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休閑游衢州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寫一篇游記,每次總是把行程景點略一介紹一下,回頭細讀索然無味。看看別人寫的,有專攻路線,有介紹住所,有描寫景點,網上都號稱攻略,是讓驢友看了能注意,不用再費心去打聽的,用詞簡單明了,內心抒發隨意,總讓我望塵莫及。今年我旅游次數和往年差不多,但深感旅游的質量下降很多,朋友們忽悠著我出旅游計劃,響應者很多,去之甚少,往往帶去的新人較多,很多細小的景點都會因為路途和愛好不能前去,遺憾頗多。想來想去還是流水賬般的報一下吧,旅途中遇上的人和事也是很值得回味的。
車廂奇遇驢友發燒友
這次一行7人,依舊是那列破舊的5085次,長假期間這列車總是爆滿,鐵老大自己很早就開了這條線路的夕發朝至旅游列車,就不會在管散客們要求了。我們的位置在車廂的中部,通過擁擠的人群,來到坐位上時行李架上已經沒有什麼空位給我們放包了,這時靠窗的一個中年男子主動的站起來幫我們把包規放在架子上,他那張充滿故事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讓人一看就是容易親近的人,我還沒有坐下,他已經開始和我們交談起來,當得知我們去衢洲後,馬上如數家珍般的報出了那裡的很多景點,我佩服的望著他,熱情的和他交談了起來,(他年長我八歲,我們叫他曹大哥)車廂裡聽我們交談的人很多,曹大哥對浙江每一個縣城每一個景點都能詳細的告訴我們怎麼走怎麼玩,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特產,聽得我們是津津有味。志趣相投性情相識,讓我們很快就成了朋友,互留了電話,我很佩服他的記憶力和對旅游的熱愛精神,旅游是一件充滿了樂趣又很艱辛的事情,四五個同伴是最理想的,吃飯和住宿很劃算,能品嘗很多當地食品,包車住店都可以談談價錢,但趣味一定要相同。這一年的時間我組織了幾次,由於帶的人多,小部分地方都是以前去過的,今後要改變一下,定好一塊陌生地區,要找幾個興趣相同者參加。
滄桑的古鎮
殺人游戲,聊天,一個夜晚就這麼不知不覺過去了。次日早上7.40分列車停靠在一個半山坡上,車站是新造的,離江山市的老火車站有3公裡距離,浙江這幾年很多小城鎮都把火車站遷到市區邊上,然後再開發這一帶,圈地賣錢,火車站外表看上去很氣派,但設施和管理及差,新來乍到的旅客出站第一印像就是自己在一個沒有人煙的山坳裡,一群摩的和出租車司機對你死纏硬拉,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縉雲火車站,那是凌晨5點左右,天還黑著,出站口沒有什麼燈光,外面荒涼的看不清有什麼房屋,只有一條路蜿蜒著不知通向哪裡,拉客的都說走出去要半小時,我是走回站台從進站口出的站,爬了幾層樓梯我才明白,原來這個小城市的火車站是在山腳下,候車室和廣場都在山頂。社會在進步,城市漂亮了,交通發達了,但我的內心有點恐慌。言歸正傳吧,我們九個人(加上曹大哥和他的朋友,他們是去福建浦城,和我們一個方向)包了一個摩的,到了老汽車站在轉到新汽車站(老的汽車站是長途,新汽車站是江山地區的),我們和曹大哥他們在老汽車站一起用過早飯後分手。不到11點的時候我們到了28都古鎮。這個古鎮是坐落在仙霞山脈的一片谷地中,北擁仙霞關, 南攜楓嶺關,對於我們來說,根本看不出什麼軍事要塞之處,兩邊的高山倒是讓我們知道這裡應該是崇山峻嶺中的腹地,唐末黃巢軍南下開辟了這連接浙閩贛三省的古道,從此成了把守關隘屯兵扎營的兵家必爭之地。明清兩代這裡卻是中國最為繁華的商埠之一,南下的布匹日用品和北上土特產都雲集於此,商行店鋪飯館客棧也就布滿了這個狹長的小鎮。
