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山寺尋桂子

作者: daisylake

導讀? ?秋來山寺尋桂子???? 時已漸近深秋,我想漫山遍野該是落黃紛飛了吧,保國寺院的桂子也該香飄十裡了吧,想著想著,仿佛置身於月宮,不絕如縷的是吳剛篤篤的伐桂聲,我願化身玉兔,飛越瓊樓玉宇,只為一季天香。自讀宋之問的《靈隱寺》“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以及白居易《憶江南》“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之句,便對桂子有了異常的向往,香浮天 ...

? ?秋來山寺尋桂子????

時已漸近深秋,我想漫山遍野該是落黃紛飛了吧,保國寺院的桂子也該香飄十裡了吧,想著想著,仿佛置身於月宮,不絕如縷的是吳剛篤篤的伐桂聲,我願化身玉兔,飛越瓊樓玉宇,只為一季天香。自讀宋之問的《靈隱寺》“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以及白居易《憶江南》“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之句,便對桂子有了異常的向往,香浮天際,落子有聲,一言折腰,為此。

??

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快樂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比如在這樣秋高氣爽的早晨,去山寺賞秋尋桂。國慶長假已在昨夜告終,今日景區不再人頭簇動,是出游訪秋的好時機,於是決定去保國寺覓桂。

??

?一路輕車似箭,一柱香的時間已到山寺門口,但見門庭冷落車馬稀,往來游客廖若晨星,雖在意料中,也有些微驚喜,買票入內,成人每票12元。一進大門,迎面而來森爽涼氣,那是林中風在為我洗塵,拾階而上,漸氣喘不平,久未運動的軀體似已生鏽。

??

至岔口見一指示牌,左轉為保國寺院,右轉為望日亭,記得去年此時選擇左轉,今年反其道而行之,毅然右轉,沿途停停走走,片刻後抬首,但見望日亭在山巔凜然屹立,傲視四方,鳥瞰明州大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長亭;晨鐘響徹深山,望日亭的回音將小鳥初啼重章復唱,有不知名的山蟲在草堆中挲挲歡唱;涼風習習,樹葉恣意的起伏,縱情相迎,久久的期盼透過斑駁的枝葉脈脈傳遞。

??

四周並無游人,竊喜,於是在亭內落坐,將隨身攜帶的冰紅茶一飲而盡,咕咚作響,全然不顧淑女風範。我做不到在失態的時候還記得做一個美麗的姿勢,只會在無人的時候慵懶的伸腰踢腿,也算對自己的日行一善。顧盼涼亭四周,朱紅亭柱上有某某到此一游的標記,或寫或刻,我記得以前還有某男某女之類的海誓山盟之詞的,忘了在哪裡見過。

??

看的太認真,竟沒發覺石桌上有不速之客造訪,那是一只淺褐色的螳螂,在我面前表演大刀舞,呵,多麼可愛的小生命啊,我憐惜的心弦被撥動了,記得兒時外婆說過這種生靈是願意吃人的毛發的,於是拔下一根頭發小心的遞到它的嘴邊喂食,小東西居然毫不介備的大吃特吃,這種沒有心機的信任再次讓我感動。我專注的盯著它,它的吻部結構極為復雜,我努力睜大近視的雙眼,只看到它的一對大觸須,若干小觸須分成整齊的兩排。正在我努力尋找更佳角度以進一步細察的時候,它猛然一跳,轉眼不知所蹤,留下一臉無辜的我在那兒傻傻發愣。

??

稍息後續行,沿途松濤陣陣颯颯作響,石階由初上山時的大石板換為中石塊,石縫中間、草叢裡有散落的松果,信手揀起幾顆把玩,枯黃的色彩感覺不到生命存在過,只與枝葉相連處脈胳清晰,強留一抹殘綠仿佛昭示著它的驕傲。復行數十步,一株蒲公英倚在一棵參天柏樹下,在微涼的風中含羞低頭,這一幕驚詫了我,山中竟有此等旖旎風光。近的身來,淘氣的彎腰吹氣,蒲公英化蝶翩翩起飛,輕許潔白心願,飄越五湖四海,不知所向何處,為的是哪般?

??

隨蒲公英的腳步上得山巔,竟是“發射專區,游客止步”標牌,折道迂回,豁然開朗,轉身一側的風光讓我體會到什麼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確,眼前大氣爽朗,極目遠眺,看山下屋舍如螻蟻,道路似羊腸;更遠處有蒼茫大海,海天一色,聽耳邊山風幽幽,溪澗的水流丁冬,此時渾然忘我。只道秋光無限,料得年年思靜處,保國寺,望日亭。

??

