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有首歌裡的一句唱詞就是“hongkong,hongkong”,當年吟唱著的時候對這個五光十色的地方充滿了神往,在眾多的港片中愛上英俊瀟灑的發仔華仔朝偉學友的同時也愛上了美麗的維多利亞港。記得看過的最搞笑的一部片子是90年代初和同學一起在中山路的錄像廳裡看的《特警出更》,雖然片中充滿了低級趣味,但從啟動笑神經的功用來講,確有一看的價值。那時候對1997的香港回歸的日子還是渴望加盼望的,95年去北京我還在天安門廣場的香港回歸倒計時大牌子下留影。什麼事情冠上了港就有著時髦的感覺,比如港氣,就是指洋氣,衣服有港款,說話有港味,連港衫蚊子都代表最厲害的蚊子。許冠傑用粵語唱“牙狗狗七,還個真卯要死怕” (意思是一九九七,大家不要那麼害怕它到來啦)的余音未絕,一晃眼,香港回歸已經十個年頭了,當年離港移居歐美的香港人據說也有好多回去了的。 漫長的等待之後啟程的日子終於來臨。早上8:05的飛機,要求6:15流亭機場集合。k,居然這麼早,想想一個大團100多號人呢,也真得趕早啊。從流亭機場飛出去也好多次了,走國際航班通道這還是第二次,差點想說第一次,忽然想起前年去泰國,應該也是國際通道,不過那時候新候機廳還在建設中沒有啟用。
抵港的時間大約11點多。等待過關的人很多,比較新鮮的是排隊的方式,幾節軟鎖來來回回圍成了蛇形,不像我們慣常所見的一條長龍式的排隊法。每個隊伍面前大概都有5個左右的審查出口,有工作人員負責分配人員,很有秩序,也挺有效率的。
順利過關後在候機大廳裡看見了接站的先遣部隊,舉著招商團五大板塊的大牌子,感覺很親切。一出候機廳,挖,一股悶熱潮濕的氣團上上下下把人裹住,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
香港很小的彈丸之地,所以車行之處遠遠近近到處都是摩天的高樓,成片成片的。它的高樓比我們青島的要高很多,20多層的是很普遍的,我們經過的一片住宅區我數了數那些樓都有5、60層高。
人們對於沒有去過的地方總是充滿了向往。我的偶像阿萬去的地方太多,所以她現在向往的是南極。而我,一個循規蹈矩三點一線平平淡淡過小日子的中年婦女,公派的機會不多,私游又要掂量口袋中的銀兩,猛然間撿到一個機會到香港去,簡直就像撞上了大運一樣喜出望外,心花怒放了。我立刻把自己msn上的名字換成了“我被幸福撞了兩下腰”——另外的一次幸福撞腰是今年去南海拜觀音。
等待的日子裡我開始在網上搜尋有關香港游的攻略,其中攜程網上的好多游記寫的蠻有趣,,使我多多少少地對即將到來的旅途有了些准備。當然,香港是著名的購物天堂,最多的游記還是關於在香港購物的,多少內地的女子會在打折季飛去香港血拼(shopping),當我發現每年的打折季是在7、8月份和聖誕前後時,多少有些沮喪,因為我們的行程安排在6月。不過,在香港購物最劃算的是買名牌,時裝、手表等,檔次越高越好,比內地的價錢要便宜很多。也有專門去那裡買鑽戒的,款式和價格也比內地有很大優勢。一般的服裝電器和內地沒什麼價格上的優勢,不買也罷。除了購物,當然,最神往的是去年開放的香港迪斯尼樂園,我夢想中的童話王國啊。以前我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過法國迪斯尼樂園的介紹片,喜歡的不得了,和lg說我一定要到迪斯尼樂園去玩玩。香港迪斯尼開放後我就很激動,一直在策劃著什麼時候能成行。瞧瞧,一不留神,機會這就來啦,擋都擋不住啊!那些日子我好像開心的做夢都能笑醒。
飛機快要降落的時候,大家都有些興奮了,畢竟,我們馬上要面對的是一個世界都為之矚目的城市,雖然也是我們國土的一部分,但它的資本主義高度發展,是當年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現在也仍然是實行著和我們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
機場就在海邊,是在填海地上修建的。剛剛下過雨,地上濕漉漉的。出發前從天氣網上查到香港這幾天都是大雨,正值雨季,出行都是要攜帶雨具的,不過希望我們的出行不要被大雨影響。
出關前文已經提到,不再贅述。
在酒店安頓下來。順便一提,我們下榻的酒店位於駱克道,路兩旁有很多的酒吧,據說晚上有濃妝艷抹的妖冶的菲律賓女郎在酒吧門口招徠生意,有點紅燈區的意思。後來聽幾個女團友說晚上還去偵察來著。當然,她們也就是佯裝路過順便看點西洋景而已。香港的夜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深入進去,是很難體會到的。