我們的游覽從鎮的最南面水安橋開始的,一條小河依傍著古鎮穿過,水安橋就是連接鎮與公路的通道,作為門面,修造的是極為考究,長長的廊橋上面還有個檐角翹起的亭閣,還是兩層的,上面窗欞扶手都雕有精美的圖案,但我不知這個兩層的樓閣怎麼上去,窗戶是如何開關的。下了橋就是鎮上最古老的楓溪老街了,街道兩邊是參差不齊的民房,從外表可以看出貧富差距,建築風格和格式大徑相同,區別在於牆的高度,門檐上有無樓閣式的木門罩,磚雕,瓦雕,木雕,窗欞的區別,雕花的細致程度及規格。這裡家家大門敞開,我們進出隨意,就是有人在裡面,也是忙於撥板栗,就當沒有看見你,只有我們要了板栗來品嘗的時候,他們才會抬起頭來,笑著臉問你要不要帶點回去,“便宜,一元五角噢”,我們只好好笑笑,這麼遠怎麼背哦,熟的還行,買點吃吃。連走了四五家後,我忍不住問了一個村民,“你們這樓上住人嗎,怎麼都很破舊,”“不好住人的,要倒的,樓下住的還都不是一家人,好幾家人呢,大家都沒有錢修,都出去打工了”。千年的古鎮保留得到是完好,仔細察看什麼朝代的痕跡都會發現,幾百年前雕刻的磚瓦牛腿,近到文革時期的語錄,都在殘壁斷梁上留下印記,保護工作確是及差的,缺窗少門,朽木碎瓦隨處可見,好在每家的庭院中間的天井台上都有很多花草,以蘭花居多,倒也顯示出來生機。
落破的楊家大院
我們住宿楊家大院,這裡是鎮上比較大的宅院,也是極少的只有一家人住的宅院,宅門不大,但進來後視野豁然開朗,中間一個很大的天井,花草茂盛品種繁多,二樓有一圈雕刻精美的窗欞圍繞著天井,支撐樓房的木柱上都鑲有牛腿雕刻,居主人講,台灣商人花重金購買一個牛腿,他都不賣,說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賣,但他的二樓是廢棄的,年久失修已不能住人。這個宅院有父女兩個人經營著,他們收拾了一些過去用過的日用品,大到夜壺,小到筷子紐扣,擺放在門房,參觀的游客三元一人。廳房的左手出去再穿過廚房的偏門就是後院,敞開式的客廳兩邊各有一個廂房,面對客廳也是一個大的天井,台上也擺放著許多的花草,我們包下了後院,在客廳裡聊天喝茶,主人不時領著游客來參觀我們的房間,:“你們看,這裡就是以前小姐們住的房間,那種雕花的大木床都是以前的,底下是棕綁,裡面有個隔板是放衣服的,過去的寫字台,以前窗戶是很小的,都不讓外面看到裡面的,為了給客人住我才把窗戶放大了”,他近似於背誦的介紹,如同周星馳的戲文,滔滔不絕,但游客們也只是在門口看一眼而已,因為設施簡陋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細看的。我們每間房裡都有兩張大的雕花木床,床很大,睡兩個人都寬寬松松的,我們女的一間,男的一間,我一個人睡了一張床,第二天他們居然說我打了一夜的呼嚕(我可是從不打呼嚕的)。
不歡快的晚飯
晚飯是中午和主人定好的,人均10元的標准,中午我進來是看見其他客人的飯菜很豐盛,魚肉都有,主人說晚上一樣的,你們人多添幾個菜,因此我們也沒有怎麼關心。開飯的時候,好家伙一張桌子擺得滿滿的,九個菜,分量很足,色香味具嘉,不愧以前是大戶人家,碗碟和菜素的搭配讓人食欲大開,但除了蒸蛋和梅菜肉就沒有什麼葷菜了,我心想怎麼沒有魚啊,我可是愛吃魚的,這裡的魚又不是很貴,難道我們這些菜超標了?我叫來了老板,大不了我們在另買一條魚。