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行日記

作者: trip1979

導讀2005.8.13: In God We Trust! “若讓時針逆向行轉,把時間往回倒推十年,那正好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進入柬埔寨的時間,也是吳哥遺跡群第二次完全回到人們視野的時間;若再倒數三十年,那裡只有殺戮、地雷陣與空城;倒數四十年,那時候的柬埔寨是全東南亞最安定和富庶的國家,首都金邊被喻作東方巴黎;倒數五十年,諾羅敦.西哈努克還是一位剛過而立之年的君主,他把自己 ...

2005.8.13: In God We Trust!


“若讓時針逆向行轉,把時間往回倒推十年,那正好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進入柬埔寨的時間,也是吳哥遺跡群第二次完全回到人們視野的時間;若再倒數三十年,那裡只有殺戮、地雷陣與空城;倒數四十年,那時候的柬埔寨是全東南亞最安定和富庶的國家,首都金邊被喻作東方巴黎;倒數五十年,諾羅敦.西哈努克還是一位剛過而立之年的君主,他把自己國家的控制權從法國人手中奪了回來,為國家贏得了完全意義上的獨立……時間繼續往前推……那是1000多年前,我們現在看到的偉大而浩瀚的吳哥正在興建……時間之輪值向更久遠的從前,回到1500年前,那裡是全球最重要的經貿中心。”

像極了一次完美的艷遇,總是在因為顯而易見的物理原因確定旅行目的地開始查資料找功略的時候,才驚喜地發現目的地外表下面的迷人內涵。看到上面的文字,行走高棉的衝動,剎那間變得不可遏制。

早在3個月前的北京藏酷酒吧裡,《時尚旅游》的編輯哥們就在幫我規劃今年的夏季旅行計劃了,幾乎走遍了世界的他最後推薦了兩條路線:一條是柬埔寨加西貢,一條是尼泊爾加西藏。前者可休閑可奢侈;後者則艱苦而豐富。

果然是休閑之旅,4點半的航班,我們一行人1點半就在首都機場二號樓國際出發的咖啡廳裡湊齊了,然後抓緊辦手續、過安檢,開始騰出時間為旅程熱身——在候機大廳打80分。莫姐、盧眉、瀟瀟、我和山地大米李毅三對couple共10個通過網絡結成的新老驢友分兩桌開戰,用絕好方式開始了相互了解的過程。

南航的737飛機經過3個小時先到廣州,然後等我們在新白雲機場經歷過翻來覆去上樓下樓的出關手續後從容的離開跑道飛向金邊。今天送我到機場的哥們給了我厚厚一疊他剛剛完成的五一雲南雨崩游記,陌生的風景、熟悉的風格——“聽著同屋的老大和李哥快速入睡後的呼吸聲以及隔壁阿杜與大寶長時間的嘀咕還有閣樓下面小蝦她們洗澡時熱水器得近乎轟鳴聲,我輾轉難眠”——他好像從沒在旅行中睡踏實過。

晚上11點,金邊機場,夜色中的柬埔寨迎接我們的首先是一小時的時差和海關工作人員明目張膽的索賄。把手表往回撥一小時,在過關的時候任他用憋足的漢語“一塊”還是拿一張美刀明示時統統裝傻,我們走出機場大廳,走進金邊雨季夏夜的涼爽空氣。

機場出租是一水兒的老式佳美,而且還是自動擋!經過侃價,10個人乘三輛車前往在國內通過email預定的客棧Okay Guest House。功略上說金邊就像國內的縣城,但一路上豐田、福特、西門子的巨幅路牌廣告又分明向來自全球的過客傳遞著國家首都的現代氣息。

到達Okay,很快安頓下來,衝了個澡來到餐廳兼大堂,我們10人團隊的領隊莫姐正在聯系明天一早前往暹粒的車票,我則利用客棧獨特的點單方式買了一大瓶當地的礦泉水。Okay為每一間客房准備了一個小本子,當天入住的客人需要買東西或吃飯的時候,就著菜單把所有要點的東西包括價格都寫在本子上下單,一天一頁,最後結帳的時候拿著本子到前台,房費和消費一目了然。老板把所有房間的小本子都放在大堂角落的架子上任客人隨時取用,並在架子上對整套系統作了詳細說明,為了讓這一套需要客人極高道德水准維系的點單結算系統正常運轉,客棧在書架的顯眼處引用了印在所有美元紙幣上的一句話:In God We Trust!

