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游記(一)

作者: terrking

導讀2003年4月20日,我搭乘尼泊爾航空公司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直飛加德滿都,登機前過安檢時才發覺忘了把隨身帶的瑞士軍刀托運了,結果只能花20塊錢讓機場給郵回家中。 尼航的空嫂年紀頗大,長得不怎樣,因是從日本橫濱飛來的,機上都是成團的日本老頭老太,飛行時間為5個半小時,期間提供了多次酒水,紅酒,威士忌,啤酒,應有盡有,我喝了兩罐啤酒倒頭大睡, ...

2003年4月20日,我搭乘尼泊爾航空公司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直飛加德滿都,登機前過安檢時才發覺忘了把隨身帶的瑞士軍刀托運了,結果只能花20塊錢讓機場給郵回家中。

尼航的空嫂年紀頗大,長得不怎樣,因是從日本橫濱飛來的,機上都是成團的日本老頭老太,飛行時間為5個半小時,期間提供了多次酒水,紅酒,威士忌,啤酒,應有盡有,我喝了兩罐啤酒倒頭大睡,後來上廁所時看見最後三排是吸煙區,不少尼泊爾人喝得臉色緋紅地在那兒抽煙,等我也坐下抽煙時身邊一個尼泊爾小伙熱情地用普通話和我搭話,說自己在西安醫大留學,兩年來第一次回國,他指著舷窗外越來越清晰的大地,醉熏熏得語無倫次:看見這激動我很舒服。飛機在降落前半小時靠舷窗右側能看見逶迤的喜瑪拉雅雪山,峰巒崢嶸,聳出雲端。

一下飛機就感覺悶熱,侯機樓內空蕩蕩的,兌錢的櫃台前已排起了隊,我也排上,心想換點出去坐車用。美金是1比75盧比,我換了10塊,結果只到手735盧比,其余的是手續費,老頭還給你一張水單。出關分當地人和外國人兩個通道,人很少,排我前面的是兩個上海的女孩,曾聽說尼泊爾海關官員喜歡刁難中國人,以便勒索幾個小錢,但眼前這個出奇地熱情,同我有說有笑,還開玩笑地問我認不認識前面兩個女孩。過關後拿好行李,和兩個女孩小周,小楊一起出來,打算一起打的去thamel,所有的攻略上都說1-200盧比足已,結果圍上來的拉客仔開價都在10美金以上!我們也不急,慢慢地在原地轉悠,後來聽說今天是罷工日,是比平常貴,正好有個老外也去thamel,

後來說好每人200盧比,又加了兩個日本人,擠上一輛破中巴。一路上都黑黢黢的,偶有幾家路邊小店亮著昏黃的燈,更多的是點著蠟燭,但路邊的人卻不少。

到了thamel感覺則截然不同,這個世界著名的自助旅行者的天堂絕非浪得虛名,狹窄的街道兩旁滿是一家家餐廳酒吧旅店,霓虹招展,五光十色,街上擠滿了世界各國的游客,大多是著裝嬉皮的西方青年,節奏強烈的音樂混雜著飄蕩在街頭,那種略帶畸形的繁華一下子就讓你感到血脈擴張的興奮。在街上背著包找了幾家店,最後女孩們選擇了Holy,便宜,150盧比/間,公共衛浴,也懶得再走,就住下了。安頓下來就出門融入加都的夜生活,我們在著名的Kath’guest

house旁看見一家極富情調的露天花園餐廳,North

Feirld,便興衝衝地進去,尼泊爾和北京時間有兩個小時的時差,現在正是晚上九點,在飛機上吃得不少,並不餓,大家點了啤酒悠悠地喝,招待彬彬有禮,很紳士的樣子。鋪著桌布的餐桌上亮著點點的燭光,在樹影婆娑中搖曳。忽然一個很時尚的漂亮的當地男子走過來用中文和我們打招呼,原來是這家餐廳的老板Bista,他經營著家族的生意,曾去美國留學兩年,跟他的台灣嫂子學得中文,他是我們見到的最英俊的尼泊爾人,幽默熱情,不一會兒就替我們換了張大桌,喚來一邊的妻子和朋友,他妻子漂亮而有氣質,講一口標准的英語。他請我們品嘗了自創的巧克力甜點,還介紹開旅行社的朋友給我們,那天聊得很開心,結帳的時候他掏出一張名片刷刷地寫上10%的discount給我。其實也不貴,因為沒有盧比,用美金結的帳,7塊美金。晚上回到旅店睡下,可能有些興奮,遲遲不能入睡,12點多旅店四周響起嘈雜的奔跑追逐聲,亦有不停的大聲吆喝,還夾雜著一兩聲警笛,後來竟然響起了清脆的槍聲!而且連響了不下十聲,我很納悶在thamel這樣的旅游區怎麼會這樣,聯想到目前尼泊爾的政局不穩看起來不假。

