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五分鐘後,一黃衫女孩跑來,直覺是她。核對姓名,尾其前行。步履太快,碎步急趕,徐行落後。見狀,女孩減速,告訴我:古鎮路都是彎的,易迷路,住戶的正門都向南開。迷失方向時就看門。初來,走路要當心,石板路深一腳淺一步的。又指點了套票上提及的景點。幾分鐘後,“呂家客棧”旗飄前方。
寫到此,鈍筆良久,不知如何再述,我的初衷?我的來意?單樸睹聞?單素景物? 萬噪之靜、千愁之悅,該為歸屬。
呂家傍依小橋流水,一順擺著鋪了土布腊染的方桌。極想不要臉的一屁股坐在河邊,可是所有的椅子都有了屁股。帶著暫時的惆悵和僅存一串溫熱臭豆腐的肚子,安頓行李、登記入住。房居二層,果不然,樹太高、葉太密,屋內一明代雕花木床,予人驚艷,好物留給女士。洗手間向來是入室的首查地,手紙有否,讓我懂得賓館和客棧的區別。所礙無防,全部自備。
再次站到河邊時,游人更多,還是沒有空位可坐。二拾一串臭豆腐和徐行開始古鎮的慢步閑旅。來前做過功課,略知此地名物景。可當身處其間,全無概念。我們兩個怪人,既無科考之意,也不懂碑文闋詞,只想從林聳鋼廈間中脫身,只想從外洋咖啡中抽嘴。任由腳步盲移,任由四目亂睹。海歐長焦間或喀嚓,我依然窺視旮旯之所,一扇扇斑駁木門,一處處潮暗牆角,門後的用具,角落的孤竹,從來我之最愛。舊門背後永遠藏著故事,角落之處一定曾經淚泣。
幾則花絮要表一表:
一、在“珍珠塔”遇到“武林外傳”的李大嘴拍戲,穿著“狗腿子”的戲服,這是盜聽了一個滿臉追星感的小伙子興奮態下的快語,未曾目睹。
二、一幅紅鯉滿堂的湖景,全在一個西褲配球鞋的家伙,揮動著的礦水瓶下喪盡美感。
三、暗棚舊屋外懸著的空調箱體,被仿古木條包著,可愛又不露聲色的解決了土洋結合。
四、在河邊的一間土布衣店,被一件靛藍色腊染方巾吸引,款式同我去法國時帶的一樣,原想問問價格是否相同,誰料未能在東方商廈購物的欲求,在此釋懷。徐行購得一件T恤、一件吊帶衫。我買了一件中式對襟無領麻布衫和一件鼓勵嫂子更好家務的繡花圍裙。
套票上的孔漸漸多起來,徐行坐著比站著用時長了,兩串臭腐的能量也盡了。“小橋流水,喝茶閑敘”,經過車途勞頓、石路錯落、喀嚓窺視,成為此行、此地、此時的最願、最想、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