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從客戶拜訪完成後,便由朋友駕車一路從深南大道直達羅湖口岸——去香港。自從辦理好了港澳通行證後沒想到這麼快就有機會去香港轉轉了,真是有福!
雖然是第一次出境,雖然在辦出境手續處走了許多冤枉路,但對我來說這是多麼的開心和新鮮啊!
事先在火車站的港幣兌換點,我用了RMB110元兌換了HK$100.15元,全當作用來交通花費。
火車票分為很多種,有單程票,來回票,免費票等,根據距離來買票的,坐到終點站要36元多港幣(單程),當時我運氣好,別人多買了幾張來回票,讓給我HK$45元,真是開心!
從羅湖口岸去香港一定要坐火車進入香港內地的,此行的目的地是銅鑼灣,向列車站工作人員打聽了大致的行程和交通路線,我要坐火車到終點站——尖東站,然後轉乘地鐵便可以到達銅鑼灣。
從終點站出發自然我便找到了座位,列車很干淨,和上海的地下軌道差不多,不過直向的座位(同上海列車裡的座位)最多能坐4人,而每節車廂的角落部位有放置橫向的二人座位,兩邊各兩排,能做8人。
香港人在車廂裡顯得很隨便,幾乎每個年輕人胸前都有掛著MP3,而女孩子往往利用乘車路上的時間抓緊化妝,很特別;而年紀大的聚在走道中間談笑風生,但很注意周圍,不會打擾到別人。上下車都能保持很好的次序,這點我很欣賞。
大約50分鐘左右的時間,列車已經靠到了尖東站,這時列車站台的時鐘停在17:42左右。
我這時應該轉乘地鐵,不過很方便,轉乘地鐵不需要走很多路,就像上海的一號線轉乘二號線一樣。不過在地下通道中,被設計了快速通道電梯,就是浦東機場通道上的那種平行電梯,通行非常方便,而且加速了乘客的通行速度,很好的設計。
坐地鐵買票便遇到了小麻煩,香港人坐地鐵買票完全有機器來操作的,像一台台游戲機一樣,機器屏幕上顯示了一條條地下軌道圖,是觸摸式的,當時簡直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怎樣操作才好,身邊又沒有硬幣。看了操作說明後,恍然大悟:只要在機器屏幕上用手點出要去的站點,機器屏幕上就會顯示相應的金額,然後機器下方便會吐出磁卡的。比如我當時是在尖沙咀站頭,要到銅鑼灣,只需要在屏幕上點一下銅鑼灣的站點標記,它就會告訴你交通費用HK$11元。當時身邊沒有硬幣,所以就向地鐵站的Service Center工作人員兌換了足夠的硬幣。從尖沙咀去銅鑼灣要坐3站,途中我需要在金鐘站轉乘,途徑灣仔。
從銅鑼灣一出站,立刻被眼前的景像迷惑了,感覺很新鮮!
(小插曲:我一出地鐵站,第一反應就是用手機聯系同事,因為事先有答應他買東西的,最重要的是向他打聽路線。
然而手機上一下子沒有了“中國移動”的標志了,我預計到可能沒有開通漫游服務,我不放心,還卸下電池板,重起手機,還是不行,這下玩完了!在詢問了N多個港人,走了N多條街後,終於找到了公用電話亭。之後,在我試了3張Visa卡,打了N多個Free Call for Help後,竟然沒有成功聯系到同事。其間,我曾試圖打對方付費電話聯系同事,或是打到移動公司要求立馬為我開通漫游功能,但終究無果,我太失望了!我竟然在這個小小的公用電話亭浪費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那個時候天都已經黑下來了!!!)
非常熱鬧的商業街,人來人往的一點都不比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人流來的少;街道不寬,不過街兩邊卻是高樓林立,掛在街邊的霓虹燈不斷的發射出燈光(剛出站時還沒有打燈),很濃的商業氣氛,商店一家緊連著一家。
上街沿很窄,容不得幾個人並排行走;但在不寬的馬路上卻不斷有來往的雙層巴士、的士。
街邊的金店有很多,基本上就是那些我們能在上海看到的一些牌子,店員都非常客氣地向客人打招呼,很客氣的。
還有不少鐘表店和電子數碼店,商品是一排一排豎著擺放的,真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餐館消費的費用就很貴了,但花樣很多,菜看上去做的也很地道,令人饞涎欲滴!
因為第一次來港,沒有多研究路線,我只是在一些街頭抓了些鏡頭拍了些照片。這一逛就是2個小時,當時我很擔心回不了深圳,因為地鐵和列車晚上要停運的,又擔心香港的酒店住宿肯定很貴的,我當時差不多8點不到,便向銅鑼灣地鐵站走去了。
這次是買回程的地鐵票,同樣的操作和同樣的價格,而此時此刻,我身邊的港幣(硬幣)中沒有HKS1元,幸好那時我拉住了一個老外,向他兌換了零錢。回程很順利,我在尖沙咀站特意看了下時間,覺得還有時間,我暫時沒有轉去火車的路線而直徑走向尖沙咀的上行樓梯。可以說香港的商業中心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晚上的香港,商業氣氛愈加濃厚。
街頭邊有很多黑人,後來我同學說他們都是“馬夫”,做介紹“白奶”生意的,我倒是被他們盯上過了,呵呵!
這次獨自香港初次出行,我覺得非常順利,當然這次只能是走馬觀花而已,但今後有機會我還會去的,去慢慢了解,慢慢習慣這個繁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