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之旅(3)--科斯特羅馬、普拉亞斯

作者: 曉魚兒

導讀7月4日午 科斯特羅馬 和雅羅斯拉夫爾的幽靜相比,我們中午到達的科斯特羅馬完全是另一種風格。一座巨大的鋼橋將橫跨伏爾加河兩岸的科斯特羅馬連接起來,熙熙攘攘的人流、喧鬧的城市,讓我們的心也不由得噪動起來。 科斯特羅馬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是莫斯科金環線上最為重要的文化與貿易中心。城市的奠基人是尤裡·多爾戈魯基。 伏爾加河邊有一座著名的伊 ...

7月4日午 科斯特羅馬 和雅羅斯拉夫爾的幽靜相比,我們中午到達的科斯特羅馬完全是另一種風格。一座巨大的鋼橋將橫跨伏爾加河兩岸的科斯特羅馬連接起來,熙熙攘攘的人流、喧鬧的城市,讓我們的心也不由得噪動起來。 科斯特羅馬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是莫斯科金環線上最為重要的文化與貿易中心。城市的奠基人是尤裡·多爾戈魯基。 伏爾加河邊有一座著名的伊帕季耶夫修道院,被稱為“科斯特羅馬的一顆燦爛明珠”,因為它的木制建築具有獨特的風格,更因為它是羅曼諾夫王朝的搖籃。修道院裡有俄羅斯歷史、生物、植物展覽,還有末代沙皇及家族的照片展覽。展覽的所在地就是羅曼諾夫家族第一位沙皇米哈伊爾一世即位前居住的地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間也曾回來紀念他的祖先。 在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1584年伊凡雷帝去世後,8歲的皇太子德米特裡在烏格利奇市的教堂裡遇害,外戚大貴族鮑裡斯·戈杜諾夫專權,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蕩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在這裡推舉伊凡雷帝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直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917年2月被資產階級革命推翻。 看著那些古老的照片,真有點覺得歷史有時就像一個玩笑,十月革命後被布爾什維克鎮壓的末代沙皇一家的遺骨,已於1998年被重新隆重地安葬在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教堂裡。而一代革命導師列寧的雕像,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樣的大城市裡已很難找到蹤影,倒是在雅羅斯拉夫、科斯特羅馬這樣的中等城市和一些小城市裡,還能見到列寧的塑像依然自信地揮著手臂。 科斯特羅馬的市民對我們很友好。因為時間富余,我們坐公共汽車前往伊帕季耶夫修道院。公共汽車上人挺多,大家貼身而站,一位當地的小伙子再三向我們表示歉意,對他們這裡擁擠的公共交通感到很不好意思,讓我們既好笑又很感動。從修道院出來沿伏爾加河漫步的時候,正遇到一對結婚的新人和他們的親友,他們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邀請我們合影留念。



(伏爾加河上的貨船正在准備穿過雷賓斯克大橋)7月4日傍晚普拉亞斯

晚上6點,我們到達了一個很小的城市——普拉亞斯,游船在這裡只停留一個小時。

小城非常幽靜,伏爾加河水緩緩地從城邊流過,被落日的余輝染出金色的漣漪。岸邊不遠就是山坡,木制房屋稀稀落落地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的小路直通到樹木茂盛的山坡上。

即使如普拉亞斯這樣的小城,也被伏爾加河賦予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因為19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風景畫家列維坦曾經在這裡避暑和作畫。雖然列維坦只在普拉亞斯居住了一年,但當地的人們依然引以為自豪和驕傲。契訶夫說:“普拉亞斯為列維坦的畫綻開了笑容”。

列維坦的故居在小城東部,那是一座看起來很普通的白色木制房子,綠色的尖坡頂。門前的草坪裡豎立著列維坦的半身雕像。他左手持調色板,右手拿著畫筆,頭微微右側,似乎在遠眺前方的伏爾加河。

列維坦1860年8月18日生於立陶宛一個猶太人家庭,受哥哥的影響,從小就十分喜歡畫畫,青年時曾受到別羅夫院士的親自教導,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由於沙皇政府對猶太人的迫害,列維坦不得不離開俄羅斯,一度過著流浪的生活,但顛沛的生活並沒有減弱他對繪畫的熱愛。在法國,他深深感動於印像主義光的理論,於是發展地在俄羅斯傳統風景畫的基礎上完善了自己的風格。

很少有人能像列維坦那樣,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愛大自然,並且深刻入微地發掘出蘊於其中的迷人詩意。在他僅僅40年的生命裡,他始終都在用自己的畫筆,從最平凡的景色中,揭示出俄羅斯自然風光的美。他曾在寫給摯友契訶夫的一封信中說:“我還從來沒有如此愛過自然,對於它如此敏感。我還從來沒有如此強烈地感覺到這種絕妙的天,它流注於一切。但非人人能見,甚至無以名之,因為它不是理智與分析所能獲得,它只能由愛來理解。沒有這種感受就不能成為畫家。”

游河之前,我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裡欣賞過列維坦的畫。雖然我不懂畫的技法,但我依然被他的畫深深感染,沉醉在他描繪的俄羅斯美景中。印像最深的是《弗拉基米爾大道》,這條當年所有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政治犯必走的囚徒之路,在他的畫筆下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但遠野接天的靜謐景像,卻讓人心中悠然而起悲愴和凄涼的感覺。



(《金色的秋天》(藏於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