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著牙上完夜班值完夜,接著昏昏沉沉睡了個天昏地暗,現在終於有時間整理一下四散的思緒,回憶一下那不一樣的四天了。
用四天來游西安,時間的緊迫不言而喻,原本以為效率如果高一點處處到此一游的話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臨了卻發現在那座千年古城如果僅僅是走馬觀花的話才是真的沽名釣譽暴殄天物,於是盡興地“精華游”了一場。
第一天:到達。
飛機航班在中午,之所以選這個時間原本是想早晨不用起得太早太趕,為接下來的幾天稍微積存一點體力。可是未曾想前一天夜裡太過興奮早晨一大早就醒了睡不著了,眼睜睜等著小籠包從他家趕到我家,等著出門。9:30出門後乘車到中山公園,等了半天沒等到機場六線,臨時決定乘地鐵換磁懸浮,結果很快就到機場,那個時候還不到11:00,顯然對於12:55的航班來說是早了一點。幸好我有早年的閨中密友在機場工作,那廝三顧西安,對西北有當家的熱忱,一通電話把她召喚將來,親親熱熱說著話時間嗖一下就過去,該登機了。
呵呵,其實這次旅行還有個興奮點就是這是我頭次乘飛機,借這機會開開洋葷。小籠包說第一次乘可能會害怕,還說壓力會弄得耳朵不舒服,特地准備了口香糖給我減壓。我說先不吃,體驗一下究竟是什麼感覺,難受了再吃。當飛機在跑道上跑的時候,當它轟地一下衝上雲霄的時候,當窗戶下一座城市變成一盆盆景的時候,當看到好多好多棉花糖的時候,天啊,好神奇好不可思議啊,除了興奮就是好奇,哪裡會有什麼害怕哪裡有什麼不舒服哪裡需要口香糖,看著外面變幻的天空和白雲,此景果然天上有,人間哪得一回見,開心地心也飛上了天似的。
兩個多小時後,我重又回到地面,不過已經換了人間。鹹陽機場和浦東機場比的話,規模真是小很多,不過這也應該是情理之中的吧。沒費什麼力氣找到機場大巴,乘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速度非常之慢),就到市中心鐘鼓樓地區了。
市中心的基本風格是古色古香的,因為有鐘樓和鼓樓壓陣,這在很多城市都有相似的例子,好像杭州也有鐘鼓樓,不過似乎不像西安的挨得那麼近,大概古都城市都會有這樣的遺跡的吧,它們也就把周邊安排得仿古一些,川流不息的公交車在古老的鐘鼓樓旁呼嘯駛過,滄海桑田的味道就出來了。
17:00左右到酒店辦了check in,西安美居人民大廈,和好幾家酒店同在人民大廈的四合院裡,資源共享,挺有意思的。房間很小,不過很新,酒店的設施和服務都還不錯,這家酒店讓我在接下來的幾天游玩中沒有後顧之憂,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酒店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安心,很期待。從我本身作為酒店的職員來說,這個時候思維角度就會不同,我會想原來住酒店的客人真會把它當作在當地的一個家,每天游玩過後回酒店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有了住的地方就覺得在這座城市裡暫時有了根,原來是這樣的呀,看來出去旅游對我的工作還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呢。
把行李安頓好以後,去了西安有名的回民街附近解決晚飯。早就聽說西安的小吃是一絕,終於可以嘗試了,恨不得大快朵頤。
