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環行11日-功略+游記---Day4Cici&小馬狗

作者: catcici

導讀Day4. Big Circle(大吳哥) 嚴格按照大小圈線路行進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走到哪都會遇到旅游團,所以打算我們這第二天早上去皇家水池(Sra Srang)看日出,然後逆時針走大圈(常規的大圈游覽方向是順時針)。有前輩是這樣執行的,所以基本上避開了大部隊。 不過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我們最後還是按順時針游了一圈,雖然人是稍微多了點(當然不會像國內黃金周的景點那樣人 ...

Day4. Big Circle(大吳哥) 嚴格按照大小圈線路行進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走到哪都會遇到旅游團,所以打算我們這第二天早上去皇家水池(Sra Srang)看日出,然後逆時針走大圈(常規的大圈游覽方向是順時針)。有前輩是這樣執行的,所以基本上避開了大部隊。

不過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我們最後還是按順時針游了一圈,雖然人是稍微多了點(當然不會像國內黃金周的景點那樣人頭洶湧,航班再多,能運載的人也有限,再說吳哥那麼大呢,幾萬人分散到叢林裡,人口密度還是極小的),但是覺得這樣約定俗成的線路是必然有其道理的,有時候光線的變化會使寺廟充滿了魅力。

【路線】大圈,全長26公裡,皇家水池(Sra Srang)日出-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豆蔻寺(Prasat Kravan)-茶膠寺(Ta Keo)-周薩寺(Chau Say Tevoda)-托瑪儂寺(Thommanon)-聖劍寺(Preah Khan)-龍蟠水池(Neak Pean)-塔遜(Ta Som)-東梅奔寺(East Mebon)-比粒寺(Pre Rup)-Sun Set.

****在Srah Srang(皇家浴池)看日出也是必游項目之一,早上五點半就驅車到那裡,畢竟和Angkor Wat無法相提並論.長方形的人工蓄水湖,是吳哥時代最宏偉的人造水利灌溉工程,過去皇家舉行洗浴儀式的地方。配合高棉大地的旱雨兩季,調節水位。好像東方人在那裡看日出的多一些,基本沒有看到金發碧眼的家伙。我們那天還是沒有看到日出,極度郁悶,但是一大早在人家皇室的澡堂子邊吃早餐,也算是難得的經歷。

****皇家浴池對面就是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因為清晨游客稀少,整座寺廟安靜得聽得見自己的心跳。真是很喜歡安靜的寺廟呵,我們在門口還看到了一條黑白花的大狗,很乖。LP上說四個入口都雕刻了神鳥迦魯達,仔細一找果然分散在四個方向的門道上,門洞的上方是與Angkor Thom城門樣式的“四臉像”。這個寺廟原為一所僧侶之修道院,與其他寺最明顯的不同是這兒採用的帶紅色的砂岩所建築的,故呈現出來的顏色是帶有暗沈紅色的漂亮色澤。且這兒的雕刻之精細,亦是其他所不能及的,實在無法想像這些全是用石頭刻的!!這兒算是把石雕技藝發揮到極致的像徵。是我比較喜歡的寺廟之一。

*****Prasat Kravan豆蔻寺——因為司機今天需要回客棧送客人去機場,9:30才能回來接我們,但是從Banteay Kdei出來才8點,於是我們決定徒步去豆蔻寺。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暈,不知是哪個功略說往回走了一小會,俺們是在烈日下走了25分鐘,才到達的。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塔群,平展碧綠的草坪環繞,南北一字排開的五個塔座矗立半人高的石平台上,中間的主塔比其它高出一倍,近處望去已全收眼底!內部的雕像用磚做的,細碎的磚雕琢的人物形像凸凹有致,圖案完整表述故事-據說刻畫的是毗濕奴變做侏儒華瑪那(Vamana)三步跨過世界,從魔王巴利(Bali)手裡把世界拯救出來。俺們眼拙,實在沒有看出來。最北面的塔裡刻了幸運女神拉克什米(Lakshmi)。這裡重新放上去的磚都有“CA”標志。參觀完畢後從豆蔻寺花了1刀坐 Tuk-Tuk回到Srah Srang(皇家浴池)。

*****Ta Keo茶膠寺——是一座全砂岩石建築,規模宏大,是神山金字塔結構,但屬於一件未被完成的大作品,在做到裝飾工序的時候停工,故後人認為吳哥這些偉大建築都是先用石頭堆砌,然後才刻出佛臉、浮雕等。通向最高處聖殿的石階陡峭無比,還是手腳並用氣喘如牛地爬將上去,現在環顧四周,北邊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東南兩面是在樹叢包圍下的通王城古跡,盡收眼底噢!

