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徒步走青島
青島,以得天獨厚的綺麗海濱風光聞名遐邇,如今,奧運的聖火讓青島游更加火熱。游青島,如果跟著旅游團,那只能是部隊拉練般的走馬觀花,如果自助游,也許會因為對景點的不熟悉而漏掉景點或多走冤枉路。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欣賞到最多的青島風光,那就不妨跟著我來一次徒步走青島。我在青島居住了十多年,徒步走青島是我的嗜好,而每一次走青島,都會因為天氣和季節的不同,而欣賞到不同的風光,比如晴空萬裡的碧海藍天;雲霧繚繞裡的神秘海洋;風起雲湧的波浪滔滔……青島的風光基本上集中在沿海一帶,想把青島的濱海景點盡收眼底,只要具備一個條件就夠了:那就是不吝惜自己的腳步。我覺得這個條件,一般人都具備。第一天:東海路雕塑街和八大關風景區線路:(雕塑欣賞程序:從11號園到1號園)石老人海水浴場——雕塑園——海豚館——五四廣場——音樂廣場——八大關——彙泉廣場東海路西起八大關風景區,東至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全長12.8公裡,是一條貫通新市區的東西向濱海大道,也是國內唯一的一條集旅游觀光、雕塑、交通於一體的雕塑一條街。東海路雕塑街以中華文明和海之情為主題,以華夏歷史文化和齊魯文化為素材,建有11個主體雕塑園區和眾多園林小品,可謂爭芳鬥艷,美不勝收。石老人海水浴場(9、10、11號雕塑園)公交路線:317、102、104、125、301、304、321路。 我的行程線路是自東向西方向走,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的時候,時間正好是5:01分,天色還有些朦朧,海邊已經有游客在這裡游泳或健身,那尊酷似一位老人的礁石,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裡等待著被龍王搶走的女兒的歸來,老人在這裡等待了多少年,沒有人知道,這個浴場的名字,也是來自於這為石老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的“金嶺綴珠”,是嶗山區世紀廣場的風景,與石老人海水浴場一路之隔。石老人海水浴場對面,石老人海水浴場,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水浴場,其海岸線長達三千多米,這裡也是東海路雕塑街的9、10、11號園區,岸邊的主體雕塑《陽光·沙灘·海洋》、《藍色的帆》和《青春之歌》等與大海交相輝映,充滿了詩情畫意,岸邊的大理石步行到上,鑲嵌著各種海洋動物圖案,讓人在步行的同時,學到更多關於海洋動物的知識,浴場內空間開闊,沙子細膩潔淨,沙灘平緩,走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松軟的沙灘上,聽聽大海悅耳的濤聲,就是一種美好的享受。當太陽慢慢從東邊的山海之間緩緩升起的時刻,大海變成了一片金黃,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也開始了我這次徒步走青島的第一站。我沿著沙灘向前,半個小時走到了東海路與海爾路的相交處,沿著步行街人行道向西行,大約20分鐘到達下一個景點青島雕塑園。(友情提示:也可以從317路公交車的海爾路站坐車,坐兩站的距離到海安路下車,向前百余米就是雕塑園東入口)青島雕塑園—雕塑街的8號園 公交路線:317、102、104、125、301、304、321路。 被譽為“東海藝景”的雕塑園,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6:03分,我來到了雕塑園最東邊的入口,沿著台階下到雕塑園區,它是由室內雕塑藝術館和室外雕塑公園兩部分組成,3800余平方米的室內收費僅有十元,以收藏近現代中外雕塑精品為主;免費的園區則以國內外優秀室外雕塑藝術品陳列其中,主要展示20世紀中國近現代雕塑家代表作品和成名作。
