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國慶娩浙自駕游

作者: xujianzhong8888

導讀06國慶皖浙自駕游 徽杭古道是我心儀許久的一個地方,過去一直擔心體力問題,而未能成行,這次國慶下定決心要去闖蕩一下,征求了同行的人,大家都覺得去看一下再說,行就走下去,不行再退回來,反正不是上戰場,必須往前.臨行前又在徽杭古道周邊沿線物色了些景點. 10月1日 上午7.40分,一行八人,分駕吉利豪情300與別克凱越從上海出發,在嘉興服務區作短暫休息後, ...

06國慶皖浙自駕游

徽杭古道是我心儀許久的一個地方,過去一直擔心體力問題,而未能成行,這次國慶下定決心要去闖蕩一下,征求了同行的人,大家都覺得去看一下再說,行就走下去,不行再退回來,反正不是上戰場,必須往前.臨行前又在徽杭古道周邊沿線物色了些景點.

10月1日

上午7.40分,一行八人,分駕吉利豪情300與別克凱越從上海出發,在嘉興服務區作短暫休息後,繼續沿滬杭高速----杭州繞城---留下出口下,走杭昱公路.由於正在修杭徽高速,道路情況較差,中午12點半,在玲瓏鎮一路邊飯店就餐.沿途正值稻黃時節,金黃色的稻田引誘我們停車拍照.

杭徽高速從黃山已開通到浙江 昌化,在昌化上高速到安徽的三陽出口下,探訪第一個景點,----竹水坑,竹水坑也叫竹溪村,位於歙縣的杞梓裡.我是在網上見到唯一的一篇到該村游覽的文章.三陽下來後不久,一路全是盤山公路,坡度極為陡峭,但路面情況很好,幾乎沒有交彙車,由於文章中稱竹溪村,但當地老百姓沒一人知道該名,經過多次詢問,並描繪該村特點,老鄉說叫竹水坑,終於在下午三點到達這個隱藏在深山裡的美麗小村.

在村口見到文章裡描繪的一座古老的石拱橋,青藤纏繞,班駁的青石塊,顯示出它的古老與滄桑.,溪水潺潺,兩岸蘆花綻放,隨風飄逸,一行人紛紛下橋,只聽相機的快門聲.在這寂靜的山谷裡,蕩漾著大家的歡歌笑語.

進村後,因為這裡不是景點,鮮有人來,村裡的老鄉很是奇怪,從他們的眼神裡可以看出,他們在想,這些打扮鮮亮的城裡人來干嗎?這就是所謂的圍城現像,.

村裡有個古老的類似於祠堂的老屋,上面寫著---山高水長,旁邊有棵百年老樹,祠堂內擺放了一些農具,.遠方有一片樹冠成三角型的杉樹,引起大家的好奇,眾人猜想,是天生的還是以後修建的的,莫衷一是.

村路上,一老漢牽著一頭棕黃油亮,一塵不染的黃牛.大家紛紛要與老黃牛拍照,慈祥的老漢很是開心.

村口有個貞節牌坊,好像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從碑文中大概的意思是表彰該村某婦女恪守貞節,在封建衛道士道德倫理下,埋葬了多少婦女的青春年華;不過矯枉過正,現在悍婦似乎又多了些.

不知不覺,天色有些暗了,今晚計劃住歙縣,大概還有40多公裡,路況也不熟悉,盡管大家還沒有完全盡興,但考慮到安全問題決定還是離開.

晚上7點多到達歙縣,歙縣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繁華的多,一片燈紅酒綠,很是熱鬧.開著車在縣裡兜了一圈,,在橋邊找到一家看上去比較高檔的酒店,大上華酒店.經過討價還價,280元成交.

