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九寨,人間的天堂

作者: GracieWang

導讀懷著對容中爾甲這首風靡神州的歌的期許,我和Moon踏上了西游九寨的征途。一個人有沒有好運氣可不是隨便說說,看看我們就知道了。由於出發人數不夠的原因,我們被迫推遲了兩天才能出發。但就是這兩天,不但使我們躲過了那場大風雪,而且欣賞到絕美的秋日雪景。飛機從重慶准點起飛,小心翼翼地穿行於阿壩州座座連綿的雪山之中。太陽的余暉鋪灑在潔白的神山之上, ...

懷著對容中爾甲這首風靡神州的歌的期許,我和Moon踏上了西游九寨的征途。一個人有沒有好運氣可不是隨便說說,看看我們就知道了。由於出發人數不夠的原因,我們被迫推遲了兩天才能出發。但就是這兩天,不但使我們躲過了那場大風雪,而且欣賞到絕美的秋日雪景。飛機從重慶准點起飛,小心翼翼地穿行於阿壩州座座連綿的雪山之中。太陽的余暉鋪灑在潔白的神山之上,好一幅金山夕照的瑰麗畫面,看著窗外似乎觸手可及的雪山,不禁佩服於機長嫻熟的飛行技術。當飛機穩穩當當地降落在全國海拔第三高的九黃機場,我幾乎是歡呼著衝出艙外與背後的雪峰和難得一見的火燒雲來了張親密合照。可是,前人的經驗告訴我,由平原地區來到高山,必須有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於是,我們強迫自己保持鎮定,勻速行走並換上厚厚的冬衣。

跟團隊旅游的一大好處就是不用操心食宿問題,我們被安排在五星級九寨天堂附設的四星級甲藩古城居住。甲藩古城位於當年松贊干布的駐軍營盤,外牆全部采用當地片石建造,全藏式風格。但是裡面的設施卻緊貼時代,與古樸的外形有著天壤之別。正餐也沒有想像中難以下咽,雖然不是美味佳肴,但足以令為食肥妹滿意啦。

高原地區因為海拔高,故而天亮得晚而黑得遲。因而當我們早上七點鐘出發的時候還是滿天星光,寒意透骨。可是隨著太陽的冉冉上升,高原地區沒有污染, 萬裡無雲的天氣就造就了女孩子最擔心的強烈紫外線的照射。刺眼的陽光使得我們不但帽子、太陽眼鏡、傘全部出動,更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往臉上塗防曬霜。呵呵,黑裡透紅的皮膚在藏族姑娘身上是可愛的,平原地區的姑娘可不能輕易接受哦。而且,九寨溝雖然還沒至於像吐魯番那樣“晚上穿棉襖,中午抱西瓜“,可是溫差也是相當驚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得不把衣服一件一件地往外脫,幸好早有准備,裡裡外外的衣服都是如九寨溝的美景一般色彩斑斕,照起相片來一點都不吃虧:)。

乘坐觀光車一進溝,我就被那攝人的秋色所震撼。紅的粉的黃的綠的,每一棵樹都在盡情地把色彩綻放。而如寶石一般的海子無疑是這幅絢麗畫卷的點睛之作。雖然沒有看到我最渴望的滿山紅葉,但是偶爾的一樹紅霞足以令我感慨“霜葉紅於二月花“。當我們在長海、鏡海近看群山環抱的一池碧水被陽光灑滿點點磷光,遠觀山中高士晶瑩雪,不禁感嘆於大自然造物主的奇妙。水是九寨溝的靈魂,除了波平如鏡的海子,飛流直下的白練與湍急的石灘也是一大奇觀。無論是層層疊疊的盆景灘,如珍珠落玉盤的珍珠灘,咆哮湍急的樹正瀑布,還是水花飛濺枯木的諾日朗瀑布,都不斷地“謀殺“萬千游客的膠卷與內存。

