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通王城是一座真正的都城,就像我們的古代都城一樣,堅固的城牆裡,圍繞著曾經的皇宮、寶塔、寺廟以及官員們的居所(普通老百姓住在城外),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內亂、戰火和歲月的侵蝕,最終只給我們留下了永恆的石頭建築,著名的巴戎寺、鬥像台、巴方寺等都在它的範圍內。午後的陽光透過樹林灑在我們去往通王城的道路上,終於通王城的城郭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在通向城門的石橋兩側,巨大的天神和阿修羅列著隊,拉著七頭巨蛇瓦蘇基,吃力的攪拌著大海,這是印度神話“乳海翻騰”的序幕,這裡的天神和阿修羅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在巨大石橋的那一端,是像山一般聳立的高大城門,與其說它是座城門,不如說是由巨石堆積雕琢而成的巨大雕像,在一層層佛像的簇擁之下,城門的頂部是微微含笑的四面佛,他柔和的目光注視著四個方向,但卻讓每一個來訪者感受到來自內心的敬畏。他到底代表了誰?這個問題在發現他的一百多年裡,縈繞在無數人的腦海裡,但是沒有答案。
乳海翻騰這個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各個場所,可見其在高棉文化中的地位,因此,我有必要說一說。那還是在神魔們也有生老病死的時代,聽說通過攪拌大海能夠得到長生不老的瓊漿玉液,於是天神和阿修羅進行了唯一的一次合作,一起去攪拌大海,得到永生良藥後再平分。他們以蛇王瓦蘇基為繩子,以曼多羅山為攪拌棒,以神龜作支點,攪呀攪呀,一攪就是幾百年(我看沒有長生不老藥,活個幾百年也差不多了,他們還真是挺不嫌累的),海水開始變成了奶,並最終提煉出了長生不老丹藥。阿修羅們一看,就爭先恐後的去搶,天神怎能罷休,於是變出仙女阿蔔莎拉,一下子就把阿修羅們迷住了,阿修羅於是忘了自己要干嘛,竟把這長生不老的瓊漿玉液交給了仙女,結果就是仙女和長生不老藥都不見了,由此可見,美女是一種武器、一味毒藥、甚至能在重要的歷史時刻發揮出轉折作用。就這樣一轉,長生不老藥到了天神手中,為這天神和阿修羅之間爆發了最殘酷的戰爭,最終結果是阿修羅們死傷無數,只能退守地下和海底,天神們興高采烈的喝到了長生不老的瓊漿玉液。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些天神還是很狡猾的,挺沒有神仙氣質,竟然不是通過比拼法術,而是采取美人計獲得長生不老藥。其實在印度教神話中的天神真的很不像我們國家的神仙,我們的神仙一般都是不是人間煙火,不為美色所動,是一個真正的“非人類”,而印度教的天神不光有老婆,而且他們最高的創造之神梵天也很喜歡美女,和希腊神話中的宙斯差不多。
車輛穿過通王城的門洞,門洞的大小僅能通過一輛中型面包車,我回過頭來看,他背後的那張臉正微笑的看著我。而他的目光真正無所不在的地方是城中的巴戎寺。有時,人們說“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情景”,而當你見到巴戎寺的時候,可能會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這是在巨大的平台上,由大大小小的塔構成的塔林一般的建築,中間的一座最大,其余的則如同眾星捧月,而這所有的塔頂,都是四面,每面都刻有一個巨大的佛像,每一個佛像都露出“高棉的微笑”。這些笑容是如此安詳,以至於又使我懷疑他真的在笑嗎?這是否是一種不悲不喜的表情?在巴戎寺裡,無論你走到哪一個角落,都會處於這面容的包圍之中。由於歲月太過長久,自然的風化已經使雕像變得斑駁,但是我相信那一張張臉孔,仍然保持著他900年來的氣韻,他平靜安詳的眼睛看著王朝的興替、看著曾經偉大的帝國成為殘破的遺跡,看著創造他的人們永遠的離去,又看著今天無數的人們蜂擁而至,只是今天我們不一定聽得懂他講給我們的故事。走在通王城裡,站在鬥像台上,欣賞著殘留卻很精美的石刻,想像當年在此觀看鬥像的情景是多麼壯觀,想想大像的嘶鳴聲是多麼的震耳欲聾。不知不覺,走走看看,太陽已經西斜。雨季的吳哥,天氣瞬息萬變,一會天氣晴朗,陽光四射,一會又烏雲滾滾,更有甚者,傾盆大雨會忽然而至(還好,我們並沒有被大雨淋個正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准確判斷是否能看到著名的巴肯山日落,但是仍然決定去賭一把,等等看。
巴肯山其實是一座很小的山,不過在整個吳哥也沒有大山。在巴肯山的山頂建有神殿,在高棉人的意識裡,神應當住在最高的地方。當我們爬到山頂的時候,看到了神殿的遺址,這是大約有五層平台構成的建築物,神殿在最頂層平台的中央,(就像天壇似的),只是通向神殿的階梯既高又陡,需要人手腳並用,這可能也是為了表達對神的敬仰吧,還好,每層平台都是一個緩衝,可以使我們還沒有雙腿發抖就到達一個平台(我們上天壇可不用爬,古代高棉人多少有些自虐傾向)。到達頂層的時候,滿眼都是來自各方的游客,歐美人、日本人、韓國人,竟使我找到了一些國內景點的感覺。有三角架的人,都在忙著占領最有利的位置,等待著落日景像。站在巴肯山上向四面張望,滿眼郁郁蔥蔥,有茂密的森林,也有水塘星羅棋布的綠色平原,小吳哥的蓮花寶塔也鑲嵌在叢林之中,景致還算不錯。天邊的雲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竟然開始越聚越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一點一點的破滅。事實證明,但凡是美景,就不會經常出現,就會給你造成遺憾,讓你永遠用羨慕的眼光去看別人拍攝的景像。在嘆息聲中,我們夾在人流裡,走下山來。山下聚滿了等待游客的旅游車和突突車(柬埔寨的三嘣子),還有兜售明信片和盜版書的柬埔寨孩子,這些孩子圍著我們,用生澀的中文說:“姐姐,買書,400台幣”,我們說:“沒有台幣,只有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