園內沿公園長軸方向設有兩條游覽線路,一條為沿濱海岸線的游覽線,布置有平坦的步行道,以便游人欣賞海景。同時開辟廣場、雕塑廊、雕塑花壇、石雕燈飾等園林小品。另一條游覽線路是貫串公園綠化景區的主步行道,蜿蜒在綠草地裡的小徑隨地形起伏,漫步在這充滿了無盡創意的藝術之中,欣賞著各種形像逼真又充滿了意境的雕塑,還有那些用廢舊鐵絲、鋼塊等特殊材料制成的各種模型,每一件都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享受與空間想像。沿途布置有雕塑、休息廣場、水池、瀑布、綠化牆、水中綠化雕塑、雕塑展區、鵝卵石鋪裝的旱池區和林蔭道。中部為下沉式廣場水池,為游人提供一個宜人的室外休息空間,別具一格的廣場,修剪整齊的植物雕塑、自然曲折的溪水、瀑布和規則的水池廣場,充分體現了歐式造園手法,與青島的城市風格和諧統一。 雕塑園的風景是名符其實的青島色彩,即“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在這裡,海光山色與精美的雕塑相映成輝,達到藝術資源與自然資源最佳配置。欣賞著雕塑園的無限風光,坐在海邊的礁石上,吹一吹帶著海腥味海風,或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吸一口濕漉漉的空氣,真是一種神清氣爽的好享受。由於室內此時還沒有開門,我只是在外部園區沿著海邊的鵝卵石鋪的小路和草地曲徑一路走過,從雕塑園出來,時間是6:47分。此時的太陽曬在身上已經有火辣辣的感覺,坐在雕塑園西口的樹蔭下休息片刻,吃一塊巧克力,喝點水補充了能量和水分,繼續下一個目標。友情提示:海豚館、極地海洋世界: 公交路線:11路、102路、104路、125路、301路、304路、317路、501路、801路
雕塑園西門海青路站到海豚館的距離是兩站地,中間隔著海川路,因為海豚館正在改建成極地海洋館的改建中,過去我也看過很多次海豚表演,所以這次就不去海豚館了,如果你想看海豚表演,我可以向你作個簡單介紹,新建的極地海洋世界,是青島迎接奧運的七個旅游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山東最大的旅游項目,其外形為現代化帆船形狀建築,集科普、科考、人文、自然生活於一體,利用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應作出一個身臨其境的海洋世界效應,特別手孩子們的喜愛。開放時間為上午8:00-18:30;17:40分停止售票,每個大約一小時,就有一場表演;表演節目有傳統的健身操、海豚算數、海豚小合唱等,還有新加的海豚高台跳水、頂球等。同時還有很多新增加的表演活動。地址位於東海路上的王家麥島,乘車到海豚館站下,門票:成人120元;兒童及70歲以上老人:60元;三口之家孩子享受免票。5號、6號、7號雕塑園沿著步行街向西,於7:39分到達6號雕塑園區--海韻園和7號雕塑園區的牆壁藝術,海韻園充分利用岩石、沙灘、植被等自然元素和雕塑藝術,營造出別具特色的海濱游憩空間。園區以海洋文化為主題,設計了《三美神》、《海風》、《海之戀》、《靜思》等反映人類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7號園的設計者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高差,以各種天然石材配以綠化砌成圖案奇特的藝術擋牆,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這段獨具匠心的雕塑牆真可謂是一道令人為之心動的創意之作。位於東海路和福州路交界處的5號園區,園區內地形起伏、林草茂盛,配以先鋒派雕塑風格的《萬眾天地齊步走》的雕塑,更增添了街景的活力。(友情提示:想要節省時間,也可以直接從海青路坐317經過海川路-海豚館-海游路-麥島路-彰化路-台灣路,在台灣路下車)五四廣場(4號雕塑園)與奧帆賽基地公交路線:104、202、225、223、25、26、31、316、317、501、801路。向西行走,8:22分來到了青島現在的標志性景點——五四廣場。(友情提示:這段路也可以乘坐317路車,經過珠海之路-燕爾島路-福州路-南京路到五四廣場)“浮山疊翠”是浮山灣風景區的青島十大景觀之一,五四廣場就位於浮山灣風景區,是東海路雕塑園區中最重要的一處,亦稱四號園區。