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像搭乘國航的班機,經過12個半小時的飛行,我們到達了美國的紐約的肯尼迪機場,雖然已經來過美國幾次,但東海岸還是第一次來。到了美國海關,官員還算客氣,還耐心的幫我改正我填的I-94表格上錯誤的地方。過完海關,我們驅車經過Hudson River開往新澤西,雖然是紐約的城市游覽,但旅行社考慮到曼哈頓島的房價,很少安排旅行團住在曼哈頓島的,一般都住在郊區或者其他衛星城市,從曼哈頓到新澤西只要40分鐘左右的路程,第一站的酒店是Hilton woodbridge,酒店處於商務區,對面是Prudential,旁邊就是Siemens,房間面積不小,雙人房也是2張1.5米的大床。
紐約
在紐約的行程是游覽曼哈頓,世貿遺址、帝國大廈、洛克菲洛中心、自由女神島、第五大道、華爾街,時代廣場和聯合國總部等。說實在的,到紐約旅行主要是看大樓,紐約給人的印像有點昏暗,由於到處是巨大的高樓,街道顯得很狹窄,看到的只是窄縫似的的天空,陽光照射不足。這些20-30年代建成的大樓雖然很高,但遠不如香港的80-90年代的玻璃幕牆大廈那樣的光鮮和漂亮,帝國大廈和聯合國都要進行安檢,在以後的美國國內航線中,解皮帶脫鞋子已經是例行檢查了。
帝國大廈現在只有86層供參觀了,據說原來雙子座的世貿大廈由於高過帝國大廈,搶走了帝國大廈不少的生意,現在由於拉登的幫助,帝國大廈又重奪第一高樓的寶座,盡管參觀的費用漲了兩倍以上,參觀的人還要排隊等候。在帝國大廈觀景台上看到的是紐約麟次節比的高樓,其中克萊斯勒大廈的特別的造型非常的醒目,在這裡還可以眺望紐約港和布魯克林。
聯合國大廈的大樓方方正正像個火柴盒,我們在門口,看到了著名的像征著環保的的破碎的地球,和像征著和平的打結手槍的雕塑,入內參觀要約定時間,由於時間尚早,我們地下的商店走了走,這裡有書店、快餐店、禮品店還有聯合國的郵局,很多團友在那裡買郵票和郵寄明信片寄回國內。另為還有一個地方有聯合國的旗子和國徽可供人拍照。在一層大堂的入口處,掛著聯合國歷屆六位秘書長的大幅相片,參觀聯合國有中文的介紹和中文的講解。參觀必須是集體活動,不能私自逛游,講解員介紹了聯合國的歷史,機構的構成等,我們還參觀了安理會的會議室,講解員為我們指出了中國代表坐的位子,接著還參觀了聯合國的大會的會議室,還看到的各國贈送聯合國的贈品和雕塑等等。
從紐約和新澤西坐船都可以到達自由女神島,從新澤西坐船的人比從紐約來的少很多。從新澤西中央火車總站坐船,第一站是Ellis島,上面有移民博物館,第二站就是自由女神島。碼頭對面的高露潔大廈看起來鶴立雞群,十分突出。早上從船上拍自由女神像光線不錯,比從島上自下而上的拍照的角度更為舒服。自由女神島原來叫Bedloes Island,在1956年才重新命名為自由女神島。從自由女神雕像的後面可以進到自由女神的內部,坐電梯上到10層,再爬24節樓梯就可以觀察自由女神的內部結構,自由女神高達約93米,其中雕像高達約46米,其它的是底座的高度。在自由女神的腳下大約40多米處還有個觀景台,從這裡可以看到曼哈頓,紐約港,布魯克林和新澤西的景色。
第五大道名店林立,有名的St.Patric Church附近游客很多,在一個Lid帽子店裡,我們遇到了NBA的明星奧多姆,團友還和他留下了合影。由於一直對金融感興趣,華爾街是倒是我早就想看的地方。這座10米多一點的狹窄街道上,彙集著紐約股票交易所、各大投資銀行,各類商品的期貨交易所和各類的信托投資公司。紐約股票交易所是座維多利亞式的建築,上面懸掛著一面大大的美國國旗,從這座建築平靜的外表上,看不出來它蘊藏著的巨大的能量,但是我深切的知道,這裡絕對是各路大鱷運用資本的力量,弱肉強食,呼風喚雨的地方。華爾街後面的三一教堂,是紐約最古老的教堂。那個著名的公牛在Broadway 26號,我好不容易搶到位置與它留了個影,據說牽牽牛角,摸摸牛尾,能給人帶來財運。我也希望它能給我帶來點運氣吧。時代廣場還是個大公司的廣告林立的地方,傍晚時分的霓虹燈已經顯得十分耀眼。由於是911前夕,聽說布什要到世貿遺址來獻花圈,保安十分嚴密,我們也就沒有同他一起湊這個熱鬧。
華盛頓
從紐約驅車到華盛頓,需要4個半小時的路程,華盛頓給我的感覺同紐約完全不同,沒有廣告,沒有高樓大廈,行人不多,到處郁郁蔥蔥。華盛頓的政府建築和博物館都是維多利亞式的,顯得很莊嚴,也隱約使我感到了政治氣味。在華盛頓期間正值911紀念日,到處的氣氛都很凝重,路面的警車上警燈到處閃耀著,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在為了找車位轉了一圈後,也不願意再轉了,把車停在了較遠的地方,說是省的招惹麻煩。我在華盛頓轉了一天半才弄清楚,原來華盛頓的主要景點是以華盛頓紀念碑為中心,紀念碑南邊是傑佛遜紀念堂,北邊是白宮,西邊是林肯紀念堂,東邊是國會大廈,想起來這個設計,同我們古代帝王的方正對稱的理念有點相像。國會大廈到華盛頓紀念碑間的The National Mall裡面帳篷林立,有音樂會,有紀念911的,也有反戰的,體現了美國式的民主。