晚餐在歙縣步行街內的大排擋吃飯,味道不錯,價錢也很便宜.吃完飯後,在縣城內散步.問一路人,許國牌坊在何處,該人竟一路陪我們去,還不斷介紹歙縣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與典故.晚上許國牌坊不收費,白天要收50元,.許國牌坊是明萬歷皇帝為嘉獎內閣重臣歙縣人許國決策雲南平叛功勛而特別恩賜在其家鄉古歙城中建造的, 雖經400多年風雨滄桑仍巍然聳立,風貌依舊.夜晚的許國牌坊在射燈的照耀下,泛著淡淡的黃色,也別有風味.該人又陪我們逛了古街,看了太平橋位,該橋建於明弘治年間,為多孔巨型石拱橋的代表。傳說,古代民間只准建單孔橋,造雙孔便有欺君之罪。歙縣一寡婦為修善事,建造了這座16孔橋,因為雙數而犯了王法,欽處剝皮之刑,致使此寡婦含冤而死。所以後人稱太平橋為“人皮橋”,也有稱“寡婦橋”的。

此時,一行人心裡在不斷地打鼓,該人到時會不會問我們索要高額的導游費啊,所以好幾次想讓他不要介紹了,自己走,誰知他仍是很熱情地介紹.為預防萬一在半路中我給了他10元,准備回頭他,誰知他竟然不要,此時心裡有些坦然了.他向我們介紹了歙縣的一些景點,基本我都知道並已在規劃中,但所謂的江南第一村,呈坎到是沒聽說過.後他主動說明日做我們的導游,談好的價錢是20元,我們也知道,他帶我們去,會有些回扣,但20元不貴,何況不要再去問路了,於是決定明日6點半到酒店等我們

10.2

一早醒來,同行的人大呼上當,酒店隔壁是家娛樂廳,唱歌到深夜,好多人都被吵的一夜未眠,半夜起來與服務員交涉無果,好在我到沒什麼影響.後與該店交涉,但仍無任何結果,交出去的錢,如同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所謂覆水難收.

張姓導游已准時來到酒店,張導說,先到鬥三街去,7點之前可不收門票,鬥三街建於明清時期,街長300米,是一處集古民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身的典型群體建築,是幾代徽商居住的地方。清晨,街內靜悄悄,就我們一行9人,很是愜意.

吃了早飯後,張導說,帶我們走一條小路,可省20元買路費,我們穿過農田,過一條須將車反光鏡折過來才能勉強通過的涵洞,路很差,凱越車碰了幾次底盤,我的車一點事沒有,說算了,回來還是走大路吧,車碰壞不合算.

一會,我們就到了棠越牌坊群,買票要50元,張導說進去沒什麼意思,讓我們從公路走下去,在稻田裡,就能看到.棠越牌坊群由“忠、孝、節、義”共7座古牌坊組成,樹立在古驛道上,全是皇上欽建或賜建的,貞節牌坊就占了三座,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四座,也就可以了.

車行半小時,來到唐摸古村,門票45元. 唐模是唐朝模範村的意思.最出名的是該村兄弟倆同時考取翰林,所以村內有個同胞翰林的牌坊。村前有棵大槐樹,重拍天仙配,就在此拍攝(50年代拍攝的天仙配,即嚴風英版的大槐樹是在巢湖上的一個島上),唐模最有名的是“水街”,沿水而建的一條街,與江南的古鎮有些不同,建築要雄偉些,但水沒有江南的多與清.村裡有個“小西湖”,導游說是村裡一富商,其母親一直想看西湖美景,但年弱體衰,不能前往杭州,該孝子就花重金人工建造了這麼一個“小西湖”。中國人孝為先,但我們的後悲恐怕不會再這樣了.

“小西湖”邊的一間屋子了,收藏了許多文人的墨跡,有“米芾”“文徵明”“唐伯虎”等我所知道的人.

在村內逗留了一個多小時,覺得還是挺不錯,關鍵是沒什麼游人,村民也都和藹可親,在一家山貨店裡買了些百合與野菊花茶.

下一站,是張導推薦的呈坎(門票45元),呈坎,又稱八卦村。據說整個村落按《易經》理論選址布局,宛如迷宮。我們導游是一個很帥氣的小伙叫姚天寶,姚導游一直叮囑我們:一定要跟他走,不要自己亂走,否則會迷路.

