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我們從德國法蘭克福坐火車來到了薩爾斯堡。不記得哪裡聽說過奧地利人很粗魯,見了我們guest house的老板,覺得還真有點道理。山裡人嘛,也難怪他們。薩爾斯堡的古城據說很picturesque,莫扎特和電影“音樂之聲”又給它填上了一層傳奇色彩。逛了一圈後,不過如此。也許只有從兩個角度看古城和那個城堡還不錯:Monchsberg山上和拍攝過“音樂之聲”的Mirabell花園裡。路上遇見一個背著大包的加拿大魁北克來的小伙子,我們一起在古城中轉了一會,然後就坐在廣場前的大屏幕看球賽了。對薩爾斯堡有點失望,早知到還不如去因斯布魯克呢 ... 在維也納我們住在朋友的朋友Sebastian的地方。Sebastian是德國人,在維也納美術學院學習繪畫,用朋友的話說Sebastian是他見到過最“chill-out”的人,帶著那種搞藝術的隨意的風格,我們都很喜歡他。 <> 維也納的新藝術“分離派”很是有名,我們就去看了看那幢帶著卷心菜般金頂的Secession Building和裡面分離派代表人物Gustav Klimt著名的Beethovenfrieze組畫。現代藝術還沒看過癮,又去看了Kunsthaus Wien和Hundertwasser House這些帶著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童話般風格的建築,還路過一個有趣的The Toilet of Modern Art。 <> 晚上我們和Sebastian還有他的幾個朋友去多瑙河邊上的一個酒吧看巴西對克羅地亞的世界杯比賽。酒吧似乎是舊倉庫改建的,平時應該是個很好的夜生活去處。我們是坐有軌電車去的酒吧,上車之前我問 Sebastian要買怎麼樣的車票,多少時間有效,他和他的朋友們面面相覷了一會,一本正經地對我說:“我在這裡兩年只被抓到過3次…”,他的朋友們也都點頭稱是。事後我覺得自己有點傻,在一群藝術學院學生面前問這樣的問題。當晚我們也遵守了他們的優良傳統,只是坐在車上總覺得有點不安心。看完球回到公寓,Sebastian點上一支joint,給我們看了他不久前在塞內加爾拍的照片。 <> 維也納的主要傳統景點都在環路以內。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Hofburg還是很有排場,其中有一個Sisi Museum。衝著電影“Sisi公主”在童年時留下的深刻印像,我們去博物館追溯了一下Sisi的生平。還不錯,看樣子Sisi當年是個有反叛精神的文學女青年。不遠處的著名商業街Graben兩邊的建築很漂亮, 沿Graben走很快就能看到維也納標志性建築之一St. Stephen教堂帶著馬賽克花紋的屋頂。另一標志建築維也納歌劇院也在附近,緊靠著環路,有許多身著歌劇舞台裝扮的人在外面兜售門票。本來打算去看個什麼歌劇的,後來不知道怎麼就作罷了。 <> 專程跑到了離市中心很遠的Central Cemetery中央墓地,在貝多芬、莫扎特、伯拉姆斯、舒伯特、斯特勞斯等音樂大師的墓前崇拜了一會兒。 <> 維也納的咖啡館和葡萄酒莊(Wine Tavern)很出名,但去了之後沒有覺得很特別,可能是因為我們對這兩樣東西都不算在行。或者我們應該找一個更偏僻一點的葡萄酒莊,說不定有傳說中自助餐式的喝法。<> 唯一辨認出的電影Before the Sunrise中男女主人公在維也納去過的地方,是歌劇院對面
Albertina Museum的天台。 <> 在維也納的地鐵上,碰到小偷,還是個小女孩,幸好沒有給她得手。可是離開的前一天竟然自己把LP Europe忘在了地鐵上,郁悶。
嫌火車太貴,我們就從維也納坐大巴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金色之城”捷克的布拉格,日期:6月15日。我們住的hostel就在Old Town Square那個著名的哥特式Tyn教堂後面的一條小路上,鬧中取靜。多虧這麼好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在每天的不同時刻欣賞這個百看不厭的Old Town Square。廣場上有兩件事情幾乎是永恆的——四周的建築永遠是那麼吸引人和游客永遠是那麼多。每天一到下午,廣場上的大屏幕前就開始坐滿了球迷,成了一個最好的觀看世界杯比賽的地點。以廣場為中心的布拉格古城裡有數不清的蜿蜒曲折的小石路,一大樂趣就是隨便找上幾條,沿著它們在各種房屋建築之間穿行,直到百分之百迷路為止。 <> 在黃昏時分的Charles Bridge上,展現在眼前的是我們見到過最美麗的景致之一:夕陽中的布拉格古城、城堡以及橋頭的中世紀塔樓在 Vltava河水的映襯下披著一層迷一般的金色薄紗,寧靜而神秘,仿佛是這個“金色之城”把她昔日的輝煌永久地凝固在了這一瞬間。與此景像形成對比的是Charles Bridge上絡繹不絕的游客與形形色色的街頭藝術家表演,其中一支身著古裝的民謠樂隊吸引我們駐足了良久。 <> 古典音樂演出在布拉格也成了旅游項目之一,可能是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名氣太大的緣故。好在價格也不是很貴,我們就選了一個在布拉格城堡的St. George Basilica裡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出。布拉格城堡占據了古城河對面Mala Strana區的最高處,是歐洲現存規模最大的中世紀城堡,跨了幾個世紀的修建造就了Romansque, Gothic, Renaissance不同風格的建築。通往城堡的石階路和城堡門前的廣場都是很好的眺望布拉格古城全景地方。 <> 在清晨或者傍晚游客較少的時候漫步古城的Jewish Quarter是一種視覺享受,因為幾乎在每個目光停留之處,都能發現一些令人贊嘆的精美建築。Spanish Synagogue邊上那個有趣的卡夫卡雕像提醒我們這位存在主義先驅就誕生在這座城市。<> 在布拉格當然少不了要多喝些舉世聞名的捷克啤酒。湊巧在法蘭克福工作的朋友老單和他老婆Judy也來布拉格玩,我們就一起嘗試了一些酒吧和餐館。最值得推薦的是我們之前踩點的時候發現的一家叫Krasny Ztraty的酒吧,價格公道,生意極好,氣氛更好,看上去是個頗受當地藝術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眷顧的地方,客滿的時候許多人干脆就買了酒坐在窗外的台階上。 <> 在老單的建議下一起去了布拉格附近的Kutna Hora去看那個陰森的人骨教堂:整個教堂由4萬多人的骷顱和白骨裝飾,包括那個巨型的“吊燈”。拍了不少照片,估計用來做黑金屬唱片封面絕對沒問題。 <> 在古城裡逛了一些商店,打算買個什麼souvenir回去,最後童年時對捷克動畫“鼴鼠的故事”的記憶讓我們買了個可愛的Krtek。還有就是買了一本新的guide book:Let’s Go的Europe,後來用下來覺得很不錯,有些地方寫得比LP更實用。with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