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數據和景觀 面積:12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245萬左右,其中藏族人口209萬。位置: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南隔喜馬拉雅山與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國接壤。北部和東部與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為鄰。首府:拉薩
藏傳佛教
自公元7世紀,從唐朝和印度等地傳入西藏,經過長期的發展,歷經曲折,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義,又具有濃郁藏族特色的“藏傳佛教”,即西藏本土化的喇嘛教,而喇嘛教政教合一的神權統治也一直延續到本世紀五十年代。
喇嘛教不僅作為統治哲學,也在事實上成了普通人民的精神家園,它造就了瑰麗的宗教藝術和文化,並潛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先後形成眾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魯派(俗稱黃教)、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
風俗人情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制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像征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滿,最後再喝干一滿杯。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打招呼:與藏族人打招呼時,一般在其名字後面加一個"啦"字,以示尊稱,行路時,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其次,在飲食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等規矩。
避觀喪:在西藏民間,天葬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喪葬形式。對於天葬,民間有許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觀看。旅游者應充分認識到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場觀看天葬。
在雪域西藏,一年中最絢麗多彩、激動人心的就是那些民族傳統節日了。幾乎每一個月都有一、二個節日這些節日,或者是一些民俗習慣活動久而久之地演變成了民眾的節日。
藏歷年節:藏歷,是中國著名的天文歷書之一。它的紀元是用夏歷的五行和十二生肖來計算,也是60年一輪、3年一閏。藏族人民過藏歷年節,一般是在正月初一日開始,延至三,五天。
花燈節:藏歷正月15日為花燈節。原是宗教信徒集會的日子,人們做許多酥油燈朝聖供佛。以後又增添燈塔、燈架,還用酥油花塑造出各種人物、花草、鳥獸,以供觀賞。
沐浴節:藏歷7月上旬,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中,都有一個群眾性到河旁洗澡的活動,人們稱之為“沐浴節”。沐浴節,因為要持續一周左右,也稱沐浴周。
雪頓節:藏語中的“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即吃酸奶子的節日。現在雪頓節的活動內容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所以有人把它稱為“藏戲節”。時間一般在藏歷6月底7月初。
