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看桂林

作者: yantingno1

導讀我和同事兼驢友karen上周趁著難得的年假去了趟桂林和陽朔,了卻了我多年來的欣賞”人在畫中游“的漓江美景的願望。 桂林是國內最早開放旅游的城市之一,它和陽朔都是旅游支撐著當地經濟,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項目。因此感覺不到什麼污染,空氣十分清新,感覺很舒服。 D1 (Oct.14) 晚上近八點我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出發,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達到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我 ...

我和同事兼驢友karen上周趁著難得的年假去了趟桂林和陽朔,了卻了我多年來的欣賞”人在畫中游“的漓江美景的願望。

桂林是國內最早開放旅游的城市之一,它和陽朔都是旅游支撐著當地經濟,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項目。因此感覺不到什麼污染,空氣十分清新,感覺很舒服。

D1 (Oct.14) 晚上近八點我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出發,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達到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我是第一次訂購春秋的廉價機票,在網上聽說服務還不差,而且其價格實在誘人。我去程是3.5折,返程是4折,提前三個星期就定好了票。達到桂林後,乘坐機場中巴,20元一位,一出機場就能看見,非常方便。根據我們預定的旅館提示,我在民航大廈下車,打車到後街國際青年旅社。沒想到的是被的士司機宰了一頓,他帶著我繞路,還硬說不認識人民路怎麼走。平常八九塊的車錢他收了我12塊。頓時讓我對桂林出租車司機產生了“奸詐”的印像。不僅繞路,他還強烈向我推薦別的旅館以及包車服務。後來在桂林的幾天裡,每次打車都能遇到推銷旅游服務的司機,大家千萬不要上他們的當!

D2(Oct.15) 一早我們就到青旅附近的一家旅行社等待導游車帶我們去磨盤山碼頭,開始我們的漓江之游前往“山水甲桂林”的陽朔。旅行社收費是每人210元,包括4個小時的游輪、午餐和導游費,並且要提前一天預定。輪船上的午餐很是一般,是用漓江水做的。干淨與否我心存疑慮,反正我當晚是拉肚子了。漓江景色確實很美,千姿百態的山峰層巒疊嶂、連綿不絕,在蜿蜒向前的漓江上看到喀斯特地貌的山峰,或雄壯險峻,或惟妙惟肖,或朦朧神秘,總之是移步換景,美不勝收。那天天陰沉沉的,時不時還下著小雨,山巒則是籠罩在一層霧氣當中,眼前仿佛是一幅幅變幻著的潑墨山水畫,那麼詩意,充滿想像。到了陽朔後,我們找了家叫“西街往事”的客棧,位於著名的西街的繁華地段,收費是50元標間。其優勢是交通方便,劣勢則是晚上12點之前都是無比喧嘩。在西街上有很多當地的婦女來問是否要騎自行車或去景點玩或推薦客棧。我們被一個婦女好說歹說後,決定租她們的自行車去大榕樹和月亮山看看。租自行車每人5元,雙人自行車可能要8塊。沿著國道,在高大的山峰之間穿梭而行。大榕樹景點號稱位於劉三姐的故鄉,榕樹歷史悠久,據說許願也很靈。我們是從後門進去的,帶我們去的婦女說後門進的游客可以免費撐足筏玩,而前門主要接待團體游客,他們還以為足筏是收費的呢。前後門門票是一樣的。月亮山則是由於山上一個半圓形的洞如半輪新月得名,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能看到後面的山擋住了山洞的很大部分,則形成了月芽形。我們沒有去爬月亮山,只是照了幾張相。景區內的農家菜館味道挺好,推薦“黃燜土雞”,但價格不菲,68元一份。夜幕降臨後我們蹬了半個小時車回到了西街。和麗江相比,西街上的店鋪遜色不少,沒有什麼特色的紀念品店。不過酒吧好像頗受好評,有些酒吧專做外國人生意。我們去了一家“馬可波羅酒吧”,裡面有現場樂隊,其中一位歌手特別瘦,長得很年輕,擅長唱王力宏的歌。

