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閩西到閩北]4

作者: 阿淑

導讀中巴從中午坐到下午,我們把能想起的老歌兒歌都唱了一遍,天全黑了,才到了三明。 我對三明的感覺非常好:公交車很新、車票五角錢每人、城市規劃得比較有規模、吃飯的地方也不少、那個中巴售票員直到我們走很遠了,他還在大聲指揮我們該往哪裡轉彎。我覺得這次在連城和長汀,找好吃的真的是挺大的問題。大街上淨看見的是服裝店皮鞋店軸承店了,可就是找不到什 ...

中巴從中午坐到下午,我們把能想起的老歌兒歌都唱了一遍,天全黑了,才到了三明。 我對三明的感覺非常好:公交車很新、車票五角錢每人、城市規劃得比較有規模、吃飯的地方也不少、那個中巴售票員直到我們走很遠了,他還在大聲指揮我們該往哪裡轉彎。我覺得這次在連城和長汀,找好吃的真的是挺大的問題。大街上淨看見的是服裝店皮鞋店軸承店了,可就是找不到什麼老字號的店鋪,或者是像模像樣的小飯店。閩西出產有名的“八大干”:長汀豆腐干、連城地瓜干、寧化老鼠干、清流筍干、武平豬膽干、明溪肉干、永定菜干和上杭蘿蔔干。這個干那個干都放在一個一個敞開的塑料袋裡,放在路口街邊的店鋪前,像極了菜場裡賣五香八角辣椒粉胡椒粉調料雜貨的小攤——似乎永遠都沒人問津,又似乎從來都不愁賣不掉。相隔幾米有路邊攤,人頭很濟濟:清湯粉牛丸湯魚丸湯、汆豬肝汆豬心燉豬舌、扁食芋餃拌面……小峰說在這之前他只吃過一次“柴爿餛飩”,當然,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嚴令禁止的,我卻一直對小攤小販流連忘返。因此很多次了,我背著他們偷偷去吃了以後,回去不得不裝作若無其事地再硬撐下他們准備好的飯菜。 路過一家不大的店面,寫著沙縣風味,裡面坐滿了當地人在吃飯,於是我們篤定地認為這肯定便宜又好吃。事實也的確如此:一撥一撥的當地人,每個台面不知翻了幾次,現點先炒現上。紅燒豬手、爆炒鱔片、豆腐丸湯這些都是牆上寫著的招牌菜,味道確實很難不錯——這一頓大概是全程吃得最香的一次了。我覺得倘若一個人對吃非常熱衷非常講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人內心其實是很善待自己的。同理,倘若一個地區盛產很多豐富的佳肴小吃,我認為那至少這塊地兒絕不是一個粗糙之地。我們買到的那班三明到武夷山的火車硬座,是凌晨兩點經過三明,還好一上車就順利補到了臥鋪。在火車上睡了個好覺,第二天一早就到了武夷山站。出站買返程火車票、寄包、打聽路線後,我們坐上了去九曲溪漂流碼頭的出租車。我們在車上研究地圖,司機在一邊說漂流的門票早就賣光,不可能玩到了,我們沒搭理他。 之前我們在連城的網吧找了一些關於武夷山的信息,不少游客都稱武夷山當地的黑心司機非常多,說是不把游客送至目的地不說,還會說這個景點沒意思那個漂流水不多,然後推薦游客送至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去。我們堅持要去九曲漂流的地方,過了一段時間司機說到了。下了出租,我們卻沒有找到漂流的碼頭——這裡是大王峰腳下的景區售票點,在一塊石頭上寫著“漂流下客碼頭”。騙子!又是騙子!在景區門口躊躇的那會兒,有很多騎摩托車的人來拉生意,我們沒理睬。還有一輛出租車開過來,司機從車裡跑出來問我們是不是去漂流?我們當然拒絕了,然後小心眼地猜測他是不是和剛才那個司機是一伙的,這樣一段路兩個人就都有賺頭了。從市區開往星村的中巴很頻繁,還是這輛車經濟劃算,坐到終點下走一會兒即一號碼頭。剛走近碼頭,大堆的當地人湧上來打聽要不要漂流,仍然沒有理睬。