賽馬節:跑馬射箭是藏族人民普遍愛好的體育活動,一般在每年藏歷7月底至8月初舉行。賽馬期間,牧民們還搞一些物資交流。
望果節:是藏族人民預祝豐收的節日。一般在莊稼成熟之際舉行。活動內容有賽馬、射箭,唱藏戲等。
薩噶達瓦節:藏歷4月15日,相傳是釋迦牟尼誕生成佛日;又傳是文成公主到達拉薩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拉薩藏民都要集會和游園。
藏木林吉桑節:原意是“世界供佛日”,每年藏歷5月15日過節。民主改革後,每年5月1日到15日的半個月裡,拉薩藏族群眾走出庭院,到“林卡”(即公園)散步、載歌載舞、野餐,形成群眾性的“逛林卡節”。
牛節:牛節是夏爾巴人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據說每年春草泛青時,夏爾巴把牛趕到山上喂養,到秋風起草木落時,男女老少上山把牛接下來,為牛接風洗塵,給牛戴鮮花,喂青草和鹽巴,祝它門一冬膘肥體壯。這種遺風,不光是為讓牛繁衍興旺,而且還有一種對人的美好寄托:歲歲平安。
賓館旅社
拉薩和日喀則、江孜、那曲、林芝八一、山南澤當等大中城市都有比較好的星級賓館,其條件和服務水准都可以使絕大多數旅游者滿意,當然,價格也會另人刮目相看。在這些地方還有些別具特色的小旅館很受旅游者的歡迎,比如說拉薩的八郎學旅館已經成為世界“十大山地旅館”之一。
其它各個縣城都有自己的招待所,但是條件也就限於能向你提供一間雨天不會漏水的房屋和一張堅實的床鋪,不要對它們的衛生條件寄予太高的期望。價錢多在20-30之間,你可以試著還還價。一般旅游者有興趣的阿裡、林芝一線很多區(比鎮還小)也有招待所,主要是提供給過路的長途貨運司機的。條件,也就是比帳篷強點,當然恐怕還沒帳篷干淨,價格上也差不多20-30左右。
另外,在西藏的很多地方的招待所裡,拉客人的司機是不用住宿費的,所以在進酒店(或招待所)的時候要和服務員問清楚。
很顯然,如果你旅行的範圍僅限於大城市,比如拉薩、日喀則、江孜、澤當這些地方,睡袋並不是有很大的用途,因為這幾個城市旅游的設施,酒店都比較好,但是如果出了上面幾個地方,睡袋還是西藏旅行必須的裝備之一。 在通常條件的野外路線裡,比如游客多去的阿裡,一個1.5公斤的鴨絨睡袋基本已經夠用。很多的招待所都能夠提供一間房子、床和不太干淨的被子,如果是七、八月西藏最暖和的季節,對睡袋的要求並不算很嚴格。由於道路和車輛的故障問題,你很可能要借宿在沿途的老百姓家裡,而有些地方能提供給旅行者的只有一間空空蕩蕩的石頭房子。如果是租車旅行,防潮墊應該並不算是個很大的負擔,還是應該帶上。
飛機:
拉薩貢嘎機場與成都、重慶、西安、北京、上海、廣州、昌都、加德滿都之間都有直接航班,原來所有飛西藏的航班都采用的是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機,最近也有一些空中客車在飛西藏的航線。自從1956年通航以來,還沒有出現過大的空中事故。
機場交通:
拉薩貢嘎機場位於拉薩東南的100公裡的貢嘎縣境內。機場有民航班車到拉薩市內,全程約須1小時30分鐘,費用為25元每人,終點是市中心娘熱路的民航售票處。
另外,在貢嘎機場的出口有很多出租車停在那裡攬客。你可以和別人一起包出租車去拉薩,一部車的費用大約在120左右,可以做4個人(不包括司機)。如果包車的話你可以要求司機把你送到拉薩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每天早上拉薩有班車到貢嘎機場,票價為人民幣25元。發車時間是早上6點,地點也是娘熱路的民航售票處大門口。另外,每天早上,在八郎學、雪域旅館門口會有出租車招徠生意拉旅游者去機場,費用是30元/人。考慮到早起的時候機場路上比較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建議旅游者還是坐民航的班車比較的安全。
注 意:
要指出的是,在旅游季節(7、8月)上下西藏的機票會由於大量到來的游客而變得非常的不好買。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在成都的售票處你是很難買到飛拉薩的機票的。建議委托成都的旅行社來替你定票,雖然這意味著你要付出一些額外的定票費,但是比沒有票而耽擱在旅途中要好很多。
旅游旺季到來的時候,尤其是7、8月間,拉薩的民航售票處會出售若干天(一般是5-7天)之後的機票,所以建議你提前到娘熱路的民航售票處(電話:028-6833446)去買你的機票。一般來說,提前1、2天才想起買機票已經來不及了。
主要旅游線路
拉薩是西藏旅游的中心,也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以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般來講,粗略的看一看拉薩大約需要2-3天的時間,而如果可能,我們建議你能夠花一周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流連於拉薩及其周邊的地區。用2-3天的時間你可以到“天湖”納木錯去看看,並享受一下在高原上野營的浪漫;或者你可以多花2-4天的時間到離拉薩不遠的山南或日喀則,進一步領略西藏特有的歷史宗教文化。
西藏的旅游格局,也是從拉薩向外輻射到日喀則、山南、那曲、阿裡、林芝和昌都六個地區,同時慢慢的形成了六條最常見的主要旅游線路:
1.拉薩--日喀則--拉孜--樟木線,這是西藏當地旅行社推薦外國游客最傳統的黃金線。在這條旅游線上,你會看到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則和這個城市裡扎什倫布寺輝煌耀目的金頂與班禪新宮;看到雅魯藏布江與年楚河交彙的河谷風光;看到古樸莊重的薩迦寺中的精美壁畫、唐卡和密如蜂房的藏書閣;看到世界屋脊上珠穆朗瑪峰和希夏邦馬峰等連綿不斷的雪山。從拉薩開始,至樟木出境,需要約8-12天的時間。
2.拉薩--日喀則--拉孜--措勤--改則--革吉--獅泉河(噶爾)--普蘭線,線路雖然艱苦而漫長,但卻充滿魅力。它要經過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裡高原。沿途,桑木巴提山圓錐形的金黃色山峰,扎日南木錯遼闊清碧的湖面,達瓦錯豐美的水草,巴林岡日群峰上的皚皚白雪,札達一帶神秘的古格遺址和荒漠而奇特的土林地貌,以及普蘭境內被多種教派譽為聖地的神山崗仁波欽和聖湖瑪旁雍錯,都會傾倒前來游覽的旅人。這條通往阿裡地區的線路現在是西藏最熱門的旅游路線,雖然一路上條件比較艱苦。從拉薩出發到阿裡,共有3條路線,你可以走不同的線路往返於拉薩阿裡之間,也可以從阿裡取道新藏線離開西藏。時間至少應該在3周以上(拉薩-阿裡環線)。
3.拉薩--江孜--日喀則--拉薩線,是一條旅游環線。走在這條線,要跨越雅魯藏布江上的曲水大橋,登上岡巴拉山口,面對碧波映天的羊卓雍湖。抵達古城江孜時,可以觀瞻抗英遺址--宗山炮台和白居寺內被譽為西藏獨一無二的“萬佛塔”。從江孜向北,在日喀則游覽古老的夏魯寺後,再經仁布、尼木縣返回拉薩。這條路線以展現西藏絢麗的歷史和宗教文化為主,兼顧到了自然風光,而且時間比較短,不算在拉薩市內的游覽,全程時間在2-4天。
4.拉薩--山南(澤當)線。山南,是藏民族的發祥地,曾擁有古老的雅礱河谷文明。現在已被辟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沿途有西藏的第一座寺廟--桑耶寺、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塊農田--索當、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加上扎塘寺、藏王墓、拉姆納錯聖湖和哲古草原等,處處向游人訴說著藏民族的興起和滄桑。這條線路基本就是為了了解藏族的歷史,拉薩到澤當只有200公裡的路途,算上當地的游覽,2-3天就夠了。而且,這條線路還可以和拉薩--江孜--日喀則--拉薩的旅游環線結合起來走。