呈坎最著名的是村口的“羅東舒祠”。“羅”是呈坎村的一個大姓。“羅東舒”是明代的一個大官,他的後人為了記念他,建造了這個祠堂。中央電視台正在此拍攝電視劇<大祠堂>,林心如、高明等著名演員在裡扮演角色。祠堂裡張掛著許多白色的燈籠,據說是拍喪事的戲。橫梁上“貞靖羅東舒先生祠”幾個大字,字跡剛勁、瀟灑。後院即寶倫閣,最驚嘆的是寶倫閣內精美絕倫的木雕、彩繪。梁都是采用的金絲楠木,橫梁被稱為冬瓜梁,還有鮮艷無比的波斯地毯彩繪,至盡仍保持當年的輝煌。很多建築都有講究,如“門當戶對”,“出頭”等等.最令人難忘的是一組木雕,一個猴子在馬背上摘桃子,叫 “立馬封侯”.

在一幢明代三層樓建築裡,千金小姐閨房的窗子上都設有暗格,從裡能看到外,從外卻不能看到裡,類似於現在的”貓眼”;院落裡花壇呈日字型,姚導讓我們猜是個什麼成語,結果被我們一下子猜中,“如日中天”。

離開呈坎,回歙縣城去看魚梁壩,在路上,在一片金黃色稻田旁見有兩個不知名的牌坊,又急忙下車拍照,歙縣真的餓可以說是中國的牌坊之鄉了。

大約一點到達魚梁壩,門票35元。

我們先在練江旁,古鎮上的一個臨江小飯店吃飯,憑窗眺望滾滾而下的練江水,巍峨的大壩就在眼前,別有風味。

漁梁壩據考證,始建於唐宋年代,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漁梁壩可蓄上游之水,緩壩下之流。無論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所以被成為五大功能與作用。大壩長1多米,底寬20多米,頂寬4-5米,全部用青色的條石壘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噸余。壩中間有開水門,站在石壩上,舉首四望,練江兩岸猶如鳳凰古城,水屋一天;巍然屹立的紫陽山,林木蔥郁;建於明代的紫陽橋,宛若彩虹橫臥清波,是歙縣城的三座古橋中最高、最寬的一座..

練江有游船,經討價還價100元還到50元,撐船的老大,是個話簍子,自吹中央電視台來拍節目也是他作的介紹,是走遍中國攔目.老大喋喋不休的介紹發生在練江上的種種傳奇典故與傳說,有寡婦橋的故事.李白來此尋親等等,練江水還是比較清澈的,但水草瘋長,沒有及時清理,看上去不怎麼舒服.

半小時後游覽結束,聽老大的故事,看看兩岸的風景,喝喝老大免費提供的香茗,還是很愜意的.

上岸後,景區導游又帶我們狂了古街,有古時的物流貨棧.中藥房,唐朝的古橋等,還有表演鐘馗舞的,滿街都是炸臭豆腐的,但那裡的臭豆腐吃不慣,帶有黑綠色.味道怪怪的,不像江南的金黃色的.

4點多回到歙縣,與張姓導游分手,又加了10元,給他,一天陪我們夠辛苦了,30元是應該的,當然我們不知道他能從各景點拿到多少回扣,反正我們覺得值,一是不需要問路就直接到達;二是帶我們去了原先不知道的呈坎古村.

在去績溪的路上,路邊都是甘蔗林,賣甘蔗的也不少,過去不知道安徽還有甘蔗,下車買了幾根吃,不是很甜.

晚上6點不到到了績溪.這裡是胡總書記的原籍,有他祖先的胡家祠堂.

績溪遠沒有歙縣繁華,縣城很小,沒有幾家賓館,看中的幾家中擋賓館均已客滿,幾經周折,找到一家80元一天的賓館,條件尚可.

績溪的飯店也少的可憐,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小飯館,草草吃了後,便早些歇息,准備明天的重頭大戲,穿越徽杭古道.

10月3日

八 點離開縣城,前往魚川,在路上見一蜿蜒的小河上有座竹橋,河水清清,薄霧裊裊,荷鋤而耕的過橋山民,臨水洗衣的村婦,構成了一副美麗動人的山水墨畫,我被這動人的景色所陶醉,急忙停車,拿著相機奔到河邊,河邊有一群沒人照看的小綿羊正在河邊的草從裡吃草,此景此情真讓人流連往返.為了趕時間,我們依依不設地離開了這不知名的地方.