是的,散落於九寨溝各處的海子不是海,但它們卻有著海的神髓---那就是藍。透過清澈見底的湖水,一段段一枝枝的千年朽木以千姿百態的形狀訴說著九寨溝千百年來的故事,更生動地詮釋了成功的中國環保奇跡。君不見在國內的大小旅游景區,隨地丟棄的垃圾見證了中國游客的不文明行徑和景區管理工作的混亂。但是在九寨溝雖然人滿為患卻垃圾絕跡,水鴨自由地在湖面上徜徉,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呵護這片人間天堂。難道是這片罕見的世外桃源蕩滌了世人肮髒浮躁的心靈嗎?

溝外藏民家訪的活動滿足了我好奇的心理。當我無數次想像過的烤羊腿、青稞酒、酥油茶被一一端上後,我不禁對其平實的外表略感失望。至於味道嘛則是見仁見智了。烤羊腿充斥 著熟悉的孜然味道,青稞酒有點甜比較符合女孩子的口味,酥油茶則是芝麻糊的翻版,還有各式稀奇古怪的藏族小吃。同團的印尼華僑對著這些食物大撓其頭,我們兩個為食妹卻抱著交了錢不吃白不吃的心理大快朵頤 。

如果說九寨溝之旅是悠閑舒適的,那麼黃龍之行才真正考驗大家的體力與心理素質。當第二天我們翻山越嶺赴黃龍途中遙望遠山之上的紅軍塑像,似乎預示著艱辛的開始。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遍及除九寨溝之外的阿壩州雪山,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重走長征路更是別有一番深意。紅軍之所以能取得最終勝利,過硬的心理素質起了莫大的作用。但是,我們現代人卻似乎缺少這種 意志。出發之前,導游已經在提示我們小心注意高原反應,可能會有惡心嘔吐頭暈的情況。進山口之前,就有一些穿白大褂的人向我們的旅游車兜售抗反應的紅景天口服液,說十五分鐘起效,當然還少不了氧氣瓶。在慫恿之下,很多游客都購買了口服液,我也急忙拿出早已准備好的紅景天膠囊。可是不吃還好,由於用冷水送服,再加上不斷的心理暗示和坐的位置在車的尾部,在還有幾百米就到達目的地的地方我終於把吃下去的藥都吐了出來。我的心裡直抱怨把自己兩年沒有暈車的紀錄給打破了。

可喜的是,我們的黃龍之旅沒有像很多人那樣除了看到濃霧之外一無所獲,而是收獲頗豐。因為我們目睹了已經有一個多月因天氣原因不肯揭開面紗的“雪寶頂“芳容。我們這群冰山上的來客雀躍不已,這就是藏族人心中的神山嗎?雪峰之上的朵朵白雲在向我們招手,太陽露出了久違的笑臉。“你們運氣真好!“導游由衷地贊嘆。掛上從藏民手中買來的那串七彩瑪瑙石,我信心滿滿地向黃龍出發了。與濃墨重彩的九寨溝不同,黃龍一片深秋肅殺的景像,黃色是它的主題。為了減少高原反應的影響,我們走得很慢,邊走邊照。與長天一色的碧藍秋水、鬼斧神工的鈣化瀑布、偶爾在山腰縈繞的白雲,無一不留下我們的倩影。

好運氣再次得到驗證。當我們從山上往回走的時候,天開始變了,彤雲密布,煙霧彌漫,剛才還熠熠生輝的彩池失去了光彩,變得暗淡無光,不禁慶幸在天氣轉壞之前把它們最美的一面收入囊中。在從黃龍開車往機場的路上,雨夾雪終於斷斷續續的下起來,也致使我們飛往重慶的航班延誤良久,九黃機場果然是改錯名字“十次飛,九次黃“。我們心中暗自慶幸,幸好行程是夾在兩次壞天氣的中間。雖然延誤令我們的重慶夜景與火鍋泡了湯,但是九寨黃龍才是游覽的核心部分,我們已經滿意得不得了啦。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