5.拉薩-那曲-格爾木線,是一條沿青藏公路、以草原雪域風光為主的線路。出拉薩向西北,首先途經藏於深山之內的楚布寺。再向西北抵達著名的地熱區羊八井時,在很遠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地面上升起一縷縷蒸氣。一過羊八井折向東北,連綿的雪峰和無際的草原將一直伴你而行。如果想目睹西藏第一大湖--納木錯,則要在當雄向北,穿越草原和念青唐古拉山。那曲是藏北的重鎮,每年八月的羌塘賽馬節遠近聞名。拉薩到格爾木有直達班車,全程約1200公裡。推薦把它作為下西藏的線路。
6.拉薩-林芝-山南(澤當)-拉薩線。在這條環線上的林芝被稱為“西藏的江南”。這裡有墨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巴松湖民族度假村,還有被稱為世界第一大峽谷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它雖然很難進入,但卻聞名遐邇,是探險旅游、科學考察的好去處。這條線路全程約2000公裡,一般的來講,需要4-7天。
綜上所述,如果你在西藏有2周的時間:其實你已經可以看到西藏一些最主要的著名景點了,包括拉薩,日喀則,江孜,珠穆朗瑪峰大本營,薩迦等等。建議你租一輛陸地巡洋艦來完成你的旅行。
如果你在西藏有1個月的時間:一個月時間意味著你有時間很仔細的游覽拉薩附近一些很有特色的景點,比如說桑耶寺、甘丹寺。同時,我們強烈的建議你能把珠穆朗瑪峰-阿裡一線列入你的計劃。
如果你在西藏有2個月的時間。很少能有人能有機會用這麼多的時間可以從容而有全面的一一領略西藏的魅力。我們依然建議神山聖湖作為核心的旅行安排,其他的地方,請您仔細閱讀我們的西藏目的地指南以確定您最需要的旅行計劃。
此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和挑戰的建議,那就是:橫穿西藏。很顯然,除了最通常的青藏線加中尼公路以外,無論是東西向或者是南北向的穿越西藏公路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至少要50天的時間--和一輛屬於自己的越野車,那麼沿川藏線或滇藏線進入西藏,直抵拉薩,然後再走阿裡之路,從新藏線離開西藏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一條線路。但是,它的道路條件比較容易受季節的影響,尤其在雨季裡更是如此,推薦你在春秋季節進行。
注意事項
特別注意事項:
一. 在藏區偶見身掛紅、黃、綠布標的牛羊徜徉於郊野,可不要隨意驅趕、傷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切勿以獵槍對准鷹鷲,藏民忌諱傷害他們的神鳥。
二. 未經同意不可入廟,入廟後不可吸煙。廟內物品觀看無妨,不可擅自觸摸佛像、經書、拍照。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時針方向行進,有些秘宗的地方禁止婦女進入。
三. 步入藏民的帳篷、居室,不可用腳踩門檻,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四. 藏民伸舌頭,是表示尊敬而並非嘲笑;合十則是一種禮節。
五. 關於吸煙:
A,拉薩什麼煙都有賣的,真假率也與內地差不多。東側的自由市場有香煙的批發市場,成條買較便宜。 比內地貴兩元錢。
B,在西藏各地跑車的司機,一般多抽雲煙或烤煙型香煙,像內地司機愛抽的外煙西藏司機卻不習慣。搭車時敬煙,像 "紅河”、“紅梅”、“石林”就足夠檔次了。
C,西藏的喇嘛教徒不抽煙,在寺院區內也不要吸煙。
D,牧區的婦女甚至少女也往往抽煙,問道遞煙、喝茶敬煙等都屬禮尚往來。
E,高原氧少,以少吸煙多呼吸空氣為佳。
六. 進藏前注意不要感冒,如患感冒最好推遲進藏,因為在高原上感冒不易康復,嚴重的還會引起肺水腫及其他多種並發症。所以,准備一些感冒藥品和胃腸類藥品是非常必要的。
七. 西藏氣候的特點是干燥、缺氧、氣壓低。因此,進藏前隨身帶一些鼻腔外用軟膏和潤喉片可緩解干燥帶來的鼻喉部不適。
