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裡路雲和月——fei行藏地之踏上朝聖路

作者: xiaoxiaoniao69

導讀早上八點,四人集合,准時從拉薩出發,踏上漫漫珠峰朝聖路。 同行者,兩位大叔,來自河南,多年好友,一位姓李,貌不驚人,似養尊處優類而無艱苦旅行經驗者,當然,後來他顛覆了這一印像,即使他是我們中高反最厲害的,隨身總是一挎包,裡面是他心愛的DV和DC,後來知道他是當地電視台的;另一位大叔就有些觸目驚心了,身材巨大,聲音宏亮,笑起來可叫一個驚天 ...

早上八點,四人集合,准時從拉薩出發,踏上漫漫珠峰朝聖路。

同行者,兩位大叔,來自河南,多年好友,一位姓李,貌不驚人,似養尊處優類而無艱苦旅行經驗者,當然,後來他顛覆了這一印像,即使他是我們中高反最厲害的,隨身總是一挎包,裡面是他心愛的DV和DC,後來知道他是當地電視台的;另一位大叔就有些觸目驚心了,身材巨大,聲音宏亮,笑起來可叫一個驚天地泣鬼神,說起粗口來就是一解氣的感覺!後來聽說他曾當了17年的兵,現在是一人民警察,刑警;唯一與之抗衡的就是俺們司機大哥平措了(後來才知道應該改口叫大叔,人家可是50年代生人,或許是他一頭烏黑的頭發,或許是他那爽直樂觀的生活態度欺騙了俺)。那笑聲,就只能用花枝亂顫來形容。俺這麼說,絕無貶低之意,聽他的笑,你會覺得滿目桃花開,生活,咋就這麼美好尼?

上了路,平措就開始放念經一般的藏歌。開始聽著,多新鮮哪,大個子的劉大叔跟著哼哼了一路,到後來都能參加藏歌模仿秀了。可俺聽到最後一天時,如同被整日念了緊箍咒的小猴子,簡直要發瘋。一旦平措把音樂關了,那感覺——嘩,整個世界一片清靜!

過了曲水大橋這一跨雅魯藏布江,連接前後藏的重要交通樞紐,開始翻崗巴拉山,准備到頂看羊卓雍措,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另兩個,一個就是辜負我滿腔熱情的那木錯,一個是阿裡地區的瑪旁雍措)。霧氣很重,或者說雲很多吧,到了山口,大霧彌漫,冷風颼颼,總之一句話,就是啥也看不見!俺脆弱的心靈再也承受不了如此這般三番兩次滴打擊老!於是,我大笑,我大聲宣布:如果最後不能看到珠峰,就讓我死在那裡算了!報應!一定是逆時針轉經的報應!眾人皆大笑,我卻在心裡認真盤算滯留珠峰的可能性。

路況很好,不知不覺就到了日喀則。我們驚訝無比的發現,無數前人給的攻略早如同裹屍布一般腐朽。什麼剛堅果園招待所15到20一個床位,什麼果園裡還有蘋果可摘。切!人家現在都改叫剛堅賓館了。那價格,那牛勁,快閃人吧!還好,還有一農民旅館給咱留著鋪位呢。劉大叔一個勁的跟人家老板講:千萬別改賓館啊!改了就沒人來了。

稍做休息,到劉大叔他們那裡約他們一起去扎什倫布寺。李大叔居然從包裡摸出一堆黃瓜,讓我們先咬根黃瓜。真乃強人也!居然從拉薩菜市場背了一包這寶貝過來。於是,人手一根黃瓜,算是很扎眼的向扎寺晃去。

小C算是徹底給毀了,滿腦子就想著逃票,居然跟我們講:來的路上就看見某側門只有一婦女把守,欲將其做突破口。兩位大叔更厲害,號稱凡是要票的地方都不進去,尤其寺廟。看來,逃票行動,在所難免,雖然,我這次是心甘情願想花70大元買張門票也大搖大擺進去的,因為我非常想看那個號稱世界最大的強巴佛,當然,其實最想看的,是強巴佛額心的那顆號稱核桃一樣大的鑽石,核桃一樣大哦!側門的把守,外松內緊,雖只有一人,卻是任小C再如何滿臉堆笑也混不進去了。於是我們只能采用老辦法,試圖從後山繞進去。

轉過正門,看到從側面開始,綿延著無數的轉經筒。依舊背倚高山,只是這次,多了一些柔媚,少了一些冷峻。木籬笆圈起的小塊地,長滿顏色鮮艷的花朵,山坡上十幾只小羊悠閑的吃草。彩虹一般的經幡,高高飄揚山頂,風語,將人們對山的敬畏,對神的祈福,對佛的信仰,散布天地。

扎什倫布寺,不愧為後藏最大最重要的黃教寺廟,先不說寺廟建築規模的大小,但是那些遍布整座後山的轉經筒,和許許多多轉經的藏民,你就能感到它在後藏的地位。自從五世達賴之後,西藏加強政教合一,達賴和班撣這兩個前後藏的宗教首領,在政治、經濟上也對所轄地區實行統治。這樣,逐步形成了前後藏勢力範圍的劃分。後來在英帝國主義的挑唆下,班禪與達賴失和,形成各據一方的局面。於是,日喀則地區成為班撣的管轄區,日喀則也成為班禪的統治中心。從第四世班禪起,後世班禪均以此寺為駐錫地。現在的扎什倫布寺共有大小金頂14座,扎倉4個,經堂56座,房屋3600余間,供奉著歷代班禪的靈塔,寺僧800余名,總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而在它的極盛時期,寺僧曾達到5000余人。我們去的那幾天,據說那個剛剛十七歲的十一世班禪正在寺內。

繞行非常痛苦,兩位大叔宣告放棄,我和小C繼續執著的前行,雖然我當時滿腦子都是那顆核桃大的鑽石,但逃票的誘惑依然沒能抵擋,這也成了後來略帶遺憾的一件錯事。為了洗清內心的罪惡感,我微笑著跟每一個轉經的藏民說著扎西德勒。而每一個慈祥的老婆婆或是老伯伯在一愣之後,都回報我以最真誠的笑容,發自內心的跟我說一聲扎西德勒。我樂的合不上嘴,愛上這個游戲,更是見人就問候,反正咱也就會這一句。

最高處,佇立,也可見一碉堡式建築,但沒有色拉寺的有氣勢(回來以後又看了一些資料,大致推斷那就是有500多年歷史的曬佛台)。俯瞰下面,是日喀則市的舊城區,成片的藏式民居,顏色發灰,似乎很有年頭,看起來很破舊,但也很有滄桑感。而遠處,某高大建築正在進行時,式樣很有些像布達拉宮,如果建成,將會成為日喀則的最高點。聯想到色拉寺的一番長談,忍不住做了一些假設。

我想我們那天可能繞行了有兩個多小時,最後的結果是圍著山和藏民一起轉了一次完整的經,而且,這次是順時針的。後來果真為我們上珠峰帶來了好運氣。(下集預告:八千裡路雲和月——fei行藏地之和日喀則的親密接觸)


精選遊記: 日喀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