2005.8.14巴肯山的見面禮

昨天晚上由於同屋的兩個天津人臨時退出,我一個人睡三人間,老板讓我付兩張床的價格8美金似乎也不過分。清晨的敲門聲響起,拿起手機一看,6點40,這意味著昨晚懸而未決的車票得到了落實——客棧老板因為我們一行人數眾多無法確保最熱門的Mekong Express 帶廁所的空調大巴車票,要求我們派代表在今天一早6:30下樓確認是否有票。在國內就替我們計劃好所有行程細節的莫姐真是具有大姐風範,早早起床搞定了車票,為我們又爭取到了半天時間。

烤面包夾番茄奶酪,匆匆早餐過後上門服務的大巴公司把當天從Okay出發的所有乘客拉到了車站,收完每人6刀的車費,大巴在7點半准時發車,通過平整的6號國道途經磅同前往吳哥的前哨站小城暹粒。

6個小時的車程,6個小時的昏睡。下午1點過,暹粒嘈雜的汽車站因為我們這輛大巴的抵達進入了新一輪的騷動。一大群高舉著不同客棧招牌的當地人操著流利的英語圍了上來,熱情而不粘人,充滿了職業素養。面對眼花繚亂的選擇幾經徘徊,最後我們決定先到Okay在暹粒的姊妹客棧Hello安頓,品牌信賴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最好的廣告效應。

TukTuk是自助旅客在當地非常主流的交通工具,簡稱突突,就是後面能並排坐兩人的三輪摩托車。對於初到貴地的背包客,暹粒送給大家的見面禮簡直讓人驚喜——所有的突突都會載著客人從車站出發免費送達最後決定入住的旅店,不管中間客人輾轉挑選了多少家察看,車費由最後客人入住的地方買單。

好事多磨,為了找到有熱水的房間,我們的突突從車站到Hello,再到Red River,最後一直突到繁華地帶的SunSengKy Guest House。這裡有熱水、空調和免費的礦泉水洗漱用品。三對加上三女一男,五個雙人間,為了節約費用,我和莫姐決定同屋,分攤每天10美金的房費。對於背包客而言,男女同屋也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衝了個熱水澡,和客棧敲定了接下來幾天的包車事宜,閑聊中得知老板有1/8的中國血統,兩雙兒女,這個客棧開張剛一年多,有一次甚至住滿了中國驢友,蔚為壯觀。隔壁就是木房子中餐廳,他成了我們接下來幾天的午餐食堂,蝦仁炒飯和空心菜則成了例湯例菜。

4點半,送我們到客棧的突突已經侯在門口,十來分鐘就來到吳哥景區的大門。吳哥的門票非常人性化的分成一天、三天和七天三種,價格分別是20、40和60刀,走馬觀花抑或深度旅游豐簡由人。

今天的節目是到吳哥的制高點巴肯山看日落,山腳下游人大像和當地商販雲集,上山的路則由樹根、泥土和亂石鋪就,短短的三百米卻陡峭異常,足以讓前赴後繼的游客汗流浹背。登上山頂是一個開闊的平面,矗立在不遠處一個13米高正方形台基上的巴肯寺就這樣作為第一個吳哥建築了闖入眼球。陡峭狹窄的石階,無數次在書上、網上、電影裡看到的石雕、城池,山頂上“天地接壤”的超然感覺,延綿無盡鋪展到天際的原始雨林,隱約錯落在莽林深處的石頭宮殿……吳哥,從向往變成了擁有。