2:早上出門,街上的店都還未開,路過一家漂亮的花園餐廳,new

orean,決定在此早餐,大群的烏鴉在頭頂的樹上叫著,不一會兒空蕩的花園裡坐滿了游客,早餐上得極慢,不過很精致,喝著咖啡消磨時間也許是加都最時尚的方式。之後我們在thamel看了幾家旅館,都不滿意,其中有家叫中國長江飯店的,老板是中國人。去昨天結識的旅行社,老板替我們訂了明天去博卡拉的旅游車票,350盧比/人,又讓手下陪我們去辦進山許可證。到了那兒填了張表,交兩張照片,2000盧比/人就辦妥了。小伙子又領我們去了明天發車的車站,在皇宮附近的一條街上,也沒有站牌,他一指整條街說這就是車站。告別了他我們出發去杜巴廣場,正拿著LP查地圖,一個當地青年主動上前搭訕,說是醫學院的學生,願意帶我們去,我婉言謝絕,但他卻鍥而不舍地一路跟著,並熱情地滔滔不絕。只能隨著他走,路不近,在一片老街區裡穿行,兩旁的民居和店鋪絕然不同thamel,是當地人真實的生活寫照,有點像拉薩的老區。等到了杜巴廣場的入口,有售票的亭子,200盧比/人,不過只要你去辦個手續,交張照片,那票可以在一個月內通用。買完票那青年便對我說能不能給他點錢,這早在我意料之中,便給了他20盧比。廣場上的寺廟建築風格獨特,層疊的檐廊突兀高大,頗具視覺上的美感,由於不了解其文化淵源,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泛泛瀏覽,見廣場邊上有家西藏風味的momo小店,便和小周進去要了西藏炒面和momo,其實就是類似蒸餃的食品,不太好吃。我們爬上一座佛廟的頂層,坐下俯瞰整個廣場,四周街上往來的人群,各色的店鋪,生動而又活潑,引人入勝。廣場上不時能見到形像獨特的印度苦行僧,或踟躇街頭,或獨坐一隅。在一座白色的宮廷建築外,門前的台階上堆了沙包,穿著民族特色軍服的士兵手持古舊的毛瑟長槍站崗,如蠟像一般。廣場上不時有說著英語的當地男子上前搭訕,自薦當導游,女孩們結識了一位青年,他帶我們看了幾處廟宇,之後又陪我們打的去了斯瓦揚布——猴廟。廟在加都西面的山上,上山時便在路上看見了眾多的猴子。廟的中心就是著名的三只眼的佛像,旁邊還有一座藏傳佛教的寺院。在開闊的平台上能俯瞰整個加都市區,比想像中大了許多,因為是兩個城市連在了一起(另一個是帕坦),房屋建築多用褚紅色,幾乎沒有高層建築。北邊的山脈後面隱隱有一列雪山懸在朦朧的空中,看方位應該是LangTang。後來下起了雨,我們到山頂的一間café坐著喝檸檬茶,忽然間一只小猴子從屋檐上竄了進來,飛快地躍上桌子一把從我手中搶走了一包餐巾紙,然後坐在屋頂用手撕得紙屑四舞。

晚上導游提出帶我們去一家當地人常去的餐廳吃飯,說有尼泊爾歌舞表演,那地方快到帕坦,樓下門口的警衛舉手向我們敬禮,餐廳光線朦朧,顧客都是尼泊爾人,一端是個不大的舞台。我們點了咖喱豬排飯,喝著啤酒看著表演。先是兩個時尚的青年男女隨著節奏強烈的印度音樂大跳現代舞,有點滑稽,仿佛中國小縣城的草台班子,後來有幾段尼泊爾民族音樂歌舞,演員身著傳統服飾,表現農村豐收後的喜慶。餐廳的音響很嘈雜,根本沒法說話。結帳花了1000盧比。