先是在街口附近的有名的同盛祥吃了牛羊肉泡饃和羊雜湯,泡饃說實話一般,那羊雜湯可不是蓋的,異常鮮美醇厚,和饃一起吃,真是有西北豪情,怎一個爽字了得。離開同盛祥開往回民街繼續掃蕩,先吃了點小吃,什麼柿子餅啊豌豆糕啊,還有一種糕,一盒兩種,芝麻糕和涼粽子,做的時候就很有意思,芝麻糕是用刀切的,粽子卻跟南方不一樣,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像很大的白蘿蔔那種形狀,用線輕輕地把它一片片片下來,再淋上甜桂花醬和蜂蜜,又糯又香又爽口,真是非常非常好吃。吃完糕點,看到街邊都是燒烤,肚子不覺又餓了,到現在回想起來,都很驚異於自己的胃口,前幾天的胃疼此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們挑了在網上口碑不錯的平娃烤肉,進去之後發現有人叫我們進去坐,沒人過來點單。正迷茫間,一個人握著剛烤好的幾百串烤牛肉進來,扯著嗓子喊“牛肉”,看到我們桌子上空著,他一個健步衝過來,啪地丟下二三十串,耳聽他說著“先吃起來”,人已經到別的桌子去分牛肉了。暈啊,果然是西北的風格啊,入鄉隨俗,我們也就不拘泥了,一邊吃一邊留意又烤了什麼新品種,牛肚啊雞胗啊羊肉啊叫了一大堆,又喝了那裡幾乎每家都有的酸梅湯,結了帳才十幾塊錢,真是價廉人爽。說實話味道麼其實也一般,但那種氛圍那股勁兒還真是讓人難以忘懷。
晚上去大雁塔廣場遛了一圈,小籠包謊報軍情,說那裡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天最後一班演出是九點半,我們九點到等了會兒看到有人打掃衛生了,一問才知道是八點半最後一場,氣得不輕,只好隨便遛達遛達看看雕塑猜猜看是誰來比賽,呵呵,我還是對唐朝人物比較熟悉的。大雁塔廣場規模很大也很新,修得蠻有味道的,路燈都做成立柱形的宮燈的樣子,上面寫滿了關於曲江游宴和大雁塔的詩句,很有新意,別地兒沒見過。想想西安人晚上沒事來這兒散步真是很愜意的事情,莫名就嫉妒起來了。
回到酒店,想到期待已久的西安之行真的開始了,不覺笑了起來。
第二天:西線
這天起得最早,6點起床,7點出門,吃了早飯直奔火車站,我們今天要去的是遙遠難行而國寶豐存的西線:法門寺和乾陵。
去西線的旅游線開發得還很不好,去那麼重要的旅游景點的國營公交車——游2一天竟然只有一班,其它的就是一些私人的拉客的人,做他們的車要注意不被套牢,因為哪怕我們千辛萬苦坐了國營的公交車竟然還被或煽動或蒙騙去了不值得去的景點。
坐上游2,開了近3個小時,11點才到法門寺。在車上導游說法門寺有三個景點:什麼佛國、法門寺寺廟和珍寶展廳。然後他就要求大家把門票錢給他他來統一買門票,說什麼否則排隊很花時間什麼的,其實裡面的花頭大家都清楚,但既然對游客來說花的是一樣的錢那麼快一點也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把錢給他由他來買票。因為我有導游證,我們就說自己來買,他也沒說什麼。
沒想到的是,一下車,那個導游就把我們往一個景點帶,門口沒有賣票的人,看到大家都進去了我和小籠包也進去了,進去之後才發現這就是那個什麼佛國,一個糟糕的人造景點,裡面也就一個可以登高望遠的所謂塔和很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的造像,十年前上海很多公園都有的那種。意識到被騙了我們連忙往外走,迎面遇到那個導游,他看到我戴著導游證很吃驚,大概有點失落,訕訕地問我原來也有導游證什麼的,然後問小籠包有沒有,他說沒有,導游就說那你們自己去法門寺吧,別跟車了,這裡的門票18塊你給我吧。然後他又向我們指了法門寺的方向,想到大家的生存壓力我們把錢給了他,連忙逃離了這個恐怖的地方。
然後到了法門寺,法門寺這幢寺廟是新造的,規模不算大,唯一有特色的是僧人的宿舍很新很大很漂亮的樣子,比一般大學的學生公寓外型還漂亮,地上很干淨,看了宿舍我都有皈依佛門的想法了。