今天沒有日落,但並不妨礙熙熙攘攘的人群得到在與神交會的地方等待日落的快感。7點過,我們隨人流下山,在一片嘈雜混亂中我收到了來自國內好朋友的短信:我要知道你安全並且高興。人在旅途固然精彩,有人牽掛感覺真好。晚餐在網上推薦的Dead Fish餐吧,漂亮的舞者、雅致的布局、十多只鱷魚助興、名不虛傳的Fruit Shake、由大米領銜的精彩八卦,吳哥的第一天充實而疲憊。

2005.8.15 小吳哥的心理准備



因為要到小吳哥看日出,我們的包車在5點半出發;因為要調換房間,莫姐的鬧鐘定在了4點半。說來奇怪,每次自助旅行身體的疲憊都遠大於平常,但路上的體驗和精神的放松卻每每讓人義無反顧的背上背包。

進入吳哥景區的大門,就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原始森林公園,空氣中彌漫著熱帶雨林的味道。先經過一條寬闊的直路直到吳哥巨大的護城河擋在前方,車子左轉沿著水域向前,滿載著趕在天亮前進入那個天堂世界觀日出者的突突如密密麻麻的螢火蟲般向前飛舞,停在無數手電筒揮舞的地方。

20世紀中期就有一本書寫過,人們在初次看到吳哥及其古跡以前是無法作一些心理准備的。一點不錯,在驗票後急匆匆走過橫跨護城河的橋堤,穿過最外圍的城門讓晨曦中的吳哥城堡和能容千人的巨大廣場毫無遮攔的進入眼底的時候,那種震撼幾乎讓人忘記了300米疾走後的呼吸。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跡之一,就在幾百雙眼睛的注視中慢慢醒來。

今天應該是看不到日出的陰天了,我和瀟瀟穿過500米長高出地面一米的中央大道,穿過背後攝友們的長槍短炮,徑直扎進了吳哥主殿。天麻麻亮,鋪天蓋地的石刻、雕塑、窗棱、門廊蜿蜒在空無一人迷宮般的三層回廊中看不到盡頭。爬上最後的主殿我們手腳並用直上直下,朝聖的感覺步步的強烈。

最上層的平台上橫七豎八躺著不少睡覺的老外,半條腿懸在懸崖邊上。起得太早了,坐下來發發呆以後我也瞌睡難擋倒下就睡,涼涼的石頭,潮濕的空氣,與神同眠感覺不錯。一覺醒來,我們的大部隊才姍姍而來,大家好像都對吳哥中隨處可見的美女浮雕感興趣,她們豐滿裸露的胸部早已被摸得逞亮,好身材的審美標准從來就不曾改變。

在著名的愛情梯上完成了合影,我們結束了早晨的吳哥日出之旅。實際上這座保存完好的浩大城池被稱作Angkor Wat——小吳哥,與之對應的大吳哥俗稱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方圓9公裡的叢林中散布著大大小小幾十個寺廟古跡。王城的大門氣勢恢宏,在四面佛的城門前面的石橋上,54尊巨大的天神和阿修羅分列兩隊,手抱兩條巨蟒攪動著大海。

今天上午的重頭戲是去巴戎寺看佛頭,蒙蒙細雨和各國旅行團的喧鬧一直陪伴我們在巴戎寺54尊巨大的四面佛像間徘徊穿梭,天庭上是近距離觀賞佛臉的最佳位置,近在咫尺的面孔慈眉善目,不溫不火,反反復復沒有厭倦。

中午先回客棧,然後去吃柬餐Amok,酸酸甜甜很多咖喱,接下來是老市場中的閑逛和漫長的午休,一直到3點半才重裝上陣去小吳哥看壁畫。功略上說下午的光線比較適合游覽小吳哥,斜陽下的吳哥壁畫講述著戰爭、慶典和昔日王朝的輝煌。

攝驢們的路線總是與眾不同,山地他們又爬上吳哥主殿去拍照了,我們剩下的六個則在盧眉的帶領下進入了當地僧人們的木樓。早晨盧眉號稱看到兩個正在洗澡的和尚沒穿內衣,引得大家都想知道在他們橙紅色鮮艷的長袍下面是否都是無牽無掛。