回thamel逛了幾家書店,都貼滿了各式漂亮的名信片,多是喜瑪拉雅雪山。很多裝潢考究的登山圖冊和各種登山徒步指南,價格都不菲,還有不少英文版的有關西藏方面的書籍,我看見很多達賴喇嘛的傳記。再有就是各個trekking地區的地圖,很貴,我買了一份普通的安納布魯娜地區圖就花了150盧比。在街上轉了幾家網吧,很多都不支持中文,電話打到上海,120盧比/分鐘,用一種網上電話50盧比/分鐘,但聲音不清楚。街頭有幾家超市,主要賣一些食品飲料煙酒。價格和國內也差不多。入夜的thamel街頭人山人海,不時有三輪車在人流中振鈴穿行,一些黑暗的巷口總有當地少年上前推銷hasi-就是大麻。

3:一早收拾離店,在門口叫了輛出租去車站,一路上看見到處有端著M-16步槍,頭帶鋼盔巡邏的隊隊士兵。到了那條街上,果然一溜停著好幾輛大客車,旁邊都是背著行囊的游客,我們按車票上的車號找到了自己的車,挺舊的,但座位寬敞,且人不多,都是老外,而且多是年輕的金發女郎。有個看上去很硬朗的女子還帶了輛單車,幾個大的馱袋。7點發車,街上車流擁擠,出市區不久沿著河谷行進,類似四川的岷江峽谷,經過的農舍結構上和中國的農村差不多,只是色彩十分鮮艷,且很干淨。9點到一個小鎮停車吃早飯,可能是專門針對外國游客的餐廳,價格不菲,喝了杯奶昔。我發現路上的小鎮的格局跟中國農村也很相似,只是擺賣的東西和文字不同罷了。一路上還不斷地看見一幅宣傳畫:兩個青年男女做親熱狀,旁邊是一個人物化的避孕套,估計也是計劃生育一類。中午車停在一處繁花似錦的路邊餐廳,各式食品如自助餐似地羅列,各有標價。要了咖喱雞飯在花園的涼亭下吃,這些餐廳雖然簡樸,但環境一流,極其小資,可見尼泊爾旅游的觀念比中國領先了太多。午後燥熱的風從車窗湧進,人睡得昏昏沉沉,一抬頭能看見朦朧的雪山浮在空中,博卡拉到了。

車先停在城中的車站,四周是嘈雜的商鋪,接著開到了游客聚集的lakeside,下車便有眾多的拉客仔圍上前來,本來小楊她們想去一家叫iceland的旅館看看,正巧拉客的中有那家旅館的人,就免費上了他的小破車。一路沿著fewa

lake走,沿湖街道的兩旁都是各色的餐廳酒吧,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和商店,綠樹如蔭,獨具風情。旅館在湖邊的一條小巷深處,很寧靜的田園小別墅,門前一塊齊整的花園,非常漂亮。年青的經理帶我們上到頂層的房間,很大的標准間,床單雪白,浴室潔淨,居然還有地毯沙發,最讓我們心儀的是窗邊就是一個大的露台,擺滿鮮花,中央還小資地放了一圈帶靠墊的藤椅,經理指著北方的雲層告訴我們,天氣好的時候安納布魯娜雪山和魚尾峰就在那裡,從露台還可以看到費娃湖的水面。這樣的房間才200盧比/間。安頓下來就迫不及待地上了街,整個湖區幾乎就一條街,所有的飯館酒吧商店旅行社都集中在這兩三公裡長的街上,街的一面靠著湖,另一面有眾多的小巷伸展進去,裡面有著無數的旅館酒店。街上的人流多是金發碧眼的游客,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感覺比加都舒暢了許多。在街上的兌彙的小店換了錢,比加都略高,揣了厚厚一摞盧比,感覺像個財主似的橫行起來。信步走到湖邊的fewa

hotel,林木繁蔭的花園裡有個緊傍著湖的露天餐廳,風景絕佳,夕陽投在寧靜的湖面上,燙金般艷麗。坐著喝了瓶啤酒,吃著炸薯條,如痴如醉。天黑後的街頭雖然沒有thamel的繁華,但路上的人群仿佛一下從各條小巷中湧出,也是熙攘不斷,各家餐廳燈火亮麗,人頭攢動。我在一家漂亮的名叫once

up a time

的餐廳吃飯,要了一份豬排飯,味道可口,飯後在街頭閑逛,進書店轉轉,找能用中文的網吧上網,一些網吧的門口用繁體漢字寫著廣告。之後去超市買了啤酒回去,一個人坐在旅館的露台上喝,四周安靜,夜幕中依稀有山的剪影,點點燈火,群星奪目,心如止水。

4:

