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行之紅色赤水(二)

作者: 在路上的土撥鼠

導讀(二)四洞溝、楊家岩景區 在《讀者》上看到一句話:“我不富有,但是我擁有無數個夏日。”真的難忘夏日裡的一次次遠行,2005年的夏日因為有了赤水之行更加精彩。 8月6日上午出發去四洞溝景區,距赤水市區15公裡的四洞溝景區被認為是“小家碧玉”、"沒有敗筆的景區"。據說貴州本地人歷來將瀑布稱為“洞”,所謂四洞溝,指的是大同河支流沿山谷奔流而下形成的 ...

(二)四洞溝、楊家岩景區



在《讀者》上看到一句話:“我不富有,但是我擁有無數個夏日。”真的難忘夏日裡的一次次遠行,2005年的夏日因為有了赤水之行更加精彩。



8月6日上午出發去四洞溝景區,距赤水市區15公裡的四洞溝景區被認為是“小家碧玉”、"沒有敗筆的景區"。據說貴州本地人歷來將瀑布稱為“洞”,所謂四洞溝,指的是大同河支流沿山谷奔流而下形成的四個梯級瀑布:水簾洞瀑布、飛蛙岩瀑布、月亮灣瀑布、白龍潭瀑布。本來還在懷疑同事親戚那句“赤水絕對不會讓你們後悔”,在我踏入四洞溝景區時,看到那滿眼青翠的竹子,青石鋪成的曲折延展小路,紅色土壤,嗅著清新潔淨的空氣,我的疑慮煙消雲散了。導游告訴我們貴州著名的三洗:在遵義洗腦,在茅台洗胃,在赤水洗肺,他讓我們盡情享受這免費氧吧。



曾在網上看到,四洞溝景區,有一個名人不得不提,他叫黃三之,是清末四川秀才,因為屢試不中,便愛四處游走,他發現了這個風水寶地,十分歡喜,索性舉家隱居在四洞溝裡面,成為當地有名的耕讀人家。看到這裡的美麗和清靜,真想學他,隱居在這片世外桃源中。



四洞溝瀑布為梯級瀑布,在長約5公裡的路上串連著4級形態各異的瀑布,瀑寬均在40米左右,落差高者近50米,每一瀑後都有一洞穴,形成四處“水簾洞”景觀,四洞溝也因此而得名。從景區大門閔溪嘴進溝,過古道石橋,穿翠竹綠陰,越長壽龜石,行1千米便到第一個洞"水簾洞瀑布"碧波潭前。瀑布幅寬37.5米、高31米, "水簾洞"三個朱紅色大字鐫刻崖壁,更顯瀑布壯觀神奇。從岩窟下低頭折腰過"太皇石",到瀑布後面可觀賞"洞中盆景"。(引自景點介紹)



沿溪邊小徑或逆流行冉而上,前行800米又到了清幽的月亮潭瀑布。瀑布寬42米、高10米,遠看真像一輪彎彎的月亮。坐上竹筏漂行在這幽靜的翠竹紅壤間,空氣純淨得會讓你有放聲高歌的欲望,果然對面的竹筏上飄來了響亮的歌聲。



四洞溝內有著恐龍愛吃的東西:桫欏,又稱“樹蕨”,為木本蕨類,是一種起源古老的冰川前孑遺植物,近年被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據說是當地人看了有關恐龍的動畫片後,驚訝地發現原來恐龍愛吃的東西他們這裡也有,後經專家鑒定,果然就是桫欏。導游介紹了桫欏的品種,我分不清,只是讓兒子跟那些恐龍的食物合了不少的影。



第三個瀑布是飛蛙崖瀑布。瀑布高26米、寬43米。瀑布中間突出的岩石真的很像一只仰首的青蛙。第四個白龍潭瀑布是四洞溝瀑布群中最大的一個瀑布,瀑布高60米、寬23米,飛流直下。很多游客在此逗留,兒子也瀑布前的一個個水潭裡玩得不亦樂乎,結果樂極生悲,不小心滑倒全身濕透,被我們扒光衣服後,他難為情地遮遮掩掩,引來一片笑聲。不僅水裡,岸上的青石由於潮濕也是很滑,不時有人滑倒。



在炎炎夏日裡,漫步在清靜幽然的竹林裡,呼吸著清新空氣真是種享受,還有更會享受的,我們身旁不時有坐著滑竿的人經過,看他們閉目享受的樣子活像當年的地主老財。



下午去了楊家岩, 它屬於丹霞地貌。 景區內跟四洞溝有些相似,但是感覺有些雜亂,攀岩了織女一線天瀑布,經過觀音洞瀑布後才到了楊家岩穴跟前。岩壁長約600米、高40余米,穴深15-20米。岩壁、岩71通體泛現鮮艷的朱紅色,午後陽光燦爛,崖壁、岩穴丹霞色調很濃烈,在陽光映照下,附近樹木、游人仿佛被籠上一層紅色罩巾,蔚為壯觀。圓弧型的洞穴被認為是世界奇觀。洞穴附近有幾戶農家,有個瓜棚,上面結了幾種不同的瓜,有冬瓜,南瓜還有葫蘆。看完洞穴又得爬山,爬到山頂看到有幾間泥屋,想買些飲料,主人不在,據說是下山喝喜酒去了。泥屋前有棵三米多高的仙人掌,屬於仙人掌裡的爺爺級別了吧。有塊告示寫著:仙人掌前留影一元一次。高山上還種著稻谷和蔬菜,一片與世無爭的田園式生活。兒子累得走不動了,他老爸只好背著他繼續前行。看同行者,個個都氣喘吁吁的樣子,爬楊家岩真是個力氣活。


精選遊記: 遵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