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仍是早上六點半起床,依舊是大霧迷茫。天空中倒有一半藍天,但是烏雲的勢力過於強大。太陽被厚厚的雲層遮擋得嚴嚴實實,只有幾朵被霞光染成金黃色的雲彩逃逸出來,飄在烏雲的邊上。看來是無緣日照金山的啦,也罷,留點遺憾下次再來吧。和同行MM在等待出發之前,找了一個屋裡有爐子的地方喝酥油茶,吃早餐。屋裡的主人將電視打開,放得是格薩爾王出征的藏族歌舞劇,說得是藏語,全然聽不懂,但優美的旋律和華麗的服飾還讓我們看的目不轉睛。主人看我們看得入神,在旁邊和我們攀談起來。我們問他在飛來寺多久了,他把手一揮:“這裡所有的地,都是我的。別人都是租我的地開客棧。”哇,我們竟然無意中到了地主的家裡,怪不得只有這裡沒有經營客棧,只是做些零售和早餐。我們立刻識相地奉承了一番,地主心中大喜,連連給我們添酥油茶。吃飽喝足,收拾妥當,霧氣依舊迷蒙,我們只好啟程返回中甸。出乎意料的是,車子過了德欽縣後,天氣變得晴朗,來的時候一路上被雲霧遮擋住的高山紛紛獻出嬌顏。藍天白雲,高山幽谷,還有滿目的紅葉綠樹,交相輝映。不時有潺潺溪流從高處流下,讓我看不到梅裡雪山的郁悶心情一掃而光,手中的相機頻頻舉起,復制這個迷人的高原秋色。快要到達白茫雪山的時候,劉師傅讓我們望向遠處,連綿起伏的白茫雪山毫不吝嗇地展現它的雄姿。車子在山腰一個絕佳的位置停了下來,兩座山之間是一個深長的河谷,銀白色的小溪蜿蜒而至,偶有兩匹馬兒在河谷裡吃草。山色份外地好,山坡仿佛披上了一條五彩斑斕的地毯,雲杉冷杉還保持著墨綠的顏色,落葉松已經滿樹金黃,楓樹的紅葉恰到好處地點綴其間,遠處配著皚皚雪山,一切顯得靜謐和諧。最妙的是天空中的雲朵,飄移不定,時而遮天蔽日,時而展露青天,山谷的顏色也隨之變化,時而明媚亮麗,時而穩重高雅。若不是要趕路,便在河谷裡的小屋借宿一晚,坐看雲起雲落,秋色變幻,豈不是人生樂事。然而現實如我,了解自己非隨遇而安,性情灑脫之人,心裡還在等待回到中甸,享受城市生活,念及此,長長嘆氣後,登車而去。依舊在奔子欄休息用餐,我們跑到金沙江邊嬉戲一番,田邊溝壑邊坐滿了等待看鬥牛決賽的當地居民,有很多喇嘛也在其中。第一次在藏民地區接觸喇嘛,覺得很新鮮。他們似乎沒有和尚的生活那麼刻板,生活習性都與普通人無異。在奔子欄的大街上有很多喇嘛在逛街,和擺攤的人說笑話,我還看到一個喇嘛戴著墨鏡,開著摩托車,坐在後面的另一個喇嘛則正在用手機打電話,非常地有型。劉師傅說,家庭富裕的,還會給家裡當喇嘛的人買汽車呢。一路上,我們確實看到開吉普車的喇嘛,深深覺得藏教非常人性化。回中甸途徑納帕海草原,藏族地區在內陸,沒有大海,所以稍微大點的湖泊都冠以“海”,納帕海便是其中一個。正值旱季,幾乎看不到水,是一片茫茫草原。藏民們在屋子前架起一個個巨型木架,晾曬冬天喂牛馬用的青稞。牛馬成群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著草,天湛藍,朵朵白雲漂浮其中,在草原上投下大塊大塊的陰影。進入納帕海是需要30元門票的,因為我們皆非攝影愛好者,在圍牆的高原植物園門口照了幾張遠景,便離開。到了中甸,劉師傅帶我們來到建塘東路的香格裡拉國際青年旅館。我們原意實先看境如何,如果不好,再按網友的介紹另外找。不想一進門,就被吸引住了。這個青年旅館藏民風格濃郁,像一個四合院,中間的天井種滿花草,正面和右手邊是兩層的小矮房,左手邊是餐廳和休息室。我們要了二樓的標間,房間做成榻榻米的形式,兩邊各一張單人床,中間擺放了一個茶幾,有配套的茶具和坐墊。上海哥哥因為是會員,所以以170元每晚的價格給我們。這裡還提供洗衣機免費使用,不過是雙缸的,感覺像回到了八十年代。在房間梳洗完畢,晚餐就在旅館裡解決。那裡的服務小妹妹的手腳非常利索,我們點了辣椒炒腊肉,紅燒茄子,醋溜土豆絲、萵筍炒肉片,還有蛋花湯,總共才花了38元,味道也相當不錯。中甸的天氣早晚較冷,穿了毛衣秋褲還有發抖的感覺,幸好房間裡有電熱毯,很快被窩就溫暖了,我一頭埋進軟和的枕頭,陷入甜甜的黑夢裡。

(白茫雪山秋色)

(白茫雪山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