主人的眼睛在鏡片的後面閃著光,依然張著嘴,不知道是笑還是天生這樣,他們對人一直都很熱情,我也笑著問他“老板啊,怎麼沒有魚啊”“這麼多菜了,還要魚,這些菜很好吃的”我連忙解釋“你的菜味道很好的,我們就是想吃魚,中午的客人不是有的嗎”“噢,是這樣的,中午那些客人是上海人,他們說我們這裡的魚不好吃,我想你們也是上海來的,也許也不愛吃”,哈哈,還有這麼解釋的“這樣吧,老板,我們今天累了一天,就想晚上好好吃一下,我們加點錢你幫我們做一個”“那不行的,我們已經沒有魚了”“那就宰個雞吧,多少錢啊”“我們這裡沒有雞的,都是養著自己吃的”我有點郁悶了,不只到說什麼好了,可老板依舊笑著說“沒關系,你們要是不喜歡,可以到飯店去吃,這裡留下我們來吃”老板話音未定,我們都已經鴉雀無聲,這不是叫板嗎,又不是和他吵架,這個老頭,我好來火,但又說不出什麼來,也許這裡的民風就是這樣的,九種方言,一百多個姓氏彙聚的地方,待客方式也許就是這樣。本想晚上好好喝酒好好聊天解解乏的,只好就這麼地了。
悠悠山谷落古鎮,滄桑破落人情短。
家家庭院蘭花滿,雕花木床老蛛藏。
一夜夢境追千年,多少小姐抒情懷。
為使青山不蒼老,空留遺憾做門聯。
壯觀的江朗山
三號早上,懶洋洋的起了床,睡了格外的香甜。鎮上的早飯真的一點特色都沒有,好在有粥和茶葉蛋。車很順,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峽口,那裡我們轉車去江朗山。說來我福氣真的很好,在車上我還擔心怎麼轉車的問題呢,臨下車遇上了一個17歲的小伙子,自願帶我們去,他說他就是江朗村的人,小伙子人很樸實,很靦腆,他父母一個在義烏,一個溫嶺打工,他住校讀高二,半年學費是1600元,看得出,他是很文靜,很愛學習的孩子。到了他們村上他很熱情的幫我們把包寄放在他的朋友家裡,我想幫他付二元的車錢他都不肯,下山時走的匆忙沒有見上一面,我很後悔當時說了要請他吃飯的話,在心裡就留著一個結。
江朗山海拔842米,山巔有三巨石拔地而起,呈“川”字形排列,蔚為壯觀。江郎山有三絕:中國丹霞第一奇峰“三爿石“、全國之最“一線天”、維妙維肖“偉人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游覽江郎山,他在《霞客游記》中描寫江郎山“移步換形,與雲同幻矣!”丹霞地貌是上世紀30年代命名的一類地貌類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屑岩,後來地殼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後退,保留下來的岩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所謂“紅層”就是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的岩層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世界上由紅色砂礫構成的、以赤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是以廣東省仁化縣的丹霞山命名的,這就是丹霞地貌。
神奇的一線天
江朗山的壯觀就在於那三爿(pan)石上,當你凳上山頂,眼前出現三柱光禿禿的巨石直入雲天,巨石攔腰處雲霧繚繞,你會以為那上面就是天庭,沒有樹木的遮掩,沒有視覺的障礙,站在巨石下,你是渺小的,欣賞一下這衝擊視野的美景,感受一下心中震撼的刺激。登山從一線天開始的,所謂的一線天,就是右邊兩塊巨石的夾縫,老天不知道用了什麼神功,竟然齊刷刷的將這塊巨石一分為二,走在這麼狹長的通道裡,猶如井底之蛙,除了天空像條線般掛在你的頭頂,就是兩邊齊整的峭壁,我們在裡面大聲的呼喊起來,興奮,恐懼,還是想告訴老天我來了。