D3(Oct.16) 上午我們約了白沙鎮的朱木林師傅,讓他帶我們去遇龍河漂流。朱師傅是網絡紅人,之前很多背包客都介紹他。我也是按照網上的電話跟他聯系,用短信跟他約好時間地點。漂流全程是180元一筏,半程是110元,均比政府賣的便宜很多。一個竹筏最多坐兩名乘客。小朱師傅人非常好,很實在,跟他相處久了他也會幽默兩句。我們漂的是全程,共5個多小時,要過28個壩,筏工真的非常辛苦,掙的是體力錢。強烈推薦小朱師傅13132835999。 漂流的上半程即遇龍河到舊縣這段非常美,游客稀少。不遠處的山峰倒影在靜靜流淌的河水中,旁邊是大片的稻田,偶爾會有成群的鴨子在水中嬉戲,一切都那麼恬靜和愜意。漂流的後半段則是游客眾多,因為大部分是團客。到了漂流的終點工農橋後,到馬路對面搭車回陽朔,2.5元每人。晚上我們去看了張藝謀策劃和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像-劉三姐》,我們買的是農民搭建的小舞台的票,40元每人。即是從表演湖畔的書童山爬上簡陋的看台,從側面觀看演出。不過演出的精華部分盡收眼底。讓大部分觀眾贊嘆不已的是開頭部分,漁民揮舞著手中的紅色幔布展示他們用漁網捕魚的日常生活。紅色幔布延續著張藝謀的紅色情節,在水面和燈光的映襯下極富表現力,讓人久久難忘。後半部分的三百多名苗族婦女身著銀飾,和著整齊的金屬撞擊聲,在變幻莫測的燈光作用下翩翩起舞,極具現代氣息。每家客棧都售小舞台的票,購票後有面包車接送。晚飯是在謝三姐酒家吃的,推薦那裡的啤酒魚很不錯的。

D4 (Oct. 17) 上午天氣特別熱,我們大汗淋漓,後悔沒有帶拖鞋、短褲和裙子來。我們去了西街上位於中國工商銀行斜對面的小吃一條街上的一個米粉攤。3塊錢一碗的米粉,帶有肉末,可以隨意加酸菜和辣椒,很是地道。另外在從汽車站到西街的入口處有家廣東人所謂的“糖水”店,也就是陽朔版的許留山。裡面的龜苓膏和紅豆雙皮拐很好吃。在疲憊的旅途之余喝點冰鎮的甜點真是沁人心脾啊。午飯後從汽車站坐公車去興坪鎮,車票好像是四五塊錢(記不清了)。到了興坪鎮會有很多當地人拉你去做竹筏或船去漁村。這個曾經非常沉寂古樸的小島村落因為當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的造訪而聲名鵲起,成為中國水鄉農村的典型代表。我們和另一個驢友和當地人討價還價後敲定50塊錢送我們去漁村。進村子要每位收5塊錢。不過我覺得漁村沒有預期的那麼有特色。村子不大,而只有兩三戶人家的房子是那種傳說中的兩廣建築風格,有雕刻精美的屋檐、騎樓屋頂和木刻花紋窗框。進入這些代表建築參觀要收門票的,每位五毛錢,真是叫人哭笑不得。當地實在太窮了!他們拼命兜售的旅游紀念品大多數也是那種低附加值、沒有當地特色的商品,只有一種用天然石頭磨制成的小魚或其它形狀的紀念品印像深刻,上面的天然花紋配合的恰到好處。一條食指大小的“石魚”只賣一塊錢,放在水缸裡還是挺楚楚動人的。回到陽朔後,我們去縣前街上的一家旅行社詳細詢問了去龍脊梯田的情況。他們推出了一種梯田一日游的服務,往返車程、進入山寨的門票、保險和導游費共160元,但只在梯田停留近三個小時,而在路上單程就要近四個小時。考慮到自己前往要換很多趟車比較麻煩,我們定了這家旅社,但當天不回來,收費120元每人。

D5 (Oct. 18) 早上七點半,我們的梯田一日游准時出發。這個始於元朝、經過四百年當地瑤族、壯族人民的辛勤開發的梯田,是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吸引著眾多對農耕文化感興趣的中外游客。主要有兩塊區域的梯田比較著名,一是位於瑤寨的金坑梯田;一是壯族的平安寨梯田。據說梯田一年四季都適合觀光,春天水面如鏡,夏季綠波蕩漾,秋天稻谷飄香,冬天銀鏈環繞,宛如在大地上演奏的動人樂章。經過一段蜿蜒顛簸的山路,我們來到了金坑瑤寨。一下車就有十幾個穿著黑衣紅腰帶的瑤族婦女圍過來要幫我們背行李。如果行李很重的話可以請她們背上山,不過最好讓導游介紹一個可靠的婦女,因為以前發生過她們背到半山腰加價的事兒。一般是10元一個行李。我們被安排在叫做鄉村咖啡屋的旅館用餐,八人一桌,午餐收費20元。然後安排去看當地婦女展示她們常年不剪的長發,收費也是20元,我覺得表演沒啥意思,看看照片就夠了。然後我們被帶到2號景點欣賞收割後的梯田。雖然稻子已經在國慶節後收割完,但是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在高大的山脈上開鑿出的梯田的一瀉千裡的恢宏氣勢以及它的不失靈動流暢的美感氣質。同時也非常佩服當地瑤族同胞在兩天之內搶割完所有稻谷的辛勞。我們住宿在鄉村咖啡屋,床位每人30元,條件極其簡陋,蚊蠅肆虐,沒有電視,更沒有別的任何娛樂活動。晚上早早躺下,耳邊卻充斥著各種動物的奏鳴曲。這種絕對正宗的鄉村生活也許我們不太習慣,忍受度也有限。但對老外來說確實極為刺激的經歷,他們說這兒的風景跟放眼一馬平川的歐洲完全不同,覺得很興奮,要多呆幾天 (我暈倒)。