早上不到六點就醒來,掀開窗簾就看雪山的方向,依然是雲霧籠罩,這個季節已經接近雨季,看山不是很容易了,聽說9,10月份是最好的季節,在博卡拉抬頭就能清清楚楚看到。看仔細了便覺出了雲層中有一角微紅的雪峰,而魚尾峰也現出淡淡的一個銳角陰影。我走到露台上期盼,可一會兒雲更厚了,連一絲的影子都不見了。

出門去逛,在湖邊的巷口有租自行車的,50盧比/天,也不需要押金,也不看護照,只問你住哪家店就讓我騎走了,尼泊爾人民還是很樸實啊。我沿湖往南騎,尼泊爾是靠左行駛,剛開始還真不習慣,騎著騎著就到了馬路對面,害得迎面過來的老外在車上衝我大喊:wrong

side。經過一家很雅致的餐廳,就進去吃早飯,因為早,臨湖的樓座上空無一人,喝著卡布其諾,吃了份三明治,100盧比。之後沿湖邊續行,經過一個皇家園林,有士兵把守,不讓進,草木繁盛,環境優美。沿林蔭路到fish

tail

hotel,是湖區最高級的酒店,整個建在湖中的一個小島上,進出用木船牽引擺渡,一個印度老頭拖著繩索來回載客。上了島,到處是修葺得極精致的草坪花園,鮮花盛開,非常漂亮,客房是一圈如大碉堡似的建築,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花園,落地長窗,舒適考究。餐廳的視野極佳,能收視整個湖面。難怪LP上說這裡的價格昂貴。我發現客人並不多,且多是看上去有錢的印度人。

騎著車在城裡胡亂走,到了機場,短短的跑道上停著兩架小飛機,去了不遠處的香格裡拉飯店,很偏僻,但花園漂亮,還有個時尚的泳池,想像一下如果背後的雪山清晰可見的話,在這游泳是個什麼勁。那一幢幢聯體別墅似的客房似乎也沒什麼人住,只見到一個如甘地似的印度老婦人。本想去城外20公裡處的一個小湖,書上說人跡罕至,風景如畫,可我一路上坡幾乎是推著車才到了市中心,往公路上騎了不一會兒,道路狹窄,沒有專門的騎車道不說,路上灰塵漫天,來往的車輛又嘈雜不堪,喇叭按得山響,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回湖區吧。一路下坡,風馳電掣地很爽。這次沿湖往北騎,穿過鎮子,湖面也愈發地開闊,也出現了大片的農田,此處依然有不少lodge,很有鄉村野趣。湖邊的灘塗草地上有成群的水牛,低頭慢飲,白鷺翻飛,一派田園風光。

一路向北,漸漸是山路,石塊崎嶇,很難行,便下車來推,轉過一個山岬,湖面更是浩淼,如同一個個峽灣連接著向遠方蕩漾開去,下到湖邊的草地上,水色極清,柔柔地拍著,誘人深入。

回來的路上經過一家lodge,餐廳用竹子搭在湖旁,視野極佳,忍不住坐下喝了瓶芬達,學旁邊的老外把腿架在欄杆上記日記。

中午回到街上找了家叫maya的餐廳吃飯,豬排飯其實是肉丁炒飯,回旅館躺在露台的藤椅上喝啤酒,半睡半醒地打著盹。2點旅館經理帶著我的trekking向導來了,瘦長的個子,名叫Ardjun,說是干了快十年了,很有經驗,我們對著地圖把路線研究了一下,又了解了一些山上的情況,最後談好價錢,400盧比/天,明天一早出發。下午我去街上的裝備店租了一個睡袋,怕abc雪厚,想再租一個雪套,結果老板問我上哪,一聽去abc,頭也不抬的跟我說不用,弄得我巨郁悶。博卡拉的街頭有無數的登山裝備店,裡面除了背包差點,其它東西都不錯,比國內便宜,也全得多。

後來下了雨,就跑進一家酒吧喝啤酒,看ESPN轉播的冠軍杯,尤文-巴塞,身旁的一個小子不時從口袋裡掏出大麻煙葉,靈巧地卷上,還一個勁地跟我誇內德維德。薩維奧拉進了球,幾個估計是西班牙的小伙就振臂高呼,很過癮。

