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故事都是從麗江開始的。20日
一清早就爬起來在麗江古城裡走了走,那時小雨淅淅瀝瀝,古城還睡眼惺忪。我們不經意地走到了大石橋(因橋下流水可映出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橋”),橋始建於明,橋身上雜草叢生,橋上光滑的五花石透著歲月的靈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閑愁不盛產,慵懶在這樣的時候倒是會在人的身體裡瘋長。
八點半回到客棧,和幾個客棧相識的同伴一起包車 去拉市海和束河古鎮,一天60元。拉市海旺季的門票很貴,騎馬加劃船標價280,我只講到了150元,應該可以再低些,僅供參考吧。我們先騎馬去拉市海的源頭,一路上看到很多向日葵,源頭有幾個小瀑布,然後原路返回,這樣往返總共要近兩個小時。之後去劃船,拉市海是高原湖泊,“拉”在納西語中是“荒壩”的意思,“市”意為“新”,所以可以想見,湖水是淺淺的。船夫撐一葉小舟載我們在湖面滑行,湖水很清,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的菱角,船夫采了兩個給我,很好吃。船夫說初冬的時候會有2、3萬只濕地鳥類從青藏高原繁殖地遷徙到這裡,來年3月再飛回去;那個時候很美。
之後我們去了束河古鎮,束河的門票30元,不過還要交40元的古城維護費,我們成功逃掉了這70元的門票,故事有些曲折,再加上我是首犯,這裡還是不供認了,不料這個故事總是為二從犯所津津樂道,唉,丟人啊。給後來人的建議就是,讓司機把車開到村子旁邊的小路上去,自己再走一段進村,之後就要見機行事啦,記住Little Jenny對Forrest說的,Run,Forrest, run!.
書上說束河是因村中一條青龍河蜿蜒如束而得名,村落中央四方街旁有座橫跨青龍河的大石橋,納西語中叫“吉阿橋”,意思是泉水彙集之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吉阿橋旁邊有一個曬谷場,高高的木拄兩兩相對,每根上有十幾個孔,可以把捆有玉米的木棍穿在兩個孔中晾曬。我們在村落中穿行,尋找有名的張皮匠家。途中遇到兩個當地的老婆婆吵架,語言不通不知道她們在吵什麼,大家可以看看照片,閑得無聊的想像力可以派上用場了。張皮匠家並不難找,村中的人都認識他,我們一路打聽到了他家,他老人家年輕時隨馬幫走茶馬古道,闖蕩在拉薩到麗江的路上,後來做了束河的女婿。他的家中有一些自己縫制的皮制品,比如皮帽、皮衣、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