八. 由於高原紫外線比較強,據測算,年平均輻射值每平方米在6000~8000兆焦耳之間,因此,帶上太陽帽、墨鏡和防曬油是適宜的。
九. 關於天葬: 西藏政府和旅游機構都不鼓勵游客去看天葬,藏族人尤其是死者家屬,不願漢族人觀看,這是民族習慣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您有機會見到,請自重您的言行。
十. 不要在西藏購買任何野生動物的毛皮,野生藏羚羊的角,野犛牛的頭骨等等。這等於在支持在西藏日益猖獗的對野生動物的偷獵行為。而事實上如果你在離開西藏時被發現攜帶有這些物品,你自己很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麻煩。
十一. 不要付錢給被你拍攝的當地人,也不要強迫拍攝他們不希望你拍攝的內容,可以送他們一些食品或藥品來使他們增加對你的信任。不要試圖幫助沒有合法手續的外國人進入西藏。每一個旅游者都應該知道,國家有規定,外國人進藏旅行必須有旅游或外事部門的批准,並辦理旅游批件,同時,必須在有旅游車輛和導游陪同的情況下在批件允許的範圍內旅行。
關於高原反應:
去高原旅行都會面臨有高原病症狀的風險,過去一直把這些症狀錯誤歸因於流感或醉酒,一般1200至1800米就會有輕度高原症狀發生,而嚴重症狀的發生都不低於2700至3000米。我們一定要把自己旅途疲勞等在平原也會發生的不適與高原發生的不適應區別開。
經公路進藏的旅游者給他們的身體逐步適應高原提供了機會,但旅行社也有許多壓力。事實上,在一些高原旅行的經典路線上會有50%左右的高原病發病率(而飛到拉薩的旅游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喜馬拉雅山的另一邊尼泊爾統計過這樣的數據,旅行者每30,000人中將有1人死於高原病,每年因此有2-3人罹難。
上高原之前需要注意的是:
自己過去的身體狀況是否能夠接受環境的挑戰,這也許需要請教自己的醫生說明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重要的器官功能不全;避免出發前的感冒、發燒之類呼吸道常見病;保存充沛的體力。飛抵拉薩的旅游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病,因此參加旅游的人們進行一些預防用藥可能是必要的。預防方面包括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如西洋參、紅景天等,西藥目前認為比較好的是心痛定,但是有個別人會產生頭痛等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在高原上,解決一些常見症狀可以使用:芬必得治頭痛,維生素B6治惡心、嘔吐,如果仍感覺不適就應該上醫院治療。告訴你一個經驗之談就是不要背著大包袱上高原,這包袱就是你的恐懼心理。
其他還要注意的事項:
1.藥箱,提議旅客准備大小兩個的小型藥盒,大的放在背囊裡,小的隨身帶。
基本的藥物包括: 必理痛,阿士匹靈,感冒靈,傷風,牛黃解毒片,止咳水,喉炎丸,維他命C丸,白花油,紗布,胃藥,眼藥水及消炎藥,治感冒頭疼的(推薦:加合百服寧),腸胃藥;西洋參含片和金施而康對你的身體很有幫助。
2.墨鏡和太陽帽,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尤其在喜馬拉雅山區。
3.防曬霜、潤膚露和潤唇膏也是必須的,高原的空氣是干燥的,陽光是強烈的,以至於在貢嘎機場大家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游客帶著灼傷的面頰和鼻子離開拉薩。
4.關於隱形眼鏡:西藏塵土特別大,加上衛生條件欠佳,其實不宜帶隱形眼鏡,要戴的話,不妨考慮使用用完即棄型的鏡片。拉薩也有出售進口隱形眼鏡,價格和內地差不多。
裝備
首先,在西藏旅行攜帶的行李越少越好,當然,是在夠用的前提下。在高原上背負沉重的背包是一項很大的負擔。如果可以的話,應該盡量利用當地可以提供的設施和服務,而避免把用不著的東西背上高原。另外,考慮到要經常的背包移動,行李不要超過兩件。