晚上在旅館收拾了行裝,忽然暴雨傾盆,沒法出去吃飯,就讓店家做了份noodle

soup送上來,就是尼泊爾的方便面,不過味道不錯,聽著雨聲,擔心明天的行程。

5:第二天一早,和同行的兩個女孩(她們也找了一個向導)一起,分乘兩輛出租車到進山的起點Phedi,稍整行裝便上了山,在入口還碰到一對身材高大的冰島夫婦,男的背著巨大的背包,他一本正經地拍著胸脯向我們介紹:I’m

the porker,she is

guider。把我們逗得大笑。剛起步山道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路極陡,在密林中上升,一會兒工夫就爬得氣喘吁吁,全身濕透,女孩們早就被落下看不見影,半個多鐘頭後出了樹林,上到山腰,咬著牙上完最後幾個台階,一屁股坐在山間客棧的餐桌前。這是個叫dhampus的村莊,有好幾家漂亮雅致的小客棧,西藏來的婦女擺著攤賣小飾品。村莊挺大,山道從家家戶戶的門前經過,睡眼惺惺的小孩半躺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望著我們,輕聲地說著:Namaste。快走出村莊時經過一所在建的學校,路邊設了個募捐站,貼了張告示說學校修建須要資金,希望各國的游客能捐點錢。捐了100盧比。中午到pothana,在一家客棧的花園裡吃飯,炒飯100盧比,Adrjun告訴我山上所有客棧的菜單都是由ACAP(尼泊爾的登山管理機構)統一制作的,價格也是統一的。在這裡還碰到一對,男的是美國人,女的是日本人,吃飯時不知怎麼聊到所謂的美滿人生,女的笑著說:chinese

food, germany car, American life, Janpanese wife. 我隨口加了句:Nepal view

大家一致稱是。從pothana

出發,一路都是下坡,走的輕松,2點到Tukla,這裡有許多梯田,從山頂層疊而下,蔚為壯觀。再往前走了兩個小時,到了今天的住地Landrug,這也是個很大的村子,有許多漂亮小資的旅館,家家都有面山的房間和庭院。我們住在peaceful

guest

house,房間外面的走廊正臨著山谷,且有一個極大的花園,坐在花園裡喝著奶茶,悠悠地欣賞晚霞,只可惜雪山躲入了雲層,旅館養了一只小麋鹿,在花園中一蹦一跳的,很可愛。

6:早上醒來,躺在床上掀開窗簾,終於看到了Annapurna south

雪山,只是峰頂的一角,披著微紅的光澤,如飄浮雲端。在花園裡對著雪山早餐,喝著咖啡看雪山慢慢擴大,一旁的魚尾峰也漸露頭角,這是進山後第一次看見雪山,心中一陣激動。8點出發,一路下坡至modi河邊,一個小時到Himalpani,一路風景有雪山在峽谷前方的映襯顯得異常漂亮。過new

bridge,下山的人也遇得多了起來,過河開始上山,氣喘吁吁地爬,11點到jhinu

danda,吃了午飯,遠遠能看見今天的終點chomrong高高在上。一路都是極陡的石階,走的極累,好在路不算長,一個小時後就到了chomrong,這是個大鎮子,ACAP在這裡有個檢查站,登記每個山友的進山許可證,進鎮拾級而下,沿途無數的客棧,有的院子裡還豎著衛星天線,還有一所學校,下了課的學生都穿著干淨整潔的校服。1點就到了客棧,我的房間在最頂層,躺在床上透過旁邊的大窗戶就飽覽了山景。痛快地洗了澡,在院子裡舒坦地喝著咖啡,看書,抽煙,望著眼前的大山發呆。這是在山中徒步的每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你能有時間細細地咀嚼幸福。黃昏時分,fish

tail

的頂峰露出了雲端,霞光投射,真如一條活靈活現的魚尾,在鑽入水中時的擺動。旅館小賣部旁的牆上鑲了一塊銅牌,是紀念91年在南峰失蹤的一名法國登山者的,上面羅列了他生前登過的一座座大山。入夜寒意漸起,在餐廳居然吃到了正宗美味的披薩,一屋子老外擠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一部成龍主演的DVD,我爬上頂樓的房間,月光冷冷地灑在床上,孤清靜謐。

