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磨房廣州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城市定向活動,這已經是第三屆了。磨網此次也組隊參加,由走停帶隊,成員有走停,Hypergun,LHB,蔚藍,Honghong。大家頂著烈日和高溫,並肩作戰,出色地完成了絕大部分的任務。下面的作業是我們共同的心血,很高興和所有同學分享。首先,介紹一下“發現廣州”磨網隊的行程:
第一站 半溪橋
8:25-8:55,閱讀題目,研究地圖,做行動計劃。
8:55-9:38,陳家祠出發,坐107路電車(石路基站下),車費每人1元。
第二站 西來古岸
9:38-9:56,仁威廟出發,2路公交(上九路站下),車費每人2元。
第三站 五眼井
9:56-9:59,徒步前往
第四站 沙面西橋
9:59-10:20,徒步前往
第五站 石圍塘碼頭
10:20-11:09,渡船(石圍塘碼頭下),船費每人0.70元
第六站 福蔭橋11:09-11:31,徒步前往
第七站 毓靈橋
11:31-11:47,206路公交(大衝口站下),車費每人2元
第八站 聯合圍碼頭
11:47-12:18,徒步前往
第九站 海珠橋
12:18-13:30,64路公交(海珠廣場站下),海珠廣場吃麥當勞後步行至海珠橋,車費每人2元
第十站 天字碼頭
13:30-13:39,徒步前往
第十一站 利濟橋
13:39-14:09,544路公交(江南大道中站下),車費每人2元
第十二站 彙津橋
14:09-14:29,徒步前往,
第十三站 東高橋
14:29-15:30,65路(越秀南路站下),車費每人2元
第十四站 吊碑井
15:30-16:04,104路電車(中山六路站下),車費每人1元。
第十五站 陳家祠(回終點)
16:04-16:26,85路公交(陳家祠站下),車費每人2元
注:總用時8小時1分,車船費每人14.70元。成績:116分 (必做題70,加分題34,附加題12),滿分為134分。
問題一,這次的題目是尋找廣州的“水道”,是否很出乎意料麼?
HG:出乎意料,不是很滿意,因為有些景點似乎不是太有代表性。。。
走停:老實說什麼選題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平常我們都是向往郊外的藍天白雲,現能有機會讓自己在一天之內在一個城市裡游走,慢慢的體會一個城市的過去和現今狀況的對比,就是最大的收獲! LHB:不算非常意外,但對於我們外地人來說任何的問題都會有難度。 Honghong:沒有,廣州博大精深,隨處都是歷史的記錄,到處都是可能入選的主題。我甚至還猜過學府、雕像、建築物等等……水道讓我們的一個朋友猜中了。 蔚藍:沒什麼感覺,反正廣州都不熟。 但是個別地方還是感覺失望,又破又髒。 評述:因為都不是廣州本地人,對於題目的難度,東莞磨網隊的成員們都不會期望有任何的奇跡,甚至還幻想會是另一個美食節的來臨!不過,6月25日上午八時半當看到“廣州水道”這個題目後,卻不禁讓人一震,因為有一個人是不會對這個題目感到意外的,他就是磨網的理發師!幾個小時前,他還偶然提到廣州水路這個專題的可能性呢!當時,只是匆匆一句,大家都沒有太多注意。只可惜,理發師沒有參加這次活動,否則可以親自見證一下自己的推斷了。
問題二,這16個目的地,你是否之前聽說過的,如果是請予以說明? HG:幾乎都沒有聽說過 走停:十幾年前在廣州生活過兩年時間,只聽說過“黃埔港”、“天字碼頭”、“中大碼頭”和“海珠橋”,其它幾乎一無所知! LHB:除了海珠橋,其它都沒有聽說過,但海珠橋之前也不清楚其歷史價值。 Honghong:慚愧,在廣州生活了將近10年,目的地所在區都去走過,但是景點卻不太了解。只聽說了:沙面西橋 天字碼頭 海珠橋 中大碼頭 蔚藍:沒有 評述:這16處目的地分別為:半溪橋、西來古岸、五眼井、沙面西橋、石圍塘碼頭、福蔭橋、毓靈橋、聯合圍碼頭、海珠橋、天字碼頭、利濟橋、彙津橋、東高橋、吊碑井。若不是專門組織這此活動,估計就是本地人也不會留意到這些相伴於四周的水道遺址,它們靜寂地散落於廣州的幾處城區:荔灣,海珠,芳村,越秀。悄然退出了現代主流社會的視線,任由水流的衝刷,歲月的磨礪。若不是有心人在上面標注了字樣,誰會在意逝去的歲月呢?