位於青島浮山灣風景區,這裡不僅是青島現代的標志性景點,也是2008年的奧帆賽的帆船比賽基地,步行道上鋪著奧運會的五環圖案和奧帆賽的標志圖案,一座高大、雄偉的火炬型紅色雕塑聳立在五四廣場南端半圓形的廣場上,這就是青島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她背靠新市政府大樓,南依無際的碧海藍天,兩邊有高樓大廈林立,和五四廣場的花紅草綠樹木茂盛,這裡不僅可以飽覽浮山灣、燕兒島、太平角等景觀,五四廣場是集草坪、噴泉、雕塑和下沉廣場等於一體的具有當代風格的廣場,也是青島新市區的標志性建築。漫步在五四廣場,吹拂著陣陣海風, 我正在欣賞著看不夠的眼前風光,突然傳來一陣“嘩嘩”的水聲和人們的尖叫聲,我尋聲看去,剛才光滑的地面上竟然出現了一片噴薄而出的噴泉,原來這是廣場內的一道景觀,這是一處旱地點陣噴泉,看似普通石面廣場,會突然噴出不同形狀和高度噴射水柱,景像非常壯觀。回過神來的游客們不顧衣服被打濕,紛紛跑進縱橫交錯的水柱間,嬉鬧著與噴泉共舞,好一番熱鬧場景。我還陶醉在噴泉的喜悅裡,又見前面的大海裡升起一股高達百米的水柱,這是我國第一座海上百米噴泉。隨著南風的吹拂,這個高高的噴泉把海水星星點點地撒到我臉上,面對如此壯觀的水柱,我驚嘆不已,一位當地人告訴我說,如果夜色降臨,在燈光照射下,噴水柱就像一根銀練從天而降,綿綿不絕的水汽化作一片銀紗隨風徐徐飄來,整個廣場都籠罩在雲霧之中,充滿無盡的詩情畫意。 風箏,也是五四廣場上的一道風景,風箏的人們中,有老人,也有孩子,一位老人放的一個巨大魚型風箏格外引人注目,巨大的風箏在老人手裡輕松自如地上下翻飛著,我看得都忘記了時間。(友情提示:如果你想乘坐快艇游覽浮山灣景觀,可以在這裡坐快艇,票價根據游覽的景點多少一般在20-40元之間。)音樂廣場公交路線:104、223、25、26、31、304、316、202、225、317路。沿海岸線西行百米,於9:16分到達青島音樂廣場。 音樂廣場位於浮山灣畔,東接五四廣場,北臨少兒活動中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以音樂為主題的文化休閑廣場。
音樂廣場沿海而建,廣場裡有五個功能區:樹陣區、偏心廣場及軟雕塑區、橢圓廣場區、音樂觀海台和地下購物商場。廣場的地勢高低錯落,一收一放、一幽邃,一疏朗,高處謀其景,低處謀水色。幽邃處花木掩映,疏朗處帆影翔集,海天自然環境與典雅、舒展且具有現代韻律的音樂廣場融為一體,八支專業音響和三十支背景音箱,使游人不論身居廣場何處,都可欣賞到效果極佳的音樂。人行甬道邊,有序分布的琴鍵式坐凳,更加突出了廣場的音樂特色。
樹陣區 音樂廣場東北部設有三層開放式圓弧型平台,上面有修剪整齊的歐式綠籬模塊和馬牙石嵌草鋪裝,48棵法桐排列有序地分布其中,形成樹陣,故為樹陣區。這裡還有大音樂家聶耳、貝多芬等音樂名人塑像,如果你覺得腳步沉重了,可以坐下來觀賞風景,因為這裡有很多木格式桌凳供游人小憩。
偏心廣場 在音樂廣場中部,由兩個直徑不同的圓形組成,中心小圓處建有軟體雕塑——音樂之帆,其外型為乳白色錐體,分上下兩片,覆蓋面積500平方米。雕塑,白天如滿風之帆,挺拔而富有動感。夜晚隨場內燈光色彩的變幻,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帆下地面有一架石制仿真數字鋼琴——銀色波濤,它是集科學與藝術於一體的雕塑,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優美的鋼琴旋律可傳至方圓2平方公裡的範圍,這架鋼琴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數字鋼琴”申報吉尼斯紀錄。
橢圓型廣場區 廣場東南部為橢圓型廣場區,它是由三環不同直徑和平面高度的橢圓組成。鋪裝是隨橢圓的弧度按放射狀排列鑲貼,中心橢圓為紅色花崗岩磨光板,上有樂器組合圖案的浮雕。北側最高處弧形排列有12支模結構傘狀雕塑,形成觀海長廊,外觀造型同“音樂之帆”相映成輝。橢圓廣場區平時多做演出用,一些專業和業余方藝團體經常在這裡舉辦音樂會和文藝演出。