招商推介會是在香港的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正裝出席。沒辦法我的旅行箱裡除了休閑鞋外還塞上了一雙高跟鞋。諾大的會展中心裡面冷氣開的非常足,我想大概室溫也就是二十一、二度吧。會議上提供的飲品是冰水,不是涼白開,是加了很多冰塊的白水。香港地處熱帶,高溫高濕,他們香港人習慣這樣的室溫這樣的冰水。我可受不了啊,後來凍得手腳冰涼,直羨慕那些穿著西服套裝的男士們,巴望著會議趕緊結束,好結束這寒冷的煎熬。
我們在香港這邊找了一家商務旅行社,安排我們在港期間公務活動之外的游覽活動。旅行社派來的導游是我接觸過的導游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大約有50歲了,仍然在工作。這位導游姓張,我們稱他為張先生。
到港的第一天,下午沒有公務安排,我們和張先生接上頭之後,直到下午2點半了才吃上午飯。記得叉燒肉的味道最美。但所有菜中最貴的竟然是一盤普普通通的油菜。張先生給我們解釋說香港不產蔬菜,全港的蔬菜都是從大陸運送過來的,所以蔬菜價格很貴。聞聽此言,我們幾個把本來還剩了半盤子的油菜吃了個精光。餐廳裡面的溫度也很低,同行的女伴們直羨慕我帶了一件長袖的開衫。關節不好的mm去香港一定記得這一點哦。
在別人的香港游記裡面看到有人提起過星光大道,不知是怎樣的星光燦爛的大道。當然應該不是畢福劍的星光大道。也曾暗暗揣摩著徜徉在星光大道上是否會有和明星的偶遇。
來了才知這只不過是人為打造的沿維多利亞灣的一條通道。地上有香港歷年來成了名的影星的手腳印而已。發現了很多熟悉的影星,也有很多聞所未聞的更早期的影星。在星光大道上看維多利亞灣的景色,的確美不勝收
這天下午我們參觀的最著名的景點是香港的海洋公園。據說和去年開放的香港迪斯尼競爭激烈。其實海洋公園和迪斯尼的游覽項目和內容是錯位的,所以我倒認為兩大主題公園對於香港的旅游業是一個很好的互補,共同帶動了港島旅游業的發展。
海洋公園的游覽項目豐富多彩,在裡面整整玩上一天才叫過癮。可惜我們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張先生選了一些代表性的項目讓我們體驗了一把。
超動感影院——觀眾坐在特制的椅子上,需要綁好安全帶。隨著片子的播放,帶領你體驗一段動感旅程。
瘋狂過山車——同行的團友只有包括我在內的三個人上去。據說這裡的過山車是全世界最長和最快的過山車,驚險刺激,很是好玩。我很奇怪坐在過山車上的那些人大喊大叫什麼,反正我是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全程。
聊聊導游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香港的地接導游張先生。張先生50多歲了。和典型的香港人不同他身材略顯魁梧,大約有1.78米左右的樣子。鼻子是大鷹鉤鼻,很有特色。說一口南方普通話,很有磁性的嗓音,聽上去很舒服。
張先生不是香港人,但在香港定居已經20多年了。最早居住在福建泉州,祖籍竟然是我們山東的文登。張先生說起山東人的喝酒之豪爽面有懼色,說一共回老家兩次,兩次都是躺著進的村,敢情都是沒進村就喝大了。
張先生的父親是軍人,他也子承父業的穿上了軍裝,復原後到公安局工作,負責出入境審批工作。那年頭移民到香港的很多,他說看到大家一窩蜂地往香港去,就糊裡糊塗地借著自己的便利條件也來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才發現這裡也並不是什麼天堂。輾轉於幾個朋友戰友家中之後,張先生做過很多工作,後來在導游的這一行慢慢地扎下了根。
和所有的導游一樣,張先生嘴皮子功夫也是了得。一路上和我們滔滔不絕。不過他聊得最多他最感興趣的話題是李嘉誠公子的綁架案。把個張志強描繪的聰明絕頂。張志強也就是一裁縫。早年進過大牢,據說在大牢裡人緣不錯,結交了一幫子生死哥們。策劃綁架案前,張志強到李嘉誠公子常去的理發店理發,和李嘉誠公子的理發師聊天,理發師就說起自己一把年紀了還沒有買房的事情。張志強當場就說給理發師買一套價值400萬的房產,另外還送上了全套的精裝修。條件是理發師要提供李嘉誠公子什麼時候來理發的線索。理發師在房子的巨大誘惑下出賣了李嘉誠家的公子。據說後來案發了,這個理發師也被判了刑。可見,房子不僅能成全婚姻,也能把人變成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