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慶長假第四天(10月4日),本來計劃著去江西三清山的。誰料於前一天去火車站一問,被告知早就沒有去玉山的票子了,要到9號才會有票。既然如此,我便去買了去沈家門的車票(39元),決定去中國的最東的地方——東極島開開眼界。

早早地,6點鐘就從寧波出發,9點半至沈家門汽車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至半升洞碼頭(2元),誰料被告知東極島的船票不能過於提早買的,只許即買即走。既然如此,我返回汽車站乘上了去朱家尖的中巴車。
朱家尖正在舉辦每年一屆的國際沙雕節(60元),今年是第8屆,時間從7月中旬到10月。雖然沙雕節即將落下帷幕,但時值國慶,南沙景區內游人紛至沓來,慕名而來看沙雕。

沙雕,在我的腦海裡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沙子,在我的印像中就是流沙,是靈動的。俗話說:“一盤散沙”,就是說沙子的可塑性極差,用沙子進行雕刻,其本身就讓人感到吃驚,而將“散沙一盤”的細沙雕刻成不同的形狀,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所以,我總覺得用細細的沙子來雕出一件件維妙維肖的藝術品,極為神奇。
親臨現場,身臨其中,我俯下身小心翼翼地觸摸沙雕,感覺到皮膚劃過的是粗礪的沙子,硬繃繃的。顯然,沙雕的表面被塗噴了使之固化的膠水,要不遇上一陣強烈的海風或一場大雨,頃刻間就消彌無形了。看今朝,土黃色的沙子在這裡凝固,凝固成一尊尊形神兼備的沙雕,主題內容以童話故事為主,如“海的女兒”、“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漁夫的故事”,演繹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雕塑美。

論到朱家尖的沙灘,我倒覺得平淡無奇了。也許我這個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人,見慣了我們像山的沙灘,在我眼裡,這裡沙灘都是一般類別,一般模樣。如果僅僅是為了看一下沙灘,領略一下海濱浴場,大可不必舍近求遠,直接去寧波像山沙灘得了。素有“海上仙子國、東方不老島”之美譽的像山,其境內的“松蘭山海濱沙灘”和“中國漁村”這兩個沙灘,並不亞於舟山的朱家尖。

出南沙,往右走上七八分鐘,就是情人島了(50元)。聽依依說,情人島看海上日出,挺不錯。我去的時候天色已晚,一個人就沒進情人島,就在旁邊的海台山賓館看看雲集門前的鴿子,這些鴿子不怕生人,能與人和諧相處。又聽依依說,南沙往左的方向一直走,則還有一處比南沙還寬廣的沙灘,而且不收門票。雖然如此,暮色濃,腿腳倦,只有留待下回求證。
夜宿朱家尖(80元,農家賓館),閑著無事,一個人慢慢踱步,再度入南沙景區。夜色下的南沙,少了一些白天的鬧哄,多了幾分平靜。鱗次櫛比的沙雕都打起了紅紅綠綠的射燈,沙雕猶如披上了霞光,打扮得流光溢彩。矗立著、沉默著,接受著三三兩兩的游人的閱覽。晚上八點半,景區清場,沙雕的景觀燈滅了,周圍一下子暗淡了,沉寂了許多。此時,月光如水,如影隨行,人影綽約。
月色、沙灘、濤聲。不可辜負如此良辰夜景。脫了鞋,赤了腳,踩在沙灘上,冰涼冰涼的,褪卻了白天的溫和,涼得驚人。迎著海風,我索性在微涼的沙灘上席地而坐,聽聞著一浪賽過一浪,在月光下翻著銀花,一陣一陣地,逼人眼。閉上眼,濤聲如鼓,不絕於耳,兩耳不聞窗外事,只聽海潮嘯。
>> QQ: 742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