9點到達魚川古道的起點,在路邊一小店打電話與事先聯系過的徽杭古道中的逍遙人家老板方學軍確定房間,巧的是該小店的老板竟是方老板的親戚,我們給了他十元讓他幫忙照看停在路邊的我們的車子(實際上車可從另一條小道開到裡面即古道起點的古道飯店,那裡設有停車場,我們大概要多走一公裡的路).

從古道到逍遙人家大約16公裡,一般人需要走3個多小時,村裡的牆上都標有去古道的指示標記,由於是黃金周吧,去古道的人不少,大多都是背包族,年輕人居多,我們一行是年齡最大的,看著他們一個一個背著沉重的背禳,有的還打著旗子,很是壯觀也很羨慕,心想我再年輕一點,也會和他們一樣,過過搭帳篷睡野地的日子,一定別有風味.盡管過去在部隊也搞過野營訓練,在冰天雪地裡睡過地窖,但感覺是不同的,那時是被動的;現在是主動的.

9點15分正式從古道出發.

徽杭古道是徽州人通往滬、杭的捷徑,比繞道昱嶺關近百余裡。浙江昌化人用自己紡織的棉織品沿古道到績溪換回糧食與棉花,古道成為兩地人的生命線。時至今日古道還是當地老百姓的一條重要交通渠道。

我們沿古人開鑿的青石塊棧道,向上攀登,右邊是陡峭的懸崖,四周是崇山峻嶺,山峽中有條溪水,有個浙江人在此辦了個水電站,十月期間,水不大,但很清澈.我被這周邊的美景所震撼,只顧埋頭拍照,誰知一不小心,數碼相機從手中滑落到山崖下,頓時一頭冷汗,我到不是完全心疼相機,而是幾天來的心血全在裡面.仔細往下觀看,一下子驚喜,相機懸掛在懸崖邊的樹叢上,這時不由的想起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於是我不顧家人勸阻,小心翼翼地爬下懸崖,手死死抓住崖邊的一棵松樹,用過去在部隊當兵時學過的攀登技巧,終於將相機撈了上來,大家一陣歡呼.

大約行走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古道上的著名的---江南第一關. “江南第一關”是徽杭古道重要關隘,是清涼峰主要通道。自起點至關口經1400余級台階。關口刻有“徑通江浙”的魏體大字。 “江南第一關”是因太平天國是待王李世賢與1861年率部於此,贊為天險而得名。

過了江南第一關,坡度就逐漸平緩,沿途發現了不少蚱蜢和螳螂蝴蝶,它們似乎都不太怕人,可以很近距離地拍攝.

在清涼橋處見村婦在路邊,問了一下,她就是逍遙山寨老板胡廣鵬的老婆,在此路口迎候游客.在與她閑聊中得知他們家不會電腦,所以游客大多不知道他們,而我們要去的方學軍家就有電腦,所以網絡成就了方家的生意,我這次也是在網上知道逍遙人家的.看來鄧大人的“科學就是生產力”確實是真理

經過近四個小時的跋涉,終於到達逍遙人家,老板娘桂枝還專門到下面來迎接我們,中午在逍遙人家吃了午飯,土雞在來之前已讓老板娘燉上,但味道好像不太鮮。逍遙人家每人是50元,包一頓晚飯與早飯,房間是四人一間,但衛生是樓下公用,最近一直少雨,需要從下面的水坑裡挑水上來,所以無法洗澡,好在我們事先都做好了思想准備,就髒一天吧。

吃完午飯,大家在休息了一會,就往藍天凹出發,一路都是上坡道。在上雪堂見到網上介紹的一個孤老頭,他一人居住在這間破舊的屋子裡,和他閑聊中得知,他十幾年前砍樹受傷後,一人搬到山上居住,沒老婆孩子,問村裡怎麼不管他,他竟說了一句,安徽貪官太多。沒人管,真令我咋舌。老人靠養牛、養羊及種些素菜,山下的侄子會定期送些東西來。