問題三,在第一站半溪橋一度失去方向,很著急麼?
HG:有點著急,覺得時間浪費較多 LHB:當時還不覺得著急,仁威廟四周景觀甚多,荷塘翠綠,香火繚繞。這段迷路正好可以去四周逛逛。不過,等到下午疲憊不堪地找路時,才後悔上午耽誤了一些時間。 Honghong:當然有點著急,因為東跑西跑,就是沒找到正確的方向,也奇怪路人亂指方向,看來還是相信地圖才是真理。 走停:有點。本來剛開始自己是抱著走走看看,重在參與的心態參加的。可後來看到其他的組隊超越自己朝著下一個目標狂奔的時候,心裡也急了。 蔚藍:不著急, 才剛剛開始阿. 評述:從陳家祠到半溪橋,其實距離並不遠,我們又手握去年冠軍隊的線路資料,自認為非常容易。沒想到在仁威廟門口卻迷失了方向,又輕信了買香火店主的建議,結果越走越遠。幸好HG沒有失去判斷力,他及時糾正了方向,方才回到正路。半溪橋所在的五約八巷,像一個小小的迷宮,窄窄的巷道,交錯縱橫,不到半溪橋跟前還真不知道方向呢!
問題四,哪個目的地讓你印像深刻,為什麼?
HG:德國教堂,因為既錯過的題目,又沒有時間細看 走停:利濟橋。沒想到它隱藏在一片石基的下面,如果不是尾隨另一組的隊員,我想我們要找到它還要費些時間。 LHB:那小小的西來古岸石碑,它低埋在繁華的上下九商業街市中。它左邊是時裝模特,右邊也是時裝模特。忙著購物的人們,誰會留意這往昔的記憶呢? Honghong:第一個:半溪橋。當好不容易才找到正確方向,往前衝,無奈小巷子太狹窄,根本無法加快步伐。我對路邊的居民、屋子和擺的小攤子的興趣甚濃,遠遠超出對半溪橋的興趣。在我的眼裡,閑逛的老人,破舊卻古香古色的老屋,青石板路,甚至賣的菜、水果、藥材等等,無不充滿生活的氣息,非常實在、平淡,這就是生活了。如果有時間,真願意像老人一樣,悠哉游哉地行走在巷子裡。 蔚藍:一樣的,德國教堂,因為是錯過的題目,又沒有時間細看 評述:我們仍然走在都市之中,只是這次的目的卻有所不同。不再留意琳琅滿目的商品,不再搭乘小車呼嘯著穿過街道,也不再迷戀美味珍饈。而是細心地,一步一步地走近一個個歷史的痕跡。這個城市的父輩們,祖輩們,當年出入於這些水道。那些細碎的腳步聲,仿佛還從眼前的古橋上走過;那久遠的船槳聲,也似乎回蕩於從我們腳下的班輪旁。如果說城市也有生命的話,那麼這些遺址就讓生命得以延續。呵護它們,也就是保護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問題五,除了這16個目的地以外,你最大的發現是什麼?
HG:發現廣州老區很窮的狀況。 走停: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 LHB:去石圍塘碼頭的渡輪 Honghong:廣州的歷史古跡太多,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居民們每天經過的地方,都是我們的目標所在。確實,只要仔細觀察身邊,每一處都有那麼一段故事。我們所缺乏的不是專程出遠門尋找古跡,而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蔚藍:發現自己的孤陋寡聞, 到廣東那麼多年了,居然抽不出時間到處逛逛,應該多點出去了解了解. 評述: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廣州帶給我們的遠遠不只是繁華,如果您稍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隱藏在這座城市背後的傳統和歷史,還有種種問題與困擾。像HG提到的老街市集,LHB注意到的渡輪,另外,同學們還意識到新舊文化的碰撞和衝擊,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可以這樣說,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座城市都能找到一個不同的切入點。所以,這16個目標決非最終的目標,它們可能是另一個方向的開始,讓探尋的眼光更為深入下去。
問題六,哪段路程覺得最為辛苦?
