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東京19天-愛恨交加之旅(三)

作者: 大錢錢

導讀第四章求學我們的整個行程是由日本專利局(日本漢字是特許廳,Japan Patent Office,簡稱JPO)安排,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日本政府為提高亞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所設立的基金提供保障。此番赴日,我們正是要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在日的19天(10月5日-10月23日),除了到達和離開的頭尾兩天,以及兩個周末、一個日本的節日- Yanaka菊花節(Yanaka Chry ...

第四章求學我們的整個行程是由日本專利局(日本漢字是特許廳,Japan Patent Office,簡稱JPO)安排,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日本政府為提高亞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所設立的基金提供保障。此番赴日,我們正是要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在日的19天(10月5日-10月23日),除了到達和離開的頭尾兩天,以及兩個周末、一個日本的節日- Yanaka菊花節(Yanaka Chrysanthemum Festival,一般是十月中旬),共計有12天是學習時間。學習的地點是在日本發明協會(Japan Institute Of Invention & Innovation,簡稱JIII)的亞太工業產權中心(Asia-Pacific Industrial Property Center,簡稱APIC)的課室。每天的上課時間,我們都是往返與教室與住地之間。同行的還有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的學員,加上我們共19人。印像比較深刻的是泰國的兩位女律師,一位叫Pojanart(我們都稱她Jane),一位叫Darin(中文名叫Ling),前者比較善談和風趣,後者則有八分之一的中國血統。在那裡,主要是用英語進行交流。小S的英語水平比其他人差些,詞彙量也少,聽力也不太合,只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內容,和用簡單詞彙表達。印像中,泰、馬、中的英文相對好些,其他的就要差些,無論發音還是表達。我們對各人所在國家部門的職能和個人情況進行了介紹,共同學習了日本的專利法、工業設計保護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法律,認識日本對侵權行為的有關措施、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電腦軟件的保護、工業產品的保護和域名的保護等方面的內容,並了解特許廳機構、職能,一起探討了有關知識產權的熱點和發展趨勢。總而言之,對小S來說,雖然因為語言的關系限制了進一步了解有關知識,但是通過這次學習小S大開了眼界,掌握了基本的國際知識產權發展趨勢,初步了解東南亞的文化氛圍,受益匪淺。



(他國學員)



(APIC附近的街景)


精選遊記: 東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