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隆重出場,兩個好逸惡勞的MM。口號是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爬過最高的山是白雲山,走過最遠的路是上下九路。出游全憑其中一個MM的一時衝動,以為走香格裡拉和游麗江古城性質相同,屐著拖鞋就可以邊走邊唱。另一個MM屬於易感染群體,禁不住鼓吹,就半推半就,定下出發的日程。
黃金周過後的機票沒有隨著人流的下降而下跌,在網上通過不斷比較,最後在天益游定了10月11日南航飛往迪慶的機票,票價加上燃油稅等共1310元/人。天益游廣州辦事處提供機場送機服務,只需要我們交納路橋費即可。11日清晨五時,電話鈴准時響起,天益游負責接送的車輛已經到了樓下。我背著塞得鼓鼓囊囊的40升旅行包撞撞跌跌地走出小區門口,在睡眼稀松的保安目送下登上了白色的索菲特,同行MM已經興奮莫名,開始和我商討第一天行程安排。到過香格裡拉的同事建議我們一到迪慶就立刻包車或者去車站坐車到飛來寺,欣賞梅裡雪山後,然後再返回迪慶游玩香格裡拉的其他景點。鑒於該同事豐富的旅游經驗,我決定采用他的建議。
飛機七點二十准時起飛,此次航班的終點站是拉薩,中途停留迪慶機場。飛機機型是波音319,小型飛機,但是很新,裡面的座位套和枕巾非常干淨。經過約兩小時二十分的飛行,飛機平穩地降落在迪慶機場,空姐溫柔的聲音響起:“各位乘客你們好,我們已經順利到達迪慶,現在外面的地面溫度是6攝氏度。”我們頓時傻了眼,厚重的衣服都塞在旅行包裡托運,我的身上只有一件與廣州地面溫度30度相匹配的短袖T恤。這就是旅行經驗嚴重缺乏得後果。沒辦法,和同伴哆哆嗦嗦下了飛機,老天爺助興,還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冰雨。幸好機場非常地小,我們幾步就衝到了國內到大廳。經過十幾分鐘漫長地等待,行李終於到了。讓自己暖活後,我們開始向外走,商量著是搭車還是包車。搭車要到市裡的新客站,打車去拾元(所有的車都可以去)。還有掛著民航巴士的面包車,去城裡收兩元到五元/人不等(不知道標准是什麼,反正兩塊錢也能去。但是根據後來包車的師傅說,這個民航巴士不是正規的,上車後司機會帶你到和他掛鉤的客棧旅店,但如果你要去的旅店不在他的範圍內,他就會告訴你車不經過,要你自行前往)。我原本還想裝模作樣到客運站搭車,但是寒冷的天氣已經凍結了我的頭腦,外面一排可愛的形態各異的車輛似乎都告訴我,包車吧,你立刻能得到溫暖和安逸。我立刻相中的是一輛東南福力卡的吉普車。根據前年游四川甘孜州的經驗,崎嶇的山路上吉普車優越性最強。吉普車的主人劉司機經不起我們的軟磨硬磨,最後同意用四百元的價格送我們到飛來寺。
把包一扔,在蒙蒙細雨中出發了。從迪慶機場到飛來寺全程約一百九十公裡,在奔子欄鎮可以休息午餐。天一直在下著蒙蒙細雨,盡管如此,窗外的不斷掠過的草旬、民居、吃著草的牛羊、黃綠交替的樹木還是吸引我的注意,哇哇聲不斷。劉師傅早就習慣了這種場景,只是微笑著開車,完全不受我們興奮的干擾。車子很快就開始上山,因為下雨,霧氣非常大,有幾段路能見度只有十幾米。山峰偶爾露出個頭來,很快又被雲霧遮擋住了。直到奔子欄鎮,天氣才開始好轉,雨停了,盡管天還是陰沉著,畢竟視野開闊了。奔子欄鎮坐落在金沙江畔一塊略為開闊的平地上,依山伴水。只不過山上植被很少,呈灰色,紋理清晰。平地上是一塊塊的田地,秋天收割完畢,空蕩蕩的田地成了公共聚會娛樂的好地方。我們正好趕上當地居民的鬥牛比賽,觀看的人群圍成一個正方形,中間兩頭牛在互相角抵。牛當然不回講究場地的限制,從高處往下看,不時聽到觀看的人群一聲驚呼,正方形不斷變形,那是牛兒們正在衝出人群,我們不禁拍手大樂。
