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無法言說(之二)--第二天巴肯日出二人世界

作者: jargon

導讀10月3日 吳哥第二天----巴肯日出 二人世界 五點趕去巴肯看日出.最著名的中間的那條直道不知是雨季路滑還是什麼原因,不許人上,為安全計,我們也就乖乖地走了右邊那條人行道,之前沒看標示牌上的標示,實際上右邊那條道差不多繞山270度,如果老老實實繞上去的話,可能不止半個小時,走了一段,又看見一個禁止通行的長約10米的直坡,因天色已經很亮,怕錯過日出就取道那個直坡了,爬 ...

10月3日 吳哥第二天----巴肯日出 二人世界

五點趕去巴肯看日出.最著名的中間的那條直道不知是雨季路滑還是什麼原因,不許人上,為安全計,我們也就乖乖地走了右邊那條人行道,之前沒看標示牌上的標示,實際上右邊那條道差不多繞山270度,如果老老實實繞上去的話,可能不止半個小時,走了一段,又看見一個禁止通行的長約10米的直坡,因天色已經很亮,怕錯過日出就取道那個直坡了,爬上去是巴肯寺的北邊.

這個傍晚時號稱世界人種大本營的高地,在清晨時分靜得出奇,除了我們外,只有另一個男生,互相hello打個招呼後,他不久也下去了,整個巴肯山上只剩下我們倆.沒來之前想不明白為什麼作為高地,巴肯日落遠比巴肯日出聞名,實地看了一圈後發現此地作為日落名勝的確有它的道理,因為面西看日落時既能看見四周蔥籠的綠,又能望見遠處夕陽下西梅奔寬闊的水面.對著偌大的只屬於我們兩個人的巴肯山,當然要好好晃蕩晃蕩了,直晃到光線已經很強,若再不下去,別的點恐怕又人滿為患才離開.本想從中間的直道下去,過去望了一眼,泥地上亂石與樹根糾結,完全沒處落腳,本來已兀自猶豫,加之已上班的工作人員指示我們由人行道下去,沒什麼好想的,繞吧.

接下來是大圈.聖劍寺西門北面的小池塘有一種羞達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的美,有意思的是,同是西門外的小池塘,北面的就且清且靜,而南面的就是混濁的紅色泥水.聖劍寺的結構非常簡潔大方,其特色在於一個接一個的門廊,忘了在哪看見的,據說這種結構是代表了人對時間無限及虛空的敬畏(記不清了)?? 等逛完出門時,我一眼瞅見一條小蛇飛快地在攪拌乳海的最後一個修羅手臂上竄過,驚叫一聲示意老公時,他只瞥見轉瞬不見的小半截蛇尾.接下來的東梅奔也不錯,感覺跟比粒寺很像,也是有廟山有塔殿的紅砂石建築.

中午回GH休息到三點半然後去羅洛士群,這一早期遺跡應該是歷史意義大於觀賞價值,羅萊寺果然小小的,還行,是破舊的紅磚寺,有年代滄桑久遠的感覺.巴孔寺的規模比較大,而且旁邊就有僧侶在此修行,晚風中僧人頌經的聲音悠揚而真實.基本上羅洛士的游人比想像中多很多,且多是台灣或日韓人士,在巴孔寺等著看日落時,還來了一隊疑似攝影隊的人,個個長槍短炮,拿著N粗的三角架,讓LG好一陣羨慕.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