法門寺地宮供奉著佛骨舍利,前面有一個老僧坐著敲罄,有人拜舍利一下他就敲一下,相當虔誠。我一直在想這老僧說不定身負絕世武功,否則這麼重要的國寶前為什麼只有他一人守護,當然舍利是用防彈玻璃護著的,那也不能一定保證這個老僧只是個花瓶而已。
舍利的珍貴是毋庸置疑的,可更養眼的珍寶還是在珍寶館裡。法門寺塔基裡一共發掘出2499件精美絕倫的唐朝珍品,歷經千年變遷它們仍然是那麼光彩奪目,讓人嘆為觀止。關於法門寺珍寶我會另外寫篇游記,這裡怕打開話匣子收不住,先就此打住吧。
從珍寶館出來已經下午兩點了,連午飯都沒有吃。匆忙買了兩個鍋盔,其實就是小小厚厚的大餅,加了糖或者五香粉,雖然不好吃,倒也有特色。從法門寺到乾陵至今還沒有國營的公交車,只能打車,一般網上說打車要100到70之間,我們先報了50,第一部車的司機不肯去,說是被包車了,但他把我們介紹給另一台車,那車也是被人包車的,但正好馬上也要去乾陵,如果捎上我們,兩邊都挺實惠,問題就在於那個包車的人肯不肯。
正談著呢那個包車的人來了,他聽司機說了以後就坐到副駕駛座上去了,挺好說話的。發車,途中大家路邊吃了點面條,三碗才7塊,暈。又是長途顛簸,15:45到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和列位古代封建帝王的習俗一樣,也是以山為陵,規模宏大。陵墓內不言而喻藏有無數奇珍異寶,據說開挖李世民的昭陵就是郭沫若畢生的心願,但是由於當時我國還沒有保存挖出的寶貝的能力,周總理對於陵墓的態度就是:不挖,留給子孫後代。目前的情況依然如此,這個政策也是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同的。
皇家的路果然又長又寬又直,從神道到山體都不帶打彎的。這一段路是爬上去的,許久未運動爬得通體酸軟,到第二第三天就是通體酸疼了。爬到有字無字二碑,唏噓了一番,前面就是山陵了,據說不能走,只能騎馬上去。剛想原路返回,聽說可以騎馬,馬上來了精神,挑了匹最高大的棗紅馬,駕,就上路了。
說到騎馬,真是興奮得不行,以前只在森林公園騎過,還沒品出味兒來呢,就結束了,而且只能說是走馬,不是騎馬。這次不同,開始是由馬夫牽著走,走到他累了,問我敢不敢不要人牽自己騎,我是天生鄒大膽,當然敢了,他就抄小路上山,我自己騎馬慢慢上山。再後來和馬夫會合後,他看見前面一塊地一馬平川,問我敢不敢策馬狂奔,他既然說可以,我當然要試試,按照馬夫說的做,那馬就飛奔起來,第一次人還左搖右晃,死命抓住韁繩,後來就好了,可以輕松馳騁了,馬夫贊許地對我說:你很厲害啊,可以畢業了。爽!
騎馬的價格要說一說,還沒上山的時候馬夫說單程30,來回60,可是我們明明看到牌子上寫的是50。後來騎到山頂的時候,他們又說原路返回是60,如果要從前山下去要90(我們從後山上來),說前山景色好,可以看到乾陵的入口。後來我們選擇從前山下,風景果然和後山不同,還有可以馳騁的地方,後山好像是沒有可以跑馬的地方的,所謂乾陵入口我是沒有看到,看到了也沒什麼,都是水泥封住了的,什麼都看不到的。其實按照走的路程和質量以及馬夫要徒步上山保護著我們來說這個價錢是不貴的,但是他們不事先說好,臨時才說,總歸不是很舒服。
下山走到門口的時候,已經是17:30了,公交車早就開走了,除了來的那部包車也看不到其它的出租車了,和司機再商量了一下,再讓我們搭回市區,100塊。西安的物價都挺便宜的,但跟旅游搭界的都很貴,比如這個交通。每天早上我們酒店門口都會有很多出租車包圍著,就是想拉包車的人,包一天車開價500,怎麼還400總是要的,比如這個我們碰到的包車人,是認識的人介紹的,一天350,把他送到他的酒店後還聽司機打手機跟介紹人抱怨,說是價格太低,如果今天不是多拉了兩個人(指我們),真是被害慘了。
等我們回到市區,在鐘鼓樓這裡下的時候,已經是8點多了。肚子餓得咕咕叫,連忙走到回民街,去了有名的賈三湯包,吃了牛肉湯包,喝了酸梅湯,才覺得緩過勁來。