到了售票處,上午的票子果真全賣給旅行社了,我們還打了漂流門票的電話問訊,答是今天全天的票子都賣光了。怪不得網上有人建議上午爬山下午漂流,因為早晨的漂流門票基本上被旅行社給包了。也不是沒有辦法。小峰找了一個黃牛,她說保證我們上筏,每張門票多收三十塊。這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咱出門在外,也算參與了提高當地人的生活水平嘛。岸邊還沒准備完畢,岸上已經排隊排了好長的隊伍。等黃牛找來另外四個人湊齊一筏,隊伍後面已經是人山人海了,都戴著一樣的小帽子,看也看不到頭。我們排在前面很快放行了,一個筏有兩個艄公。哦,我們筏其中的一個艄公是年輕漂亮的姑娘。一個竹筏能載六名游客,我們身後兩個人看樣子是浙江的大學生,最後兩個是來自西安的一對中年夫妻。艄公小妹很凶地對西安叔叔說,你太胖了,按規矩不可以上來的,你就坐最後面,不要亂動!乘在竹筏上,游九曲溪,可以飽覽武夷山三十六峰的奇秀。夏季豐水期之後來親近水,是明智的:山也清,水也綠。加上天氣極為晴朗,氣候非常舒適,山水的景色也就情真意切起來。浙西也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漂流,不過溪流比這更急。遇上袒露一點的岩石,或者湍急一點的水,橡皮筏裡的人往往要驚呼刺激。九曲溪上的漂流更像是悠閑地享受,水面比較平穩,筏子搖得並不快。西安夫婦極愛唱歌,一直在嘴裡哼哼,他們也唱得極好,西安阿姨說他們的對唱曾獲單位比賽的第一名。那叔叔有一把好嗓子,剛唱嘹亮了第一句,撐篙的艄公小妹正巧腳下一個踉蹌,險些翻到水裡。小峰撲哧撲哧窮笑,口口聲聲說歌聲把人都嚇倒了。叔叔阿姨基本上唱完了全場,我們有時可以應和上幾句,主要是唱到關鍵時刻就不記得歌詞了。“小小竹筏向東流……”這首我一點也不會唱,為此小峰居然說我不合格。 從“一曲”到“九曲”全程大概是兩小時,上岸就是大王峰腳下。我看見有人在吃雪糕,眼饞了。一家旅游商品門口有個雪櫃,我張望了一會兒,大多是聽也沒聽到過的冷飲牌子,最後挑了熟悉的“綠色心情”。一問價格,吃一驚:上海賣一元,這裡賣三元。這不是等於我一下子就吃了三支呀。貴是貴了點,可還是想吃的……剝開包裝我還沒來得及咬第一口,正對著它認真地看,沒料身後是一級台階,我一腳就踏空了……左腳踝傳來鑽心的痛,一下子我就站不起來了。濕巾紙、礦泉水都上了,冷敷似乎也沒有什麼作用。還好昂貴的“綠色心情”還在,吃完了再伺候已經腫得像雞蛋一樣大的腳,腦子裡是百轉千回哪:等會兒要是不能走路了,小峰肯定要恨死我了——坐那麼久的車來到這裡,最後山也沒有爬。要不,我就坐在山腳下等他爬完山,再一起回上海……索性爬山時扭到腳也就算了,日後說起的時候還頗為理直氣壯——爬山時光榮負傷。可爬還沒爬呢,就已經受傷了,看情形有點像上回我在女子足球賽訓練時扭傷了右腳,最後無緣正式比賽。況且,兩星期後我要做小姐妹文毅的伴娘,本來胖伴娘就已經少見了,現在倒好——跛腳胖伴娘,這可真是史上第一人!剛才賣冷飲的那個阿姨就站在門口不停地大聲招攬客人:“受傷石~受傷石~進來看看受傷石~”我有點納悶她賣的是什麼靈丹妙藥,再仔細聽聽仔細想想,哦——原來,她招呼的是“壽山石~壽山石~” 。如果說江浙一帶的方言至少能聽懂八九成,那麼福建人說話在我聽來大概有一成可以明白。他們的口音就像杉菜爸爸和杉菜媽媽在吵架,可是吵什麼你愣是全聽不明白。休息了好一會兒,一撥又一撥人打我們面前走過,有點好奇地看我光著一只腳在乘涼。差不多到中午了,游客明顯少很多,大概是跟著團隊吃圓台面去了。我決定拖著傷腳爬山去,否則我自己要恨死自己了,千辛萬苦到這裡,哪有到了山腳下還不上去的。