觀海台 廣場西南部建有寬12米、長30米的觀海台,地面設計堪稱國內首創。高強度水磨石地面上,用鋼條界割為一本翻開的樂譜書。書上譜寫有十幾首世界名曲,它的樂譜制作真實完美。部分音符下還裝有按壓式感應器與電腦音響相連,可隨游人的踩踏播放百余首不同的音樂,妙趣橫生。
文化購物商場區 在廣場西北部地下,商場以出售與音樂有關的書籍、樂器和有青島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為主。音樂廣場以音樂為主調。數字鋼琴王、地面樂譜書和全場背景音響形成音樂廣場的主題。廣場照明燈具的造型也新穎別致,有高杆帆形燈、吊籃燈、錐形庭院燈折射埋地燈、草坪燈、效果射燈等近百盞。每至夜晚,華燈齊放,五光十色,明暗相間,人們仿佛置身於夢幻之中。坐在海邊的琴鍵式座椅上,吃一根黃瓜和一個桃子,看著海邊的垂釣者,渾身有充滿了力量,於11點整准時出發繼續行程。3號雕塑園3號園——海風園,是一處面積較小但歷史文化凝重的園區。雕塑以齊魯文化為主題,表現了在中華悠久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齊魯文化,再現了齊魯大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景像。主要雕塑有《孔子及諸子百家》、《孔子師生》、《孟子講學》、《孫武》、《韓非子》以及中華古文明的標志《鼎》等。2號雕塑園-少兒活動中心音樂廣場背後,青島市少兒活動基地,這裡不僅有各種兒童活動設施和場所,還有有趣的雕塑園——海趣園,也是東海路上的2號園,這裡有按照少年兒童的審美特點確定雕塑形式,把雕塑設計與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巧妙融合,寓教於樂。園區內共設計大小雕塑10余座。全都是我國少年兒童熟知的歷史故事和童話傳說。它們是《岳母刺字》、《孔融讓梨》、《曹衝稱像》、《鐵杵磨成針》、《司馬光砸缸》、《聞雞起舞》、《伯樂相馬》、《猴子撈月》、《童眼看世界》等。如果帶著孩子旅游,這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好景點。1號雕塑園繼續向西就到了東海路雕塑一條街的最西段,這裡是雕塑街裡的1號園——-海濤園,主體雕塑《天地間》的設計形式采用現代藝術的處理手法,用巨大的手和腳縱向連接在方柱與球體之間,像征著人類的美好理想和建設理想世界的力量。在靠近大海的一側,等距排列著12根高大、雄偉的石柱,這就是以表現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文化為主題的《世紀長廊》。凝重的花崗岩質感和強烈的石柱造型與海天環境共同營造出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每根石柱上都雕刻著一個完整的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其內容分別是:堯舜禪位、大禹治水、四大發明、孟母三遷、愚公移山、田單火牛破燕陣、將相和、文成公主、鄭成功收復台灣、李白與杜甫、戚繼光抗倭、司馬光發憤治史。看了這些形像生動地再現歷史的雕塑,盡管都是我早已熟知的歷史故事,但是看著用雕塑的手法表現在這裡,還是感覺給人以強烈的文化震撼。參觀了這些內容,就走出了這條一步一景觀的東海路,時間也到了11:50分,下面就要進入著名的八大關風景區了,也是太平灣風景區。
海濱木棧道向前不遠,過了第三海水浴場,拐過一座小山坡,就進入了另一個海灣—太平灣風景區,這裡有用防腐木鋪成的木棧道,不棧道鋪著黃褐色防腐木,一邊是美麗的大海風光,一邊是懸崖峭壁,沿途有很多自然風光可以欣賞,也有木質座椅供人小憩,走在身臨大海的木棧道上,任輕柔的海風拂面而來,繞過花紅草綠的小山,穿過綠樹掩映的小道,這是一段非常浪漫又美麗的行程。這裡的視線很開闊,在這裡才真正地體驗到了什麼叫海闊天空。這裡有一些餐館臨海而建,看著擺放在海邊的一排排餐桌,突然覺得肚子有些餓了,看看表正好12:26分,也是吃午飯的時間了,於是就坐下來要了一小杯散啤和幾個小菜,因為是一個人,不敢多要,這種散啤是青島真正的特產,都是當天生產的,特別新鮮,出了青島是絕對何不到這樣的散啤的,只有喝瓶裝啤酒了。在這裡看著海,喝著當天的散啤,吃著海菜,這種享受是青島以外的任何地方也享受不到的幸福生活。13:30分准時出發,向八大關前進。八大關建築風景區公交:15、26、31、202、212、223、228、304、311、316、321、501、801路
