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沒有車去看日出,也沒有打算跟團坐著車到各個景點。我們從地圖上找到一條去含潘口的古道,是用虛線畫出的。從牯嶺去含潘口的公路因為盤山而上,顯得很長,而走古道則省很多路。廬山本身就是一幅好風景,且讓我們來一天探秘之行,再次貼近廬山,揭開她的面紗。
當地人不敢相信我們的計劃,認為不坐車是到不了的。不過到底有幾位好心人向我們指點了古道的起點。那一日滿山都是游人,可是等我們拐進古道,走進大山深處,就完全擺脫了游客,孤獨地與廬山交談。
那是一條由人踩出來的泥路,很好走,只是除了我們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是筆直的松樹。剛走沒多久,在這幽靜的山谷裡,陽光忽然消失在雲間,使環境變得有點兒陰陰森森的。畢竟只有三個人,不免有點兒怯,剛想打退堂鼓,也許廬山不願意我們離去,陽光一下子又將一切照得明朗而有生氣。這一天有風,風吹過松林的聲音有如海浪擊打岸邊,陣陣松濤仿佛在說:來吧!
那可真是一條無徑不竹,無陰不松的好路!在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四周的美景時,廬山的霧悄悄地來了,像煙像海潮一般無聲地擁來,將大山環繞,將我們包圍。樹木和遠處的景致一下全罩在霧裡若隱若現,霧色霏霏如雨,我的心都醉了。我們除了驚嘆,也只有驚嘆了!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幾疑是走進了桃花源裡,登臨了神仙的福地。此時的廬山已幻作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婦,風姿綽絕又不可捉摸。我們穿行在鳥鳴松濤裡,舉步霧氣繚繞,在大山深處,我們走進了廬山的心髒血液裡,觸摸到廬山的脈膊,而這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走了半個多小時,偶而風把濃霧吹開,竟然看到遠處的蘆林湖, 我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一來含潘口不遠了。古道共走了一個來小時,我們就來到了含潘口。從含潘口往下望是一片霧海茫茫,將潘陽湖和山峰全遮住了,偶而風撕開一點霧,墨色的峰巒露了出來,便恰是一幀水墨山水。風更大了,松濤似巨浪翻滾,也許我們被仙人帶到了東海的岸邊,只是雲霧蒙住了我們的眼睛。
那個上午,我們認識了風裡霧裡的廬山,比昨天又是別樣的精彩!
下午,我們決定到五老峰探探路,因為那是觀日出的最佳處。可惜從含潘口到五老峰只有公路。走公路與走山道真是兩個世界,又長又累人,也沒什麼可看的。路上遇到同鄉,約著先去三疊泉。向往三疊泉很久了,一路的辛苦自不待言。乍一看三疊泉實在顯得秀氣有余而氣勢不足。就在我們嫌水量不足時,廬山卻不肯讓我們失望,憑空就來了一場疾風暴雨,沒有任何預兆,把所有人澆了個濕透,可同時原來秀氣媚人的瀑布霎時化作脫韁的野馬,挾著雷霆般的聲勢撞擊在中途突起的岩石上,一分為二,怒吼著衝入碧玉般的潭中,攜手下山而去,頗有一付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豪邁。可惜雨實在太大,也沒有可以避雨的地方,那一份生命的吶喊和震撼只能藏在心中,無法拍照留念。忽然一股狂風吹得三疊泉瀑布揚起,怒吼的瀑布仿佛變成了一張結白的輕紗,在風中飄動,水珠像碎玉般向潭邊的我噴灑了下來,我覺得和它有了一種說不出的緣份。
離開三疊泉爬上石階,一路的許多山澗已成了滔滔的急流和瀑布,處處是動人的景致。及至上到公路,雲散雨收,遠遠的天邊竟然在傍晚的時分出現了一方夢幻般的藍天和潔白的雲層,真美!
真是夠累的一天,而且又濕又冷。五老峰沒去成,回到住處,為了驅寒以免感冒,我們居然買了一小瓶二鍋頭,真是夠瘋的。不過非常有效,只沾了沾嘴唇,身上馬上就暖和了,也沒有人受涼。
明天的廬山又會是怎麼樣呢?我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