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深秋,偶然翻出幾年前寫的一篇游記,盡管事過境遷,但如今讀起來依然往事歷歷在目。現在稍加注解改動後貼出來,以饗那些身上沒有銀子但是腳步卻一直不肯停駐的孤獨的旅人們,因為,在路的面前,我們是一伙兒的!/郭大胡子
引子公元2003年10月,一整段艱難的歲月,備考CPA,狂背書狂做題狂做題狂背書,待出得考場,才深深感到又被中注協娛樂了一把。暫不去附和各大注會審計版BBS訴苦大會上痛說家史的那遍野的哀鴻們,離開這個讓俺疲憊的城市,去看看深秋的大海,去看看自由的海鷗和那一干快樂的蝦兵蟹將們。
第零天(2003-11-02星期七)
一早醒來,躺在床上閉著眼睛作預算,思前想後,回顧一年多來貧困潦倒的日子,認為奢侈一把是十分必要的,咬咬牙狠狠心,就300吧!待到睜開雙眼,看看家徒四壁的陋室,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變賣的了的時候,開始認為奢侈一把是十分不必要的。等穿完衣服,預算已經降到了150元。150塊錢,吹吹海風,嘗嘗海水(此處指海邊的自來水),能撐幾天撐幾天吧!
去哪兒?牆上斑駁的地圖前我駐足了望:普吉,巴哩,馬爾代夫還是三亞?就是買掛票150也連零頭都夠不上,擦干口水,把目光轉向渤海灣。淡季旅游,偏一些的旅游區能否保障吃住都是個大問題,畢竟這個季節要是在沙灘上忍一宿那可真就體現我佛大無畏之精神了。誰下地獄,俺也不下地獄!思前想後,最後確定路線:吃住在秦皇島,畢竟是大城市有保證,看海在北戴河,景色美就是美,大牌就是大牌,同花順就是同花順,倆貓仨二就是倆貓仨二,不服不行!秦皇島外打魚船,俺倒要看看誰那麼大膽,這天兒還出海打魚。
上網查火車時刻和票價,唉!又變了!列車時刻表11月1日剛剛換冬裝,高參網的高參宣告過時,幸好21COS的更新還算麻利(後注:現在早就不用這些網站了,查詢全國精准的列車時刻表的網站如今那是“相當”多了),反復評價時價比後,確定坐4495去,視情況坐4458或1468返回。草草地規劃了路線後,打電話通知家人和朋友,告訴他們俺要離京幾天散散心,去海邊繁衍生息,哦,對不起,打錯了,是休養生息。當告訴他們我的計劃和預算時,俺MM哈哈笑著說:行,第二天早上我去北京站劈客你啊噗!
晚上在BANDARI美妙悠揚的日光海岸樂曲聲中,俺帶著美麗的憧憬沉沉睡去,嘴邊又流下了幸福的口水~~~
第一天(2003-11-03星期一)
一早睡到太陽曬PP,N個懶腰和哈欠後,搖頭擺尾著爬起了床。洗洗漱漱照照鏡子,吃吃喝喝淨淨肚子,開始准備行裝。於是翻出買菜用的帆布提兜一個,內裝:毛巾一條,肥皂一塊帶盒,牙刷牙膏一套,大水杯一個,閑書一本;隨身攜帶的有:手機,充電器各一,瑞士軍刀一把,藥品若干,現金150元,信用卡一張備用,帽子一頂,到樓下買當天北京青年報並附送下周廣播電視報一份。磨磨蹭蹭到11點整,穿好衣服,出發!目的地:北京東站。
原來北京的東城和俺們北城的車堵得一樣厲害,快12點半了419才蹭到朝陽公園,心裡盤算著不好,趕13:18的火車要懸,要抓緊抓緊再抓緊,抓緊時間先買屜包子再說。嚼著包子上了31路,到了一個叫做“火車站”的汽車站,下了車,發現這裡既不是一個汽車站,也不是一個火車站,而是一個農貿市場。(後注:後來發現,這裡其實既有汽車站,也有火車站,更是一個碩大無朋的農貿市場)一陣亂打聽後,經歷了一段曲折而漫長的路,終於在一點左右趕到了北京東站。撥開門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陳舊的車站,開始懷疑自己還在北京嗎?(友情提示1:北京東站即東郊火車站原來是貨運站和客運停靠站,並非客運始發站,所以比較簡陋。現在有少許普快列車為分擔北京南站的負擔而從這裡始發。友情提示2:4495次早已經改為北京站首發,03年的老黃歷了,請各位看官不要按圖索驥)
擠到售票口,發現滿屋子人卻沒人排隊買票,經仔細觀察調研考證,原來他們都已經買完車票了。俺一臉慈祥地把臉貼到窗口上,微笑著問:“師傅,4495還有座兒嗎?”
“有的是,一千多空座兒呢!”
“是22嗎?”
“要22張呀?”
我K,瘋了,一個人坐22個座!
“沒沒沒,是22塊錢一張嗎?”
“對對對!幾張?”