八大關的“秀掩重關”是青島的十大景觀之一。說到八大關,那可是青島首屈一指的著名景點,青島人稱八大關是萬國建築的博覽。八大關景區東起太平角,西至彙泉角,八大關內的建築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麥式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八大關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所謂"八大關",是因為這裡有八條馬路(現已增到十條),是以八個關口命名的,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裡的風景區。"八大關"的特點,是把公園與庭院結合在一起,十條馬路兩側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人行道樹種各異,如韶關路全植碧桃,春季開花,粉紅如帶;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夏天盛開;居庸關路是五角楓,秋季霜染楓紅,平添美色;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寧武關路則是海棠……從春初到秋末花開不斷,被譽為"花街"。踏上八大關這塊寶地,到處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拍婚紗照的人們,我都被他們的幸福深深感染了。心情更加愉快了,腳步也輕快了很多。八大關裡的景點可是數不勝數的,每一棟別墅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佳話,著名的景點有花石樓、公主樓、元帥樓、宋家花園、朱德別墅、義聚合別墅、韓復渠別墅等,如果想每一處都仔細欣賞,那時間就是無限量的了。花石樓:花石樓(黃海路18號)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如果按近代歐式建築傳統模式去套它,好像並不十分貼切。樓的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台。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由於是用花崗岩和鵝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樓。花石樓主體共分五層,頂層為觀海台,側有鐵尖頂。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物正面造型,別致有序。而既可用於栽花,亦可用作晚間燃火照明的樓門台階下花崗岩石尊,足見設計者之匠心。我花了五元的門票進入了花石樓,院子裡是用於拍攝婚紗照的各種道具設施,我一直登上了花石樓的頂層觀海台,那才真能體驗登高看海的激動,整個太平灣景點的精髓都盡收眼底了。
相傳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也有老百姓說蔣介石也在此避過難等等,總之關於花石樓的傳說是太多太多。第二海水浴場 :在花石樓裡逗留了半個多小時,除了花石樓,走下幾步台階就是第二海水浴場了,過去這裡是青島最高級別的海水浴場,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個浴場風平浪靜,浴場東面有個小涼棚,木欄、木柱、瓦頂,似有不合時代之拍的感覺。但就是這個十分普通的小涼棚,卻有著不平凡的歷史。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曾在這裡召開。