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法門寺
法門寺距西安市110公裡,火車站有公交車50元往返。因出土了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及唐朝皇帝供佛珍寶而轟動世界。寺院門票28元,珍寶館32元。
法門寺寺院同其他佛教的寺院大同小異,佛塔與蘇州虎丘塔類似,也不能登。若看過很多佛教廟又無佛信仰的,大可只需在門外照張相表示到此一游就可以了,反正在珍寶館內也可近距離觀看佛塔。惟獨值得一看的是珍寶館,七個皇帝供奉的奇珍異寶極為罕見,金銀珠寶、瓷器絲綢、國外貢品和古人留下的墨跡,真是美侖美奐,折射出皇宮生活的奢華。
汽車路過扶風縣城,這是個近年來大興土木建設的新城,機關、醫院全是新的,鱗次櫛比,奇怪的是罕見行人,車也少,寬闊的馬路竟成了天然的玉米涼曬場,我們的車子在其中小心穿梭著。農舍門前的木架上掛滿了長串長串金黃色的玉米棒子,城牆似的,分外顯眼。莊稼地裡種植了大片大片的蘋果樹,碩果累累,再過二十來天就可下樹了,霜後的蘋果格外甜,但運到南方的蘋果因進了冷庫,香味、甜度、口感比起這的就差遠了。相比臨潼的火晶柿子,扶風的柿子個大些,色偏黃,那種圓圓的要放軟了才能吃,四四方方的削了皮就能吃,脆生生甜津津,是南方沒有的。
10月4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古文化街、碑林
住在陝博附近,早晨以步代車,過了兩個街口就到了陝博,門票35元,另還捆綁式銷售了精品文物展20元,參觀約兩小時。人少不請導游,蹭聽不成問題,一遍不清楚,再聽一次,站在那裡等,反正導游多,聽明白了才有游興。館內展出的多是原物。有件鎮館之寶,印像頗深:距今一千多年的獸形瑪瑙酒具,仍鮮艷奪目,熠熠生輝,好似新品。唐朝盛世建都長安,留下不少古文物,除北京外,省級博物館首選陝西,不枉來此也。
書院門有條古文化街,位於鼓樓東北角,商鋪林立,濃縮了陝西民間文化,也藏龍臥虎。碑文拓片、剪紙、皮影、陶俑、戶縣年畫,品種繁多。一種叫塤的陶制樂器,可吹奏出嗚嗚低沉聲,沒有笛聲高亢,但音色獨特。仿古的倒流壺,一把30元左右,比陝博大廳賣的一把180元便宜得多。富有濃郁西北民風的孩童用品,虎頭鞋、虎頭帽、背心、肚兜,大紅布料繡花,遠看有特色,細看卻做工粗糙,不如江南織物精細,本想購些送人,只好作罷。生意人中藏有很多能人,當場作畫,書寫字幅,刻字、雕花、還有吹糖人,處處可見,瞧一瞧也是種享受,還免了門票錢。
碑林就在附近,天色已晚。去過別的碑林,外行人看熱鬧,暫時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