賈三湯包名氣很大,網上說一般,我們倒覺得還可以,湯汁很足,價錢也不貴。酸辣牛肚湯,牛肚果然只有五六根,味道也一般。
從回民街一直往裡走,就到了大皮院。同樣是吃回民燒烤的地方,大皮院要冷清很多,大多是當地人來吃,不像回民街,很多外地游客。我們本來想找那家很有名的定家小酥肉,找到了發現已經關門了,大概小酥肉都賣光了吧。路上發現有吃獨特的自助燒烤的第一鐵板燒烤,饞蟲上來,吃。
叫了很多,都很便宜,量很足,味道也超級贊。鐵板不大,直接架在燒得旺旺的炭火上,旁邊還有一大塊不知道是牛油還是羊油,刷在鐵板上用的,然後直接把牛肉啊蝦啊雞胗啊什麼的在鐵板上燒烤,原汁原味真是好吃,還喝了當地的冰峰汽水,味道像小時候的橘子水,很好喝。
酒足飯飽,打車回酒店。市內打車起步價6元2公裡,每公裡1.5元,便宜安心。
第三天:東線
6:30起床,7:30出門步行到火車站乘306游東線——秦陵、兵馬俑。
這條線由於蜚聲國內外,交通再不方便簡直要被罵死,總算有了正規的旅游公交車,班次也多,感覺也不那麼混亂。上了306,導游一直推薦秦陵,說是該走一條“先拜秦陵後觀兵”的科學的旅游線路。覺得也有道理,就在秦陵下了,准備有空的話再去華清池,後來事實證明沒有這個空了。
到了秦陵發現裡面大多數都是人造景觀,也就爬爬驪山還有點感覺,驪山是秦始皇的陵,也是中國皇帝的第一陵,一樣沒開挖,而且盛傳地下都是水銀做的江河湖海,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借誰個豹子膽都沒這勇氣。
秦陵半山腰有賣“仙果”的,就是石榴和柿子,臨潼的石榴和柿子都是特產,非常甘美,山腰裡賣得也不貴,石榴大的2元一只,小的1元1只,柿子5角一只,我們買了2只大石榴2只柿子,好吃。
接下來出了秦陵的門被開出租的攔下了,說打車到兵馬俑3元,覺得便宜,就乘了。後來才發現一般2元就可以了。出租司機也有花頭,說路邊有業務聯系的玉廠,拉一批客人去可以拿一張油卡,讓我們去看看,不買也沒關系,因為附近的藍田是出玉的地方,就去看了看。裡面沒有客人,生意很冷清,看我們來了營業員小姐東介紹西介紹,我發現這裡的江花玉很有特色,和別的玉不大一樣。他們說江花玉適合中老年人,而且是活的,強身健體。看中了那裡的極品江花玉鐲,想買一個給外婆,討價還價,裝學生沒錢,最終以100元買回一個。這個玉鐲蠻別致的,買回家我媽和外婆都很喜歡,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用火燒頭發的方法驗了一下,應該是真的,畢竟是旅游產地買的,沒有必要買太好的,不過這個價格買來玩玩,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10:50,到了西安旅游的心髒地帶——兵馬俑。
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兵馬俑,根本就沒有辦法想像每一件的精美與特別,他們的氣勢是那樣宏大,眼神中都有一種“犯大秦者,雖遠必誅”的傲岸和氣魄。不僅陶俑,青銅車馬更是精美絕倫,一把安車上的傘,三千年前的作品,如今看來仍然充滿創意,奇思妙想,不可思議。
出兵馬俑博物館的路上,有很多攤位是賣柿子和石榴的,網上說這裡買最便宜,因為是原產地,我們就在這裡買了很多土特產,除了水果還買了很多當地的布做的手工的紀念品和兵馬俑的迷你版,都很有特色,放在家裡很好玩。
15:00發車回西安。大約一個半小時後到西安,先回酒店休息了一會兒,17:30打車去大雁塔廣場,趕著看六點鐘的音樂噴泉表演。
這回總算看到了,廣闊的廣場上都是噴泉,觀賞地點在第一排最好,因為後面的噴泉大多是背景,變化不多,第一排的是主景噴泉,配著音樂變化多端非常壯觀,有的時候水可以竄到二十幾米高,小籠包說這個水壓有可能把人打出個洞! 寒!