險峻的盤山小道
走出一線天來到了三塊巨石的後面,稍作休息,就要爬最高峰也是最險的朗峰了,入口的牌子上面寫得很清楚,“小孩年長者,高血壓,恐高證,心髒不好著請不要上山”,這些山路都是依著光禿的岩壁開鑿的,只有半米的寬度,好在邊上都有欄杆保護,即使這樣仍有很多人不敢扶欄杆,不敢往外看,只看著岩壁用手摸索著過,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我打頭陣內心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邁出每一步都很謹慎,一手摸著欄杆,走兩部就回頭看看後面,提醒大家注意腳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深怕有人胡思亂想不留神滑一跤,這時候你會想起徐霞客寫的“移步換形,與雲同幻矣”。記得98年我來的時候,下著雨,山路兩邊雲霧彌漫,總有跳入雲海的衝動,以為是在天上,自己能騰雲駕霧,大自然的奇景時常會帶來你意想不到的幻覺。盤旋的山路好像沒有個頭,爬了半小時後,隊伍裡的一個女孩子害怕的哭了起來,她這一哭讓我內心更感覺恐慌,我怕他心理承受不了,手腳發軟那可是很頭疼的事情,她說她不敢看外面,看了就慌,更有幾個游客竟然原路返回,嘴裡不停的說者可怕,山那邊過不去的話。我連忙給他們打氣,“我來過,沒有什麼的,慢慢走好每一步,保護措施不錯的,你們是好久沒有爬山了,習慣一會兒就好了,這些人是在嚇唬你們”。其實這條路下山要比上山更讓人惶恐,我也知道現在他們更本沒有勇氣往回走,只希望他們能戰勝自己,快點適應。
上天入地
一路艱辛來到了天橋,這裡有個不大的平台,側面就是下山的路,下山的路上都是人,大家在排隊,因為那裡有一段路是垂直的,行動緩慢,從天橋上可以看見,橋下30米處有個夾縫般的通道,峭壁的小路上站滿了人。過天橋向上走了不多久,就來到了問天亭,這裡是最高處,依山修建了六角檐的亭子,站在亭子裡,放眼遠望,公路像線條四處放射,小湖泊,農田點點綴綴,此刻你會感覺什麼叫錦繡山河。山上有個小賣部,三斤重的小西瓜35元,方便面十元,大家圍坐在石桌邊上,每人要了一塊豆腐干,邊休息邊欣賞美景,但我看得出並不是很興奮,估計是在盤算著怎麼下山去。
我們依次排在下山的隊伍後面,很緩慢,幾分鐘挪動一下,半小時後終於排到我們了,這裡沒有人大聲的喊叫,誰要是喊一下馬上會招來無數的責備聲,大家都在小聲的提醒同伴,“小心,慢點,踩穩了再下,手抓牢扶手”,
這裡有個幾乎垂直的高約五米的鐵梯,在上面你是看不見下面的,只能翻轉過身子,一步步探下去,下了鐵梯並不能松口氣,緊接著就是50米高的台階路,這段路的台階間隔都是30—50公分,每一層台階只能容一只腳橫著踩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會翻滾下去,那就直奔谷地了,每個人雙手都牢牢地抓住扶手,面部表情嚴峻,體會了一下何為步履艱難。下得山來大家才開始心情愉悅起來,話也多了,感慨萬千,都在為自己征服這座山峰自豪,最為歡快的就是那個哭鼻子的了,因為她的感覺是險裡逃生。幸運的我們在入山口就坐上了開往江山的中吧,車上人不多,因此我們放棄了在江朗村中餐的計劃。(那時候是下午二點)
江朗山上插焚香,植入藍天雲相隨。
借助天梯上天亭,不見嫦娥來相迎。
歷經坎坷過天橋,膽戰心驚探谷底。
難求紅顏渡余生,三香祈禱在江郎。
小縣城的夜晚