HG:在芳村大道狂奔的時候最辛苦 走停:應該是在芳村那一段吧,剛好是正午,在烈日下走得很辛苦! LHB:利濟橋的那一段,又熱又累,還有點腳痛。 Honghong:應該是石圍塘碼頭-福蔭橋-毓靈橋-聯合圍碼頭這一段,路寬樹少,暴曬,絲毫沒有徒步的樂趣。 蔚藍:芳村大道 評述:這次發現廣州的行程,有一半的目標都是靠徒步去發現的。如果說上午的找尋還算是一種趣味的話,那麼午後烈日下的暴走簡直是折磨。許多目標的具體地址非常難以確定,常常是邊走邊問,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利濟橋和東高橋,隱藏在不知名的河湧裡面,許多疑似的橋梁常常迷惑我們,興衝衝地跑過去後,才發現那是錯誤的目標。在利濟橋,為了走近路,大家紛紛翻越旁邊的圍牆。到後來,許多晚來者就往往不假思索地選擇翻牆,反正別人都是這麼做的,他們也許是這樣想吧!
問題七,累麼?熱麼?還有,渴麼?
HG:累一般般,比較熱,渴都有補充 走停:熱!不太累,喝了一肚子的水! LHB;渴是最可怕的,我至少喝了6瓶水!拍了無數合影,恐怕這一年都沒有這麼多啊! Honghong:累還沒怎麼覺得,因為只是簡單的走路。熱,很熱,驕陽下快走時特別想念空調和西瓜。渴?還好了,到處有水可以補給。 蔚藍:累還好,最煩就是曬, 曬得好黑. 郁悶 評述:黃色高溫預警下的廣州城區,有36攝氏度的氣溫,早飯還沒有結束,外面已經是熱氣騰騰。對於MM來說,日曬的考驗異常嚴峻。對於HG和LHB來說,睡眠不足也是一大考驗,因為看球,出發當天晚上只睡了四五個小時。高溫下,LHB嗜水若狂,一連喝掉幾瓶水,看得猛驢HG直搖頭。而蔚藍MM的特效防曬霜似乎效果奇佳,臉上都成盔甲了。
問題八,你覺得這些歷史遺址得到很好的保護麼?
HG:保護一般
走停:應該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LHB:遺址本身還是得到很好的保護,但應該把周邊的事物弄得更好些。
Honghong:說實在,中國人保護歷史遺址的觀念不夠強烈,而且說遺址,也就是刻上字、列個牌子、寫入教科書和史書就是了,偶爾提倡一下保護意識,然而沒有將意識宣傳到每個人的心裡,至少讓遺址周圍的人首先來參與認識和保護。比如,西來正街口的西來古岸,一看圖片居然藏在服裝商場裡,嚇一跳。
蔚藍:一般般, 而且很多住在那裡人都不知道, 更談不上保護了.
評述:如果從外表看,應該說許多遺址還是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包括遺址本身,相關的標示等等。但欠缺的是周邊環境的改善,比如河道的整治(這是許多同學深有體會的),此外,我們應該大力宣傳這些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記住它們,關注它們,不僅需要留住遺址,還要在我們的精神中得以留存。令人遺憾的是,在這次活動中大家都發現,即便近在咫尺,許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它們在哪裡。
問題九,談一談你所遇見的好心人。
HG:很多,別的同學說
走停:好人處處見!2路公交車的司機大姐和乘客婆婆耐心為我們解說線路、西來正街口的警察叔叔帶我們到“西來古岸”、黃沙碼頭遇到的老伯對活動提出的建議,他們的熱心和支持,都令我很感動。這個活動一定要繼續發現下去,誰說廣州人冷漠?他們的熱情只是我們沒有用心的發現,缺乏和他們溝通而已! LHB:我們遇見了許多好人,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體會,那個船員,那個警察,真是很多啊。
Honghong: 在半溪橋去五眼古井的2路公共汽車上,女司機戴著墨鏡,一副酷酷的樣子,卻熱情似火。一邊開車,一邊熱情指路。我跟同伴說坐車去黃沙到沙面,她趕緊指路說走路就可以了,走哪條哪條路。
蔚藍:碼頭的老人家, 藥鋪的帥哥, 阿姨, 士多店的老板娘, 好多好多
評述:好心人真是無處不在,之所以我們如此幸運,除了當地人的熱情以外,還與此次活動的性質有關。我們避開了高樓大廈和商業區,將足跡帶到尋常的百姓周圍,打聽的也是老廣州的傳統東西,自然得到更為熱情的支持。只有走入他們的生活,才能得到更多的共鳴和支持。
問題十,簡單談一下你的隊友。
HG:都不錯,分工合作,配合還算默契
走停:因為有你們,這次的活動才會更精彩!
