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走青藏,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無數的人問我是否坐火車進藏。等我回答走青藏公路後,眾人則不解,問:火車已開通,為何不走鐵路?於是我無數次的解釋:坐著火車舒舒服服到拉薩,沒有進藏的感覺了。
川藏南線是我一直的願望,但是因為時間的原因,不得已,改了青藏公路。一直也以為那是個很單調的路線,但自從做了決定,看了相關資料,發現,單調之中另有滋味。走青藏,可以領略雪域高原的遼闊、荒蕪、蒼茫和孤寂,可以近距離體驗可可西裡,可以看到美麗的藏北草原,當然,還可以更經濟的選擇先繞道那木措再去拉薩。
說是公路,其實還是要走一段青藏鐵路的,那就是西寧到格爾木段。這段鐵路建成於幾十年前了,當時因條件所限,只鋪就了這一段輝煌,而格爾木這個1980年才建市,市區人口5萬多人的城市,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前就成為極其重要的客、貨進藏樞紐和中轉站。
因為青藏線的通車,原本西寧到格爾木的眾多火車班次,現在只留有一個下午17:15分發車的臨時班次L901。即使這樣,我們在西寧火車站依然見識了這個不大的車站的人潮洶湧。
一夜火車,留給我的印像是一夜驚恐。即使今天回想起來,我依然清晰的記得當晚的無助和惶恐,似乎唯一的可能就是聽天由命。隆隆的列車在夜半不時劇烈的搖晃而將我從本不深的睡眠中驚醒,然後,感覺到車子在痛苦的爬坡,似乎是很陡的坡,因而一直爬不上去,然後就是轟隆隆的搖晃,簡直懷疑它是否要倒退著滑下來;有時半夢之間感覺它在向天上走去,似乎還是垂直的走;有時它又很長時間的停留,我從臥鋪半坐起,撩起窗簾向外望去,只能倒吸一口涼氣——夜色中一片荒蕪,蒼涼的讓我想哭。近鐵軌處泛著無邊白光,是似乎鹽堿地一般的死寂,以至我當時拼命用這就是茶卡鹽湖的想法安慰自己,盡管當時根本一點位置方向概念都沒有。那一夜,我不止一次想到自己是否會陳屍荒野。或許今天看來很荒唐和懦弱,卻是當時真實的想法。
整個行車若有什麼溫情的回憶,那就是夕陽西下之際,我們補到臥鋪車票,穿越十幾節車廂時從車窗看到的青海湖。無邊的湖啊,在漸濃的暮色下依舊泛著誘人的藍色,而如血的殘陽啊,在一望無際的荒漠上投下最後的光輝,最後的溫暖,這和後來夜半醒來的寒冷形成巨大反差。
還有就是夜裡我向窗外張望之際,看見我們長長的火車,燈火通明,向山洞進發,前面車頭沒了,車身沒了,後面還是閃閃的亮,然後車頭出來了,車身亮了,我卻什麼也看不見了,十分之有趣,讓我慶幸這是最後一節車廂,也暫時忘記了恐懼。
第二天早上,我問小C,昨夜感受到什麼,他說,除了有些搖晃,其他,什麼都不知道了。呵呵,我竟又慶幸起自己的無眠了,好像那樣的驚懼可遇不可求,是我撞大運撞來的一般。(下集預告:八千裡路雲和月——fei行藏地之奔襲青藏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