背包:硬質的行李箱通常不適合於在高原的旅行。最好使用雙肩背的背包來負擔你所攜帶的裝備。背包的大小通常是由你打算去的地方的難度來決定的。挑選一個好的旅行背包是很有利於你的西藏之行的。
如果不是長途的旅行,並不需要一個超過45升的背包。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比較偏遠,或者包括一些野外活動,比如在聖湖旁邊徒步之類的。那麼一大一小兩個背包應該是更方便的選擇。
建議:就是帶一把小鎖去西藏,在交由其他人看管自己的行李的時候可以安心一點。另外,在有些小鎮的小旅館裡,房間是沒有鎖的,那時候也就更可以用上了。你的重要的證件建議你攜帶一個護照袋隨時帶在身上。
服裝: 在西藏的游客的裝束一般都是五花八門的。在夏天拉薩的街頭,你即可以看到有人穿著羽絨服,也可以看到有人穿著短褲,當然,也有人上半身穿著羽絨服,下半身穿著短褲。 帶什麼衣服和你計劃去的地方以及季節有很大關系。如果准備不充分,一旦遇到壞天氣,肯定會弄得自己手忙腳亂,在珠峰、阿裡等高海拔的旅游區趕上七月飛雪是很常見的事情。
下面是關於服裝的具體建議:
1、羽絨服,除非你只打算在七八月份去拉薩、日喀參加一次團隊游,否則實在無法想像在西藏旅行可以不帶羽絨服。即便是最炎熱的夏季,在喜瑪拉雅山區以及阿裡這些地方,一般晚上都在零度上下;在游客比較多的珠峰大本營,經常會有七月飛雪的場景出現。同時,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早晚的時候還是比較冷的。 當然,如果不是去特高海拔的,夏天的時候,穿件很溫暖的羽絨的背心或者毛衣,再冷的時候加一件防水防風外套應該就夠了。
2、我們要強調防水服裝的重要性。既包括防水的上衣,褲子,也包括鞋子。在西藏的七、八月,幾乎天天要下點什麼,服裝的防水性不好,實在是不可想像的。在雨季裡,拉薩地區多是夜間的急雨,而林芝等地區的降雨經常很多。
3、保暖的和防水的服裝談完之後就是貼身的衣服了。 如果去西藏有徒步或登山,還是應該准備一套排汗內衣的。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比較麻煩的,而且它會迅速帶走你身上的熱量,這是很危險的。一般的來講,在西藏進行野外活動,排汗內衣和保暖內衣都是需要的。另外,保暖的毛衣也是需要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我們還建議你在旅行前考慮是否已經攜帶了下列用品: 機票,照片(辦理證件用),羽絨服,外套,羊毛衫,羊毛內衣褲,內衣褲,運動衣襪,長褲,戶外運動鞋,羊毛襪,雨衣,遮陽帽,手套, 日用品:背包,表,軍刀,地圖,資料袋,錢,護照袋,證件,手電,備用食品和水,盥洗用具,手紙,濕紙巾,塑料袋,剃須刀,筆和紙,電池,墨鏡,護膚霜,潤唇膏,針線包,通訊簿,打火機,藥品,攝影器材
禮品: 由於西藏的相對的封閉性以及語言交流上的困難,攜帶一些小禮物給當地的老百姓會是個使他們更容易接受你的好辦法。通常的來說,糖果和鉛筆是送給兒童的最好的禮物。在包括喜馬拉雅山區以及阿裡這樣的地方,以及一些跟外界交流比較少的牧區,一些實用的禮物比如風干肉,罐頭,一些小的工藝品等等都能讓你比較容易的親近當地人。
當然,和中國的其他絕大多數地方一樣,香煙也是很好的禮物,無論在路途中遇到困難還是你期望結交當地的朋友的時候。要特別提到的是,在西藏,外國香煙受歡迎的程度遠遠沒有國產香煙高。
特別要指出的是,一些易於使用的藥品也是很好的禮物,但是,要考慮到你對藥品是不是足夠的了解,以及你是否有把握使接受你的藥品的當地人不會錯誤的使用它們。
旅游管理:
邊境證:中國公民在西藏旅行能夠涉及到的旅行證只有邊境證,在西藏的一些邊境地區旅行是需要辦理邊境證的,這些地區包括:墨脫、樟木、珠峰(算定日縣)、普蘭等等。要說的是最近在拉薩辦邊境證已經變的非常煩瑣。如果不是有特別方便的關系,建議大家還是在自己的地方辦邊境證的為好。
其他的,當然你應該帶上你的身份證,如果要在西藏境內駕車,還有相關的證件和手續。如果有計劃從西藏去尼泊爾,要保證你攜帶的護照和簽證在有效的期限內。
