩個小時的騎馬歷史和三個小時的登山令我終身難忘。我的坐騎是匹小馬,同行的男士都是高頭大馬,很神氣的樣子,後來才知道雲南產矮種馬,那高頭大馬實際上是騾非馬。現在我已經想不起我們走的線路了,只記得騎了兩個多小時的馬,一路顛簸,險的地方,人要下來爬過去。印像中經過了泥濘的草地,令人膽戰心驚的螞蟥壩,還有如仙境般的玉龍湖,在湖邊馬飲水休息,我們則拼命拍照,那點綴小花的草地,那鏡子般的小湖,那份世外的寧靜讓我們陶醉。兩個多小時後,屁股都坐麻的我們來到了山腳下。那邊扎著一個個帳篷賣東西的,看來游客還是不少。向導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們三個說稍微爬一會兒山看看。 爬著想停下來時,總會碰到那麼一兩個人跟我們說雪山就在前面了,雪山吸引著我們一路攀登,每每要放棄時,想想前面艱辛的歷程,舍不得半途而廢,竟然最後爬到海拔四千多米以上的山峰,可惜還是沒有見到雪。在玉龍雪山的東北峰,我們爬過陡峭的碎石坡,看到山澗的清泉,摘到過雪茶(只有海拔四千米以上才有)。那天一起爬山的只有少數幾個人到達了我們同樣的高度,看上去弱不禁風的“看風景”小姐竟然也是其中之一。回到山下,當地人都不相信我們爬了那麼高,拿出雪茶頓時讓他們刮目相看。

晚上我們一伙六人在櫻花屋吃了晚飯又接著泡吧,坐在窗前看游客從眼前走過,像是一出舞台劇,我看著他們,隨意編撰著他們背後的故事。無聊的我們開始游戲,猜下個經過的游人是男是女。 夜很深了,又開始下起了小雨,游客還是絡繹不絕,小城還是舍不得睡去。不經意地望去,你隨時能見到百無聊賴的發呆者,可以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時間仿佛凝固了。夜晚的麗江燈紅酒綠,游人如織,滿街商鋪,古老和傳統都被湮沒了,只有一條條小溪依舊歡快地流淌於整個小城。

又一個清晨,為了看到清靜的麗江,我很早起來,小城還安靜地沉睡著,小河水似乎在述說昨日的熱鬧和繁華。此刻的麗江未施脂粉,清麗脫俗。我像當地人一樣,熟門熟路地在各個小巷裡穿行。一條條小巷總能通往風景,總能帶來柳暗花明的感覺。我享受此刻的寧靜和空間,獨享著小橋流水小巷。又一個下雨的日子,我撐著傘光著腳走在小巷裡,雨很大,看不到一個游客,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很浪漫,期待著遇到一個和我一樣撐著傘結著丁香般憂郁的女孩從對面走。

外面的風景只能用於邂逅,只有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才能讓我們好好品味外面的風景。離開麗江後,才發現懷念那份熙熙攘攘,游人如織的熱鬧。麗江是看人的好地方,你有機會看到長相各異的男人女人,中國人和外國人。你看別人,你看風景,你看自己,別人也在你,也看風景。麗江是個避世的好地方,如果你厭倦了目前的生活,麗江可以幫你忘記很多。 想念三眼井的那位始終笑盈盈的阿秋姑娘和她清脆的聲音,想念那些同行的驢友們和那些歡快的笑聲,懷念那段麗江的柔軟時光,用溫柔的目光和心情去體會的麗江。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