1957年,毛澤東主席來青島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和政治局擴大會議,擴大到各省、市、自治區委書記參加。會前,毛主席來第二海水浴場游泳時,在這個涼棚休息。他見這個涼棚寬敞,擺著藤桌、藤椅,面對大海,環境清靜,便決定會議在這座涼棚裡舉行。開會時,工作人員在四周掛上竹簾,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關於夏季形勢的報告》,後收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這座涼棚,曾多次維修,現在基本保持了原樣。 山海關17號的元帥樓:這是一座日本式建築。解放後,彭德懷、劉伯承、賀龍、羅榮桓、徐向前等共和國的元帥曾在此休養,因而被稱為“元帥樓”。太平角一路1號的朱德別墅:是一座西班牙建築,是八大關別墅區最美的建築之一。因解放後朱德先後兩次在此別墅下榻,由此被稱為“朱德別墅”。公主樓:位於居庸關路16號,是一座丹麥式建築。本世紀20年代丹麥一王子游歷青島,見此處景色宜人,遂令其領事在此建造了這座丹麥風格的建築,准備請丹麥公主來青消遣避暑,故得名“公主樓”。宋家花園:位於居庸關路14號,是一座美國式民居建築。電視連續劇《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在美國生活的外景地,選擇這裡進行拍攝,故被稱為“宋家花園”。居庸關路11號:是一座日本現代仿歐式建築,曾作為紀實性影片《風流女諜》中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在日本的家外景地。解放後,陳雲、彭真、徐向前、羅瑞卿、劉亞樓等曾在這裡住過。八大關是我今天計劃在旅程裡的最多時間消耗景點,我在這裡走累了就坐在或躺在草地上閉目養神,有時候甚至隨著小鳥的搖籃曲進入了甜美的夢鄉,盡管我在這裡花費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還只能算是在八大關裡走馬觀花地走一圈,因為這裡的故事好像永遠都聽不完。在八大關裡逗留了三個多小時,原因是這裡的景點很多,休息的地方也多,為了不讓身體感覺太累,所以在這裡是邊玩邊休息,直到17:30分,我才從石凳上起來,走出八大關景區,進入另一個海灣風景區-彙泉灣風景區,它是我今天的最後一站,也是我明天的第一站。彙泉廣場 公交路線:104、202、223、25、26、31、304、316、317、604、801路。
走出八大關,西邊的太陽已經有了一些黃昏的感覺,海水也開始有了一點淡淡的金黃色,被譽為青島“城市會客廳”的彙泉廣場裡,已經是十分熱鬧了,游人熙熙攘攘,近千只鴿子飛翔在廣場上空,給人們帶來歡樂、祥和的氣憤,和北廣場島城最大草坪上的空曠形成很明顯的反差。我在草地上躺著,竟然在這樣的人聲鼎沸場合進入了夢鄉。我被一陣鑼鼓聲驚醒,睜眼看看已經是華燈初上的夜晚景色,廣場上的露天電影、群眾性文藝演出等活動開始了。入夜,高大的奧運倒計時牌和廣場裡五彩變換的噴泉、玲瓏剔透的水晶塔與繽紛的草皮燈變相輝映,使整個廣場流光溢彩,絢麗多姿。處處體現了“綠、亮、噴、響、飛”五字方針。我在這裡吃了自助燒烤,一直到十點多才回到家,我覺得只有領略了夜色中的風景,才算真正完成了一天的任務。 第二天行程線路與景點:第一海水浴場-魯迅公園-水族館-海軍博物館-小青島-天後宮-棧橋(第六海水浴場)-中山路購物街第一海水浴場:公交路線:104、202、223、25、26、31、304、316、501、801路。
清晨4:50分起床,十分鐘的洗漱,然後開車前往第一海水浴場,續接今天的路程,清晨的道路很暢通,我從東部上了東西快速路,在山東路下來,在走香港中路到第一海水浴場,正好是5:27分。然後把車停進第一海水浴場的地下停車場,又開始了第二天的徒步走青島。“彙泉踏浪”是青島的十大景觀之一。號稱東亞第一海水浴場,坐落於彙泉灣。雖然是清晨,但是這裡已經人滿為患了,一幢幢五顏六色的更衣室門前擠滿了換衣服的游人,寬闊的沙灘上,人們裸露的肌膚、色彩斑斕的泳裝、成排的遮陽傘,以及海水中歡樂嬉笑的人們和不遠處的白帆點點,構成好一派生動迷人的景像!