江山—常山—開化,下午連續的換車趕路,到達開化已經是晚上7點左右,這個小城市晚上雖不是很繁華,但也很有韻味,一條小河橫穿城市中央,河邊的綠化,路燈,雕塑帶來安寧和溫馨。我們連續找了幾家酒店,選了一下各方面都不錯的住下,晚飯就在酒店裡吃的,九點才開吃,老板人不錯,一直在大廳裡陪我們到11點,那晚菜點的多了點,原以為很餓,其實餓過了頭也沒有太好的食欲,不過吃了幾個當地的特色菜,給我印像最深的就是“荷包南瓜藤”了,清爽滑嫩嚼入口中,清香入肺。
不知道當晚是什麼節日,凌晨一時,酒店附近居然禮花齊鳴,放了整整30分鐘,剛進入夢境的我只好依窗望夜,我不討厭這個禮花,反而感覺有點興奮,沒有想到這麼偏遠的小縣城會有這樣的節日氣氛,樓下的排擋鍋勺碰撞,蔥花油香彌漫在空氣中,肚子很自然跟隨節奏敲打起來,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阿,應該打個包回來的,滿滿一桌菜剩了很多的,重泡了一杯香茶,洗腸睡覺吧。
開花的女人花---龍頂茶
滾滾錢江潮壯觀天下無龍頭接龍尾龍頭是龍頂龍尾是龍井
龍頂茶是開花的特產,開化縣是在浙江的西部,與贛徽相接,西北角是黃山,西南角是三清山,又有古田山和錢江源兩個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山高林茂,雲霧繚繞,森林覆蓋率81%以上,素有中國“亞馬遜雨林”之稱,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這裡“晴日遍地霧,陰雨滿山雲”,有著獨特的茶樹生長環境,所產茶葉品質優異,沒有污染,所以人們又把這裡稱作中國綠茶的“金三角”,龍頂茶就是這裡的上品。四日清晨,我們來到車站不遠處的龍頂茶交易市場,這裡很干淨,有上百家店鋪,隨便走到哪家,老板都會主動打開袋子讓你看,聞,還不停的介紹茶葉的品質,還沒有走幾家呢,我們已經挑花了眼,分不清檔次和價錢了,在市場中間一間大的商鋪我們落了腳,我們挑了中上等的三種茶泡了,老伴打開袋子,一陣甜絲絲的芳香氣撲鼻而來,拈起一小撮撒入玻璃杯中,顆顆飽滿挺直,小小的茶葉,都是每個葉芽緊裹著,兩頭略為細尖,衝入開水,翻滾後雲集在杯口,忍不住你就要去吸入那飄出的幽蘭清香,閉目養神,如痴如醉,真不愧“一葉龍頂羞群芳”的美稱。在睜開眼時,一枚枚葉芽已在色澤翠綠的杯中翩翩起舞,自上而下緩慢旋轉著如同芭蕾舞演員挺胸直腿般的落下,在杯底踮足搖擺,端杯小嘬,如甘露潤喉,蕩氣回腸。難怪比喻成女人花,只有你觀望,品茗,欣賞,感想之後才能知道她的清雅脫俗,就是梅艷芳歌中的女人花,“朝問紅日夜語露,含苞待放意幽幽”。
歡樂錢江源
購買好茶葉趕往齊溪鎮,包輛面包車進入山谷深處----錢江源,山路蜿蜒崎嶇,司機當地人技術很好,也很健談,從他的談話中我們已經知道山裡已經人滿為患了,他為人很好,指導我們如何消費,住宿和包車的價錢都和我細細交待,我在五一來過,知道他說的句句屬實,要了電話,讓他明早來接我們。
車剛進村子,二號農家的家長已經看見了我,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我說:“你還記得我啊”“怎麼不記得,五一你們一大幫子來的哦,很熱鬧的哦”,說著就把我引到了他家,這家人姓賴,人很好,兄弟三個,另兩個在村裡11和13號,五一我們住過兩家,對他家的印像最好。飢腸轆轆,那裡還有閑情說話,直奔廚房,看著灶台上的小菜隨意點起來,筍干豆腐小青菜等,葷素搭配,當然活水魚是不可少的,老板娘給我們的菜量都很足,個個吃得紅光滿面。飯後閑聊,老板要我們點晚上的菜,晚飯當然要豐盛一點,大家來到廚房,看見自己愛吃的菜都一一點上,老板打開雞圈,我們挑了一個最大的,晚上還要一雞兩吃,哈哈,看來他們都已經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了。