LHB;HG帶路很細心負責,Honghong很熱心地幫我們拍照,所有人的努力都令人感動。
Honghong:具有團隊精神,友好互助,風趣,講究效率。找路難免不了會有爭執,而且耽擱時間心裡焦慮也會有衝突,我們隊伍始終友好互助,分工明確,集體行動,好樣的!
蔚藍:都不錯, 目標明確,一致. 包括紅紅同學,一路幫我們拍照, 個人就比較懶一點了. 分擔得不多,呵呵.
評述:這是磨網首次單獨組隊參加的戶外活動,既緊張又興奮。每個人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走停是總領隊,從6月初始就開始負責組織和協調工作。HG帶隊責任很重,一有時間,他就拿著地圖仔細研究並不斷地修正。蔚藍總是會有意外的發現,給大家許多歡笑。LHB負責采風和文字,也是一貫的認真投入,這次活動他找到不少新的感覺。Honghong是我們的候補隊員(正式隊員只能有4名),她不僅熟悉廣州,並且甘願為大家盡心盡力地服務,所有隊員的合影都是她拍攝的。另外,我們還有個熱心的支持者,就是理發師了,他的大五青年旅社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休息場所(還有通宵的球賽看呢),一路上不停地詢問我們的進展,一直為我們加油助威!
問題十一,談談你對於其他隊伍的印像。
HG:對於那些全部做完並提前到達的隊伍充滿敬意
走停:遇到的隊伍都不錯,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穿藍衣服的同仁就是我們的向導了。:)
LHB:雖然都不認識,但大家全然沒有競爭的氛圍,友誼和幫助是主調。
Honghong: 隊伍們普遍年輕有活力,友好,對我們的問路也友善地回答,因此我們也對其他隊伍熱情指路,哈!
蔚藍:挺友好的, 而且覺得全部完成的隊伍好厲害, 敬仰. 佩服.
評述:新快報27日以題為《300“藍衣人”定向發現廣州》的報道,來介紹此次活動。這次活動的一大亮點,除了那些若隱若現的遺址外,就是活躍於街頭巷尾的藍衣人了。他/她們身著統一的藍色服裝,像是一群群藍色的螞蟻,找尋著傳統文化的痕跡,並用獨特的外表相互傳遞信息。每當你迷失方向的時候,看到不遠處出現的藍色的身影,便得到莫大的安慰。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各個隊伍的相互支持,而是獨自前往的話,難度又將增加不少。
問題十二,在這次活動中,廣州市的市內交通是否便利暢順?
HG:感覺芳村和海珠的連接較差,不是太方便,其它還好
走停:已經算比較滿意了。沒想像中“沙丁魚”的出現,也沒有嚴重堵車的狀況。令我對廣州的交通看法大大改觀。
LHB;比想像的好很多,幾乎不用轉車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Honghong:廣州的交通已經四通八達了,非常方便,塞車現像有所緩解。公交車大部分都有空調,比較寬敞,很少以前那種擠得大汗淋漓的現像了。地鐵更舒適,只是有些路線之間不通,需要轉戰,其實時間基本跟公車差不多。船運就比較限制,剛好趕上開船時間還好說,否則就得等一段時間了。
蔚藍:還不錯. 挺方便. 而且便宜. 就是應該多點搭地鐵, 涼快又不曬。
評述:因為擔心不熟悉廣州市內交通,出發前大家都准備了不少地圖,甚至下載了公交車數據在手機裡面。但當天的交通情況比想像的好了許多,道路比較順暢,公交線路也非常密集,許多目的地都有多條線路到達,再加上地鐵和渡輪的補充,感覺是相當便利的。唯一覺得不足的就是芳村到海珠區的連接較為困難,似乎難以找到理想的路線。
問題十三,七毛錢的渡輪,是否很令人驚訝?
HG:是很驚奇,感覺這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走停:很驚訝!更驚訝的是渡輪還保留了一九七六年印制的黑白《救生衣穿法》,這也是一大發現啊!
LHB;很吃驚的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低調的船票價。
Honghong: 不可思議。讓我想起曾經公交車車費5毛錢的歲月。
蔚藍:還好, 歷史的一部分, 就像香港的天星碼頭的小渡輪.