和很多不太了解西藏的旅游者想像的不一樣,西藏旅游系統的法制化管理其實是比較健全的。如果你在西藏旅游期間和旅行社發生了什麼糾紛,一定要來西藏自治區旅游局投訴,這是你捍衛自己合法權利最好的辦法。 西藏自治區旅游局位於拉薩市園林路,距離銅犛牛雕像南邊約300米。
具體解決投訴的部門是旅游局的質檢所:電話是0891-6834193。
當然,我覺得解決問題的前提是你和旅行社之間的比較完備的合同。的確,在西藏旅行要和旅行社小心的訂立旅行合同。實在不行就要相信旅游局了。就我所知,自治區旅游局質檢所處理投訴還是相當公正的,口碑不錯。
這裡有一份比較完整的租車合同,供大家參考:
租車合同
甲方:旅游者
乙方:車主(或旅行社)
1. 車主提供車況良好的越野車及司機一名;
2. 費用為XXXX元,包括全程的車輛使用,汽油費,車輛的維修及司機的酬勞;
3. 甲方負責司機全程的食宿;
4. 線路為:拉薩-羊卓雍湖-江孜-日喀則-薩迦-拉孜-定日-珠峰大本營-薩嘎-仲巴-普蘭-扎達-獅泉河-日土-班公湖-革吉-鹽湖-改則-措勤-桑桑-拉孜-日喀則-拉薩,時間共計20天;
5. 由於甲方原因造成超過合同時間,每天增加400元;
6. 由於乙方原因造成超過合同時間,每天從總費用中扣除400元;
7. 由於車輛損壞及維修造成的時間延誤不能認為是甲方原因;
8. 由於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誤不被認為是雙方責任;
9. 合同中未規定的事項,依照西藏自治區旅游局有關旅游車輛管理的有關規定協商解決;
10. 付款方式:先付XXXX元,余款回到拉薩履行完合同即付。
簽字: 日期:
有幾點要說明:
1. 一般先付的款大概是總費用的25-30%左右
2. 說實話,有時候去像阿裡這樣的地方,車輛的損壞和維修是很難避免的。最好做好這樣的思想准備。
3. 合同越詳細越好,最好連景點和萬一沒到景點怎麼辦都寫進去。
4. 一般的來講,如果你們的車在路上發生了長時間的、難以修復的損壞,車主(旅行社) 是有責任再排一輛車去安排你們完成旅途的。當然,這也最好寫進合同中。
預算
很多人大概都存在一個關於如何估計旅行預算的問題。去西藏的預算基本上包括這麼幾項:
1.交通。上下西藏,飛機從成都到拉薩是1200元;拉薩如果直飛北京會便宜一點1950元;臥鋪車從格爾木到拉薩是172元。上下西藏以及在西藏內部的班車的價錢基本上是1元/10公裡,你可以這個比例算出個大概來。當然,很多線路上不是所有的班車都會比較按時的出發和到達。在夏天,去阿裡一般20天,一般的陸地巡洋艦大約在12000-15000元之間,指60或62型,卡車大約要5000-8000元左右。去林芝、昌都大約是3-3.5元/公裡。
注意:交通的費用還應該包括一些比較異類的交通工具,比如渡船。在去桑耶寺以及去阿裡、林芝的路上都有一些渡人或車的渡口,收費都不貴。但是,桑耶寺渡口有些敲旅客竹杠的習慣,最好和去朝香的老百姓一起坐船。另外,渡口一般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只有上午下午才行,否則,就要好好求求渡工同志了。
另外,在有時候是在當地租犛牛或租馬的。特別是在西藏有些地方做徒步時。一般的來講,在藏北、昌都租馬的費用比較沒譜,在林芝就要好的多。從甘丹寺到桑耶寺有一條很好的徒步線路,就是一定要租犛牛的。當然,租動物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懂當地語言的翻譯,另外,你也應該有照料牲口的人。
2.住宿。 拉薩和日喀則、江孜、那曲、林芝八一、山南澤當等大中城市都有比較好的賓館,其它一般來講,各個縣城都有自己的招待所,價錢在20-30元之間,你可以試著還還價。有些區(比鎮還小)也有招待所。條件,也就是比帳篷強點,當然恐怕還沒帳篷干淨,價格上也差不多20-30元左右。
備注:另外,在西藏的很多地方的招待所裡,拉客人的司機是不用住宿費的,所以在進酒店(或招待所)的時候要和服務員問清楚。