在這個Mall的中間有個1855年的建築叫Smithsonian Castle,在裡面的Smithsonian Information Center,你可以在那裡找到National Mall兩邊幾乎所有博物館的簡介,因為這個史密斯管理委員會管理著大多數華盛頓的博物館。史密森學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與美術館聯合會,擁有全球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群落。該學會創始人詹姆斯·史密森(1765—1829)是一位英國科學家,從未到過美國,但他生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贈給美利堅合眾國這個他認為最有創造活力和發展前途的新國家,並指定在華盛頓成立史密森學會,以增進和傳播科學知識。剛剛獨立的美國欣然接受了這位英國科學家的厚重饋贈,並選擇獨立大道旁的一片大草坪,建起一座仿中世紀諾曼式的紅砂石大樓,設立了史密森學會總部。學會所屬的15個博物館和展覽館相繼在華盛頓和紐約建成。這15個博物館的藏品總數現已有1.4億多件,每年約一半的經費經國會批准後由美國政府提供。史密森學會董事會由歷屆美國副總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3名參議院議員和9名美國公民組成,會長由董事會任命。除博物館外,學會現在還擁有國家動物園和30多個藝術、歷史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單位。華盛頓博物館的營業時間大多數是上午10點到下午5:30。
在有限時間內,我們匆匆參觀了國家航天博物館、還有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還看了國家藝術博物館(那顆100多克拉的希望之星大鑽石給我的印像深刻)、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雕塑公園等,還看到了附近商務部,農業部,聯邦貿易委員會,司法部、環境署、海軍紀念館和猶太博物館的建築,甚至還見到了FBI的總部。白宮看起來不很起眼,而且也不能靠近,白宮正對面的鐵欄外邊的有美國的零公裡標志,代表著每一條高速公路都從這裡開始。國會山莊白色的建築比白宮顯得雄偉多了,這裡也是最多人喜歡拍照的地方。在去傑佛遜紀念堂的路上,我們還看到了五角大樓。
古羅馬神殿式的林肯紀念堂很宏偉,5.8米高林肯坐姿的大理石雕像,矗立在紀念堂中央,雕像中的林肯顯的目光深邃,富於思考。這位以解放黑奴著稱而且維護了美國的統一的美國第十六位總統的名言: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也被鐫刻在石壁上。林肯紀念堂也是拍攝華盛頓紀念碑的絕佳地點。紀念美國第三位總統傑佛遜的紀念堂建在水邊(好像是波多馬克河),周圍有很多櫻樹,據說四月份來時會被櫻花環繞。5.8米高的傑佛遜銅像就矗立在紀念堂中央,這個建築從遠處拍攝起來,特別是從河對面拍起來很漂亮。
林肯紀念堂旁邊不遠就是朝戰和越戰紀念碑。當日正值911,所有懸掛國旗的地方都是下半旗以示悼念。朝鮮戰爭紀念碑是黑色的花崗岩,上面用激光刻上了2000多名參戰美軍若隱若現的頭像,碑上刻著Freedom is not free的字樣。前面是19個真人大小美軍戰士的雕塑,這些戰士身著雨衣,攜帶著不同的武器,在風雨泥濘中受盡了疲憊和焦慮的煎熬,這個紀念碑和雕塑的設計十分耐人尋味。旁邊還有小石碑,記錄著死去的美軍士兵和聯合國軍的人數。越戰紀念碑是一個20多歲華裔設計師的傑作,實際上是一面V字牆,在埋在地下的151米長的,V印度黑色花崗岩牆上,刻著五萬八千多個在越戰中陣亡和失蹤的軍人的名字。紀念牆同後面的和前面均為綠色的草坪,給人的感覺很舒服。這份設計是在1400多分征稿中選出來的。據說在建築初期備受爭議,很多意見是紀念碑應該是拔地而起,而不是埋在地下,這樣對烈士的不夠尊敬,有人還質疑華裔設計師的設計資格。但這位華裔設計師堅持己見,不願妥協,甚至還以收回設計相威脅。這才使我們看到了今日的紀念碑,
我感覺在華盛頓不到2天的時間根本不夠,這麼多的紀念碑、紀念館和博物館,要是有一個星期的時間還差不多。當晚,我們住的是Springhill Suite by Marriott,很清靜,後面還有一個小湖,周圍到處郁郁蔥蔥的。
還有一些體會如下:
美國酒店的特點是插頭多,好點的酒店,一般在台燈座上都有插口,便於手機和相機的充電,酒店房間一般都有燙衣板和咖啡機,洗手間裡一般都提供漱口水和潤膚露。
美國人開車按喇叭的極少,我們此行好像沒遇到過。問過司機,說是一按喇叭,大家都看你,好像需要緊急救援似的,所以沒緊急情況很少會按喇叭。美國的汽車排量都比較大,好像沒有受到石油漲價的影響,但是明顯的比以前,日本車和韓國車多了很多。
美國的百貨公司售貨員人很少,經常是幾個品牌,只有一個售貨員,不要期望多麼熱情的服務,有人會指引你試衣服,交錢則要拿著衣服自己去。

(紐約股票交易所)

(安理會會議廳)

(Ellis島上的移民博物館)

(911當日的越戰紀念雕塑)

(國會大廈)
更多照片鏈接:http://photo.***/photos/annnl/73268426/
http://photo.***/photos/annnl/733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