“Maybe”,這是一個小和尚在我們追問下的回應,不太好意思的表達但絕對是肯定的答復。

晚霞中的小吳哥游人如織,坐在石階上看池塘中戲水的當地小孩,聽到手機裡爸媽的聲音,感覺就像置身天堂。晚上在客棧隔壁的“書呆子”餐廳吃法式大餐打80分,這裡可能有全暹粒最好的環境和最老的牛排。

2005.8.16崩密列的激情戲

終於有一天可以不用早起,7點半,在家裡還是睡眠時間,在這裡已經很奢侈了。我和莫姐的房間昨天搬到了二樓,有對講機的好處之一就是省去了鬧鐘,約好的時間一到就會有嘰裡呱啦的聲音把你吵醒,團隊旅行的一大竊喜就是讓我這樣的懶人在自助旅行中也能還是懶人。

因為在金邊沒有耽擱時間,今天上午我們增加了一個計劃外的去處,離吳哥40公裡外的一個年代更加久遠的遺跡。可能是在小面包車裡缺氧的緣故,我一路又是昏昏欲睡,對於即將成為最大驚喜的目的地毫無思想准備——崩密列,這個幾乎和小吳哥同等規模,到今天依然被叢林嚴密包裹的廢墟就這樣橫埂在眼前。

其實對我而言,吳哥建築群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在原始森林中沉睡了6個世紀,到今天這樣的開發程度恰到好處的整合了建築奇跡和熱帶叢林的魅力。而崩密列則好像讓人有了發現和探險的體驗:敬業的當地導游帶著我們在沒有路的亂石和廢墟中上下翻飛,摸索在彌漫著神秘氣氛的叢林中。《五月盛放》中號稱崩密列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去同時也是最難去的遺跡,我倒覺得這是吳哥旅程中必不可少的別樣體驗,它就像剛被發現的吳哥,原始和清靜得讓人心醉。

大概是原始的力量使然,眾人都強烈要求大米和男友高旭在叢林中面對鏡頭表演激情戲,而盧眉的相機卻不合時宜的選擇在這個時候罷工,讓她瞬間從攝驢變成了色驢。

本想接著去荔枝山,打聽下來路途太遠,2小時原路返回客棧,照例在木房子吃炒飯空心菜,然後開始午休,3點半准時出發前往因為《古墓麗影》而名聲大噪的古寺塔布籠。

上午要去叢林,特意穿著長衣長褲,下午則向電影中的安吉莉娜朱麗致敬,背心短褲。柬埔寨雨季的雨沒有見到,全都融化在空氣裡了,濕熱的氣候讓人不想讓任何多余的布料貼在身上。在進入寺廟大門以後的走廊裡看到一群地雷的幸存者組成的樂隊,捐上了自己的一美元。在來之前很多朋友對前往柬埔寨的第一反應就是安全擔憂,到後來連自己也心存忐忑自嘲踩地雷來了。真希望有一天排雷完畢,不再面對浩瀚的叢林戰戰兢兢。

“樹和塔是兩名互相抓著對方的摔跤手,只是這場比賽不是用分鐘而是用世紀來計時的。”這是對保留著當時歐洲探險者第一次進入時原始狀態的塔布籠寺絕好的寫照:盤根錯節巨蟒一般的千年樹根、任輸油管般的大樹騎跨而過斑駁廟牆、掙脫枝藤滄桑依然的佛塔,數百年的糾纏,締造了這個奇跡中的奇跡。

另一個驚喜來自於寺廟中間擺攤的老者,他居然就是02年版柬埔寨LP的封面人物!花1美金和老者合影,不僅是到此一游的證明,也是對LP的致敬啊。轉完主廟後一個黑黑的小孩帶我們去了隱藏在樹林中的寺廟北門,據說這裡是真正《古墓麗影》的取景地,游人稀少不易發覺。山地在門口花4刀買了一個柬式手鼓邊走邊敲,事後證明他的議價能力實在是激情有余。

大家都覺得今天是非常值的一天,晚餐地點也應景的選擇了Red Piano,朱麗經常逗留的西餐酒吧。熙熙攘攘的各色老外加上燈紅酒綠的酒吧夜店,行走在暹粒的街頭還依稀有陽朔西街的感覺。

