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之旅--江城行(1)29號下午的火車就要去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武漢。臨走前的早上,我再次去民院附近的民族街逛逛,這裡是成都藏族的一個聚集地。只要走進武侯祠橫街及洗
面橋橫街的藏飾藏服店,你就能強烈地感受到藏族的氣息,風味別具一格的長裙披肩長褂,琳琅滿目色彩艷麗、設計誇張來自大自然的藏飾,更有濃濃的檀香充斥整
個空間,還總可以隱隱約約聽到不知來自何處的經文聲……
下午,我們一路緊張刺激地從慢悠慢悠的公交到好不容易攔到卻仍不時堵車的的士,不過幸好終於及時感到火車站,然後一路狂奔到火車,那又是我一次難忘經典的趕火車經歷:)
在火車上漫長的時間裡,總會遇到不少旅途中的見聞,特別是在硬坐車廂,現不在此一一累贅細說了。
話說,9月30日早上,火車晚點一小時到達武昌火車站,此時親愛的邵潔在出站口望眼欲穿地等了我一個多小時。九點下火車,當我見到潔時,剛還因為一夜疲備而虛脫無味的我頓時來了精神,興奮極了!
剛下火車時,看到武昌車站正在修建,因早已聽潔說起,並不驚訝,後坐在前往華中農大的公交車上,發現一路看過去,武昌的建築都久經歲月的沉澱,還有也都是正在修建的工程地。武昌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一個一切正在翻新中的老城。
到農大時,正遇上陳湧要回家,不過總算我們在校門口匆匆也見上一面。順便說幾句,農大附近有一個挺大的農貿市場,以及不少的小吃店,聽說其中不少還是原產於農大實驗地呢!看來在農大生活,吃是不用愁了,自產都夠吃了,呵呵!
卸下行李,再洗去一路的風塵,下午,就跟著潔開始武漢游了。在去黃鶴樓的公交車上看到她拿出一張台頭寫著“泓武漢游行程安排表”,很詳細的寫著安排的幾種行程方案和路線,竟這麼認真負責地做我導游,真是感激涕零!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
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
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
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登臨黃鶴樓,眺望兩江之景,窺見叢林之白雲閣,想像大抵歷代文人墨客也是所見此景而留下不少詩書墨畫。感慨之時,此情此景需令人好好品味才是。走下黃鶴樓,穿過千年古祥鐘,由一小徑引至鵝池。如今無法再見黃鶴飛天於樓閣,卻依然有幸能見到黑白鵝於池中嬉戲。
出了黃鶴樓後,我竟“有幸”碰上武昌難得一遇的節前交通大堵塞。我們先在黃鶴樓附近車站等侯開往農大的571,可是我們只見一輛又一輛擠滿人的公車過去,
在近半小時裡卻連一輛就是滿車的571也未看到,我們懷疑等錯了地方(實際沒有站錯牌)。我們從焦急等待到懷疑到無奈堅持,最後失望放棄了,猜不出為什麼
會這麼久也不來車,決定搭上另一輛去武昌火車站,再繼續等待。當我們到了火車站後,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在那遇見邵潔一學弟,說是因為交通堵塞趕不上火
車,所以回來了,結果卻在火車站等了一個多小時,連回校的公交也沒等到。那麼571都被堵到哪去了??
我們三等不到公車,想要不就一起打車回去吧,結果火車站的出租車等候處一輛車影都沒有,管理處的人建議我們直接在街上攔吧。結果猜怎樣,當我好不容易看到
空車,剛要上去,司機說那路走不了,不接客。堵車堵到連出租車司機都不敢接客的程度,那該是何其嚴重。最後,又遇上一位也是去農大的女生,剛好和司機談好
願意去,我們馬上就以一起拼車上去了。正當我們慶幸時,車子卻在下一個路口就被堵住動彈不得。看著計價表在等待中不停上跳,前面卻絲毫看不出車子可以移動
的跡像,我們無法再坦然在車裡坐等了,趕緊下車吧。
下車後才發現路口是橫七豎八的一團混亂,看此情形,大概還是我們自己的“11路”走的最快吧。不過其實除此之外,我們也找不到第二條
出路了。只能先這麼著,走幾步是幾步吧,四個人不斷的問路,靠雙腳向農大的方向行進,可是難道我們就一直這樣走下去嗎?看情形,再遲點恐怕連想在外面找招
待所都難了。……不知在我們走了幾站路後,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通往書城暢通無阻的大道,我們終於可以再打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