“第一海水浴場”是青島眾多海濱浴場中的佼佼者,它一向以坡緩沙細、水清浪靜而著稱。
如今的第一海水浴場經過重新改建後,更加突出了“顯山透海”的自然設計理念,使山海城相依相伴,渾然一體,不僅美觀,而且更加人性化,高高的木棧道觀景台,可以欣賞到這裡三面環山、綠樹蔥蘢的自然景觀,和現代的高層建築與傳統的別墅建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秀麗景色,海灣內水清波小,灘平坡緩,沙質細軟,是一處絕好的觀光、休閑、健身場所。友情提示:棧橋附近的小魚山也是一個不錯的景點,登上小魚山,可以將彙泉灣和青島灣的淺海景觀景色盡收眼底。門票是旺季:15元;淡季10元;魯迅公園(琴嶼路1號:門票5元)公交路線:6、26、231、304、311、312、316、321、501、801路。沿著一浴的木棧道繼續向西行,是魯迅公園,雖說它不是一個很大的公園,但它卻以獨特的風格成為青島的一個像征。1950年,經青島市人民代表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將“海濱公園”改名為“魯迅公園”。公園內建有《魯迅詩廊》、《吶喊台》、《魯迅先生自傳碑》等人文景觀。《魯迅詩廊》是一道民族建築形式的牆壁,牆壁鑲嵌著棕紅色花崗岩,上面刻有魯迅先生手書詩歌《詩廊》中央鑲有魯迅先生銅質浮雕頭像,這裡是一處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人文景觀。《吶喊台》面向大海,視野開闊,上面刻著魯迅先生《吶喊》一書中的部分章節。《魯迅先生自傳碑》坐落在迎翠亭內,石碑上刻有魯迅先生的自傳手跡。園內有石牌坊、茂密的黑松林,赫紅色嶙峋突兀的礁石,涼亭、海豹池以及著名的“青島水族館”等,景致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從彎曲起伏的狹窄石級從礁岩與松林間穿過,聽著海浪撞擊礁石,看著激起幾十米高的雪浪,耳邊仿佛聽見了魯迅先生的吶喊聲,令人震撼。公園正大門,這是原先留存的牌坊,正面由魯迅先生手書拼成四個大字——“魯迅公園”。背面由當代碑帖鑒賞家鄭世芬1932年所題“蓬壺勝覽”,“蓬”指蓬萊,“壺”指方壺,都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就是說魯迅公園的景致可以同“蓬壺”仙境相媲美。這裡有一尊三米高的魯迅先生站立的花崗岩雕像。
如今的魯迅公園,真正成為游人觀潮、聽濤、賞月、垂釣、消閑的理想境地。“彙濱垂釣”曾被譽為舊青島十景之一。時間到了7:30分,坐在公園內的礁石上,補充一點自帶的面包和早餐奶,繼續前進。
友情提示:魯迅公園附近有海底世界(萊陽路1號,門票是成人100元,兒童80元,參觀一次大約一個多小時)、水族館(萊陽路2號,門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海獸10元)、海產品博物館等景點,如果有興趣可以進去看看。公交路線:6、26、316、304、202、228、223、801路。
小青島(琴嶼路2號;門票:旺季15元,淡季10元)公交路線:6、26、316、304、202、228、223、501、801路。“琴嶼飄燈”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小青島是值得去的好地方,它小巧如螺,美景天成,因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小青島與棧橋上的回瀾閣如同青島灣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現今的小青島上,黑松遍布,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扶疏,琴女雕塑那婀娜的身姿和造型別致的花廊、水榭、涼亭、餐廳等,使小青島更加嫵媚動人。站在小青島上,可以觀賞青島美麗的城市建築風光。我在小青島上玩了大約40分鐘,於8:20分返回。 (友情提示:海軍博物館:地址:萊陽路8號;門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公交路線:6、26、316、304、202、228、223、501、801路。
