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深處世外桃源聲名鵲起游人成災
去騰衝,需翻越高黎貢山,天正下著蒙蒙細雨,滿山的青翠,沐浴著絲絲甘露,愈發顯得神清氣爽。到高處,竟是煙籠霧繞,仿若仙境,天上人間,不知身在何處。如能徒步穿越,深入體會,會是何種滋味?這夜,雨一直下,使得我的肩傷加重,出門多日,到今天,第一次不想走了,是因這雨,怨這傷,還是不願再一人獨行?第二天雨停後去了和順,小住一夜,在鄉裡四處閑逛,也許是心境不佳,無心賞景,便是了無情趣。本擬繼續西行去瑞麗,實在打不起精神,便啟程去往怒江峽谷。
從六庫沿怒江一直向峽谷深處行進,這邊異常晴郞,太陽仿佛不會落山。碧空如洗,湛藍純淨,兩岸青山掩映,簡陋的小木屋零星地散落在山間。不時會經過座座吊橋,有的狹窄得僅容一人,兩根繩索間隨意地放些木板,真想下車親試走在上面的情形。這一切,也讓我重新振作起來,去奔赴前方的旅程。怒江富於變化,初看時平靜如止,紋絲不動,洶湧處卻是波濤澎湃,勢不可擋。最唯稱奇的,是橫於江面的溜索――用一根鐵索連接兩岸,路人僅以一把粗草作剎車,憑借高低落差,通往對岸。而後在丙中洛,我還邀一位僳僳族漢子為我表演了一般,真乃藝高人膽大,我是無論如何不敢嘗試的。到貢山後,原本車上過半的背包族,卻只有我一人繼續前行丙中洛,恢復原氣的我又獨自上路了。“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此話一點不假,當我驚聞丙中洛竟然要收門票,一路逃票成性的我便思量著如何行事。巧在車上剛結識的藏族小伙加大認得檢票員,三言兩語便輕松過關。車沿山勢繼續蜿蜒前行,豁然開朗處,青苗成片,裊裊炊煙的村寨,便是丙中洛了,真如陶淵明所述: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下車後便去尋傳說中的“丁大媽家”投宿,卻被告之客滿,真沒想到在如此偏遠之地,也會遭受“黃金周”的毒害。鎮上其他住處均已告急,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加大說可以安排我跟他嫂子同住,或是住朋友家。因他常在丙中洛和貢山之間混跡,對兩地都是熟知,自願充當向導,帶我徒去了石門關。雖然景色並無他所述之奇美,但心情的暢快,加之卸掉那幾十斤大包,此時走在這山間的林徑中,也是別樣的自在。這條正在擴建的山路,通往西藏察隅,也許過些年,我會由此進藏,去往那思慕的聖地。因修路炸掉了部份山體,而中間的懸空部份,經常會有碎石滑落,路人經過甚是危險,真希望建設與保護能同時兼顧。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便去爬山,途中經過很多人家,孩童嬉戲,老人閑步,田中牛耕,柴門犬吠,真是羨慕他們悠然閑散的生活,也許是貧窮一些,但這份恬靜與無爭,卻是太多都市人永遠無法感受的。從丙中洛出來,徒步了近2小時都沒有班車,迎面遇上的,卻是成群結隊,連綿不斷的自駕車隊。粗略算來也有一、兩百輛,大家一路停車拍照,贊嘆不已,真不知這小小的丙中洛,如何容得下如此的喧囂。同其他本地人一樣,加大實在不明白游客們來此看的是什麼,問我,我也不知,只是聽說有這樣個地方,鮮有游客,風景奇麗,便想來看看。但照目前的情形,恐怕下次再來此地已是“往事不堪回首”了,中國的游客是最具有破壞力的,那時的丙中洛,會不會又是一個商業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