2005.8.17女王宮的欲望



因為想把需要包車的路線先走完,剩下兩天多多享受突突的樂趣,今天的行程漫長而且艱苦。先到高布思濱去看原始森林和河道裡的浮雕,然後是精巧細致的女王宮,最後是羅洛古士群景區的幾個不太知名的寺廟。大家的旅游風格都是做減法,利用充裕的時間好好享受吳哥大餐,自然會從開胃菜到最後的甜品一一嘗過。

山路顛簸,從早晨6點出發一直到下午,我們才飢腸轆轆地兜完了今天的行程。相比小巧玲瓏的女王宮滿眼紅色的精致浮雕,另外一個不太知名的班提色瑪寺卻收獲更大。他比女王宮粗獷,細處沒那麼值得推敲,但是可以隨意走進古跡中間,成全了山地李毅隨意構圖的欲望。

盧眉對年輕僧人的欲望在最後一個規模較大的羅萊寺也顯然得到了滿足,她據說用我的相機鏡頭對著寺廟旁邊僧舍裡正在上課寫黑板的老師狂拍不已,從10米開外一直近到1米局部特寫,甚至企圖從長袍底下往裡拍未果。山地描述得栩栩如生疾惡如仇,好像已然忘記他剛剛在李毅的鏡頭前向一尊石獅傾瀉的欲望。

回到客棧已經是下午4點,匆匆洗澡吃飯,莫姐、瀟瀟、盧眉和我決定趁著好天氣去巴肯山看一次真正的日落。1人1刀的價格談妥了兩輛突突,再次走進一天不見已經很是想念的吳哥景區大門。看著小吳哥護城河邊三三兩兩的當地人鋪著色彩鮮艷的毯子席地野餐,感受著呼嘯而過的旅游大巴上投過來的羨慕目光,尤其是由前進速度帶出來的涼風習習,真的覺得突突是最適合游覽吳哥的交通工具。

今天的巴肯山人頭攢動,晚到的我們幾乎找不到坐下的地方。金黃色的夕陽、金黃色的臉龐;一望無際的雨林、居高遠眺的意境。我始終堅持旅程中的二次法則,喜歡的地方第一次去是新鮮的刺激,第二次去才是真正的享用。

直到太陽完全落下月亮發光游人散盡,我們才開始往山下走。巴肯廟石階的驚險程度相比小吳哥還有過之,上山容易下山難每個人都無法在此時保持優雅,盧眉特意穿上的當地裙褲鮮艷無比,在石階上攀爬的姿態尤其入畫。

我們突突上的兩個司機非常敬業,一直等在山腳下的入口處怕我們天黑找不到他們。一路飛馳,和大米他們約好在城裡的外國記者俱樂部FCC吃飯。不愧是奢侈派的代表人物,崇尚要品位花錢的大米找的地方不遜於北京的頂級西餐廳,連贈送的餐前面包都精致而且好吃。盧眉在FCC也算半個主場,慷慨地開了一瓶紅酒招待大家,推杯換盞間聊到了相似的愛好、共同的朋友、各自事業中的交集。自助旅行的晚上時間從來都不能缺少高質量的對話,它讓旅程變得必要的立體和豐滿。

2005.8.18單身美女和男人梯

取消了包車,也就不用統一行動,我自然和三位單身美女組成了小團體,從今天開始才正式開始了對大吳哥的細細品味。面積9平方公裡的吳哥通王城鼎盛時期擁有人口百萬,城裡城外的建築眾多,規模之大遠超大名鼎鼎的羅馬古城,為了方便的把散布其中的眾多皇宮寺廟遺跡一一看來,前人們早已規劃好“大圈小圈”兩條路線方便後人們一突到底。

今天起的比較晚,選擇了小圈的游覽,先到大像台,再到緊挨著的癩王台,然後穿過大像台進入皇宮內院。大像台就是當年的閱禮台,功能布局都像極了天安門城樓和後面的故宮,350米長的鬥像浮雕頗為精彩。癩王台上供奉著一尊全裸沒有性別的雕像,看來今年的超女冠軍引發的中性崇拜實在是由來已久。

皇宮內院也被稱作空中宮殿,號稱吳哥城裡最高的建築,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登頂的四面台階因為毀損的程度不一被稱為” Men’s Step”, ”Women’s Step”。因為登上塔頂才從當地學生的口中得知,估計我們挑選的那條有扶手的石階應該是不男不女梯吧。下來的時候我當然選擇了幾乎垂直的男人梯,It takes courage to be a man!

