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15分在青草的芳香中醒來,吃了一頓豐富的西式早餐,也許是受了當地人的感染,出了國門的人們都變得溫和起來,即使是在國內不苟言笑的老先生,老太太,也會笑著和路上遇見的人說一聲morning或 hello ,這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可能是最小的,仿佛在短短的旅途中瞬間取得了世界大同的勝利。上午我們來到了德國的科隆,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位於市中心的位置,遠遠的隔著幾條街就可以看見巍峨高聳,直插入天空的大教堂,站在他面前,我們只能感嘆人類的渺小和自身的卑微。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感嘆,在進入教堂之前,才會自然而然有一種虔誠膜拜的心情。可惜我們這些不了解宗教文化的人,來到這裡,也只是看看皮毛而已。教堂的外牆是黑色的,可是進入教堂後兩邊的玻璃窗上都是鮮亮的釉彩畫,全部是聖經裡講述的故事。教堂內還有很多雕像,有聖母,耶酥以及聖徒等。總之是我不清楚的人物和神,所以也敢妄拜褻瀆神靈,只能遠觀。教堂兩側有很多可以點蠟燭的燭台,寫著放入1歐元就可以點一盞。隨行的團友盡管不信仰天主教,但她仍然虔誠的點了一盞,為家人祈福,她說她是逢廟必燒香的原則。看來她到是完全領會了“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的精髓了。(說此話,絕無褻瀆神靈或貶低她人的意思,只是驚訝於她在精神信仰方面也可以有如此包容之心,所以不得不感嘆一下。)教堂前面的空地上有好幾個行為藝術家在扮演著大家熟悉的角色,有蜘蛛俠,有聖女,如果想和他們拍照,可以在他腳下放上1歐元或50分。他們非常敬業,拍照的時候絕不會動,而且都是擺著該人物的經典姿勢的,惟妙惟肖,非常棒!一天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車上,吃完午飯後我們坐了兩個小時的車去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波帕(音譯)自費坐船游覽萊茵河的兩岸風光。一路上,兩岸都排列著各種風格的小房子,它們都是房子的主人依照自己的喜好建造的小屋,但是在不同的風格之中,它們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幾乎每棟房子的窗台上都開滿了鮮花,五彩的鮮花,讓所有見到這房子的人都可以從這些鮮花那裡感受到他們熱愛生活的激情。岸上還不時閃現一些風格迥異的古堡,看上去都是年代久遠,自成一派的樣子,讓人無限向往,卻又戰戰兢兢(看電影看多了,看到古堡就會想到吸血鬼或其他恐怖事件)在萊茵河畔還不時的見到從其他地方開著設施完備的房車來度假的人們,他們就把車停在河邊,在車旁邊還要再搭一個寬大的帳篷,然後還會有兩輛自行車停在門口,愉快的假期生活就這樣蔓延開來,真是太愜意了。離開萊茵河邊的小鎮後,我們又開了1個半小時的車來到法蘭克福,參觀了小小的但是意義重大的羅馬貝格廣場。廣場的名字來源於廣場西面叫R mer的三個連體的哥特式樓房,最具特色的是樓的頂的人字型的山牆。如今作為法蘭克福的市政廳。 樓房的二樓有個皇帝大廳,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大廳四壁懸掛著從查裡曼大帝到佛朗茨二世共52個皇帝的畫像。廣場中間面向市政廳的正義女神噴泉,女神手持像征公正的天平。雕像是1611年豎起的,早先是沙石的,1887年換成了銅像。下面的噴泉曾經在舉行加冕禮時噴出紅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廣場旁還有聖尼古拉教堂,建於1290年以前是宮廷教堂,在中世紀時鐘樓上設有號兵,在河上有船到達是吹響號角以示致意。在廣場旁邊有很多賣紀念品的小店,每一個都是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的。路邊還有很多露天的咖啡座,許多人坐在那裡享受自己的咖啡時間,但即使坐了那麼多人,你也不會覺得吵,只覺得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醇厚的咖啡香中,愜意,寧靜。吃完晚飯回到酒店,我們這一天的旅程就算結束了,雖然有60%的時間在車上,在所謂的景點,我們只是下車去拍拍照,但是值得安慰的是無限美景在路上。我會很用心的去享受這一路的好時光。(科隆大教堂)
(羅馬貝格廣場)

(科隆大教堂)

(羅馬貝格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