才始上山來,又將下山去,下山路上有磷硝石錯落鋪排,晶瑩剔透,偶爾挑逗腳趾,煞是可愛,夢裡相思,頑石補天。想來是冬季蓄養水仙的上品妙什,揀起幾塊塞入行囊,興致高揚,步履輕盈,哼著小調下山來,此時想起我最愛的那首《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李白所言“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謝公屐,我不需,輕履便鞋足矣,此時四周杳無人煙,惟我獨行,伴我千程山水的是蟲嗚咽,鳥鳴澗。

??

得意不能忘形,這話是對的。在我抬頭看藍天白雲的時候,仍記得停步,今天要為這一習慣叫好,只因移步時見一斑斕馬陸在我前方扭動腰肢,媚嬈著妖冶著,黑紅相間的環形條紋正在作不規則的蛇形運動,頓時令我毛骨悚然,屏氣、小心翼翼的抬足、躡手躡腳的避開,繼爾狂奔10米,驚魂稍定,暗叫好險。天藍雲淡,水清風柔,高秋短足,此行注定吉多凶少,於是復坦然。

??

端正帽沿,梳理雲鬢,拾掇完畢,前面已是竹園,旁有人工栽植的三兩株楊梅樹,弱枝不堪秋風,近鄉情怯楊梅時,只恨秋風不待,昔不再來。楊梅樹被鐵絲籬笆所圍,與游人咫尺天涯,仿佛天水一街的戀人,只能遠望,不可輕觸。楊梅樹一側有頎長的松樹,風影綽綽,微風吹動,涼意更甚,樹葉颯颯作響,直入雲宵。松樹竟然長成如此修長,正直,並無虯枝橫發,令人咋舌稱奇。

??

“咕咕……”一陣悠揚頓挫的雞鳴把我從怔忡出神的狀態中拉回到現實,那是一只淺棕色的母雞,表情狂狷不遜,揚首高啼,伶俐的一扭頭,一轉身,進入草叢不復見。這只雞若添上野山筍燉湯,定然鮮美無比,一如湯姆想像著傑利被它做漢堡的饞樣,我想像著這只肥美的雞在餐桌上冒著熱氣,等待我的饕餮大嚼。不要怪我殘忍,我不殺生,雞的使命是為了滿足食客的口腹之欲,這是生物鏈的一環,我自我安慰著。

??

方才按捺住心猿意馬,在我前方竟然是狀若網球場的三片雞舍,內有數百只雞爭相啄食,間或有成群結隊的雞群理出自由漫步,昂首挺胸,氣吞山河,其陣勢不亞於將軍閱兵。至此,明白剛才那只獨行雞何以如此狂狷,定然是閱人無數,更不把我這等纖弱女子放在眼裡了,哪怕是雞的眼睛,嗚呼哀哉!雞舍旁有一幢兩層的小樓,一對花甲疑似夫妻在屋前宰雞洗菜,旁豎三塊木牌,上寫“出售家山雞,山雞蛋”雲雲……原來此雞為商用出售,於是買雞一只,重約三斤,10元每斤,同時配鞭筍數條,入袋,遂心滿意足。

??

出得竹園,是青嶂亭牌樓,牌樓兩側掛拙樸蒼勁對聯“竹影松聲傳道趣,花香鳥語逗禪機”,曲徑蜿蜒而下,面前就是保國寺。寺院正門題有沙孟海字“東來第一山”橫匾,氣勢磅礡,銜遠山,吞長江,為我所敬,所慕。入巍峨寺門,正面是寺院整體模型,惟妙惟肖,玲瓏可愛;右側是一清俊儒雅高僧泥像“德賢尊者”,法號叔平,施姓。從大殿後門轉出,有一水池名“淨土池”,正中上方題清藍大字“一碧涵空”,水池內有游弋的紅鱗,上下游竄的龜,蒼生是如此可愛。

??

我低頭臨水照影,待細看龜魚同戲,突然帽子脫落,向池中急墜去,眼明手快趕緊抓住,看我狼狽,身側游人善意發笑,倒也不窘。原以為只有仰望才會頭酸帽掉,不曾想低頭俯視也掉帽,難怪國人如此信奉中庸之道,可見過則不取,終是無可妄辯。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我欲尋桂子,遍覓無所蹤。殿內問大師,大師言不知,嘗為桂香來,無獲閑觀山。花開不待人,秋水碧池空,悻悻復怏怏,芳魂何時濃?

??

不知何時,天色悄變,竟有零散的雨點打在斜倚欄杆的手上,大雨留客住,小雨催人歸,尋桂不遇,發呆完畢,打道回府。

??

??一朝秋光無限好,蝶舞裳,蟲吟嘯,無數依戀,盡在回望。

??待得明年尋桂時,風淺笑,水盈繞,不盡相思,千載知交。

??

??

??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