評述:沒有想到,從黃沙碼頭到石圍塘碼頭的渡輪,讓我們遭遇了一段往昔歲月。和寂靜無聲的遺址不同,這裡生命尤存。黑白的《救生衣穿法》,已經指引著人們30年了,七毛錢的渡船費更是和善有加,仿佛告訴你這條渡船的前方不是某個碼頭,而是回到過去的時光。事實上,當我們到達終點石圍塘碼頭的時候,的確感覺時光的停滯。古舊的火車站,空蕩蕩的月台,鏽跡斑斑的鐵鏈,更像是某個電影中的劇照。和遙相對應的繁華都市相比,石圍塘碼頭竟如此的懷舊!
問題十四,當得知我們漏掉了德國教堂的拍攝時,當時的感覺如何?
HG;一開始感到很失望,所有努力都白費了。後來看到即使我們這裡不出錯,也沒有其它隊伍強就釋然了。這就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吧?
走停:有點懊惱!如果我們能把腳步放慢一點,多留心一點周邊的景色,就算是沒好好看題目,也不應該漏掉的!
LHB;有點打擊,主觀上大意了。
Honghong:非常遺憾,都已經到跟前了……只怪自己沒仔細看題目要求,一拍完照就走人。其實我們大部分地方都看要求再拍照,怎知偏偏漏了這地。可能那時候原本打算坐船到對面碼頭到海珠區,得知碼頭已經廢棄,急於尋找對策,給漏掉了。不過,題目也有點“狡猾”噢!因為目的地只是“聯合圍碼頭”,偏偏整出個教堂遺址出來。
蔚藍:有點點遺憾
評述:聯合圍碼頭,這次給我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急急忙忙拍攝了碼頭後,卻忘記了拍一張碼頭旁邊的德國教堂遺址。等到已經回到海珠區,才發現了這個疏漏,悔之晚矣,要知道這是10個分值的必答題啊!不過,活動組織者卻給我們非常多的安慰和肯定,正像他們倡導的那樣“希望大家不僅僅是路過留影,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去發現、去搜尋。 ”雖然我們意外地錯過了德國教堂,但是我們卻發現了更多,也收獲了更多。
問題十五,你對於我們的成績滿意麼?
HG:非常滿意,雖然還可以更好
走停:已經是超出自己的期望了,第一次參加有這樣的成績,很感謝同伴們的合作和互相鼓勵。
LHB;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完成了所有的必答題和大部分的選做題,已經非常滿足啦!
Honghong:已經盡力了,而且能保證放棄兩個地點不遲到。當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次會更努力達到更滿意。
蔚藍:不錯不錯,大家都盡力了
評述:和老廣州相比,我們肯定是先天不足,但這樣更具有挑戰性,整個過程充滿了未知因素和新鮮感。單單從速度上說我們不是最出色的,但我們收獲的內容卻異常豐富,也為今後的類似活動的參與提供了更多的啟發。在此,向這次活動的組織者表示真誠的謝意!
問題十六,如果來一個發現東莞的活動,你覺得這個主意如何?
HG:這個主意不錯,但是實施需要千萬的努力,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好。做就要做好。
走停:我覺得對東莞的驢友來說,一定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畢竟東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城市。我們可以分開區域去發現,不設定命題,自由組合,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本土的歷史文化,相信我們會有意外的收獲!在這裡,特別推薦泉戈的《尋找石龍家鄉的故事......》http://www.doyouhike.net/forum/187658,0,0,1.html。希望類似這樣的發現在東莞版越來越多!
LHB:非常好的想法,但不能簡單地模仿。
Honghong:非常不錯,東莞本來也是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不過,出於鎮區過於分散緣故,提議組織特色游覽。比如“我看東莞**”,可以是一個遺址(老街、可園、南社等),也可以是美食、傳統節日(賣身節、龍舟賽等),也可以是東莞特色的(東莞話、手工藝品之類),等等。讓參與者自由挑選主題,就主題範圍活動一天,然後寫文章、交照片。如果哪天出台,我肯定報名!
蔚藍:不錯, 不錯,我已經約了本地土生土長的東莞人去發現東莞的傳統小吃了. 呵呵,先下手了.
評述:發現廣州這個活動給我們啟發很多。其一,美好的事物並不遙遠,興許就在你我的周圍;其二,完美的活動方式需要獨樹一幟的創意,像發現廣州這樣的城市定向活動的構思就很有特點,值得學習!再觀東莞,和周邊地區相比,因為缺乏豐富的戶外自然資源,較難舉辦大型的純戶外活動,如果能學習廣州的發現活動,結合自身的資源,並加以構思和創造,應當不難找到自己的一條路子的。

(發現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