恢復了精神,興高采烈大家緩步前往錢江源景區,這次我們邀請了一個實習的小導游(這些實習生都住在這個老板家),她也很喜歡和我們在一起聊天,一路上說說笑笑,她有一張蒙娜麗莎般的面容,高高的鼻梁,微尖的下巴,她的眼睛雖沒有蒙娜麗莎般成熟憂郁的神韻,但明亮,清純透露出17歲花季少女的風采,他比較害羞,第一次做導游,不敢說話,我們都把她當小妹妹般的關心起來,教她怎麼與人打交道。
景區很小,好在沒有什麼人,溪水也小了很多,瀑布不是很壯觀,但瀑布層疊凹凸的造型也讓我們驚嘆不已。我在溪裡洗腳,水很涼,放一兩分鐘就要拿起,冰冷的溪水刺激了我的穴位,通過腳底把身上每根神經都激活一般,渾身上下有裹著絲綿被的感覺,真想倒下酣睡一下。
一小時我們就逛完了景區,我們在山上大聲歌唱,只要有人起頭,馬上大伙也隨聲賦和起來,直到曲高和寡聲嘶力竭方才罷休。下山來,意猶未盡,索性在亭子裡玩起殺人游戲,彼此幾天的了解,說話也隨意起來,玩得很是投入,陳訴的細節,描塑的人物性格,都是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哈哈,唯獨小導游,第一次玩,也許是太誠實太清純的緣故,剛做殺手,就被人看出來,兩句話問得啞口無言,急得我這個法官干著急沒辦法。要不是老板找我們回去,我們不知道還要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沉醉多久。。。。。。
賞月
晚餐很豐盛,老板娘的手藝在我五一的指導下已經提高很多,唯獨魚湯,欠火候,不過放了子梭葉子(一種類似於調味的干菜葉子),喝起來更有一番風味。一個大客廳就我們和老伴一家在吃飯,三五瓶啤酒下肚大家的話都多了起來,談的內容很雜,大到人生哲理,小到娛樂消息,老板一家也圍在邊上參與我們的聊天,要不是老板娘問我早飯吃什麼,真不知道要聊多久,不能影響別人休息哦,勞累一天了,心裡很感謝他們,居然還記得我愛吃的筍干肉絲青菜面,這是明早的早飯。
來到院中,一輪明月掛在空中,照著房屋樹木清晰可見,忍不住我們都想去外面走走。這個村子不大,一共才13戶人家,沒幾分鐘我們完全進入了無人地帶,一條柏油路泛著月光引導著我們,路一邊是山坡,山上的樹木葉子在月光下輝印下顯示出空曠的恐怖,另一邊是河溝,只有小溪通過發出潺潺的聲音,河坡上農民種的小菜東一塊西一塊的分布在可利用的地方,山谷裡很靜,沒有風,只有小溪和我們的談笑聲,那天是農歷八月十三的夜晚,月亮雖不是很圓,但亮的出奇,天空中沒有一絲的雲彩,滿天的繁星在月亮的光芒下雖不奪目,卻也讓人目眩,站住了,調整呼吸,抬頭認真去看這晴朗的夜空,慢慢的星星會亮起來,你會感覺越來越近,這時你的大腦裡就會浮現聯想,宇宙好大,我們這麼渺小,就在這麼一個小小的社會環境裡,為什麼還不好好的生活,我們沒有月亮那麼永恆,只是宇宙中的一顆灰塵,多看看月亮吧,就像歷史一樣,會教會我們該做個怎樣的人。
水流潺潺留清韻,月夜無處不花香。
酒香人醉月影飄,星星伴我把夢要。
山裡的早晨
酣睡了一夜,天蒙蒙亮就被雞叫醒了,也不知道那來那麼多公雞,幾乎成了公雞演唱會,此起彼伏,干脆起來吧,山泉水洗臉高山綠茶潤喉,呼吸一下山裡的空氣,早上很少這麼清新過。老板也起來了:“起來了,睡的好嗎”我看他睡眼未睜“很好,被子都是新的,你太客氣了,怎麼有這麼多公雞啊”,“客人愛吃啊,嫩,味道好來”“哈哈,你也不配點母雞,早上吵死了”老板和我愉快的交談著,我才知道原來這裡的風景都來自於十年前的一次山體滑坡,十年前的一個早上,村民被一記地震的感覺驚醒,就在村不遠處的峽谷裡,落下一塊大石頭,留在山崖上的石頭有多塊凸出崖體,遠望像一個龍頭,因此這裡就開發了旅游區,崖壁上書寫錢江源頭,崖頭上書寫神龍瀑布,然後就坐等收錢。