打車到有名的吃葫蘆頭的飯店——春發生,不知道是不是取“當春乃發生”的意思。至於什麼是葫蘆頭我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大約就是豬大腸中的一段,我喜歡的。我喜歡吃內髒,發現這點非常適合住在西安,那裡有很多內髒做的美味。要了一碗肥腸葫蘆頭泡饃,鮮美得來,三下兩下就吃光了,不過癮,再跑到對面的BIANGBIANG面館吃了碗三合一面,就是炸醬、臊子和西紅柿雞蛋三合一拌面,味道相當不錯,那個面很有特色,有點像蘭州拉面店裡大盤雞送的那個皮帶面,很寬很精到,好吃。
等吃晚飯已經9點多了,發現原來今天午飯沒有吃,所以晚飯多吃一點也沒什麼罪惡感,西安好吃的太多了,當然要先把減肥大計放旁邊晾著,回去再說。
又去回民街,接著買土特產,吃的玩的面面俱到。
回酒店,拖著沉重的身軀整理行李,發現來的時候除了箱子兩手空空,回去的時候大包小包放都放不下,問客房要了紙袋子發現美居的紙袋子實在太小,兩個還沒花園的一個大,沒辦法,只好先將就將就了。
第四天:回程
早上算睡了個小懶覺,一直到7:30多才起,這幾天實在是太累了。八點多出門打車到陝西歷史博物館。那天下起了小雨,倒是讓人始料未及,本來以為西北是少雨的,沒想到淅淅瀝瀝的也挺纏綿。
快進陝博了才發現早飯沒有吃,旅行之中總是忘記吃飯,弄得跟成了仙一樣。勘查了一下周圍,飲食店十家有八家沒開,開的店十家有八家說還不供應熱食,只有涼皮什麼的,真是讓人驚嘆西安人生活安逸,要是放在上海,這個鐘點早就搶生意打破頭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賣熱的食物的,也僅限米線一種,要了一碗三鮮米線兩碗涼皮,沒想到的是味道竟然超出期望,特別是米線,所謂三鮮其實也就是些蔬菜,竟然真的鮮美異常,真是稀奇。而價錢也便宜得出乎意料,三碗主食才5塊錢,吃完不禁大呼過癮。
十點左右開玩陝博。陝博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化的博物館,雖然設施有點陳舊了,但是展品絕對精彩,好多昔日只在書本上見識過的寶貝這回總算見著“活的”了,博物館裡外國人多過中國人,導游講解的聲音此起彼伏,蹭幾個導游聽全講解不成問題,我跟著他們邊走邊蹭,等一圈兜完覺得腦子像是要脹得裂開,原來來陝博是要狠動腦子的,不從一件件展品的華麗表像透視進去看它的背後是體會不了它的滄海桑田的,那麼多太好太好的東西集中在一起,大概也引起了一種類消化不良。
各個展廳一一看過,不夠,讓小籠包坐旁邊休息,我再來一遍,當初看法門寺珍寶也是如此。貪婪地看夠了,滿意了,小籠包說“得,也沒時間去大小雁塔了,咱們只能這麼著了”,原來我們玩得實在太慢,其他的景點全都被擠掉了,算了,質量永遠比數量來得重要不是麼。
打車離開陝博去竹笆市的時候已經下午一點多,垂涎那裡的樊記腊汁肉和肉夾饃,買了一些,打包,瞥見有稠酒賣,來一杯,一並打包,打車回酒店的時候車上吃。
回酒店拿好行李,大包小包手都不夠用,打車到鐘鼓樓的美侖酒店,那裡有機場班車。剛提著行李向班車走去,就被路旁窺伺的出租車司機攔下,說是讓我們和別人拼車,兩個人也是50,和大巴價錢一樣,而且可以馬上就走。看他挺誠懇的樣子,而且也覺得合算,就坐了。等到機場的時候,發現才14:30,我們是16:55的航班,看來時間還是太早,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再去一個景點玩一圈。在機場兜了無數遍以後,終於可以check in了,激動。
17:00,飛機起飛,戀戀不舍地回頭望了下這座灰蒙蒙下著雨的城市,想起這愉快的四天,莫名有些感慨。飛機不停地往上飛,忽然衝過了雲層,雨不見了,太陽出現了,剛才還昏沉沉的機艙瞬間明亮了起來,心情也明亮了起來。這座城市一直在我的夢中——自從我在書中讀到那些歷史,那段中國曾經最輝煌的篇章,那些起落那些變遷,都被它一一記取——自從那時起,我知道自己一定會不斷造訪,這次只是開始。人說遺憾不可免,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要讀西安遠不是一個四天或幾個四天那麼簡單。由於遺憾由於缺失由於不太了解造成的不完美,我知道自己一定會一次次慢慢地把它補全,一點一點地讀懂那蒼涼厚重後的悠遠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