如果你帶著孩子旅游,這裡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因為它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處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面貌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現包括軍服禮品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館藏的數千件珍貴文物,軍服禮品展廳陳列著人民海軍各個時期的軍眼、軍銜和友好國家及軍隊贈送的珍貴禮品。在軍服展室內展示著1950年1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的第一批服裝——“五o式”軍服,以及1955年10月實行的“五五式”軍服、1965年5月實行的“六五式”軍服、1985年改革以後的“八五式”軍服,還有目前全軍實行的“八七式”軍服。而禮品展室內各國贈送的禮品可謂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這些禮品是中國海軍在國際交往中獲得的饋贈,其中多為各國海軍軍徽、艦船標志等,形形色色,極為珍貴。其中一柄黑鞘鎏金長劍,為1989年馬辛春將軍率鄭和艦訪美時,由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吉姆斯.多塞中將所贈,此劍劍身優美,寒光閃閃,極其精制,堪稱上乘珍品。武器裝備展區建在院內廣場上。廣場整齊陳列著各種退役的武器裝備,按照武器類型分艦艇、導彈、飛機、雷達、火炮5個展群和一個特殊展區。海上展艦區設在小青島連陸大堤的海灣內,那裡停泊著光榮退役的“長城號”潛艇、“鞍山號”導彈驅逐艦和“鷹潭號”航空導彈護衛艦。“鷹潭號”與“鞍山號”艦體宏偉,禮節旗在海風吹拂下,獵獵作響;鷹潭艦是我國第一代053K型艦對空導彈護衛艦。你還可以在這裡親自登上潛艇,感受一下那份自豪。友情提示:天後宮,門票旺季8元,淡季5元。位於海軍博物館到棧橋中間的太平路19號 (天後宮是一處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間的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二進庭院,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也是了解青島歷史的重要資料。
正殿內供奉天後—媽祖,這尊高2.8米的媽祖像是由整條樟木雕刻而成的,並且在媽祖故裡莆田開光分靈的,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兩邊還雕塑有媽祖的護將“千裡眼”和“順風耳”。整個正殿內顯得莊嚴肅穆。正殿兩邊分別為財神殿和龍王殿,正殿兩邊廡房為民俗博物館,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間工藝的大全,是一中國民間文化的縮影,也是我國民俗藝術的寫照。)棧橋(第六海水浴場)公交:2、5、8、25、26、223、301、304、305、307、316、321、501、801路
“飛閣回瀾”的棧橋回瀾閣,是青島之大景觀之一。都說來青島如果不到棧橋,就等於沒到青島,的確是這樣,因為上百年來,棧橋始終是青島的第一標志和像征。還不到九點鐘,棧橋上已經是人流如織,人多得讓人想照一張像,都找不到誰是主角,棧橋邊有游船和快艇碼頭,幾位老者正在回瀾閣外圍的牆上做著跳水運動,引來很多好奇者駐足觀望,在回瀾閣上憑欄眺望,只見小青島山岩峻秀,林木蓊郁,紅礁碧浪,綠樹白塔,如一幅美麗的圖畫。
近幾年,青島開展了“挽留海鷗”的活動,很多人在海邊拿著食物喂海鷗,成千上萬只海鷗在青島灣內自由翱翔,時不時地從游客手裡啄幾口食物,繼續飛翔,這個人與自然和諧的場景讓我很感動,我也拿出面包做了一次海鷗的飼養員。11:03分,我游完了棧橋,我的徒步走青島計劃基本上完成了。因為水族館、海軍博物館、天後宮我沒有進去,所以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我現在棧橋的地下商場裡逛了逛,中午去中山路的麥當勞餐廳,然後在中山路很隨意地逛了逛商場和一些專賣店,如果你是初來青島,中山路依然是一處逛街購物的好地方,這裡有很多青島特產,價格也很合理。友情提示1:棧橋西邊的好世界海上皇宮、八大峽公園、天馬游釣娛樂中心、友誼國際游艇俱樂部、中苑海上廣場等也是不錯的一道風景,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前往。2、棧橋附近的江蘇路15號的江蘇路基督教堂,是一處美麗典雅的歐式建築,如果趕上禮拜日,這裡的九點到十點是禮拜時間,不妨坐下來一個小時,聆聽一下牧師的講道,讓心靈得到一次寧靜和慰撫。3 :青島夏天有兩大節日:七月的海陽節和八月的啤酒節。如果你趕上這兩個節日來青島,熱鬧自然不必說,但是住宿也會很緊張,需要提前預訂。

(這樣美麗又神聖的地方,有數不清的情侶就是在這裡走向婚姻的紅地毯)

(美麗大大海邊,是情侶們立下終身誓言和留下青春靚麗身影的聖地)

(海邊的花石樓,訴說著青島的歷史)

(五四廣場,如今是青島的新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