早飯是一小面盆筍干肉絲青菜面,我們七個圍著面盆拿著小碗撈,老板在旁邊說,:“管夠,這裡還有當地的酸菜”,哈哈,我怎麼想起來《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的鏡頭。一頓呼啦啦的戰鬥,出汗透氣。昨天的司機已經上來接我們了,峽谷裡透出點點的霞光,照著我熱的發紅的臉龐,老板把我們送到車上,不停的揮手,我們一一告別,真有點離開家鄉的凄涼。車子在峽谷裡轉著圈,清涼的空氣吹在我的臉上,山體間有剛剛飄散的雲霧,陽光照到山坡,照到我們的車廂,多美麗的早晨。
橫穿千島湖
司機一直把我們送到馬金,我記住了司機的名字,叫賴法華,他的笑容對我印像很深,出門在外遇上好人熱情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在馬進我們換了區汾口的長途車,在汾口在轉去渡口的中吧,一路上很順利,也沒有怎麼耽誤時間,但到了渡口我差點毛了,沒有船票了,快艇只能坐40人,當地人很怪,都是留號拿票,都很神秘在窗口遞眼色,我也學者把頭伸進去,悄悄地說,:“我拿七張,每張給你們5元手續費”,他們立馬擺出高傲的姿態,“船票早就沒有了”,怎麼辦哦,我們分頭和別人打聽情況,就這時船來了,不管那麼多了,先上去再說,沒有人剪票,看見沒有人就坐,船開了,我暗自慶欣,看你們怎麼著吧。船艙裡站了有八九個人,我們隊員有3個人坐好了位置,船老大來收錢了,原來沒有一個買過票的,都是拿的預約票,船老大很不錯,讓我們坐到船艙上面,離開悶熱的船艙,我們幾個男的站在船軒邊上,風很大,但我們感覺是那麼的好,平時在旅游區要做快艇還不讓你站著呢,我們要橫穿千島湖,從東到西,歷時兩小時呢,兩邊的風景真美,船時而從兩座小島的縫隙中穿過,時而在寬廣的水域轉圈(繞過漁民的養魚場),這裡是千島湖的最深處,人煙稀少,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在我的感覺裡仿佛很短的時間,我們就看見湖面上的游艇多了起來,旅游區到了,認識不認識都熱情的揚起手臂大聲呼喊。兩小時過的真快,享受了快艇的樂趣,又欣賞了千島湖美麗的風光。
到了淳安,都沒有想急著趕回上海的欲望,碼頭邊上一溜的魚排檔,大家看著嘴饞,那就解解饞吧,挑了一家小飯店,選了一條十幾斤的大花鰱,談好價錢坐等開吃,一魚兩吃,魚頭湯是用巨碗裝的,比鍋還要大,鮮美無比,紅燒魚塊兩大盆,汁濃肉肥,連吃三碗米飯,只能用痛快一詞來表示當時的感覺。打著飽隔坐上去杭州的大吧,一路小憩,好夢連連。在杭州火車票都沒有位子,只好換大吧,就在火車站的邊上,一溜上海巴士大吧,寬敞舒適,(那裡都是要等著回上海的空車,記住,今後如果不趕時間可以和司機談價錢,這是司機到上海時告訴我們的,一般40—50就可以了)。
這次出去5天,人均花費555元,大的開支都是交通和門票,線路就是長了點,還有一些地方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玩賞,是美中不足的。回來的這十幾日,家事煩心,工作操心,生活瑣事常鬧心,思想學習不安心,每天抽點時間回憶一點,粗制濫造,不通文理處還望朋友們原諒,只作為今後旅游的一個參考,希望多多提點意見和批評,放心,本人修養極好,能受王朔之罵,能背凱歌之辱,只願有能溝通閑聊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