D6 (Oct. 19) 五點多起床,請了當地的農民帶我們去一號景點看日出。三個人共給了他15塊錢。從旅館爬了半個多小時山後到達觀景樓,是觀看日出和拍攝梯田的最佳地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太陽總算掙扎著從厚重的雲海裡跳出來,在雲層的包圍裡若隱若現的向上爬升。時而光線耀眼,時而有些昏暗,瞬息萬變,扣人心弦。而在這過程中,山谷中的雲團不斷的自下而上的升騰擴散,雄奇壯觀的梯田在茫茫的雲海之中顯得那麼的安詳恬靜,等待著嶄新的一天。在觀景樓附近還有潺潺流動的山泉和依舊綠意盎然的樹木,一切都那麼的美好!如果體力好的話還可以去一號景區,但還要爬一個多小時山路。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要離開這個離大自然很近的山寨。我們買了些筍干和色彩絢爛的瑤族刺繡,刺繡可以砍一半的價的。在瑤寨口有去龍勝縣的班車,半小時一趟,大概7塊錢。從龍勝到桂林的班車車費是16元。在下午三點多我們回到了繁華的桂林,入住青年旅社。從旅社出來沿著濱江路就來到了桂林的標志像鼻山。門票25元,路邊栽滿了闊葉樹,不可能看到像鼻山的,除非買票進園。以前我在網上看到攻略說可以在漓江上劃竹筏進入像鼻山公園借以逃票,但我發現江邊始終有兩個工作人員在緊緊地監視著任何“非法入境者”。從濱江路上的碼頭下去有很多人在水裡撈田螺或踩水玩,因為水面不到膝蓋,正處於枯水季節。站在江水裡遠遠的能看見那只著名的正在飲水的“大像”,拍張照片,濫竽充數的權當到此一游照。晚上街道上人流攢動,熱鬧非凡。我們想買點土特產。從青年旅社出來走路兩分鐘就來到正陽路步行街,特產店更是遍地開花。同類產品標價都差不多,我們意外的發現一家叫遠發土特產專賣店裡很多商品可以打半價,桂林三花酒除外。不過回到上海後發現那些糕點分量很少,真是虛高報價。還是陽朔的兩塊錢一包的姜糖來得實在些。

D6 (Oct. 20) 桂林市內景點有許多,但票價一個賽一個的貴。我選擇了去看蘆笛岩,門票60元。在解放東路坐3路公車即可到,票價1.2元。這個岩洞是由於洞口長滿了可做笛子的蘆荻草而得名,洞內則更是宛如仙境,有大量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的鐘乳石,讓人對自然的鬼斧神工贊嘆不已。晚上徒步繞著兩江四湖景點轉了一圈,木龍湖要收費的就沒去。我覺得這個兩江四湖景點太多人為做作的成分,湖上的幾座仿造的世界名橋大都粗糙且大剎風景。不過湖水畢竟是天然的,漫步湖邊吹著柔和的晚風倒是挺舒適的。

D7 (Oct. 21) 在長途汽車站坐開往冠岩的班車,到大圩古鎮下,車票5元。大圩鎮據說有上千的歷史,它的出名在於它的古老的建築和樸實的風土人情。不過在我看來有些失望,因為它太小、太髒和狗太多了。游客稀少,村民們自顧自的生活著,很少去招攬生意。踏著那段短短的青石路看著兩旁的古舊房屋,仿佛走在古時候抑或是民國時期的一條小巷。但心情卻很難保持欣賞和愉悅的感受,因為從門外駐足可以看到木屋子裡前廳的簡陋之極和廂房的破敗。驕陽似火,有位老人坐在門前,上身穿著毛衣,裸露的腳踝上被一大群蒼蠅吸附著,她目光呆滯,一動不動。。。

D8 (Oct. 22) 坐春秋的航班返回上海,結束了休閑散漫的山水之旅。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