一個多小時後,到達藍天凹,門票是20元,藍天凹是一片高山草甸,也是安徽與浙江的交彙點,遠望四周,一片開闊,蜿蜒的古道伸向遠方,再從這裡下山,一個多小時後就可到浙江的浙基田了,我們如不是開車來就直接走到浙江不再回來。

回到逍遙人家,發現五湖四海的游客把旅館都住滿了,晚上又點了一個雞,紅燒,還點了一個石雞,所謂石雞就是像牛蛙一樣的一種生長在山了的田雞,味道一般般。

晚上有些客人就在樓上的天台上搭帳篷露宿,方學軍一家把床都讓給客人住,自己一家人睡在客廳的沙發上,看來賺點錢也不容易。

我們見到一幫從銅陵來的自行車隊,問他們如何上來,答曰,上坡有台階時就抗;平緩地就騎,他們都是山地車。

當晚,與方學軍聯系好明天幫我們叫部車回魚川停車處,從逍遙人家還需要爬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坐上車,從漳山大峽谷轉回到停車處,晚上桂枝的親戚即開車的司機正好要送菜來,明天一早由他帶我們出去。

10月4日

一早,吃完早飯(那裡的饅頭很好吃,彈性帶有些微甜),在向導兼司機的小伙子帶領下出發了(同行的一人留下單獨要去爬清涼峰,很佩服他,爬上去再下來要9個小時,事後聽他說用了10個小時上下)。

回去的路幾乎不是路,沒有台階,全是砍柴人走出來的,加上昨晚下了些小雨,很是濕滑,下坡更是艱難,幾乎是連滾帶爬的下山,一個多小時的路,我們足足走了2個小時,終於見到 向導停在路邊的車了,天啊!那是條什麼路,狹窄的僅容下這部小小的面包車,且路面顛簸的一塌糊塗,司機說半年就要換胎,我在想如對過有車來如何辦,真是想什麼來什麼,一輛拖拉機從對面駛來,只得不停地後退尋找可交彙的地方,幾經折騰,總算過去了,之後又有車來也是如此.車的左面就是萬仞深谷,輪胎與路面也就十來公分,心裡在不斷地祈禱,千萬不要掉下去啊!老天保佑,一個多小時後回到我們停車的地方,期間路過障山大峽谷,是個很氣派很有特色的峽谷,而且從山裡過來不需要買票,如從反方向過來就要買50元的門票.到達停車的地方,付了100元的包車費,與小伙子告別.

這時我們被剛才大峽谷的景像所吸引,一些人想去,但有一部分人體力不支,於是只好分手,三人直接開車回上海;另四人到障山大峽谷.此時是中午11點.

我是到大峽谷去的,可發現油已快到底線,問了一下最近也要到績溪縣城去加油;如到大峽谷去,一個來回再到縣城估計油不夠,只得放棄原計劃.好在我每次外出都有備用景點,大家商量一下,古村看過了,山也爬過了,干脆去臨安昌化的瑞晶石花洞.

我們從歙縣上高速---徽杭高速---昌化下,到達瑞晶石花洞.

瑞晶石花洞深藏於一條青山環抱,溪流蜿蜒的綠谷之中,據介紹,該洞發育至今已有五億年之久,由七個洞廳組成,目前已對外開放了5個洞.,洞內景石絢麗多姿,彙集了喀斯特溶洞中應有的一切品種,被譽為"岩溶博物館"。更具特色的是岩溶景觀中十分罕見的石花,僅二洞廳就遍布有幾千余朵,多多晶瑩剔透、潔白如冰。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世界之最。

該洞目前由私人承包,門票50元.沒看過溶洞的人值得一看.

在回來的路上,見一條蜿蜒的小河,兩邊盛開著白色的蘆葦,朵朵蘆花在夕陽的照射下,白裡透紅,煞是好看.

5點回到昌化,到杭州附近車堵的很厲害,而且有塊害人的指示牌,“到杭州繞城”左轉,大概有90%的車輛上當(應該是直行),我也如此,好在發現的早,按指示牌是到余杭去了。

晚上10點回到上海。

整個行程四天,來回1020公裡。

Xujianzhong

2006.10


精選遊記: 歙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