快到中午了,我們在回客棧前抓緊時間順路重游了巴戎寺,讓頭一次因為游人太多和光線不佳的遺憾得到了補償,陽光下靜靜的4面佛頭們充斥著所有人的相機內存。午飯的時候,木房子的老板很是驚訝我們這一群人居然還沒走,他的印像中中國游客很少在吳哥逗留3天以上。

午睡後先去河邊的郵局把昨晚挑好的明信片貼郵票並蓋上當地郵戳,然後繼續小圈之旅。這一次在那條橫擋在面前的小吳哥護城河前突突不同以往的進行了右拐,把這一路的豆蔻寺、斑黛喀蒂、皇家浴池串在了一起。豆蔻寺本著修舊如舊對歷史負責的原則,把後期修補上去的磚石都標上了CA標記,斑黛喀蒂有非常多的門和非常多可愛的當地小女孩,皇家浴池則最後成了我們大采購的地方:一方面這裡的確價格便宜,一方面這裡的小孩顯然更加懂得得失和回報——他們總是很熱情的先送給你幾個手鐲或一把漂亮的荷花,讓你感動得無法拒絕。

小圈的最後一站是讓人印像深刻的Ta Keo茶膠寺,由於在修到裝飾工序的時候停工,巨大的寺廟幾乎沒有任何人工雕刻,同時也成為吳哥建築藝術的旁證——這些古老的建築都是先用石頭堆砌,然後才刻出佛臉和浮雕。風格不同,通向聖殿的石階卻一如既往的陡峭無比,在連手帶腳氣喘吁吁的過程中迎面碰到一個當地導游,”You have fun?”她笑得自豪, ”Good Exercise!”我答得實在。

晚上我們4個人在小吳哥河對面吃燒烤大排擋,竹筒飯,烤雞烤魚烤玉米,兩瓶當地啤酒就著當地人的笑臉和吳哥的剪影,不敢說神仙般的時光,至少也是小神仙吧。回到暹粒徑直去了足底按摩,誓把神仙的感覺進行到底。

2005.8.19 塔布籠,吳哥的壓軸戲

5天了,審美疲勞似乎成了掛在嘴邊的熱門詞彙,唯有小吳哥,依然讓我們保持熱情。5點一刻,載著我們的突突已經成為為了小吳哥的日出穿越在森林裡螢火蟲隊伍裡的一點。雖然稍微晚了一點,但朝霞中的小吳哥依然沒有讓人失望。一個老外故意讓背包滾下石階制造了不小的緊張氣氛,在這裡上上下下如同壁虎一般,危險發生的概率一定很高。

大圈的第一站是聖劍寺,跳舞的仙女和兩層柱廊結構的糧倉把它和其他寺廟區分開來。在裡面碰到山地他們4個,我們兩撥人一前一後游過了巨樹包裹門廊的Tasom,當年的頂級浴池龍蟠水池,以真實比例的大像雕塑聞名的東梅奔和登頂後風光無限的比粒寺。和山地他們分開,我們又馬不停蹄去看了昨天小圈游覽落下的如同縮寫吳哥的托瑪依神廟以及由中國援建的周薩神廟,在周薩神廟那本著名的留言簿上,我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對援建工作者的祝願。

堅決貫徹二次原則,我們把吳哥寺廟行的壓軸戲定在了塔布籠寺,在樹影斑駁中走走停停舍不得離開。國內的哥們發來短信說剛剛結束了郁悶的一周,問我旅程如何。我用只花200美金在吳哥度過了神仙般的一周雲雲刺激得他氣急敗壞。事實上這似乎已經成為我們一幫驢友的傳統節目,想當年他在雲南雨甭利用短信抒情感嘆的時候正值我連連加班,嫉妒得咬牙切齒。