7:早上醒來依然躺在床上欣賞無敵山景,Annapurna south

披著朝陽熠熠生輝。由於從這裡到ABC是一條單行道,我把一些物品留在店裡,輕裝出發。出chomrong

一路下山直到河邊,過河之後又是上山的台階,一小時後上到sinuwa,然後在林中穿行,坡度不大,但路不好走,常在溪石間擇路而行。中午到bamboo午餐,山間樹木蒼翠,鳥啼婉轉,十分幽靜。前兩天落後的女孩們在此居然趕了上來,佩服她們的腳力。飯後同行,都是向上的緩坡,林木茂密,不時越過幾處湍急的山溪,山中到處可見飛流直下的瀑布,一條白練在蔥綠的山間飄飄灑灑,很寫意的樣子。下起了雨,不大,濕乎乎的讓人難受,下午4點到himalaya

hotel,這裡只有兩間客棧,我們到的時候只剩下了一間六人房中還有3個床位。這裡海拔2870米,感覺又潮又冷,晚上在dining

room吃飯烤火,坐了一屋的人,各國語言喧鬧而熱切,搖晃的煤氣燈後面的一張張臉龐忽明忽暗。

8:早餐是noodle

soup,就是尼泊爾方便面,加兩個白煮蛋。7點出發,一路上坡,路不太好,且有幾個大的雪崩區,ACAP的告示板上提醒須在上午10點前通過,山勢至此開始顯得咄咄逼人,兩邊的山峰直立千尺,河流也被擠得洶湧起來,許多地方搭了小木橋。路上也漸漸有了冰雪。8點半到deurali,喝了杯咖啡,這時遇到的下山客也越來越多了。越往上走,腳步越沉滯,呼吸也有些急促,速度也慢了下來,只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走,11點終於上到了魚尾峰的大本營(MBC),海拔3900米。此時四周已無甚植被,偶有一些低伏的灌木,岩石也有了風化的跡像,這時的魚尾峰就在身側,須抬高頭方能仰視,雪山變得如此清晰接近,峰頂的積雪褶皺歷歷在目,不時有雲霧湧動,時隱時現,變化莫測。營地有幾家Lodge,也有不少露營的帳篷,魚尾峰海拔雖然不過六千余米,由於在尼泊爾被視為神山,是禁止攀登的,曾有人登到了離頂峰50米的地方而被制止,所以從技術上講它還是一座處女峰。我們在一家Lodge午餐,身後便是清麗的魚尾峰,似伸手可觸。在陽光雪山的映襯下吃著炸土豆和三明治,胃口大開。從這兒向上望去,可以看見通往ABC的最後一段山路,有不少微小的身影在大片大片的雪坡上緩緩蠕動。許多同行的外國山友到了MBC後就住下不走了,說是在此適應一夜海拔,也多享受一下美景。其實一路上很多的老外走得很悠閑,看見漂亮的客棧就住下,曬曬太陽,看看書,徹底地把自己放松在這世外桃源,曾有一個法國老頭對我說:that’s

the trekking way。

飯後休息了一下,開始衝擊最後的營地。這一路是緩坡向上,但是在雪坡上行走,底下就是冰河,能聽見水流的聲音,我走得很謹慎,讓自己適應海拔的變化。過了雪坡便是苔原地貌,回望魚尾峰,頂峰幾乎就在視線水平的方位。2點遠遠望見山坳上方的一排天藍色的房頂,在白雪黑石間分外醒目。ABC終於到了。到此才發現Annapurna群峰一覽無余,如張開的巨大臂膀,將整個營地盡攬懷中,四面全是近在咫尺的雪山,Annapurna

south,Annapurna I ,AnnapurnaIII,Hinchuli,Tent

peak呈馬蹄形地圍成一圈,山是如此清晰和接近,真有劈面而來的動感,雪峰妖嬈,藍天白雲,直如仙境。營地有幾家客棧,旁邊的一塊空地上有個排球場,幾個登山向導正分成兩隊在比賽,看他們組織進攻攔網扣球,打得頗有章法,圍觀的游客也不時頻頻鼓掌,這大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排球場了。往前沿山脊爬行一段,便面對了巨大的冰川谷地,谷底能看見幾個冰漬湖,水色碧綠。對面山脊上不時有石塊滾落谷底,聲響巨大,讓人心寒。夜裡下起了冰雹,砸在鐵皮屋頂上震耳欲聾,不斷地閃電轟鳴,如世界末日。

9:一早起來有些頭痛,可能還是有些高山反應,出門發現昨夜下了雪,營地覆了厚厚的一層,滿目潔白。雪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更是美麗異常,如通了電的模型般栩栩如生。強烈的光照使色彩的反差極大,鮮艷如同廣告片一般。在落了白雪的餐桌上喝咖啡,沐浴在陽光和雪山的圍拱之間,這種難得的經歷我想於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想一路上如過江之鯽的登山游客和揮汗如雨的艱辛,這一刻是我們的終點嗎?看著眼前的群山我無言以對。

http://www.blogcn.com/user45/meanstreet0825/index.html


精選遊記: 博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