可是,掂量掂量自己,大王峰恐怕是爬不完了,還是舍棄它,專攻天游峰好了。再乘星村來往市區的中巴到了天游峰腳下,成批的游客正從景區大門出來,轉上了空調大巴。我瘸著一只腳,連累了小峰,均以龜的速度向山上爬去。在“武夷書院”裡兜了兜,我們還看到些人,再出來時見到的游客就更少了。也許是前兩天在冠豸山已作了事先的熱身練習,又也許是一路上山並沒有什麼游客,因此,被西安叔叔稱之為非常累人的台階,我們並沒有覺得十分辛勞。臨近峰頂的時候,回身望下去,武夷的丹山碧水風貌很能顯現出來,立刻心曠神怡。我最喜歡的是黃山,武夷山有和它有不一樣的山勢和地貌,青山是被綠水環繞著的。武夷雖沒有黃山險峻,但風光也很秀麗。由於很多文人騷客在游覽時留下了墨寶,後人經過的時候便時不時見著山體上鑲嵌著石碑,或雕刻著題字。納悶的是,以我們並不快的步速,一直走,卻一直沒有遇見什麼游人。走了很長很長時間,才見著個把兩個人,趕緊問他們這條路是否通往山下。得到他們肯定答復後我們才放心,因為在路邊看到過兩次,標牌的另一個方向指的是“非旅游道路”,怕是哪個不小心會走錯方向。 Abla說爬山時如果山裡沒什麼人,他就覺得這山好像是他自己家的一樣,說完還傻笑幾聲。我也喜歡爬很清靜的山,如果跟在許多游客後面爬山,擠著走不快路不說,往山上一望景色,那滿滿的可都是頭吶。可是,拖著我這麼個傷病員,通往山下的路一直走不到盡頭,眼看著已經下午四點多鐘了,我猜小峰心裡有些急了。幸運的是,最終我們還是順利到了山腳下,靠近九曲溪的石灘邊。坐在岸邊玩水的游人也漸漸散去,我們坐在石頭上,脫了鞋襪,把腳浸在溪水裡。對面的石壁上寫著“回音”之類的字樣,坐在竹筏上漂流過的游客總會大聲吼幾句,可是幾乎沒聽到有什麼回聲,於是游客們喊叫的聲音更大了。 小峰說應該設一個依靠聲波發電的吸收器,每一道曲設那麼一個,及時利用能源。旁邊不遠處有一家人也在休息,小男孩先是在水裡撿石頭,後來用一只破塑料袋裝滿水,當看到小魚不停地從口袋的洞眼裡漏出來,他咯咯大笑。可能是涼涼的水有麻痹的作用,也有可能是我的腳已經走麻木了,踝關節從雞蛋大小變成了網球一樣大,可是不覺得太疼了。離開景區時天已經快黑了,好幾次我都懷疑我究竟是在黃金周來的武夷山麼——因為沒有遇上如梭的游人,讓我享受到了不一樣的節日風景。去星村,在路邊大排檔解決了晚飯,照例四菜一湯。老板娘放在鍋裡爆炒的辣椒散發出嗆人的煙味,隔壁一桌是十來個當地高中同學在埋頭吃飯,街上晃悠著一個沒穿褲子的“野人”,小峰說他外形酷似張紀中……在旅途中可以看到如此熱鬧而世俗的生活,我想我是熱愛著的。隨著很多人擠上了福州開往上海的火車,我們拿著無座車票去補臥鋪,乘務長的那本申請補票表格上,我填寫的號碼是78號和79號。暫時補不到臥鋪,就去動餐車的腦筋。可是列車員索性關閉了餐車車廂的門,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幸虧事先准備了一份報紙,我們鋪在兩節車廂當中的吸煙處,扔下行李,還有寬裕的空間能讓我們踡起腳來坐下。我說我大概有十幾年沒有坐在車廂上下客的樓梯上了,可憐的小峰是第一次坐在這麼硬的地上,他說他同學坐53個小時慢車的硬座到雲南去難怪要帶個枕頭。一邊在等候補臥,一邊迷迷糊糊地睡覺,過了四個小時火車行駛到上饒,突然說是有了兩張臥鋪,因而我們欣喜地結束了鐵板座位的體驗。這些天,我們不停地坐中巴、走路、爬山、滿大街找吃的找住的、車廂裡擠著等補票,很辛苦,但是很快樂。很感謝小峰一路的陪伴和照顧,讓我這個粗心的丫頭幸福地到達了想去的地方。



(丹山碧水)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