暹粒的最後晚餐在In Touch,滿滿一桌菜痛快一陣聊。買房子好像是從不會過時的話題,千裡萬裡共鳴依舊。飯後一通shopping,帶上吳哥的佛頭和香皂,收拾好背包和告別的心情。

2005.8.20 洞裡薩的iPod秀

終於到了離開的時候,5天半,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吳哥古跡都留下了我們攀爬的腳印;5天半,吳哥已經長在心裡揮之不去。莫姐瀟瀟和大米她們意猶未盡,選擇了再待半天乘今天12點的大巴返回金邊,我們其他6個則一早前往碼頭乘船離開,這樣既可以體驗著名的洞裡薩河風光,又留下半天時間給金邊。

船票25美金,包括免費送到碼頭。說來你可能不信,6點鐘來到客棧門口等待我們的是已經在後面貨箱裡塞滿了10個老外及其行李的小小皮卡。等我們6個人加上行李都以各種姿勢勉強上車以後,這輛嚴重超載的超級皮卡幾乎不能順利起步。我和盧眉擠在小小的副駕駛座位上,連擺弄相機的空間都不能滿足。

事實證明這真是一個遺憾,40分鐘的時間我們經過了真正意義上的柬埔寨農村,看到了公路兩旁的民居、普通農民的勞動和幾乎所有的小孩都向著經過的汽車揮手微笑的感動場面。景區裡難以了解的柬埔寨,就這樣從我們的鏡頭底下溜走了。

從暹粒到金邊的快船將歷時5個小時,航程的一頭一尾都是窄窄的河道,中間一大段則是像大海一樣望不到邊的湖面。大部分老外都早早在船頂上選好位置一曬到底,享受5個小時的熱帶日光浴;我們則在船艙船舷船頂來回挪動,既不錯過河道兩邊成片的水上森林和水上木屋,又選擇性的接受陽光疾風。交通工具上是旅途中mp3播放器最大的用武之地,船上的老外幾乎一人一個iPod,防曬霜可以不要,音樂必不可少。

回到金邊入住Okay,我和盧眉租了客棧的突突走馬觀花般逛了金邊的皇宮、國家博物館和大名鼎鼎的中央市場。傍晚時分一場瓢潑大雨總算讓我們有了些雨季的感覺,而雨中的柬埔寨變成了兒童的天堂,他們在暴雨中嬉戲的自在感染了我和盧眉也勇敢的衝進金邊的雨季。

濕漉漉的回到Okay,洗完澡正好和莫姐她們彙合。大米據說非常優雅的從樓梯上摔下,遙相呼應了她一年之前在上海的精彩一摔,只是肇事的拖鞋從Prada變成了Old Navy。晚餐還是西餐,Red River Café。閑聊中發現瀟瀟在國外連續劇的欣賞方面和我口味一致,老友記中的菲比和欲望都市裡的薩曼薩不僅僅是我的最愛。

2005.8.21 “吳哥之美,刺痛心靈”

可能9天是對我而言比較合適的旅行時間吧,有點開始懷念城市裡的生活。5點半出發去機場,南航的飛機將把我們更黑的皮膚和更多的行李還給北京。靠在窗口,在回憶中細細寫下9天的日記概要,再次翻看《五月盛放》比之前更加心潮澎湃。就像影評永遠要在看過電影之後再讀一樣,熟悉的文字配上記憶的影像,仿若再回吳哥。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和一幫熱愛自助旅行的好朋友交流吳哥之行的感受,除了對照片的渴望,大家對游記的期待也讓我興奮又緊張,我的文字也許會成為身邊朋友前往吳哥的重要參照,我該用怎樣的詞彙,才能完整描繪吳哥的美?一直到3周後完成這篇文章的今天,我還反復思考著來自網上的八個大字:“吳哥之美,刺痛心靈”。

有人說寫游記是痛苦的回憶,我願為這句話鼓掌。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