*****石橋遺址(Spean Tham)——Jane要求去看的,實際上基本每天都會路過的一個地方,還有一些大的石塊堆砌在那裡,以前那裡是暹粒河流過的地方,現在河流已經改道。可停留5-10分鐘。

*****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對這座寺廟實在是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因為它是中國政府在負責維修的,所以我們還是認認真真的和寺前有中國國旗以及介紹的地方合了影,因為當天是國慶,工作隊顯然已經放假了,很多人,包括我們的台灣同胞,給他們留言祝駐外的他們國慶中秋快樂。

*****托瑪儂寺(Thommanon)——規模比較小,如一座縮寫的吳哥窟。石頭的顏色由於歲月和森林的洗禮,顯得很有魅力。我們在那還是花了好一些時間游蕩。

中午是在Preah Khan聖劍寺外的小攤上吃的飯,應該每一個司機都有自己的關系戶。味道相當一般,價格在比他們給的菜譜上要便宜一些,一般的炒飯基本上是2刀/人。我們吃過之後在那裡的吊床上小憩了半個小時,然後精神抖擻地去參觀Preah Khan聖劍寺了。

****Preah Khan聖劍寺——曾是國王的行宮,霸氣十足,宛若皇宮的翻版。我們進去的時候是正午時分(幸虧天不太熱),人很少,很安靜。寺廟規模很大,結構是相當的復雜。沿著縱軸走,是沒完沒了的門,往兩邊,也是一短串暗暗的塔洞,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塔和天井,時暗時亮,還要記得抬頭看門楣的精美雕刻喲。東門入口處有座兩層樓建築,它的圓形支柱有著古羅馬式的建築風格,是吳哥古跡中唯一的一座二層屋宇。旁邊緊鄰著一座露台,據說那把寶劍就埋藏在那裡了。東西兩個門旁邊的圍牆外都有比較完整的神鳥伽魯達,小馬狗同學在我們的建議下與一神鳥合影留念,我們已經想好了照片的題目,就叫“兩個鳥人”,哈哈!這個寺廟我前後走了兩次,真是喜歡得緊。

****Neak Pean龍蟠水池——水池由一個方形主池和四個小蓄水池組成,主池的東面有一匹“飛馬救難”的石雕,注意看飛馬下面的基座,好像不是原配,有一些人的雕像。主池的水通過四面的噴水頭像(人頭,馬頭,像頭,獅頭——在那幾個小塔下面哦,要走下去看)流入小蓄水池。相傳在這裡沐浴可以治愈傷痛,淨化心靈。我們即使在雨季水也不多,而且那時還下了滿大的雨。觀賞性不強。

****塔遜(Ta Som)——主要景點在西門,一株巨大的無花果樹包裹了整個門廊,整個場景猶如一個童話世界。我在這裡遇到一個賣明信片的小男孩,用了多國語言跟我推銷他手裡的東西,先是英文的one-two-three-four……twelve,然後是普通話版的一-二-三-四……十二,接著是日語版的ぃち-に-さん……,還有粵語版的,還有韓語版的,直聽得我那個汗啊,慚愧ing……

****東梅奔寺(East Mebon)——寺廟在一個三級平台上,台上築五磚塔,書上說一二層的四角都有像征撐起宇宙的大像雕塑。到那一看簡直暈倒,這幾個大像的體積與書上顯示的比例相比,也未免太小了點。在這裡遇到一個很特別的小男孩,看到我們在平台下照相,他就開始擺模特的各種POSE,相當專業相當奔放,甚至還有夢露那著名的壓住風吹起的小裙這樣的場景。於是我們稱他為小花痴。小朋友顯然經常在這裡玩耍,牆頭雕像上這樣危險的地方他也奔跑自如,還給Jane畫了一張小畫,是一只蜻蜓落在一朵花上,簽名Som。這個小朋友似乎嗓子有問題,不怎麼說話,聲音很沙啞,很後悔沒有帶一點小禮物送給他,如果有誰還在那裡見到他,希望可以送點小禮物,當然最好不是糖果,那樣對小朋友的牙齒不好。

****比粒寺(Pre Rup)——用磚和紅土建造,在夕陽裡呈現柔和的溫暖色調,應該是觀賞日出、日落的上佳地點。我們到那裡是4點50左右,夕陽西斜,塔頂的枯草在風中搖擺,那種感覺很滄桑很肅殺。據說是舉行已逝國王火葬儀式的廟宇。不過那裡有一群很快樂的小朋友,即使你不買他們的東西,他們也會給你做花戒指,會說姐姐你很漂亮,然後尖叫著跑上跑下。真是很單純的快樂!

本來想去Angkor Wat看日落的,結果去的路上就下雨了,在護城河外看了雨中的Angkor Wat,煙雨中別有一番韻味。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