在西藏旅行是很昂貴的。其中費用最高的無疑是交通費用,根本解決的辦法之一是自己開車上去,可以開回來,也可以在當地賣掉。如果租車的話,旅運公司理論上應該比旅行社便宜。當然,搭車肯定要比租車省錢。去阿裡搭車一般去是500元,回來是360元左右。其他像林芝、那曲有班車,就不用搭車了。如果是短途搭車,好像在司機中的行價是10-20元/百公裡/人。
還有一個法子就是坐長途客車,當地稱為“班車”。在西藏,除了阿裡和昌都以外,其它地區一般都是通車到縣。當然,班車不是天天有,一般也很少准時到,條件也比較差,要做好思想准備。
很多游客,特別是已經不是第一次上西藏的游客,喜歡在拉薩待很長的時間,其實在拉薩租一套單元房是個很好的省錢辦法,大概一個月300-500元也就夠了。
攝影與攝像
西藏不僅是專業攝影師夢中的聖地,也令每一個普通的游客一次次的按下快門。
針對一般旅行者的有關攝影的幾點建議:
1、盡量多帶膠片,經驗通常是帶多一倍的膠卷。
2、保護好你的相機,不要讓它長時間的在西藏的陽光下暴曬;小心西藏的風沙,不要在不 清潔的環境下使用相機;
3、換膠卷的時候要在背光處。
4、多帶一些備用的電池,因為西藏的低溫會大大的減少電池的壽命;
5、自己帶齊所有的膠卷,最好避免在西藏買膠卷。
6、在拍照時尊重而且盡量避免驚動你的被攝者,可以送他一些小禮物,但最好不要為這個付錢。
7、如果可能的話,帶上一個小的台式三解架和閃光燈會給你的拍照帶來很多樂趣。
如果是一般的旅游,輕裝是你首先要考慮的,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定焦頭一定要讓位於變焦頭,沒必要使用的東西一定不要帶。
當然,對於目的性非常明確的攝影師來說,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拍攝計劃包括什麼,所攜帶的器材應該完全從要拍攝的題材來決定,該帶的東西都應該帶上。能帶的,一定要帶上;不能帶,克服困難也要帶上。同時強烈的建議你如果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運輸器材的過程中使用硬質的攝影箱以保護你的器材;
有許多旅游者來西藏的主要目的就是攝影,對於他們來講,其他需要檢查的小東西應該還有:遮光罩,備用電池,鏡頭紙,氣吹,刷子,閃光燈及長連線,快門線,防塵防雨塑料袋,清潔劑,維修工具,攝影背心,黑口袋,近攝皮腔,偏振鏡,引片器,膠片,三腳架,腳架袋,攝影箱,攝影包,攝影腰包等等。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風沙在寒冷的旱季和早晚比較嚴重,而且沙子幾乎是無孔不入的往你相機和鏡頭的縫隙裡站。
建 議:
1.用防塵性好的攝影包或攝影箱;
2.每天晚上徹底的把所有器材清潔一遍,掃清機身內部以及鏡頭的各個縫隙;
3.不要沒事總把相機掛脖子上;
4.內部變焦的變焦頭風箱效應要小一些。
另外,很多在西藏的攝影師提到了要特別提防西藏當地小孩摸你鏡頭及往你鏡頭上吐口水的問題。好像西藏的小孩對鏡頭的前片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總喜歡摸摸,而且下手又快又准,趁你不備,每每得手。
寺廟裡的拍照:
在游客常到的寺院裡在露天的地方拍照片不會有任何的限制,但是在佛殿裡拍照則必須另外付費。一般從5元到幾十元不等,名氣越大的地方需要的費用就越高。
使用攝像機是記錄你西藏之行的一個很別致的方法。很多時候運動的畫面要比靜止的圖片更能傳達旅途中的氣氛。還有一些時候,當不適合使用照相機拍攝的時候,比如在運動的汽車上,使用攝像機會方便很多。
保證你的攝像機的電池有足夠的電量。這在大中城市不會是個問題,但是在小鎮子和農村以及牧區,經常是沒有公共電力供應的,或者電力供應是有時間限制的(通常是晚上天剛剛黑的那幾個小時)。如果你不小心的話,很可能會在需要的時候發現你的電池沒有電了。旅行沿途的一些鎮子上的飯館都是靠自己的小柴油發電機來發電的,也可以跟老板商量一下順便充充你的電池。當然,這樣很顯然充電效果不可能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