“一張一張,坐到頭兒!”於是一手掏錢一手掏票。
開車前最後在站口繞了一圈,上了趟廁所,又仔細察看了地形後檢票進站。進門時眼前是12號車廂,走了半裡地才到俺票上印的4號車廂,路過的全是空車廂,卻愣都不讓俺上。想想當年在米國乘火車時檢票的黑大叔一句Anywhere讓俺結結實實地感到了自由的幸福。所以上車以後,俺立刻逃離了人頭攢動的4號車廂,也Anywhere了一把,往回走找了一節空車廂坐定,開始仔細端詳這個叫做火車的交通工具。真好!跟俺上回去秦皇島時坐的火車一樣,不過俺上次去時是1982年。還是古老的火車,古老的的長條綠色革面椅,古老的小餐桌,餐桌上躺著些許古老的某些海洋脊椎動物的殘骸,古老的氣味,古老的瓜子皮,還有看上去古老的我和古老的雙層玻璃窗,就是用手使勁捏住窗戶左右下角的開關再用力就可以隨意上下開關的那種。
火車越來越先進,密封的就越來越嚴密,卻越來越聞不到大自然的氣息,對於俺們這種喜愛苦行的驢友來說,也就越來越沒有了旅行的感覺,回到記憶中的車廂,卻有一種懷舊的心緒湧了上來。
暫且壓住亂七八糟的心緒,先得搞定被壓得亂七八糟的包子。就著滿滿一瓶涼白開,十分鐘溝滿壕平,心滿意足,想要對著窗外送行的人群瀟灑的揮一揮手,卻發現車已經開了半天了。兩邊的黃土地夾雜著三三兩兩的牛羊飛快地向身後逝去,新的黃土地夾雜著三三兩兩的新的牛羊又飛快地映入眼簾。睜大眼睛神情的凝望窗外十分鐘,才發現景色竟如此單調與無聊。
於是蜷腿躺下,30分鐘看完了當天的北京青年報,10分鐘看完了廣播電視報,起身看看,車廂裡僅有的幾個人都躺下了,紛紛開始享受硬臥的待遇。望望窗外,驀然平地裡長出幾座山來,心中大驚,暗道:一定是到了薊縣的地盤了!復躺下,開始進入半夢半醒狀態:即GG從身邊經過時“夢”,MM從身邊經過時“醒”,如此往復,渾渾噩噩的走走停停了2個多小時後,列車喇叭說:本車前方到站是昌黎車站,欲停靠N分鐘。這才想起已經離海真的不遠了。
打開窗戶聞一聞有沒有海的味道,凄厲的北風呼嘯而入,連忙放下窗子,環顧四周,都是怒目而視的眼神,連忙躺下繼續裝睡,早已顧不得辨一辨是海的味道還是對面腳的味道。
“北戴河車站到了!”喇叭又開講。趕緊爬起來,看看這個闊別了21年的車站。整個車站顯然經過了整修,刷了大約一米五高的蔚藍色的牆裙,中間點綴著片片帆船,把掩映得分外祥和與靜謐,顯然一派旅游城市的模樣,感覺不錯!想趁著停車打開窗再聞聞,剛打開窗車就開了,慌忙關上,環顧四周,卻發現怒目而視的眼神都已下車了。
五點半左右,那個以中國第一個皇帝命名的城市終於到了。出得站來,天色已暗,滿街的霓虹燈上的字跡提示我已經從一個城市到了另一個城市。拉長了耳朵聽聽四周人們的談話,還好還好,都能聽懂。陌生的人陌生的臉孔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天空俺都不怕,就怕陌生的言語,旅行中最擔心的事莫過於不能正確交流而誤入歧途。
進售票廳大致看了一下回京的車次和時間,在站前公共汽車站搭上34路公共汽車直奔此行的一個目的地:燕山大學。外出旅游,逛當地著名的大學和博物館已經成了俺的一個習慣,而吃住在大學裡更是一種安全,安靜且經濟的選擇。而不可否認的,“燕大”是秦皇島最好的大學!即便是從整個河北省甚至全國來講,那俺就知不道了。
由於天色已晚,以下行程就不細說了,看不出秦皇島與北京有什麼大的區別。“燕大”至少從外表上看名不虛傳,有大校的氣勢,干淨整潔(第二天才發現原來校園正要迎接什麼評估團,估計臨時突擊了若干下),一個石砌的大水池瀑布給我印像頗深,主樓雄偉,洗澡便宜(無論師生均兩塊一位)。在燕大小區裡面吃了一頓經濟實惠的飯,又白喝了人家兩碗湯,捧著肚子出來找地兒睡覺。單身教師宿舍,不行!研究生宿舍,沒戲!燕大賓館,太貴!女生宿舍,亂棍打出!繞了一大圈也沒搞到一張床,終於放棄,跑到馬路對面找了家干淨&安靜一些的旅館住下。望著四人一間的簡陋的屋子,心裡想著:明天爭取住到海濱去。閑逛了校門口那一片由小攤販小飯館小商品小發廊組成的小集貿市場後,沉沉睡去,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買地圖!從而為第二天犯下的重大錯誤埋下沉重的一顆雷。
本日花費:
報紙一份1元(北京青年報+北京廣播電視報)
午餐杭州小籠包子4元(16枚,包子論“枚”是俺跟魯迅魯大爺學的)
火車票22元(4495次北京東至秦皇島)
秦皇島公共汽車票1元(火車站至燕山大學)
晚餐3.5元(溜血豆腐+溜肝條+免費湯+米飯)
住宿20元
合計51.5元
未完待續… …
KUOTAHOOZI/郭大胡子作品
愚樸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