劉師傅帶我們到一家比較大的餐館吃飯,點了腊肉、青菜、排骨湯等四菜一湯,花了70元,味道還算不錯。正吃著,劉師傅說他的司機朋友有事要在奔子欄辦理,希望能將車上的三位客人轉到我們車上,後面幾天我們可以一起包車,分擔車費。這就是我們以後幾天的同伴,來自廈門的一對夫婦,我們稱他們為廈門哥哥和妹妹,還有上海的一個男生,被叫做上海哥哥。
五個人自然是要熱鬧多了,尤其是廈門哥哥見多識廣,上海哥哥則喜歡賣弄。一路上大家很快就熟絡了。過了奔子欄,可看的景點有長江大拐彎,非常標准的一個半圓形,我在網上看過無數關於這個拐彎的圖片,不能免俗地拍了到此一游照。金沙江的江水很濁,周圍的山也是光禿禿沒有植被,整個畫面顯得陰暗。我想起曾經看過一幅關於這個著名大拐彎的圖片,江水湛藍湛藍,立刻疑心圖片是經過後期處理的。劉師傅答疑,說八月份到十月份是雨季,山泥隨著雨水衝入金沙江裡,江水就混濁了。到了冬天不下雨的時候,江水就會恢復湛藍。另一個景點是東竹林寺,一個很出名的藏族寺廟,供奉黃教。我對藏教的認識幾乎為零,抱著參觀建築的心態進取。由於不是旺季,整個寺廟只有我們幾個游客。熱情的喇嘛陪我們全程參觀,並擔任講解員的工作。寺廟有四層,參觀完每一層後,由旁邊的小木梯拾梯而上。塑像和壁畫都很精美,二樓和三樓還有代表藏教三界的鍍金模型,金碧輝煌。
下午五時左右,劉師傅指著不遠前建滿密密麻麻房子的山坳說;“那就是德欽縣啦。”我們問:“那不一下子就到了,還很早呢。”劉師傅又笑啦:“你們等下就知道。”什麼叫做望山跑死馬,這次我有深刻的體會。直線距離不過數百米的地方,我們沿著山路盤旋而上,又盤旋而下,等到了飛來寺,已經是近七時。廈門哥哥聽朋友介紹飛來寺新開了一家JZCLUB,作客棧和酒吧,決定一試。我們兩人也去參觀,果然裝修非常講究,因為新,一切都很干淨。二樓和三樓的標間有寬敞的平台和落地玻璃,可以躺在床上看梅裡雪山。不過當天只有一間標間,要380大元,廈門哥哥要了。我們選擇了二樓的普間,120元一晚。動心的原因,除了裝修,還有公共浴室裡的浴霸,水龍頭一開,滾滾的熱水。於是決定,先去吃飯,然後再回來洗個熱水澡,早點休息早上看能否看到雪山。這個決定將被證明大錯特錯,此為後話。
我們決定就在客棧的餐廳兼酒吧解決晚餐,點了泡椒土雞火鍋,108元,配了兩份青菜和粉絲土豆,還點了拔絲蘋果、炒腊肉、炒耗牛肉。因為只有一個廚師,上菜速度很慢。看見電視正在播放1991年中日登山隊攀登卡瓦博格峰遇難的紀錄片,就坐下來觀看。人類向深不可測的大自然挑戰,付出的代價必然是巨大的。看了片子心情很沉重,更加增加了我對梅裡雪山的敬畏。
火鍋終於上來,熱氣騰騰,泡椒和雞肉在湯裡上下翻滾。我們每人痛喝了兩碗熱湯,感覺凍僵的身體慢慢暖和了過來。憑心而論,這是我在飛來寺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頓飯。湯足飯飽之後,已經是晚上十點了。回到房間我帶上浴具,准備洗個熱水澡。由於思維還停留在剛才熱水嘩嘩流的階段,我毫無思想准備地打開水龍頭,把花灑對准自己。不料最初的滾滾熱水現在已經變成了涓涓細流,並且水溫急劇下降,很快,水喉發出嗡嗡聲,一滴水都沒有了。我哆嗦著讓同行MM喊來服務生察看原因,得到的回答是也許蓄水池漏水。反正結果就是我匆匆擦干身體,發抖著回到房間。房間沒有電熱毯,只有一個電熱爐,躺在被子裡感到寒氣一陣陣地逼來。不得已從別的無人住的房間拿多了一床被子,壓得透不過氣,昏了過去,度過了飛來寺的第一天。
教訓:一有熱水,立刻洗澡。不要相信所有24小時熱水供應的承諾。因為那裡用電是靠德欽縣發電站的舊式發電機,供應能力極度有限。每家每戶都是用兩個大的儲水罐燒熱水,用完就沒有了。(可能南卡酒店除外,那裡用電熱水器)

(遠觀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